百学吧>汉语词典>蒙恬在词典中的解释
méngtián

蒙恬

蒙恬读音为 méng tián。意思是:秦将。始皇时领兵三十万北逐匈奴,修筑万里长城。 秦将。始皇时领兵三十万北逐匈奴,修筑万里长城

拼音méng tián

注音ㄇㄥˊ ㄊㄧㄢˊ

英语Qin general Meng Tian (-210 BC)​, involved in 215 BC in fighting the Northern Xiongnu 匈奴 and building the great wall

德语Meng Tian (Eig, Pers, - 210 v.Chr.)​

法语Meng Tian

词语解释

  • [Meng Tian]秦将。始皇时领兵三十万北逐匈奴,修筑万里长城

    网络解释

    • 蒙恬 (秦始皇时期的著名将领)
      1. 蒙恬(约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姬姓,蒙氏,名恬,祖籍齐国(今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人,秦朝著名将领。
      2. 蒙恬出身名将世家,自幼胸怀大志。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为将军,攻破齐国,拜为内史 ,深得秦始皇的尊宠,当时与其弟蒙毅号称“忠信”。秦统一后,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南鄂尔多斯市一带),率军修了万里长城和九州直道,克服了国内交通闭塞的困境。大大促进了北方各族人民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中车府令赵高同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谋划政变,胡亥即位后,赐死蒙氏兄弟,蒙恬吞药自杀。
      3. 蒙恬曾驻守九郡十余年,威震匈奴,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据传蒙恬曾改良过毛笔,因此也被誉为“笔祖”。他是中国西北最早的开发者,也是古代开发宁夏第一人。

    词语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