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学吧>国学名著>普济方>卷一百十六 诸风门 诸风杂治

《普济方》卷一百十六 诸风门 诸风杂治·

卷一百十六 诸风门

普济方卷一百十六 诸风门 诸风杂治

菊花煎出圣惠方 治一切风。其效如神。

甘菊花蒸湿捣如膏 枸杞子烂捣 神麴炒微黄捣末各二斤 生地黄四斤研烂 肉苁蓉半斤刮去皱皮炙令乾捣末 桂心半斤捣末 右以无灰酒三斗。与前药拌令匀。以瓷瓮盛之。上以瓷椀盖定。用纸筋盐泥固济。待乾。入马粪中埋四十九日即得。停一年至十年。其色转黑。其味芳香。每服以暖酒调下一茶匙。日三服。

牛蒡子浸酒方 治一切风。

牛蒡子 牛膝去苗 生地黄 枸杞子 乾桑椹 大麻子以上各半斤 右细锉。用生绢袋盛。以无灰酒三斗浸之。春夏七日。秋冬三七日开。每饮一小盏。常以酒气相继。日三五度饮之。忌生冷、毒滑动风物。

防风丸出十便良方 治一切风。及痰热上攻头痛恶心。项背拘急。头目眩运。心怔烦闷。手足无力。骨节疼痹。言语謇涩。口眼瞤动。神思恍惚。痰涎壅滞。昏愦健忘。虚烦少睡。

防风洗 川芎洗 天麻去苗酒浸一宿 甘草炙各二两 朱砂研为末半两 右为末。炼蜜丸。每两作十丸。以朱砂为衣。每服一丸。荆芥汤化服。茶酒嚼下亦得。不计时候。

白龙丸 治男子妇人一切风。遍身疮癣。手足顽麻。偏正头疼。鼻塞脑闷。大解伤寒。治头风。

藁本去土 细辛 白芷 川芎 甘草 右为细末。各等分。用药四两。入石膏末一斤。系煅了者。水搜为丸。每两八粒。薄荷茶嚼下。每服一粒。食后服。风虫牙。一粒分作三服。乾揩后用盐汤嗽之。更用葱茶嚼下。

治诸风疥癣及癞

浮萍草一两 荆芥 川芎 甘草 麻黄各半两 右为粗末。每服一两。水一椀。入葱白根、豆豉同煎至一半。无时服。汗出为度。一方或加芍药、当归。

天麻煎 治诸风毒入骨。及心肾经络。攻注百节疼痛。头目虚肿。痰涎不利。下注腰脚。软弱生疮。妇人血风。男子癞风。及风湿脚气。攻疰皮肤瘙痒瘾疹。偏正头风。

川乌头洗浸灰炒裂去皮尖 草乌头水浸三日洗去皮各四两 荆芥穗半(两)斤 乾薄荷五两 杜当归水浸三日晒乾一斤切 右为细末。醋糊丸如梧桐子大。茶清下三十丸。

是斋回阳汤 治风中气中。手足瘫痪。口眼?斜。言语謇涩。

附子一个七八钱重者生用切片 川芎 益智 乾姜各一两 青皮半两 右口□父咀。每服半两。水二盏。姜十片。枣一个。煎去滓。入盐少许。空心温服。

七宝丹 治三十六种风。大风为最。眉毛脱落。鼻梁崩倒。四肢顽麻。遍身生瘰。不问远年近日。此药温和。不动元气。并皆治之。

大枫子五斤去壳 南木香 沉香各四两 当归五钱 防风五钱 右先将大枫子肉碾烂为泥。别药为末和合。用陈米饮为丸。又将木香、沉香、白芷、苍耳为细末为衣。如梧桐子大。阴乾服之。

治鼻内出涎方

玄胡索色黄者贵 半夏 川乌头各三钱如无草乌亦得 赤小豆一钱半 麝香少许 右为细末。用面糊为饼如钱许大。遇病人鼻塞气不通。用药二饼。汤温泡开。仰面噙水一口。将药灌入鼻内。稍停吐出口中水。其风涎即出。如此三二次。鼻气通流一如平日。病人鼻不塞不可以此药灌之。

柽叶煎 治一切风。不问远近。

柽叶半斤细锉如无叶枝亦得 荆芥半斤细锉 以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滤去滓澄清。

白蜜五合 梨汁五合 竹沥五合 右相和。以新瓷瓶盛。用油单子盖紧系于釜中。以重汤煮。勿令水入。从初五更煮至日出后即住。每服一小盏。日三服。

碧霞丹出和剂方 治卒中急风。眩运僵仆。痰涎壅塞。心神迷闷。牙关紧急。目睛上视不转。及五种癵病。涎潮搐搦。

石绿研九度飞十两 附子尖 蝎梢 乌头尖各七十个 右将为末。入石绿令匀。面糊为丸。如鸡头大。每服急用薄荷汁半盏化下一丸。更入酒半合。温暖服之。须臾吐出痰涎。然后随证治之。如牙关紧急。斡开。灌之立效。

青州白丸子一名白丸子 治男子妇人手足瘫痪风。痰盛呕吐涎沫。半身不遂顽麻。口眼?斜。痰涎壅塞。及一切风。他药所不能疗者。小儿惊风。大人头风洗头风。妇人血风。治一切风涎为患。及中风偏废之疾。常服悉有功效。咳嗽痰实。咽喉作声。老人小儿皆宜服之。

半夏白好者清水浸洗过七两生用 川乌头去皮脐生用半两 南星生用三两 白附子生用二两 右为细末。以生绢袋盛。用井花水摆。未出者更以手揉令出。如有滓更研。再入绢袋摆尽为度。放瓷盆中。日晒。夜露。至晓弃水。别用井花水搅。又晒至来日早。再换新水搅。如此春五日。夏三日。秋七日。冬十日。去水晒乾。候如玉片碎研。以糯米粉煎粥清为丸。如绿豆大。初服五丸。加至十(五)丸。生姜汤下。不计时候。如瘫痪风。以温酒下二十丸。日三服。至二日后浴当有汗。便能舒展。服经三五日呵欠是应。常服十粒以来。永无风痰隔壅之患。小儿惊风。薄荷汤下两三丸。一方治酒家痰壅项肿。白丸子二钱研末。白豆蔻、缩砂煎汤调下。吐痰立愈。自后二陈汤加荆芥服。一方加朱砂为衣。大有神效。仍嚼苏合香丸为尤妙。此药太平兴国间制圣惠方。彼时黄榜散天下。召诸家方书。青书贡此方。其法制度。以水浸经日。恐人一时服之被麻。所以如此浸洗。但药力被浸出全无功。余家治病修合。只如此方修制。服之极有效。

百全丸出御药院方 流行经络。开发郁滞。

何首乌雌雄各六两半 天南星二两半生用生姜二两半制 白附子微炮二两半 黄丹炒三两入面内打为糊 右除黄丹外为末。用白面二两半。醋调黄丹为糊。和有色为度。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六七十丸。食后生姜汤下。温酒亦得。

通顶散出儒门事亲 治诸风疾。

石膏 川芎 瓜蒂各等分 藜芦少许 右为细末。鼻内口□畜之。

三黄汤出千金方 治中风手足拘挛。百节疼痛。烦热心乱。恶寒不欲饮食。兼治贼风偏猥腿风。半身不遂。失喑不语。

麻黄去节汤泡一分 黄耆半两 黄芩三分 独活一两 右为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七分去滓。不以时服。取汗为效。心热加大黄半两。胀满加枳实一分。气逆加人参三分。心悸加牡蛎三分。渴加瓜蒌根。寒加附子一枚。炮熟入。一方有细辛。

四宝丹 治男女一切风疾。

金毛狗脊盐泥固济火煅红去毛用肉出火气锉 萆藌 苏木节 川乌头生用 右各等分为细末。米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或盐汤下。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空心服。

皂角丸 治一切中风及瘫痪。口眼?斜。一切风疾。出本事方

皂角三梃刮去黑皮并子一茎酒浸一茎烧过存性一茎炙黄 黑牵牛三两 何首乌十二两 薄荷三两 右将皂角为末。入水得其中。熬成膏。却入后三味。捣一二千杵。为丸如梧桐子大。酒茶任意下。不拘时。每服二、三十丸。

治洗风及治筋骨挛急。

秫米一石 麴三斤 地黄一斤 茵陈蒿一斤 右炙令黄。一依酿酒法服之。

牛蒡酒 疗一切风。乃至十年二十年不差者。

牛蒡根细切一升一钱用子 生地黄细切 牛膝细切 枸杞子微碎各三升 右取无灰酒三升渍药。以痚绢袋盛之。春夏一七日。秋冬二七日。每服皆须在空腹服。仍须稍稍令有酒色。

糯米酿酒法 治诸风。

糯米一斗 麴一升半 防风半斤切 苍耳子三升 右以水八升。煎取六升。米、麴一时拌于瓷器中盛。暖着一周时即热。若须重酿任情。觉冷加五味子一升。

百灵藤煎 治一切风。

用百灵藤五斤细锉。以水三斗。慢火煎至五升。去滓。别于净锅中慢火煎成膏。以瓷器密盛。每服以温酒调下一茶匙。日三服。

不老丹 治一切诸风。常服乌髭注颜。明目延年。

苍术四斤米泔浸软竹刀刮去皮切作片子一斤用花椒三两炒黄去花椒一斤用盐三两炒黄去盐一斤用好酿酒一升煮令泣尽一斤用好醋一升煮泣尽 何首乌二斤米泔浸竹刀子刮去皮切作片子用瓦甑蒸先铺黑豆三升乾枣二升上放何首乌更铺枣二升黑豆三升用冷单覆着上用盆合定候其黑豆与枣香熟却然后取出豆枣不用 地骨皮去粗皮秤二斤 右于石臼内捣为细末。候有椹汁。搜和如软面剂相似。瓷盆内按平。上更用椹汁。药上高三指。用纱绵帛覆护之。昼取太阳。夜取太阴。候乾。再捣罗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温酒下六十丸。忌五辛之物。

三倍汤 治风消痰。理手足战掉。去诸风极效。(方见131页小省风汤)

仙桃丸 治男女手足麻痹。时发疼痛。腰膝气闭作痛不止。或冷地冰身。血气不运。打扑闪肭。痛不可忍。及瘫痪等疾。

生川乌三两不去皮脐 五灵脂四两 威灵仙五两 右各洗焙。同研为末。以醋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粒。加至十粒。盐汤吞下。妇人当归醋汤吞下。空心服。病甚者加至十五粒。忌茶。此药予家常用。其效如神。

雄黄救命丹一名解毒雄黄丸 治中风卒然倒仆。牙关紧急。不省人事。并解上膈壅热痰涎不利。咽喉肿闭。一切热毒。

雄黄三(二)钱 川郁金二钱 巴豆四*

取新竹截尺许长。用两砖对立相去八寸。置竹在上。每截破作二片。仰安砖上。急着火砖外。两头各置一椀以盛沥。尽以绢滤澄清。夏秋须沉冷水中。防沥酸。大热有风人亦可单服。冷热随人。勿过度。荆沥依然。

神效乌头煎出圣惠方 治一切风。

生乌头五斤以河水浸三日不住换水 黑豆一斗净淘 生姜半斤 右细锉。以水一石。煎取三斗去滓。以生绢滤过。复煎如稀饧。以新瓷瓶盛。每日空心以温酒调下半茶匙。至半月未瘥。添至一茶匙。此外不可多服。药瓶常令近火如人体暖。免令上扑。

百灵藤酿酒方出圣惠方 治风。

百灵藤十斤以水一石煎取三斗 神麴九两微炒黄色捣末 糯米三斗炊作饭 右候饭冷。即操热揉麴末入饭中。并药汁同入于瓮中。一如酝酒法。经三五日看沫尽。即更炊一斗糯米饭。候冷投入瓮中。即熟澄清。更三日后。每日不计早晚温饮一小盏。服后觉浑身汗出为效。

商陆酒出千金方 治大风眉须落。赤白癞病。八风十二痹。筋急肢节缓弱。飞尸遁注。水肿痈疸。疥癣恶疮。脚挛手折。眼闇洞洩。痰饮宿癖寒冷方。

麴二十五斤 商陆根二十五斤马耳切之 右合于瓮中。水一斛渍之。炊黍米一石。酿如家法。使麴米相淹。三醜毕。密封三七日开。视麴浮酒熟。澄清。温服三升。轻者二升。药发吐下为佳。宜食粥饮、牛、羊、鹿肉羹。禁生冷、醋滑、及猪、犬、鸡、鱼等物。

乌荆丸出和剂方 治诸风缓纵。手足不遂。口眼?斜。言语謇涩。眉目瞤动。头昏脑闷。筋拘挛不得屈伸。遍身麻痹。百节疼痛。皮肤瘙痒。血气不顺。瘾疹抓成疮疡。又治妇人血风浑身痛痒。头疼眼晕。及肠风脏毒下血不止。服之尤效。久服令人颜色和悦。力强轻健。须发不白。

川乌头炮去皮脐一两 荆芥穗二两 右为细末。醋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酒下。或熟水下。有疾食空时。日三四服。无疾早辰一服。少府郭监丞。少病风寒搐。颐颔宽亸不收。手承颔然后能食。服此六七服即瘥。常服之已五十余年。年七十余。强健须发无白者。此药疗肠风下血尤妙。累有人得效。下血人服此而瘥者。一岁之内数人。如诸疮宜油药膏涂。

二味苦参丸出和剂方 治心肺积热。肾脏风毒攻于皮肤。时生疥癞。瘙痒难忍。时出黄水。及大风手足烂坏。眉毛脱落。一切风疾。并皆治之。(方见521页苦参丸)

芎?天麻丸出御药院方 清利头目。消风化痰。宽胸利膈。心忪烦闷。旋运欲倒。颈项紧急。肩背拘倦。神昏多睡。肢体烦痛。皮肤瘙痒。偏正头疼。鼻塞声重。面目浮肿。并宜服之。

芎?二两 天麻半两 右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一两半作二十丸。每服一丸。食后细嚼。茶酒任下。

枸杞菖蒲酒 治缓急风。四肢不遂。行步不正。口急及四体不得屈伸。(方见238页)

婆蒿根酒出直指方 治风淫湿滞。手足不举。筋节挛疼。先与通关用。

全蝎七个新瓦上微炒末之 麝香一钱 右用酒三盏。空心调作一服。如觉已透则止。未透次日再作一剂。然病未尽除。自后专以婆蒿根洗净切碎。酒煎。日二服。神效。

中丹出杨氏家藏方 治中风瘫痪元气不足。一切危弱之疾。补虚损。滋荣卫。

好盆唇砒四两分作十块先以出山铅八两乾锅子溶成汁用铁钳逐块钮砒撩入铅汁中候尽化以铁筋搅极匀取出锅子外候裂自然分开去铅不用砒如琥珀色 辰砂四两 右研匀。入砂盒子固济。灰池中顶火七日七夜。候冷开盒取药。再研匀。活火饭中成汁。直候砒烟去尽。候冷取药细研。稀糯米粥丸如鸡头子大。每服一粒。空心温酒盐汤任下。临服时将一粒入大火烧炙。候冷服。凡老人身体倦怠。饮酒不进。服数粒便觉气壮。食美。百病皆愈。

马齿膏 治三十六种风。及患湿癣白秃。烧灰傅之亦良。服之延年长寿。明目。

马齿苋一石水二石以一釜煮之澄清候用 蜡三两 右煎成膏。亦治疳痢一切风又可细研切煮粥。止痢治腹痛。

治一切风

用苍耳子和巨胜。即胡麻子。为散。酒调服。

豆淋酒法出危氏方 治一切风。

用黑豆半升。拣洗令净。炒令烟出。以无灰酒三升浸一昼夜。去豆取酒用之。亦可常服。汗出即瘥。甚佳。

苍耳散出千金方 治诸风。

以五月五日午时。乾地刈取苍耳叶。洗曝燥。捣下筛。酒若浆服一方寸匕。日三作散。若吐逆可蜜和为丸。服十丸。准前计一方寸匕数也。风轻易治者日再服。若身体有风者。皆作肌粟出。或如麻豆粒。此为风毒出也。可以铍针刺溃出之。皆黄汁出尽乃止。五月五日多取阴乾之。著大瓮中。稍取用之。此草辟恶若欲看病省疾者。便先服之。令人无所畏。若时气不和。举家服之。若病胃胀满。心烦发热即服之。并杀三虫肠痔。能进食。一周年服之佳。七月七九月九皆可采用。一方用子。炒令香。捣去刺使复破。浸酒服。能去风补益。一方取嫩叶一石切捣。和五升麦糵团作块。放于蒿艾中盛。二十日状成黡。取米一斗炊作饭。看冷暖。入苍耳、麦糵黡作三大升酿之。封二十四日成熟。取此酒可两重布。不得全密。密则溢出。又不可和马肉食。空心暖酒服妙。

枳茹酒出千金方一名枳皮酒 服诸药不能瘥者。

取枳实上青刮取末。欲至心止。得茹五升。微火炒去湿气。以酒一斗渍。微火暖令得药味。随性饮之。治口僻眼急大验。治缓风急风并佳。一方治身直不得屈伸反覆者。枳树皮亦得。

威灵仙丸出御药院方 去众风。通十二经脉。此药朝服暮效。痚宣五脏冷脓宿水变病。微利不泻人。服此四肢轻健。手足温暖。并得清凉。时商州有人患重足不履地。经十年不差。忽遇新罗僧云。此疾有药可理。遂入山求之。遗服数日。平复后留此药名而去。此药治丈夫妇人中风不语。手足不遂。口眼?斜。筋骨节风。胎头风。暗风心风。风狂人。伤寒头痛。鼻清涕。经二度伤寒即止。头旋目眩。白癜风。极治大风。皮肤风痒。大毒热毒风疮。深治劳疾。连腰骨节风。绕腕风。言语涩滞。痰积。宣通五脏腹内宿食。心头痰水。膀胱宿脓。口中涎水。好吃茶滓。手足顽痹。令热气壅。腰膝疼痛久立不得。浮气瘴气。憎寒壮热。头痛尤甚。攻耳成脓而聋。又冲眼赤。大小肠秘。服此立通。饮食即注。黄疸黑疸面无颜色。瘰疬遍项。产后秘涩。既□月腰痛。曾经损坠。心痛注气。膈气冷气。攻冲肾脏。风壅腹肚胀满。头面浮肿注毒。脾肺气痰热咳嗽。气急坐卧不安。疥癣等疮。妇人月水不来。动经多日。血气冲心。除盗汗鸦臭秽。气息不堪。勤服威灵仙丸更用热汤尽日频洗。朝涂若唾。若治鸦臭药自涂身上。内外涂之当自平愈。孩子无辜。但令母含药灌之。痔疾秘涩。气痢绞结。并治之。

威灵仙一味洗焙。不拘多少为细末。用好酒和令微湿。入竹筒内牢塞其口。九蒸九曝。如乾添酒。重晒之。以白米饭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或汤或酒任下。或用白蜜和丸。一方以冬月丙子戊巳日采威灵仙。阴乾一月余捣筛。温清酒和二钱匕。空心服之。如人本性杀药。可加及七钱匕。利过两行则减之。病除乃停服。其性甚喜不触诸药。但恶茶及面汤。以甘草、栀子代饮可也。一方生用。炼蜜和丸。服之即愈。妙。

四仙丹出儒门事亲 治一切诸风。常服乌髭驻颜。明目延年。

春甲乙采杞叶。夏丙丁采花。秋庚辛采子。冬壬癸采根皮。为细末。以桑椹汁为丸。每服至五十丸。茶清酒任下。

去风丹一名紫萍粒丹 治瘫痪风大风。一切诸风。仍治脚气。并攧扑伤损及破伤风。服过百粒即为全人。尤能出汗。世传东京开河掘得石碑。梵书天篆无人晓。有林灵素者逐字辨解。乃是治中风方。出瑞竹堂方

天生灵草无根斡。不在山间不在岸。始因飞絮逐东风。泛梗青青飘水面。神仙一味去沉痾。采时须是七月半。选甚瘫风与大风。铁幞头上也出汗。 右以紫色萍者为上。摊于竹篦子上。下着水盆晒方得乾。碾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粒。以豆淋酒化下。空心食前。累经效验。

虎骨酒 治诸风缓弱。及历节风骨节酸疼。(方见246页)

五癵风膏 治诸风取痰如神。

用好肥皂角半斤。去皮弦取净。用蜜四两涂于皂角上。用慢火炙透捶碎。以热水浸一时辰。洗手净搓成汁。漉出滓。慢火熬成膏子为度。搅冷入麝香少许。又搅匀。摊夹绵纸上晒乾。剪作四方纸花。每用二三片。入温淡浆水约一小盏浸之。须臾洗淋下药汁。用细芦筒灌病人鼻中。随时痰涎流出。待痰涎尽。吃芝麻饼子一枚。灌药缓慢细细灌之。令病人仰卧于床边。侧身出痰快便也。涎尽即愈。立效。

治骨头中一切风

以驴毛一斤炒令黄。投一斗酒中。渍三日。空心细细饮使醉。衣覆卧取汗。明日更依前服。忌陈仓米面。

狸骨肉方 治一切诸风并游风等疾。

以狸头灰酒服之。

治诸风及恶疮风瘙疥痒

以半天河温取洗疮。半天河在槐树间者。

南烛煎出圣惠方 治一切风疾等病。服久能令人轻身延年。明目。黑髭驻颜。

用南烛树。春夏取枝叶。秋冬取根皮。拣择细锉五斤。水五斗。慢火煎取二斗去滓。别于净锅中慢火煎如稀饧。以瓷瓶盛。酒温下一匙。日三服之妙。一名南烛木

鱳鱼方 补五脏。逐十二风邪。患气人常作矐。

用鱳鱼煮熟。空腹饱食。更以衣盖。或少顷当汗出如白胶。汗从腰脚中出。候汗尽。暖五木汤浴。须忌风一日。更三四日一服。并治中风风湿。五木者楮槐榆柳桑木治之

治大风癫癵。头风湿痹。毒在骨髓。

以苍耳。三月以后七月以前刈。日乾为散。夏水服。日三服。冬酒服。日二服。若丸服二十丸。散服一二匕。服满百日病当出。如瘑疥或痒汗出。或斑驳干错。皮起后乃皮落。肌如凝脂。令人安睡亦治猘狗咬。并诸毒螫。杀疳湿匿□<?虫虫>。久服益气。耳目聪明。轻身强志。腰膝中风。并宜服之。忌食猪肉、米泔。

治偏风及一切风出肘后方

用桑枝米泔浸今年新嫩者。锉一大升。以水一大斗。煎取二大升。每日空心服一盏。服尽又煎服。常服终身不患偏风。若预防风。能服一大升佳。

治六十二种风。兼腹内血气刺痛。

用红花一大两。分为四分。每分水一大盏。煎一半顿服。不止再服。

天门冬酒出千金方 治五脏六腑大风洞虚。五劳七伤。症结滞气。冷热诸风。癫癵恶疾。耳聋头风。四肢拘挛。猥退历节风。万病皆主之。久服延年轻身。齿落更生。发白再黑。

用天门冬汁一斗。渍麴二升令发。以米二斗。准家法酝之。春夏极冷下饭。秋冬温。如人肌酒熟取清服一盏。常令酒气接勿至醉吐。慎生冷、酢滑、猪、鱼、蒜。特忌鲤鱼。亦忌油腻。此是一斗汁法。余一石二石亦准此以为大率。服药十日。觉身体大痒。二十日更大痒。三十日乃渐止。此是风气出去故也。四十日即觉心豁然大快。似有所得。五十日更觉大快。当风坐卧觉风不着人。身中诸风悉尽。用米法。先净淘米。暴坑令乾。临欲用时。更别取天门冬汁渍米洒炊之。余汁拌饭取天门冬汁法。净洗天门冬晒乾。去水切之。捣压取汁三四遍。令滓乾如草乃止。此酒初熟味酸。仍作臭泔腥气。但依式服之。久停即香美。余酒不及。封四七日佳。凡八月九月即少合。至十月合。拟到来年五月三十日以来。相续服之。春三月亦得合。入四月不得合。服酒时若得散更得力倍。散方如左。以天门冬去心皮。曝乾捣作末。以上件酒服方寸匕。日三服。加至三七匕。久服长生。凡酒亦得服。

紫菀丸 治一切风疾。有孕妇不可服。又治小儿癵病大癫狂。亦治三十般疼痛。及疗腹内久患疾。着床不起。

丁香 广木香 藿香 当归 人参 白茯苓 官桂 白术 大黄 桔梗 苁蓉酒浸 柴胡 黄连 防风 陈皮 车前子 吴茱萸 厚朴姜制 槟榔 砂仁 石菖蒲 蓬莪术 川乌炮 黄耆 防己 熟地黄 天门冬 肉豆蔻 鳖盖 羌活 紫菀 川椒 巴豆去油 皂角去皮弦炒黄 乾姜炮裂以上各等五钱重 右为细末。炼蜜为丸。捣千下。油纸裹。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以利为度。如不饮酒米饮汤下。相不止米饭止。小儿二三丸。看虚实。若痔漏风邪酒送下。赤白痢诃子汤送下。坠胎伤血酒送下。中毒扫灰甘草汤送下。一切风柯麻汤送下。寸白等虫槟榔汤送下。霍乱吐泻乾姜汤送下。宿食不消姜汤送下。阴毒热酒送下。吐逆生姜汤送下。咳嗽杏仁汤送下。泻痢黄连汤送下。头疼热汤送下。脓痢米饮汤送下。月□更痛豆淋酒送下。食症气面汤送下。痹风陈皮汤送下。大便不通灯草汤送下。伤面汤送下。五痨七伤猪胆汤送下。伤肉肉汤送下。伤酒酒送下。肺风杏仁汤送下。腹疼芍药汤送下。时气井花水柯子汤送下。小儿五般惊风防己汤送下。小儿乳疳乳送下。气痛乾姜汤送下。小儿疳痢葱白汤送下。妇人腹痛川芎芍药汤送下。酒气冲心热酒送下。产后血痢当归汤送下。产难益智汤送下。解内外障伤腹木香汤送下。室女血气不通酒送下。子死葵菜子汤送下。赤白带下。酒煎蜀葵花汤送下。月信不通艾汤送下。

蛮夷酒出千金方 治八风十二痹。偏枯不遂。宿食久寒虚冷。五劳七伤。及妇人产后余疾。月水不调。皆主之。

祅石 桂心 白术 狼毒 半夏 石楠 龙胆 续断 芫花 白石英 代赭 <?艹闾>茹 石韦 白石脂 玄参 天雄 防风 山茱萸 桔梗 藜芦 卷柏 细辛 寒水石 乌头 踯躅 蜀椒 白芷 秦艽 菖蒲各一两 矾石 远志各二两 石膏二两半 蜈蚣一枚 右口□父咀。酒二斗渍四日。每服一合。日再服。十日后。去滓曝乾。捣筛为散。酒服方寸匙。日再服。以知为度。胡洽四十二味无桂心、细辛、乌头、踯躅、蜀椒。而有芒硝、恒山、黄芩、黄连、大黄、麻黄、乾地黄、前胡、生甘草、菟丝子、芍药、紫菀各一两。杏仁二十枚。同捣筛。绢袋盛。用水三斗。麴三斤。黍米三斗作饭。依酿酒法。以药袋置酿中。春秋七日。冬十日。夏三日酒成。服半鸡子壳。日三服。曝药为末。酒服方寸匙。以身体暖为度。

鲁王酒出千金方 治风眩心乱。耳聋。目暗泪出。鼻不闻香臭。口烂生疮。风齿瘰疬。喉下生疮。烦热。厥逆上气。胸胁肩背痛。手不能上头。不能自带衣。腰脊不能俛仰。脚痠不仁。难以久立。八风十二痹。五缓六急。半身不遂。四肢偏枯。筋挛不可屈伸。贼风。咽喉闭塞哽哽不利。或如锥刀所刺。行入皮肤中无有常处。久久不治入人五脏。或在心下。或在膏肓。游走四肢。偏有冷处。如风所吹。久寒积聚。风湿。五劳七伤。虚损百病。悉治之。

茵芋 乌头 踯躅各三十铢 天雄 防己 石斛各四十二铢 细辛 牛膝 甘草 柏子仁 通草 桂心 秦艽 茵陈 山茱萸 黄芩胡洽作黄耆 附子 瞿麦 乾地黄 杜仲 石南 泽泻 防风 王不留行胡洽作天门冬千金翼作王孙 远志各十八铢 右口□父咀。以酒四斗渍十日。每服一合。加至四五合。以知为度。千金翼名此为鲁公酒。有乾姜。胡洽无防己。以绢囊盛药。用水二斗。法麴二斤。同渍三四宿出药囊。炊二斗黍米内汁酿之。酒熟饮如鸡子大。日二服。稍稍饮之。以知为度。

黑虎丹出医学切问方 治一切风疾。

白芷六钱 草芎八钱 正芎半两 草乌三两汤泡三次 石膏三钱 苍术一两 白姜一钱 川乌三两汤泡三次 甘草半两 防风半两 羌活半两 僵蚕一两三钱炒 当归半两 墨二钱 肉桂三钱 北细辛半两 右为末。糯米糊丸如鸡头子大。每服一丸。细嚼。常服茶清任下。左瘫右痪生葱酒下。伤寒伤湿浑身疼痛。炒姜葱酒下。跌破伤损松节酒下。偏正头风生葱茶汤下。卒中急风。生姜皂角子煎汤送下。风牙肿痛。烧盐同药掺痛处。遍身疮癣。炒乌头淬酒送下。脚气木瓜酒送下。小肠气痛炒茴香酒送下。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空心服。孕妇休服。

治诸风。如吐不止用十一味藿香正气散。吐止后服此药。

防风二两 南星二两 金沸草一两 朱砂少许 右为末。用无灰酒调服。或用梧桐子油煎豆腐。食后吐痰净。用此药妙。

乌麻地黄酒 治风虚补不足。除百病。已试大效。

六月六日面四斤净剥刮锉之如枣许大 王斯油麻六斗五升出虢州赤色者是如无别用巨胜替之以脱去皮曝乾脱乌麻法以冷水浸经一宿出之置筲箕中漉水令尽舂之即皮自脱去 生地黄四斗冷热汤洗待水气尽收即便切之更取生地黄一石以水一石和煮粗布绞去滓即取汁六升又以腊月麻子涂瓮内熬之令乾前三味并用大斗大升适寒温得所总内瓮中浸之 丹参 生石斛 牛膝 杜仲 萆藌 生姜各二斤 人参八两以上并药秤之 右七味切。以生绢袋盛。同内前件熟地黄汁瓮中浸。封闭七日外。更取乌豆四大斗摩洗光净。分作四度微熬令香。取无灰重酝酒二斗八升。三度淋豆。豆一熬三淋。淋讫并去豆。总计十二度淋豆。取淋酒别器中盛。然后更泻麴汁等物。及诸药并出在大瓮中。以物闭头。及更将此酒先重蒸瓮。看冷暖还内麴汁及药等。安在瓮中。其日即用八斗精糯米炊作饭。如常酿酒法醜酒。即以豆淋酒投在瓮中。封闭经一两宿。看米消尽。又炊四斗糯米饭醜之。从此更封闭。经七日。其酒即熟。任性饮。多少量之。不限时候。常微微觉身润。夜中稍加少许。或汗出避风。及忌房室。特忌毛桃、芥、生冷菜、热面、并酢、蒜、牛肉、等物。初酝酒法。待此酒熟。即将此酒更重酝。其面当依家常用法。每一斗麴。用熟水一斗一升浸。炊酒饭即量熟汤多少。用沾饭如丸。酿酒法更不得加生水。每一斗米酒为佳酿。重酝酒法。待此酒熟即将酒二斗八升。豆淋过。每一斗麴以熟水一斗浸。其酒米每一斗饙料。以四斗清酒淋其饙。然后炊饭使熟。更不得加水。其所洗甑洗手盆瓮等。皆须用此酒。还投酿瓮中。药酒法。右欲和药酒时。先置五斗许药在瓮底。然后加五斗许饭。每次如此斟酌至半。即内药袋上。亦使药饭相参。以至于尽。然后封闭。封闭药酒瓮法。封闭瓮头。用纸七重。布一重。其酿酒室。唯造酒得自入外。猫、犬、妇人不得輙入室中。

川芎散出医方大成 治鸡爪风。手口摇动不能举者。

五加皮 海桐皮 川乌 牡丹皮 川芎 赤芍药各五钱。 乾姜 肉桂各一钱半 右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将古铜钱一个。入清油内浸。每煎药入铜钱同煎。不拘时候服。

不一散 治虚风。

腻粉一两以汤煎五度如茶慢火焙乾 麝香半两细研如粉 右每服一钱(字)。温水调。但是风。临时服半钱匕。看虚实加减。

何首乌丸出圣惠方 治七十二般风。冷气及腰脚疼痛。补益下元。黑鬓发。驻颜容。神验。

何首乌半斤 桂心三两 熟乾地黄五两 附子二两煨裂去皮脐 牛膝三两去苗 芸薹子一两 桑椹子二两 柏子仁二两 五味子一两 地骨皮四两 薯蓣二两 鹿茸二两去毛涂酥炙微黄 肉苁蓉三两酒浸一宿刮去皴皮炙乾 菟丝子二两酒浸三日曝乾别捣为末 右为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十丸空心以盐汤送下。

加味乌药顺气散 专治男子妇人三十六种风。七十二般气。左瘫右痪。半身不遂。口眼?斜。腰脚疼痛。及治妇人胎前产后血虚血晕。血气不调。四肢麻痹。忽然手脚不能动之瘫痪。一切血气风。又治男子寒疝。风湿脚气下痛等疾。悉皆治之。

白芷 桔梗 陈皮 天台乌药 枳壳 茴香 缩砂 天南星 川芎 当归 半夏 南木香 牛膝 木瓜 槟榔 香附子 甘草 萆藌各等分 右为粗末。每服二(三)钱。水一大盏。姜三片。枣二枚。煎至七分去滓。看病上下服。如妇人患用好当归服之。

薄荷汤 消风壅。化痰涎。治头昏目眩。鼻塞咽乾。心胸烦闷。精神不爽。

荆芥穗 盐炒各二(三)斤 鸡苏叶七斤半 缩砂仁三两 瓜蒌根十二两 甘草锉炒四斤 右为末。每服一钱。沸汤点。食后服。

荆芥豆淋酒 若忽尔摇头口噤。背强直如发癵之状。此由风邪乘虚客于足太阳之经。诊其脉缓散而迟者。盖其人本虚。风邪留于经络。日久而发谓之风痉。其脉三部俱洪数者。由蕴热搏于诸阳之经。甚则日夜数十发。正所谓热则生风。亦名曰痓。

荆芥穗四两 大豆半斤炒令烟出好酒一升沃之去豆不用 右用水三升。并酒同煮至一半。去滓温服。

神化丹 治一切风。及瘫痪偏枯疠风。卒中喑哑。神昏志乱。手足不遂。

天麻去苗 附子炮裂去皮脐 牛膝酒浸一宿 防风去芦头 地龙去土炒 蝎梢去毒炒 羌活去芦头 白僵蚕炒去丝嘴 独活去芦头 肉桂去粗皮 当归洗焙 乾姜炮 虎胫膏醋浸炙黄 半夏生用 败龟醋浸炙黄 乌蛇肉酒浸去皮骨取肉焙乾 天南星生用 白附子生用 黑参十九味各一两 右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一两作一十五丸。朱砂为衣。每服一丸。温酒化下。不拘时候。

麝香散出杨氏家藏方 治一切风疾。筋脉缓纵。四肢亸曳。口眼?斜。足膝不能步履。腰背不能屈伸。头目旋晕。瘙痒顽麻。并宜服之。

犀角屑 细辛去叶土 黑参 牛蒡子一两一分微炒 麻黄去根节 丹参 沙参 白花蛇酒浸一宿炙去皮骨取肉 全蝎去毒炒 独活去芦头 藁本去土芦头白僵蚕炒去丝嘴 人参去芦头 羌活去芦头 防风去芦头 甘菊花以上十五味各一两 海桐皮三分 败龟醋炙二分 天竺黄 牛膝酒浸一宿焙乾 天麻去苗 赤箭 白附子炮 阿胶蛤粉炒成珠子 石斛去根 虎骨涂酥炙黄 槐实 半夏汤洗去滑以上十二味各半两 槟榔三枚 肉桂去粗皮 朱砂别研 酸枣仁汤泡去皮 麝香别研 龙脑别研以上五味各一分 右件为细末。次入研者药和匀。每服一钱。温酒调下。空心服。

加味匀气散出德生堂 治诸风疾必先顺气助脾为本。神效。

白芷一两 乌药二两 沉香七钱半 白术四两去芦头 人参一两 陈皮一两 甘草半两 右为细末。每服三钱。用紫苏、木瓜熬水调服。不拘时候。服之。

乌药顺气散出德生堂 治男子妇人一切风疾。攻注四肢骨节疼痛。遍身顽麻。头目旋晕。及疗瘫痪。语言謇涩。筋脉拘挛。又治脚气步履艰难。脚膝软弱。妇人血气。老人冷气上攻胸膈。两胁刺痛。心腹膨胀。吐泻肠鸣。并宜治之。

麻黄去根节 陈皮去白 乌药各二两 川芎 僵蚕炒去丝嘴 枳壳麸炒 甘草炒 白芷 桔梗 天麻 全蝎微炒 独活去芦 羌活 防风 细辛去土各一两 乾姜半两 右口□父咀。每服五钱重。水盏半。生姜三片。枣一枚。同煎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如碾为末者。每服二钱。好酒调下服。

乳香宣经圆出传信适用方 治男子妇人体虚气弱。寒湿相搏。半身不遂。手足麻痹。行步少力。骨节烦疼。足胫浮肿。皮肤不仁。脚膝常冷。状若风吹。或时作热。渐成脚气。脚膝生疮。痛痒不仁。又治肝肾不足。经络留滞。筋脉缓弱。举动皆难。四肢挛急。不可屈伸。臂痛足痹。或左或右。风毒攻疰。肩背相引。腰膝大痛。风痹亸曳。血脉不周。闪肭打扑。内伤筋骨。痛不可忍。男子疝气。膀胱上下奔冲。妇人月水不调。多作腹痛。常服。活血脉。止疼痛。补虚损。壮筋骨。

天台乌药 威灵仙酒浸 京萆藌 茴香炒 陈皮 川楝子肉各一两半 草乌七钱锉炒 五灵脂半两 黑牵牛取粉八钱 乳香半两别研 右为细末。却入乳香拌匀。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下。空心食前。卫生家宝方。有防风、麝香。无陈皮。

白术丸出经效济世方 治一切风疾。

草乌头五两去皮细切盐炒少许 苍术十两米泔浸三日去皮切炒 右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加至十丸。如觉麻即减至五丸。食后茶酒任下。

至宝丹出经效济世方 治诸风。

草乌头一斤。用大豆二升。盐四两。入砂锅内煮三复时。令乌头极烂为度。其豆取出埋土中一尺。以乌头入木臼内捣三百杵。拍作饼子焙乾。 右为细末。酒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空心食前。温酒或盐汤送下。

摩风膏出圣惠方 治一切痛方。

当归二(三)两 白芷一两 细辛二两 附子三两生去皮脐 桂心一两 乾姜一两 松脂半斤 芎?二两 川乌头二两生去皮脐 醋三升 朱砂一两细研 雄黄二两细研 天雄三两生去皮脐 生地黄三斤捣绞取汁 猪脂五斤炼成膏 右件药细锉。以地黄汁及醋浸一宿。漉出。猪脂中慢火煎之。候白芷色黄即膏成。绵滤去滓。入丹砂、雄黄、及松脂等。以柳木篦搅令匀。于瓷器中盛。每取少许摩于病上。如胁下聚如杯者。摩及涂之即瘥。又面目黧黑消瘦。是心腹积冷。酒调半匙。日三服。病无不愈。合时勿令妇人、鸡、犬、小儿见之。

茯苓菊花浸酒方出圣惠方 治丈夫妇人骨节疼痛。行步艰难。肩背伛偻。言语蹇涩。口?面斜。中风失音。半身不遂等疾。宜服。

白茯苓五两 甘菊花二两 山茱萸二两 当归二两 细辛一两 菟丝子三两酒浸三日乾别捣末 白术一两 牡丹二两 人参一两去芦头 肉苁蓉二两酒浸一宿刮去皱皮 瓜蒌根二两 防风二两去芦头 天雄二两炮裂去皮脐 乾熟地黄二两 牡蛎一两烧为粉 黄耆二两 菖蒲二两 紫菀一两洗去黄土 石斛二两去根 柏子仁一升 蛇床子一两 杜仲二两去粗皮炙微黄 远志二两去心 乾姜二两炮裂 赤芍药二两 附子二两炮裂去皮脐 苍耳子二两 狗脊二两 萆藌二两 牛膝二两去苗 羌活二两 桔梗一两去芦头 鼠粘子一两微炒 虎胫骨一两涂酥炙微黄 牛蒡根二两 枸杞子半两 晚蚕沙三(二)两 续断二两 右件药都细锉和匀。每斤药以生绢袋盛。用酒二斗。于瓷瓮中浸。蜜封二七日开封。每日平旦午时近晚各温饮一盏。常令有酒容。不可过度。每取却一盏。即添一盏如觉酒。药力稍减。即取滓阴乾。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温酒下三十丸。忌生冷、油腻、猪、鸡、肉粘滑物。

天麻除风丸出十便良方 治一切风气上壅。头昏目涩。鼻塞耳鸣。项背拘急。肢体倦怠。常服疏风顺气。清利头目。

天麻 防风 细辛 藁本 川芎 香白芷 乾山药 黄耆 蝎梢 当归以上各一两 甘草八钱 白附子五钱 右件为细末。炼蜜和丸。每一两作一十丸。每服一丸。茶酒任下。食后。

省风汤出朱氏集验方

南星一两半泡 防风一两半 甘草半两 右口□父咀。每服四钱重。水二盏。姜十片。煎八分热服。气逆加紫苏南木香各二钱半。气虚加生附子一两。沉香二钱半。胸膈不利有痰。加半夏一两。人参半两。头晕目痛。加天麻半两。全蝎一钱。煎熟入麝香少许。

鄂渚小金丹出朱氏集验方 治诸风。

晚蚕沙炒熟 草乌头生用 右各等分为末。生地龙为丸。如少则加醋糊为丸。每服四五丸。白汤下。多则麻人。甚妙。

灵宝丸出王氏博济 治三十六种风疾。服之必愈。

天麻郓州者洗 天南星 独活 白附子新者 白僵蚕 川乌头炮 羌活洗 乾蝎全者以上各一两 牛黄一分细研旋入 麝香半两细研旋入 龙脑一分细研旋入 右件十一味各要上好药。净洗。日内晒乾。不用近火。杵为细末。炼蜜为丸如豌豆大。诸色风疾。薄荷温酒下五丸。女人血风更入少当归末。温酒下。如瘫痪风下床不得。先用白矾半两为末。葱十茎煎汤温浴后。用薄荷汁温酒下三十丸。衣被盖出汗。别服补药。如是男子妇人疥癣瘰疬。并须依前法澡浴。服三十丸出汗。当日必瘥。小儿疮疥亦须如常浴。每一岁一丸。并须出汗永瘥。忌熟面、猪肉、鱼毒物。

大羌活丸出王氏博济 疗夹脑风暗风头旋。但是三十六种风疾。皆宜服之大效。

官桂去皮 茯苓 麻黄去节 剑脊乌蛇酒浸去皮骨炙令香 僵蚕 防风 枳壳 酸枣仁 苦参 羌活 独活 郁李仁去皮尖 龙骨 犀角镑细如无即羚羊角充亦得 乌脂炒过去皮心如无即以乌头半两代之炮裂用 人参各一两 右件一十六味同杵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丸。热酒下。功效繁多。不及一一具述。

治大风疾方出王氏博济

威灵仙二两洗净 羌活一两 独活一两 丹参六两锉炒令黑黄 苍耳四两 仙灵脾二两 黑参去芦头二两 人参去芦头 沙参各二两 紫参一两 甘草生一两 黄芩一(半)两 右为末。食后临卧用温熟水调下三钱。若五心无疮。眼不断瞳人。鼻梁不塌。服之一月便瘥。

神宝丹出王氏博济 大治一切风疾。但服此药。无不应效。

自然铜半两(斤) 金星祅石 禹余粮石 石膏以上各一两 先将上件四味药用炭火煅通赤。倾在酽醋内淬。如此凡一七度了。放乾后都捣罗为末。入在瓷盆内。以汤淘洗二十度。浮尽上面黑汗出了。只收在底真实药。于瓷器内慢火逼尽水脉。却细研。乃用诸药于后。

蔓荆子 威灵仙 茯苓 天竺黄 白僵蚕 天仙藤 铅白霜 蛜虫□祁去嘴尖炒 白蒺藜 旋覆花 甘草 半夏汤洗去涎七遍麸炒黄色 犀角镑 藿香以上各一分 桑螵蛸二十个 剑脊乌蛇酒浸去皮骨炙黄用肉一两 槟榔半两半生半熟 人参半两 瓜蒂二十(七)个 真虎骨一两酒浸炙黄 赤小豆四十九粒 白龙砂成白犬先系定将粟米餧三日取其第三日粪淘取粟米焙乾用一两 上件药修制捣罗了。次用下项药。

好朱砂一两细研 牛黄 龙脑各一分 麝香 腻粉 乳香各少许 右以六味药研细如尘。用前药搅和令匀。用槐胶水煮面糊和得所。入铁臼捣熟。丸如弹子大。焙乾。每一粒作十服。豆淋酒磨下。每五服食后浸皂角水磨下服之。小儿患。斟酌大小以加减与服。用薄荷金银花汤磨下。神效不可具述。

龙胆膏出王氏博济方 治大风疾神效。

消梨一颗 乌蛇胆一个 冬瓜一枚截作五寸许去瓤用 右件药三味。掘地可深三尺以来。拂拭令净洁。置冬瓜于其内。以物载之。安蛇胆、消梨其上。即以土隔截盖之。至三七日看一度。冬瓜未甚坏则候七七日。看蛇胆、消梨、瓜肉浑化为汁。在冬瓜皮内取出一茶匙。医大风疾。一人小可风疾。以匙头温过。搅酒吃三两立愈。

灵砂丹出治风经验方 治诸般风疾。杨补之云。朱选之尝苦手足不举。服此丹乃愈。

槟榔生二两 白附子炮二两 天南星生二两 朱砂一两细研留一半为衣 白僵蚕生二两 狼毒炮二两 没药半两研炒 乌蛇酒浸一宿摊乾并皮骨用二两 川乌头炮去皮脐三两 大附子炮去皮脐二两 五灵脂三两不夹石者 肉桂二两取有味者去粗皮不见火 右为末。入朱砂研匀。更以麝香半两研拌匀。炼蜜和为衣。每服一丸至二丸。空心食前嚼。温酒下。累试皆验。

独活丸出治风经验方 治风退后。但手足重运动不稳者。

独活 防风 五加皮 白菊花 丹参以上各十分 木香 槟榔五分 薏苡仁十二分 黑参五分 大黄三分炒 生乾地黄八分 磁石烧红入醋淬五七次捣研飞五分 右为末。入磁石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加至三十丸。不计时候。温酒下。寒则加桂枝八分。而不得用大黄。

治风三十六味浸酒法。 凡男子女人骨节痠疼。行步脚弱。言语蹇涩。口眼?斜。及中风半身不遂。悉可疗之。

白茯苓五两 菊花二两 生乾地黄二两 栝楼二两 防风二两 人参一两 续断五两 天麻五两 菟丝子三两淘拣净 牡丹皮二两 白术一两 黄耆二两 肉苁蓉去粗皮三两 石斛五分 菖蒲二两 紫菀半两去苗 牡蛎烧取粉三两 柏子仁一升 杜仲去粗皮三分半 芍药三分 蛇床子仁三分炒 桔梗半两去芦 牛膝三两 川萆藌二两 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 苍耳子取仁二两 牛蒡子炒三分 虎胫骨醋炙一两 金毛狗脊一两去苗 羌活半两 枸杞子半(斤)两 晚蚕沙炒三两 牛蒡根细切半斤 山茱萸一两 右并杵锉令细。入一生绢袋盛。以无灰酒三斗。置于乾瓷瓮内盛浸。以纸封头。满二七日可开。每日平旦晚食前暖一盏服。常令酒气在。只不得过余令昏醉。久患经年服一月愈。稍浅者入口见效。酒尽将袋内药滓阴乾。捣罗为末。炼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温酒下三十丸。此方乃鞠承之兵部亲服得效。又路广州言。刘士彦知泗州日。中风肩骨脱臼。吴总杨介劝服此药大效。未几拜起如常。观其药味平常而有此神功。乃知处方者之善。而后人不能及也。

治风何首乌丸 王丰甫传云。其父禹玉平生服此有效。

何首乌两京者尤佳米泔浸一宿用竹刀割去皮切片焙乾用一斤 熟乾地黄四两焙 怀州牛膝酒浸一宿焙乾四两 右不得犯铜铁器。捣罗为末。炼蜜为剂。再入木臼杵一千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温酒下四五十丸。忌羊血、生葱、萝卜、藕。不饮酒人以饭饮下。大有神效。

天麻丸 治一切风。

玄参六两 附子一两 羌活一两 天麻六两酒浸三日爆乾秤 生地黄十六两 当归十两 牛膝六两同上浸 杜仲七两锉炒去丝 萆藌六两别研为细末秤 右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常服五七十丸。病大至百丸。空心食前。温酒或白汤下。平明服药。至日高饥则止服药。大忌壅塞失于通利。故服药半月稍觉壅。微以七宣丸轻疏之。始药再为用也。牛膝、萆藌治筋骨。杜仲使筋骨着。天麻、羌活和风之胜药。当归、地黄养血能和荣卫。玄参主用。附子佐之行经也。

烧肝散 治三十六种风。二十四般冷。五劳七伤。一切痢疾。脾胃久虚不思饮食。四肢无力。起立甚难。小便赤涩。累年口疮。久医不瘥。但依此法。服之必愈。

茵陈 犀角 石斛 白术 柴胡去苗 紫参 桔梗 防风 乾姜 芍药各半两 人参 胡椒 白芜荑 吴茱萸 官桂去皮各一两 右一十五味同为末。以羊肝一具。如无即獖猪肝代之。分作三分。洗净。去血脉脂膜。细切。用末五钱。葱白一两。细切相和。湿纸裹。掘地坑内以火烧令香熟。空心生姜汤下。大段冷劳。不过三服见效。

何首乌丸 治风活血。大补益。

何首乌十(一)斤赤白色者各半米泔浸三宿取竹刀割去皮切焙乾 赤芍药四两 右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食后温酒或饭饮下。一日三服。只忌铁器。须精细修合。知怀州李括。与一武臣同官。怪其年七十余而轻健。面如渥丹。能饮食。叩其术乃得此方。先是李括盛暑中半体无汗者二年。窃自忧之。服此药一年许。汗遂浃体。初不知其能治此也。盖其活血之验。李公予舅氏也。面授此方。已试之效。可无疑矣。然王古尚书云。何首乌久服颇作欲念。宜慎之。

于仙姑搜风丹

甘草一两 半夏一两炮洗七次 防风一两并净洗 细辛半两洗净去土 川芎一两 天南星一两炮 川乌头炮一两 白附子半两洗净炮 天麻一两 香白芷一两 草乌头一两炮去皮脐 麻黄去根节一两 乾姜四钱 地龙洗净去土半两 右焙乾为细末。一两用头面二两半。同药拌匀。再罗过。用新水和得所。丸如鸡头大。晒乾。每服一丸至二丸。茶酒嚼下。合此药时须是天晴。

万金丹 治一切风。左瘫右痪筋脉拘急。遍身生疮及风毒攻疰。妇人血风暗风。夹脑风。偏正头痛等疾。虽积年瘫痪。服此药无不见效。忌热物少时。

藿香叶 踯躅花 天南星炮裂 甘松去土 麻黄不去节 吴白芷 甘草炙 蔓荆子去白皮各一两 川乌 何首乌各三两 草乌头七个生用 五灵脂酒浸一宿去沙石 白胶香细研各一两 麝香二钱 没药三钱研细 蛤粉为衣一两 右件除蛤粉为衣外。十五味并捣罗为末。糯米一盏。好酒一升。煮粥丸如鸡头大。窨乾。每服一丸。茶酒任下。若牙关紧急。酒磨灌下。不拘时候。

活络丹出卫生家宝 治一切风疾疼痛。

五灵脂 破故纸 赤芍药 川乌头 草乌头两项乌头并锉碎用葱切作片子同和匀椀合一宿取出不用葱 山栀子去壳 黑牵牛 白牵牛 何首乌以上各二两 土朱四两 右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丸。打扑伤损。用苏木酒下。脚气木瓜酒下。腰疼。核桃酒下。常服温酒盐汤下。

乳香丸出卫生家宝 治一切风疾。

没药一两研 川乌头一(三)两炮裂去皮脐 木香半两生 五灵脂三两研 朱砂一分研 乳香一分研 麝香一钱研 右为细末。薄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两丸。茶酒任下。

杜仲丸出卫生家宝 治风疾。及腰肾风虚脚气等疾。

杜仲去粗皮秤用麦麸炒黄色去麦麸不用 牛膝酒浸一宿晒乾 菟丝子酒浸一宿控出趁湿润研破晒乾 续断酒浸一宿晒乾 木瓜切碎晒乾秤 萆藌炒黄色为度以上各二两半 金毛狗脊出毛净秤五两半用好米醋于砂铫内煮切片子焙乾 右为细末。用好醋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空心温酒下。日进三服。忌鸡肉。

增减续命汤出卫生家宝 治诸风。千金曰。治诸风不以续命汤。则不为治风。斯圣贤之说。

麻黄半两去节根 白芍药 黄芩 人参去芦 大川芎 甘草微炙 汉防己锉 杏仁去皮尖麸炒 当归酒浸锉 天麻蜜炙 官桂不见火以上各一两 防风一两半 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 右件药为粗末。外。将附子、杏仁切令细碎。入药内和匀。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姜五片。煎至一盏去滓。稍热食前服。

十生丸出卫生家宝 治诸风疾及痰。

乾姜 半夏 天南星 白僵蚕 川乌去皮尖 白附子以上各一两 全蝎一分 人参一分 乾葛三两取一两 附子七钱重去皮尖 右为细末。生姜自然汁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以蛤粉为衣。每服三十丸。生姜自然汁破汤吞下。不拘时候。忌热物少时。此药治瘫痪神效。

透骨丹出卫生家宝 治诸风疼痛。

草乌一(四)两用盐一两和炒焦 甘草半两 黑牵牛一两炒焦 右为末。入麝香一钱和匀。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大效小风丹出卫生家宝 治一切风疾。

草乌头去皮尖 何首乌以好酒同浸两宿取出净洗 右件各等分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丸。茶酒任下。食后服。

川乌丸出卫生家宝 治一切风疾。并脚气等病。

没药半两为细末 川乌四两去皮尖切作片子分两处将一处用虀汁于砂石器内煮腐取腐和后药不用汁如无川乌草乌头亦得 麝香一钱别研 右为末。杵烂川乌为丸。如鸡头子大。以朱砂为衣。每服一丸至二丸。如风疾食后茶酒任下。脚气木瓜煎酒下。腰痛核桃酒下。头风嚼生葱茶下。妇人赤白带下。艾醋汤下。软风金银花煎酒下。早晚进二服。

宿州蔡五经家饼子风药出卫生家宝

香白芷一两 藿香一两(分) 零陵香一分 半夏一两半炮七次 苍术半斤米泔浸一宿 草乌头去皮尖一(六)两 右晒乾为末。姜糊为饼子一寸大。一饼分作八服。茶酒嚼下。

南剑州医僧白龙丸出卫生家宝 治诸风。

白芷生 川芎生锉 大甘草生 草乌头用粗瓦片相拌水底挞洗去皮尖白净 细辛洗净生 白僵蚕去丝嘴 薄荷叶生 苍术米泔浸一宿焙乾 石膏一半烧通赤一半生用以上各四两 右件生用为末。蒸饼五个。泡糊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食后茶酒嚼下。

白大通丸出卫生家宝 治一切大风。左瘫右痪。口面?斜。手脚亸掉。言语蹇涩。兼治偏正头风。此虽旧方已载。然后人用以治风痹脚疾。十有九愈。

藿香去土二两 香白芷二两 川芎二两 川乌四两冬去皮尖春不去半生半炮用 鸡苏二两 木瓜二两 天南星二两 甘草四两春炙冬生 官桂二两 荆芥二两 乳香半两别研 白僵蚕二两炒去丝嘴及足 藁本去土二两 羌活二两 桔梗洗二两 甘松二两 牛膝酒浸二两 天麻一两 川当归一两 没药别研一两 麻黄二两春不去节冬去 真细辛洗去苗二两 乌蛇五两水浸去皮骨好酒浸一宿炙 软石膏一斤煅过碾秤四两为衣余者并入众药 甘菊花一两 右为末。糯米糊为丸如弹子大。隔日方焙乾。即上石膏衣。每服一丸。薄荷茶酒温嚼下。如肾气疼。炒茴香酒下。

青龙膏出朱氏集验方 治荣卫不和。阳少阴多。手脚举动不快。

天麻 狗脊各二两 白花蛇肉不蛀者六两好酒煮去皮骨新瓦上焙乾取肉一两 右为细末。银盂子盛。无灰酒一升。入此三药。重汤煮稠如膏。银匙搅。细磨生姜半两取汁。同熬匀。入垍罐子内收。每服半匙头。好酒半盏搅匀服。或汤亦得。食前饮之极佳。日二服。神效。

宿州红饼子出朱氏集验方 治男子妇人诸般风疾。兼诸损伤。陈氏家第一药。

何首乌 天南星 川芎 川乌各半两 苍术 僵蚕各三(二)两 草乌 白芷 藿香各一两 雄黄半钱 右除僵蚕、雄黄外。以水净洗。晒乾为末。粳米粉糊捻饼子如小钱大。土朱为衣。用刀切十字待乾。一饼分作四服。空心服。偏正头风生葱茶嚼下。打扑损伤松节酒下。鼓捶风膝肿。浸川牛膝酒下。如牙疼。半饼嚼在疼处。先以葱汤下一服。

万金汤出朱氏集验方 治风补卫虚。通气血。及治脚膝无力。医官杜壬以此治手足风累验。

桑寄生 北细辛 桂心 防风 人参 白茯苓 当归 芍药 杜仲姜制川牛膝 川独活(半两) 甘草各一两 川芎 秦艽 熟乾地黄各半两 右口□父咀。每服五钱。以水二盏。煎至一盏服。

柴胡半夏汤一名补肝汤 治旧有风证。不敢见风。眼涩。头痛有痰。眼黑。恶心兀兀欲吐。风来觉皮肉紧。手足重难举。居暖处有微汗少许便减。再见风其病便复。

半夏二钱 炒麴一钱 生姜十片 柴胡半钱 升麻五(分)钱 苍术一钱 藁本半钱 白茯苓七分 右件口□父咀麻豆大。都作一服。水三盏。煎至一盏去滓。稍热服。

养神汤 治精神短不得睡。项筋肿急难伸。禁甘温苦腻味。

柴胡四(一)分 升麻四分 当归身半(钱)两 麦檗面半钱 木香一分 川芎三分 橘皮一分 黄芩酒制三分 黄连半钱 黄柏三分 半夏七分 黄耆一钱 人参一钱 甘草七分 苍术半钱 白术二钱(三分) 右口□父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钱。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去滓。稍热服。食后。

萆藌散 治一切风证。腰脚疼痛彻骨痠楚。此药除风去湿止痛。活血补肾。

防风 川乌炮 川续断 破故纸盐炒 萆藌 赤芍药 熟地黄 独活 白芷 没药各一两 茴香炒 白术各二两 杜仲姜制一两 右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盐汤酒任下三五丸。史卫王奉内祠日。尝苦此疾足不能行。发热烦闷。后得此药三服顿安。

治天柱骨倒。因澡浴后忽患者。

用多年五苓散。一年者亦可。每服三钱重。以灯心七茎。淡竹叶三茎。乌梅三个。同煎汤调下。

兪风丹暖风药

荆芥穗 乌药 天南星 川芎 黑附子 天麻 甘草 当归各一两 右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茶清酒任下。一方以防风代甘草甚佳。

无敌丸 除风疾。百病不生。

杜仲十两 川牛膝七两五钱 木瓜二两五钱 山藌七两五钱 虎骨二两醋淬 天麻五钱 乳香二两五钱 草乌头五两 龙骨一(二)两五钱 苍术十两 没药二两五钱 金毛狗脊十两 右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温酒送下。早晚各进。

诸气不通。胸背痛。结塞闷乱。宜服醉仙丹。治偏枯皮肤不仁。华佗中藏经方

麻黄水煮焙乾为末一两 天南星七个炮 黑附子三个炮去皮 地龙七条去皮 右除麻黄外先为末。次将麻黄末入酒一升。熬成膏。入前末丸如弹子大。每日食后临卧酒化下一丸。汗出效。偏枯不遂。皮肤不仁者。皆由五官虚气。风寒暑湿之邪蓄积久而不散。乃成疾焉。

去一切风出本草

以羊皮作舋。食之。

治一切风。变白宜老。出本草

以络石草煮汁服之。

治患风疾数年不效。出本草朱真人灵验篇云。

掘坑令患者解衣坐于坑内。遂内以热汤上淋之。良久复以簟盖之差。

治一切风。虚羸冷。手足疼痹。无论老幼轻重。出本草

以小天蓼浸酒及煮汁服之。十余日觉皮肤间。风出如虫行。

治风出本草

以木槿花作汤。代茶吃。

治一切风。有不治者。悉效。出本草

菖蒲薄切。令日乾三斤。以绢袋盛之。玄水一斛清者。(玄水者酒也)悬此菖蒲密封闭一百日。出视之如绿菜色。以一斗熟黍米内中封十四日。开出饮酒。

治一切风出本草

以驴肉酿酒服之。

治风疾出本草

以石韦叶作汤浴之

治风出本草

用秫稻根作汤洗之。

治风疾。益气。出本草

以练鹊冬、春间取。细锉炒令香。袋盛于酒中浸。每服取酒温服之。

疗风出本草

以兰草煮水以浴之。

疗风

以五加实。渍酒服之。

疗风

以丁公藤渍酒服。南史解叔谦。雁门人。母有疾。夜于庭中稽颡祈告。闻空中云。得丁公藤治即瘥。访医及本草皆无。至宜都山中。见一翁伐木。云是丁公藤疗风。乃拜泣求得之。及渍酒法。受毕失翁所在。母疾遂愈。

治酒风 黄帝曰。有病身热懈惰。汗出如浴。恶风少气。此为何病。岐伯曰。病名酒风。帝曰。治之奈何。岐伯对以此方。

泽泻白术各十分。麋衔五分。合以三指撮。为后饭。

治风

以天蓼木一斤。去皮细切。以生绢袋盛。好酒一斗浸之。春夏一七日。秋冬二七日后开。每日空心日午初夜各温饮一盏。老幼临时加减。若常服日只每朝一盏。立有奇效。

除风令人能食。

以胡桃渐渐食之。

治风缓诸节不遂。皮肤顽痹。腹内宿冷。冷血瘀血。腰脚疼痛。

以原蚕屎净收取。晒乾炒令黄。袋盛浸酒服。

去风甚佳。

用香麻煎作浴汤。

治风轻身

以千金藤浸酒服之。

治一切风虚。常恶头痛欲破者。

以杏仁去皮尖。曝乾为末。水九升。研滤如作粥法。缓火煎令如麻腐。起取和羹粥酒内一匙服之。每食前不限多少。服七日后大汗出。慎风冷、猪、鱼、鸡、蒜、大酢。十剂后诸风减瘥。春夏恐酢少。作服之。秋九月后煎之。此法神妙可深秘之。

治风血羸老。腹内诸冷血闭。腰脚变白。

以土豉藤煮服。浸酒服亦佳。

治筋骨风

以酸枣仁炒末。作汤服之。

主风血羸老。腹内及腰脚诸冷。食不作。肌肤瘙痒。

以地龙藤浸酒服之。

治心风头风肢体诸风。及解肌发汗。出本草

以杜荆根水煮服之。

治皮毛间习习如虫行风出本草

煮牛蒡根汁浴之。夏浴避风。却取其子炒过末之如茶。煎三七匕。通利小便。

延年去风令光润出本草

以桃仁五合去皮。用粳米饭将研之。细浆水杵取汁。令桃仁尽即休。微温用洗面极妙。

治因疮中风(方见198页)

治一切风疾痰眩附子汤

右用生附子及六七钱者。用半个切碎。以水二盏。姜十片。煎至一盏以下。滤过盏盛。水中沉微冷服。若不去皮脐。及临服入少盐效。尤速。

治风血积冷气

用藤温酒服之。

去风血

用鬼膊藤浸酒服。亦名鬼腰者

治风虚除百病杏酥法

用捣烂杏仁一石。好酒一石。研滤取汁一石五斗。入白蜜一斗五升搅匀。封于新瓮中勿洩气。三十日看酒上酥出。即掠取内瓷器中贮之。取其酒滓。团如梨大。置空屋中作格安之。候成饴脯状。旦服一枚。以前酒下。其酒任性饮之。

治风水腹大。脐肿腰重痛不可转动。

用麻子半斤杵碎。水研滤取汁。以米二合。以麻子汁煮作稀粥。著葱、椒、姜、豉。空心食之。麻子者乃今人绩麻布种子也

治一切风

用马齿苋细切煮粥。

补虚疗风

用忍冬草煮汁酿酒。可常采服。

治丈夫心肺中虚风。及客热膀胱间连胁下时有气。皮肤瘙痒瘾疹。饮食不多日渐瘦损。常有忧愁。心忪少气等疾。

用莎草春收苗及花阴乾。入冬采根切。贮于风凉处。有患前病者。取苗二十余斤锉。以水二石五斗。煮取一石五斗。于浴斛中浸身令汗出。五六度浸。兼浴肺中风。皮肤痒即止。每载四时常用。则瘾疹风永差。心中客热膀胱间连胁下气。常忧愁不乐心忪者。取根一大斤切。熬令香。以生绢袋盛。贮于三大斗无灰清酒中浸之。春三月浸一日即堪服。冬十月后须七日近暖处乃佳。每空心服一盏。日夜三四服之。常令酒气相续。以知为度。若不饮酒。即取根十两。加桂心五两。芜荑三两。和捣为散。以蜜和为团。捣一千杵。丸如梧桐子大。每空腹酒及姜蜜汤饮汁等下二十丸。日再服。渐加至三十丸。以差为度。(莎草根即香附子苗)

治诸风。脚膝疼痛不可践地。

用鹿蹄四只。燖洗如法熟煮了。取肉于豉汁中着五味煮熟。空腹服之。

治风疾

取消梨不限多少。绞汁而饮。昔有一朝士。见梁奉御诊之曰。风疾已深请速归去。朝士复见鄜州马医赵鄂者复诊之。言疾危。与梁所说同矣。曰只有一法。可试吃消梨不限多少。咀龁不及绞汁而饮。到家旬日。唯吃消梨顿爽矣。亦以梨叶作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