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学吧>国学名著>普济方>卷一百四十六 伤寒门 伤寒后脚气附论

《普济方》卷一百四十六 伤寒门 伤寒后脚气附论·

卷一百四十六 伤寒门

普济方卷一百四十六 伤寒门 伤寒后脚气附论

夫伤寒后脚气者。此是风毒湿气滞于肾经。缘肾主腰膝。今肾既受湿。故脚弱而肿满。即成脚气也。又春夏之时。温湿之气搏于肾经。沉滞不散。两脚浮肿疼闷而热。其体性夙有风毒。则风湿之气上冲心肺。即气闷而胸满。致于夭横。诊其左手尺脉当洪而数。是其候也。若服药后。其脉沉而缓者。疾当愈也。活人书云。问伤寒头疼身热。百肢节疼痛。大便秘。或呕逆。而脚屈弱者。此名脚气也。伤寒只传足经。不传手经。地之寒暑风湿皆作蒸气。足常履之。遂成脚气。所以病证与伤寒相近。其脉浮而弦者起于风。濡而弱者起于湿。洪而数者起于热。迟而涩者起于寒。风者汗而愈。湿者温而愈。热者下而愈。寒者熨而愈。脚气之病。始得之不觉。因他病乃知。毒气入心。则小腹顽痹不仁。令人呕吐。死在朝夕矣。然终是与伤寒不同者。孙真人云。卒起脚屈弱不能转动。有此为异耳。要之有脚气之人。先从脚起。或先患缓弱疼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有寒故也。或行起忽倒。或两胫肿满。亦有不肿者。或脚膝枯细。或心中忪悸。或小腹不仁。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致皮虚不荣。故为不仁。不仁者。皮顽不知有无也。或举体转筋。或见食呕逆。恶闻食气。或胸满气急。或遍体酸痛。皆脚气候也。黄帝所谓缓风。寒湿痹是也。顽弱名缓风。疼痛为湿痹。痹者闭也。闭而不仁。故曰痹。寒中三阳。所患必冷。越婢汤。小续命汤主之。小续命煎汤成。旋入生姜自然汁最快。暑中三阳。所患必热。小续命汤去附子。减桂一半。大烦躁者。紫雪最良。大便秘者。脾约丸。神功丸。五柔丸。大三腕散。木瓜散主之。脚气之疾。皆由气实而死。终无一人以服药致虚而殂者。头疼身热。肢节痛而脚屈弱者。是其人素有脚气。此时发动也。脚肿者。槟榔散主之。脚气方论。千金外台最详。此不复叙。大抵越婢汤。小续命汤。薏苡仁酒法。脾约丸。神功丸。皆要药也。仍针灸为佳。服补药与用汤淋洗者。皆医之大禁也。

槟榔散出圣惠方 治伤寒后脚气上攻。心腹妨闷。坐卧不安。

槟榔 羚羊角屑 木香各三分 郁李仁半两汤浸去皮微炒 吴茱萸一分汤浸七次焙乾微炒 陈橘皮三分汤浸去白瓤焙 右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鳖甲散出圣惠方 治伤寒后脚气攻心闷乱。腹满如石。大小便涩。

鳖甲三分涂醋炙微黄去裙襕 木通三分锉 郁李仁汤浸去皮尖微炒 赤茯苓各一两 羚羊角屑 槟榔各三两(分) 右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木香散出圣惠方 治伤寒后脚气。心下痞坚。或时妨痛。不能下食。

木香 鳖甲涂醋炙微黄去裙襕 诃黎勒皮 槟榔 赤茯苓 郁李仁汤浸去皮尖微炒各三分 右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沉香散出圣惠方 治伤寒后脚气冲心。烦闷气促。脚膝痠疼。昏沉不利。

沉香三分 赤芍药一两 木通三分锉 紫苏茎叶一两半 槟榔三分 吴茱萸半两汤浸七次曝乾微炒 川朴硝一两 右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半夏散出圣惠方 治伤寒后脚气。心烦满闷。不下饮食。呕逆痰唾。

半夏汤洗七次去滑 枳壳麸炒去白瓤 赤茯苓 前胡去芦头 木通锉 人参去芦头各三分 右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桑白皮散出圣惠方 治伤寒后脚气冲心。神识闷乱。

桑根白皮锉 木通锉 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 紫苏茎叶各二(三)两(分) 大腹皮一两锉 右为散。每服半两。以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羚羊角散出圣惠方 治伤寒后脚气。上冲心膈烦闷。

羚羊角屑二(一)两 旋覆花三分 赤茯苓一两 黄芩三分 半夏三分汤洗七次去滑 陈橘皮三分汤浸去白瓤焙 槟榔三分圣济方半两 吴茱萸半两汤洗七次焙乾微炒 右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圣济方。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生姜一分。拍碎。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温服。名羚羊角汤。

紫苏散出圣惠方 治伤寒后脚气冲心。心神烦乱。呕逆恶食。腰膝痠疼。

紫苏茎叶一两 木香三分圣济方半两 赤茯苓三分圣济方半两 沉香一两 吴茱萸一分汤洗七次焙乾微炒 赤芍药一两 陈橘皮三分汤浸去白瓤焙圣济方作一分 槟榔三分锉圣济方作一分 木通一两锉 右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圣济方。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温服。名紫苏木香汤。

前胡散出圣惠方 治伤寒后脚气上攻。痰逆。头目旋闷。

前胡一两去芦头 半夏汤洗七次去滑 桂心 甘草炙微赤锉 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 大腹子各三两(分) 赤茯苓一两半 桑根白皮一两半锉 右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犀角散出圣惠方 治伤寒后风毒脚气。心膈壅闷。头旋目眩。

犀角屑三分 防风去芦头 羌活 秦艽去苗各一两 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 桂心 大腹子各三分 牛膝一(半)两去苗 右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赤茯苓散出圣惠方 治伤寒后脚气上攻。烦满。及脚膝疼肿。

赤茯苓 赤芍药(各一)(两) 枳壳麸炒微黄去瓤 大腹子各三分 桑根白皮一两半锉 紫苏茎叶三分 百合三分 川大黄三分锉碎微炒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汉防己三分 郁李仁三分汤浸去皮尖微炒 羚羊角屑三分 右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柴胡散出圣惠方 治伤寒后脚气上攻。心胸烦闷。喘促食少。

柴胡一两去苗 旋覆花 青橘皮汤浸去白瓤焙各三分 大腹子三分 马牙硝二两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半夏三分汤洗七次去滑 桑根白皮一两半锉 紫苏茎叶三分 右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又方出圣惠方

木香三分 槟榔二分 川朴硝三分 紫苏茎叶半两 枳实半两麸炒微黄 右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葱白三茎。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大黄丸出圣惠方 治伤寒后脚气并肾气上冲。

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 牛膝三分去苗 槟榔一两 枳壳三分麸炒微黄去瓤 木香三分 大参三分去芦头 郁李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微炒 桂心三分 前胡一两去芦头 右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温酒下三十丸。

木瓜丸出圣惠方 治伤寒后脚气久不瘥。心腹胀满。腿膝浮肿。胸膈妨闷。

木瓜一两半乾者 桂心半两 沉香一两 柴胡一两去苗 槟榔一两 高良姜三分锉 赤芍药一两 吴茱萸三两汤浸七次曝乾微炒 厚朴三分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右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生姜汤下三十丸。

淋蘸方出圣惠方 治伤寒后初觉脚气。

薏苡仁根三两 蒴藋枝五两 枳壳根三两 吴茱萸一两 右细锉。以水三斗。煎至二斗。去滓。入盐半合。浆水一椀看冷热淋脚。欲淋时蹋一新砖。勿令汤过脚面。旋旋淋之。汤冷为度。后淋蘸脚了。以少生姜汁擦热脚心。

淋蘸方出圣惠方 治伤寒后脚气肿满不消。

萆麻叶 枸杞根 葡萄蔓各一两 蒴藋枝七两锉 羌活一两 藁本一两 吴茱萸半两 杏仁半两 椒一合 青盐一两 右细锉。分为二剂。每剂用水二斗。入连须葱白三茎。生姜一两。拍碎。煎至一斗二升。去滓。入盐半匙。避风处看冷热淋蘸。

槟榔散 治伤寒后脚气攻心闷绝。

槟榔锉 木香各一两 郁李仁微炒去皮 桂去粗皮各三分 吴茱萸汤洗三次焙乾炒半两 赤茯苓去黑皮 牛膝去苗酒浸焙各三分 右为细散。每服一钱半匕。水煎。食前。煎桑白皮、木通汤调下。日二服。

陈橘皮散 治伤寒后脚气。胸中满腹闷。喘息促急。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三分 槟榔锉一两 桂去粗皮三分 牵牛子微炒一两 右为细散。每服一(半)钱匕。食前。温酒调下。日二服。

茯苓汤 治伤寒后脚气攻心闷乱。腹满如石。小便赤涩。

赤茯苓去黑皮一两 鳖甲醋炙去裙襕 郁李仁微炒去皮 木通锉各三分 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温服。

半夏汤 治伤寒后脚气。心烦满闷。不下饮食。呕逆多痰。

半夏汤洗七次焙乾 枳壳去瓤麸炒 茯苓去黑皮 前胡去芦头 木通锉各三分 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生姜一分。拍碎。同煎至半盏。去滓。食前温服。

赤小豆汤 治伤寒后脚气。膝肿满。气急。大便秘涩。

赤小豆半合 桑根白皮半两 紫苏茎叶一两 槟榔半两 右锉三味如麻豆大。同赤小豆用水五盏。入生姜一分。拍碎。煎至二盏半。去滓。分两服。食前温服。

犀角散 治伤寒后脚气。两胫肿满。心下烦闷。

犀角镑一两 槟榔锉半两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三分 细辛去苗叶半两 吴茱萸汤洗三次焙乾炒一分 右为细末。每服一钱半匕。食前。生姜热酒调下。日二服。

吴茱萸散 治伤寒后脚气。心腹妨闷胀痛。坐卧不安。

吴茱萸汤洗三次焙乾炒一分 槟榔锉 当归切焙 木香 郁李仁微炒去皮各三分 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用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温服。

大戟丸 治伤寒后脚气攻心。腹胀革□更。小便赤涩。

大戟炒 芫花醋炒令焦 苦葶苈炒各半两 续随子去皮炒 巴豆去皮心压去油尽别净研各一分 右为细末。入巴豆和研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丸至五丸。温米饮下。不计时候。

伤寒后劳复附论

夫伤寒劳复何以明之。劳为劳动之劳。复为再发也。是伤寒瘥后。因劳动再发者是也。伤寒新瘥后。血气未平。余热未尽。劳动则真气亏。而邪热还经络。遂致复发也。此有二种。一者因劳动外伤。二者因饮食内伤。其劳动外伤者。非止强力摇体持重行远之劳。至于梳头洗面则动气。忧悲思虑则劳神。皆能复也。况其过用饮食者乎。其饮食内伤者。为多食则遗。食肉则复者也。内经曰。热病已愈。而时有遗者何也。以热甚而强食之。病已衰而热有所藏。因其谷气留搏。两阳相合。故有所遗。经曰。大病已瘥。尚微烦。设不了了者。以新虚不胜谷气。故令微烦。损谷则愈。夫伤寒邪气之传。自表至里。有次第焉。发汗吐下。自轻至重。有等差焉。又其劳复则不然。见其邪气之复来也。必迎夺之。不待其传也。经曰。大病瘥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若有宿食者。加大黄。黄帝曰。热病已愈。时有所遗者何也。岐伯曰。诸遗者。热甚而强食。故有所遗也。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热有所藏。因谷食相搏。两热相合。故有所遗也。帝曰善。治遗奈何。岐伯曰。视其虚实。调其逆从。可使必已。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且枳实栀子豉汤则吐之。岂待虚烦懊憹之证。加大黄则下之。岂待腹满言□严语之后。经曰。伤寒瘥后。更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脉浮以汗解之。脉沉实者下之。亦是使便要析其邪也。盖伤寒之邪自外入也。劳复之邪自内发也。发汗吐下随宜用焉。呜呼。劳复也。诸劳皆可及。御内则死矣。若男女相易。则为阴阳易。其不易自病者。谓之女劳复。以其内损真气。外动邪热。真虚邪盛。则不可治矣。昔督邮顾子献。不以华敷之诊为信。临死致有出舌数寸之验。由此观之。岂不与后人为鉴诫。仲景云。伤寒瘥已后。更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汗解之。宜柴胡桂枝汤。脉实者。以下解之。宜大柴胡汤。又大病瘥后。劳复者。枳实栀子汤主之。千金治劳复起死人参麦门冬汤。又有食复者。大病新瘥。脾胃尚弱。谷气未复。强食过多。停积不化。因尔发热。名曰食复。大抵新病瘥。多因伤食便作痞满。乾噫食臭。腹中雷鸣下利等证。可与生姜泻心汤。仲景于枳实栀子汤证云。若有宿食。内加大黄如博棋子五六枚。服之愈。广济疗患劳复雄鼠粪汤。许仁则七味葱白汤。皆可选用之。饮酒劳复者。极阴变阳。寒盛生热。古人以伤寒为大病。大病之后。不可与酒。劳复发热。食复发热。饮酒致剧。其热尤甚。伤寒已得汗解。因饮酒复剧。烦闷。口燥乾呕。呻吟妄语。不得睡。黄连解毒汤。龙胆草煎汤。或橘皮为佐。汗下后有热。劳食复者。大汗则损气。损气则阳微。脉虚而恶寒。大下则伤血。伤血则阴弱。脉涩而发热。误汗误下。亦犹是耳。且阴以阳为主。阳以阴为根。血。阴也。气。阳也。血非气使不能自行令也。下之亡阳。是阳不主阴矣。阴无所主而寒气搏之。所以脉涩。寒极血虚。所以发热。方药之剂其可轻乎。汗后阳微而恶寒。可与四逆汤。或用甘草芍药附子汤。下后阴弱而发热。是为内热。可与葶苈苦酒汤。瘥后劳复发热。小柴胡汤。枳实栀子汤。猳鼠粪汤。即雄鼠粪两头尖者。若脉浮则汗之。用麻黄汤。葱白汤。脉实则下之。用承气汤。大柴胡汤。证治论。瘥后余热不退。用柴胡桂枝汤。下利腹鸣痞满者。生姜泻心汤。小便不利。麦门冬汤。交接劳复。外肾肿。腹中绞痛。橘皮汤。劳役心力复热。用枳实栀子汤。小柴胡汤。瘥后食复发热。枳实栀子汤加大黄。粥饭伤饱。或食肉。或饼脯硬物不消。皆复热也。伤食必有痞满。嗳气吞酸。腹鸣下利等证。可与生姜泻心汤。下后身热。而心中结痛者。栀子汤。

大青散 治伤寒后劳复。壮热。肢节不利。

大青二两 甘草炙微赤锉 阿胶杵碎炒令黄燥 白术 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各一两 豉三两 右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温服。

柴胡散 治伤寒后劳复。体热鼻衄。宜服。解肌退热。

柴胡三分去苗 木香 茯神 赤芍药 葛根 甘草炙微赤锉 犀角屑 生乾地黄 黄芩各半两 石膏一两 麻黄去根节三分 右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栀子散出圣惠方 治伤寒新瘥后。因食早起动多劳复。

栀子仁 桂心 麻黄去根节 川大黄锉碎微炒 甘草炙微赤锉各一两 豉二两 右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栀子石膏散出圣惠方 治伤寒新瘥后起早。饮食过度劳复。

栀子仁一两 石膏三两 雄鼠粪三七枚 豉二两 川大黄三两锉碎微炒 枳壳二(一)两麸炒微黄去瓤 右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枳实散出圣惠方 治伤寒大病已解。劳复如初。

枳实麸炒微黄 栀子仁 麻黄去根节 柴胡去苗 桂心各一两 豉二两 右为散。每服半两。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热服。如未汗。再服。

槟榔散出圣惠方 治伤寒瘥后。食早伤脾胃劳复。

槟榔 麦芽炒令微黄 白术 人参去芦头各一两 神麴二两炒令微黄 桔梗半两去芦头 右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桂心散出圣惠方 治伤寒瘥后劳复。头痛壮热。肢节烦疼。

桂心 甘草炙微赤锉 人参去芦头 赤茯苓 赤芍药 芎? 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麻黄去根节以上各一两 右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鳖甲散出圣惠方 治伤寒后。令病人不复发。

鳖甲二两涂醋炙微黄去裙襕 白术二两半 防风去芦头 瓜蒌根 桔梗去芦头各一两 细辛二分 附子炮裂去皮脐 乾姜炮裂锉 桂心各半两 右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麦门冬散出圣惠方 治伤寒后饮食多。劳复如初。壮热心烦。

麦门冬去心 麻黄去根节 川大黄锉碎微炒 桔梗去芦头各一两 豉二合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右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香豉散出圣惠方 治伤寒已愈后。饮食过多复发。

豉二合 川芒硝半两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白术一两 槟榔一两 川大黄一两锉细 右为散。每服半两。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以痚利为度。

栀子仁粥出圣惠方 治伤寒已愈。因食过多劳复。头痛壮热。

栀子仁一两 豉一合 人参半两去芦头 柴胡半两去苗 雄鼠粪三(二)七枚 右药。以水二大盏。煎取一大盏。去滓。内粟米半合。煮作稀粥。不计时候。温服。

枳壳散出圣惠方 治伤寒已愈。气未平复。劳动起早。复发。

枳壳麸炒微黄去瓤 人参去芦头 白术各三分 栀子仁半两 黄耆三分锉 甘草一分炙微赤锉 右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又方出圣惠方

头垢一(二)两烧灰 麝香一钱 右都细研为散。每服不计时候。温水调下一钱。

又方出圣惠方

用鸡子空壳碎之。炒令黄黑色。细罗为散。每服以热粥饮调下三钱。汗出即愈。本草方。熬令黄黑。捣筛。热汤和一合服之。温卧取汗。伏鸡子尤佳。

柴胡知母汤 治伤寒瘥后。因食劳复如初。壮热头疼。

柴胡去苗一两 知母焙三分 鳖甲去裙襕醋炙一两 石膏捣碎一两半 雄鼠粪炒三七枚 秦艽去苗土半两 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豉一百粒。同煎至八分。去滓。食后温服。

麻黄栀子汤 治伤寒瘥后。因饮食动作。致劳复如初。

麻黄去节一两 山栀子半两 鳖甲去裙襕醋炙一两 雄鼠粪炒三七粒 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葱白五寸。豉一百粒。同煎至八分。去滓。食后温服。良久吃葱豉粥。衣被盖覆取汗。

三物汤 治伤寒及温病瘥后。或食肉。或沐浴。或嗔怒动作劳复。

山栀子仁三七枚 鳖甲去裙襕醋炙 乾姜焙 乾生地黄焙各一两 右口□父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豉一百粒。同煎至八分。去滓。食后温服。日二服。

六神汤 治伤寒瘥后劳复。壮热头疼。

鳖甲去裙襕醋炙 柴胡去苗 人参 知母焙 黄连去须炒各一两 乌梅肉炒半两 右口□父咀。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生姜半分。拍碎。同煎至八分。去滓。食后温服。

知母汤 治伤寒新瘥后。劳动用力。或饮食过伤。致劳复。

知母焙 鳖甲去裙襕醋炙 柴胡去苗各一两半 麻黄去根节 葛根锉焙各三分 雄鼠粪炒令焦一两半(三七枚) 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葱白五寸。豉一百粒。同煎至八分。去滓。食后温服。服后吃少葱豉粥取汗。

紫苏饮 治伤寒及温病瘥后。起早及饮食多。致劳复。

紫苏茎叶锉一两 生姜切半两 豉三(二)合 右三味。用水二盏半。煎至一大盏。去滓。食前温服。日二服。

石膏黄芩散 治伤寒后食肉劳发如初。壮热头痛。心烦欲吐。小便赤黄。

石膏碎一两 黄芩去黑心 山栀子仁 葛根锉焙 人参 黄连去须炒各半两 知母焙半两 右为细散。每服二钱匕。浓煎葱白竹叶汤调下。空心食前。日二服。以瘥为度。

异功汤 治伤寒天行病瘥后。食劳加热。

雄鼠粪炒令烟出二七枚 山栀子仁五枚 枳壳麸炒去瓤一分 右细锉。用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食后温服。

麴糵汤 治伤寒后伤食。食劳困绝者。

陈麴捣碎炒一两 大麦糵炒半两 寒食乾饭半合 雄鼠粪三七粒炒令烟尽为末 右除鼠粪外。略捣过。拌令匀。分作二服。每服用水一盏半。入葱白五寸。薤白五寸。豉一百粒。同煎至八分。去滓。入鼠粪末一半。搅匀。空心温服。

知母汤 治劳复小腹革□更。卵缩痛欲死。

知母焙 柴胡去苗 麦门冬去心焙 甘草炙各半两 葱白三茎 右口□父咀如麻豆大。都以水一盏。浸一宿。次日煎令水欲尽。下童子小便二盏。豉心半合。煎五六沸。再下地黄汁二合。更煎微沸。去滓。空腹顿服。微利即瘥。

麦门冬汤 治伤寒后劳复气欲绝。起死人。

麦门冬一两 甘草二两 京枣二十枚 竹叶切一升 右口□父咀。以水七升。煮粳米一升令熟。去米内诸药。煎取三升。分三服。不能服者。绵滴汤。内口中。用之有效。

治伤寒温病后劳复。或食或饮。或动作方。

栀子仁二十一枚 石膏五两 鼠粪尖头大者二十枚 香豉一升 右口□父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治病后劳复。或因洗手足。或梳头。或食复方。

用取洗手足汁。饮一合。又取头中垢如枣核大。吞一枚。一方。取饭烧为末。饮进一升。

治新瘥早起。及食多劳复方。

豉五合 鼠粪尖头者二十一枚 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尽服之。温卧令小汗愈。崔氏加栀子七枚尤良。肘后方。有麻子仁。内一升。加水一升。亦可内枳实三枚。葱白一虎口。

治重病新瘥后。早起劳动。及饮食多。致复发欲死方。

用烧鳖甲末。饮服方寸匕。

治食太饱不消。劳复脉实者方。

豉一升 鼠粪二十一枚 栀子仁七枚 大黄三两 右口□父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三服。微取汗。应小鸭溏者止。不溏者复作。外台秘要。有麻黄三两去节。

治劳复垂死方出千金方

用暖汤三合。洗四五岁女子阴。取汁内口中服即愈。小男儿亦可。

治食劳复方出千金方

用麴二升。煮取汁服之。

又方出千金方

用杏子仁五十枚。以酢浆二升。煎取一升。服之取汗。

又方出千金方

用烧人屎灰水。服方寸匕。

欲令病人不劳复方出千金方

用烧头垢如梧桐子大。以酒服之。饮服亦可。一方治伤寒天行病后劳复。以头垢如枣核大一丸。含之。

治病新瘥遇美饮食。食过多。食复者方。出千金方

取所食余烧灰为末。饮调服二钱匕。日三服。

紫石英散出金匮方 治伤寒后令愈不复。

紫石英 白石脂 赤石脂 钟乳碓炼 瓜蒌根 防风 桔梗 文蛤 鬼臼各十分 乾姜 附子炮去皮脐 桂枝去皮各四两(分) 太一余粮十分烧 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

治伤寒劳复身热。大小便赤如血色者。

用胡黄连一两。山栀子二两去皮。入蜜半两拌和。炒令微焦。二味捣罗为末。用猪胆汁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用生姜二片。乌梅一个。童子小便三合。浸半日。去滓。食后暖小便令温。下十丸。临卧再服。甚效。

治笃病新瘥起早劳。食饮多。致复欲死方。出肘后方

用胡粉少许。水调服。

治伤寒饮食劳复方

以麴一饼。煮取汁饮之。

枳实栀子汤出千金方 治大病瘥后劳复。

枳实一个 栀子二(三)枚 豉一两半 右锉散。先将清浆水二盏半。空煮至二盏。纳枳实、栀子。煎取九分。下豉再煎五六沸。去滓。温服。以衣被盖令汗出。若有宿食。加大黄一钱。重。待药熟。煎三四沸服。

栀子汤 治伤寒因食劳复。头痛壮热。

栀子十四枚擘 香豉一升绵裹 葱白一握切 粟米三合 雄鼠粪两头尖者三(二)七枚烧令烟尽研末 右以水八升。煮取二升三合。去滓。内鼠粪。分三服。服后相去如人行六七里须利。否则内芒硝五分。忌面、炙肉、葱、蒜等物。

大青汤 治劳复。

大青四两 甘草二两炙 阿胶二两炒 香豉二两 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五六。欲尽复作。常使有汤。渴便饮。无毒。除热。止吐下。伤寒一二日。上至十数日困笃。发汗热不解。吐下后热不除。止下痢甚良。先煮大青、甘草。取四升。去滓。内胶、豉。胶消尽便漉去。勿令豉坏。当预渍胶令释也。忌菘菜、海藻。

又方

取马粪烧。捣为散。冷酒服方寸匕。良。三炊顷便验。神良。

葵子汤 治伤寒瘥后劳复。

葵子二升 粱米一升 右合煮作薄粥饮之。多多为佳。取汗立瘥。

大黄豉汤 治伤寒已愈。食饮多劳复。

豉五合 甘草炙 桂心各二两 大黄四两 芒硝半斤 右口□父咀。以水六升。煮二升。去滓。先食。适寒温饮一升。日再服。忌海藻、菘菜、生葱等物。

栀子汤出肘后方 治伤寒瘥已后。饮食劳复。

栀子一十四枚 豉一升 桂心 麻黄 大黄各二两 右口□父咀。以水七升。先煮麻黄掠去沫。内余药。更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当小汗及下利。忌生葱。一方无桂心。

治伤寒已愈。食饮多。复发者方。

豉五合绵裹 甘草二两炙 大黄四两 芒硝半两 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温饮一升。日再。忌菘菜、海藻等物。

白芷散 治伤寒瘥后。令不复。

白芷十二分 白术十分 防风八分 瓜蒌五分 桔梗四分 细辛五(三)分 附子二分炮去皮 乾姜三(二)分 桂心二分 右为散。用粳米粥清调服一钱匕。食已服二钱。小儿服一钱。常以鸡子作羹吃。及粳米饭多少与病人食之。亦未必常鸡子羹粳米饭。如服药讫。即扶起令缓步行走。仍梳头洗手面。食輙服之。劳行如前。则不复发。浩云数用佳。范汪同。忌猪肉、桃、李、雀肉、胡荽、葱、蒜、青鱼鲊、生葱、生菜。一方有人参三分。

栀子豆豉汤出德生堂方 治伤寒六七日后胁腹疼、大便结。因酒食所伤。发热发渴。

枳实 山栀子各一钱 厚朴二钱 大黄另研 豆豉各三钱 右口□父咀。如法修制。分作二服。每服水一盏半。生姜三片。煎至一大盏。却下大黄再煎。去滓。温服。

治伤寒后饮食劳复出本草方

用故木砧上垢。及病人脚下土如钱许。男病左。女病右。和砧上垢及鼠头一枚。无即以鼠粪三七粒。煮服之。神效。

治伤寒后饮食劳复

用寒食饭烧为灰。作末调服之。

伤寒后阴阳易附论

夫凡伤寒大病之后。气血未复。若房事太早。不特令病人劳复。因尔染易。男病传女。女病传男。犹转易然。故名曰阴阳易。其状身热冲胸。头重不能举。目眯。四肢拘急。若小腹急痛。力弱著床不能转侧。举动凭人。若不即治则死。或经岁月。渐至羸困亦死。又云。伤寒阴阳易病者。是男子妇人伤寒病新瘥。未平复。而与之交接得病者。名为阴阳易也。其男子病新瘥。未平复而妇人与之交接得病者。名阳易。其妇人得病新瘥。未平复而男子与之交接得病者。名阴易。若二男二女并不相易。所以呼为易者。阴阳感动。其毒度著于人如换易也。其病之状。身体重。小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能举。眼内生花。四肢拘急。小腹□□□痛。手足拳。皆即死。其亦有不即死者。病苦小腹里急。热上冲胸。头重不能举。百节解离。经脉缓弱。血气空虚。骨髓枯竭。便嘘嘘吸吸气力转少。著床不能动摇。起止仰人。或引岁月方死。

诗曰。阳易阴根肿痛深。腹连腰胯痛为阴。温家脉躁重生热。阴与阳交汗莫禁。

男子阳易。妇人阴易。病新瘥而动淫欲也。一名女劳复。感于情者亦然。其候身重气乏。小腹绞痛。头不能举。足不能立。四肢拘急。百节离散。眼中生花。热上冲胸。在男子则阴肿入里。腹内攻痛。在妇人则裹急腰肿。引腹俱疼。若手足拳挛。其脉离经者不可活。荣卫虚。精髓竭。翕翕少气。著床不能动摇者。引岁月死。吁。外感六气。内伤七情。其为害若是欤。损脉离经。一呼一至。是为不足。至脉离经。一呼三至。是为有余。烧裻散。猳鼠粪汤。竹茹汤。乾姜汤。青竹茹汤。当归白术汤。以意择用。阴阳交者。温病不得发汗。若汗之复生大热。狂言不食。其脉躁疾是也。大抵不治。若脉浮数。则表证犹在。可再汗之。若脉沉实。或狂语。则为胃实阳盛。又当下之。再发汗后热者通用此例用桂枝汤。再下用承气汤。

葛根散一名七味葱白汤出永类钤方 治伤寒瘥后阴阳易。劳复如初。

葛根一两半细锉 生乾地黄一两半 麦门冬去心一两 葱白三(二)茎 豉二合 劳水五升此水以杓扬之一千遍名曰劳水 生姜一两 右细锉和匀。每服半两。以劳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地骨皮散出圣惠方 治伤寒后阴阳易病。乍寒乍热。发作有时。

地骨皮半两 知母 麦门冬去心各三分 淡竹沥半合 白蜜半两 右细锉。用水二大盏半。煎至一盏半。去滓。入白蜜、竹沥。搅令匀。分作五服。不计时候。温服。

治伤寒后未平复。阴阳交合。变成易病。身体大热。气冲胸背。手足拳挛。出圣惠方

乾姜一两炮制锉 丹参一两 甘草炙微赤锉一两 右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知母散出圣惠方 治伤寒后阴阳易。小腹硬。卵缩□□□痛。宜服。

知母三分 柴胡去苗三分 麦门冬去心焙一两 豉二合 木香一两 甘草炙微赤锉一分 右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入生地黄汁半合。更煎一两沸。不计时候。温服。

荆芥散 治伤寒后未平复。合阴阳为易病。气欲绝。

荆芥 鸡月□比胵各三分圣济方各半两 葱白二七茎 桑螵蛸二七枚微炒圣济方用一分 鼠一尾烧为灰别细研 薤白二七茎 右细锉和匀。分为五服。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入鼠灰末半钱。搅令匀。不计时候。温服。圣济方。捣筛。每服五钱匕。用水二盏。入葱白薤白各一茎切。煎至一盏。去滓。下鼠灰末一钱。搅令匀。空心温服。日晚再服。名荆芥汤。

萎蕤散 治伤寒后气血未平复。阴阳交合。成阴阳易病者。即小腹拘急。阴肿。身体热。毒气冲心胸。头重不能举。出圣惠方

萎蕤一两 桂心半两 木香三分 雄鼠粪三七枚 荆芥半两 右细锉和匀。分为五服。每服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圣济方。捣筛。每服五钱匕。用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食前温服。日再服。以瘥为度。名萎蕤汤。

附子散出千金方 治伤寒后阴阳易。小腹急痛。阴肿。四肢乏力。

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 细辛三分 乾姜炮裂锉 白术 甘草炙微赤锉 怀香子各半两 右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当归散出圣惠方 治伤寒后未平复。合阴阳为易病。小腹里急□□□痛。气血虚弱。力乏劣。

当归锉微炒 栀子仁各一两 木香 犀角屑 枳壳麸炒微黄去瓤各半两 豉一合 黄耆三分锉 右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葱白二茎。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大腹子散出圣惠方 治伤寒后真气尚虚。因合阴阳。致小腹拘急便溺涩痛。

大腹子 木香 柴胡去苗各一两 当归微炒 芎? 瞿麦各半两 右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韭根散出圣惠方 治伤寒后阴阳易。头重。百节解痛。翕翕少气。著床不能起动。甚者手足拳。卵肿疼痛。

韭根 瓜蒌根各二两 青竹茹 乾姜炮裂各半两 右细锉和匀。分作八服。每服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入鼠粪末一字。搅令匀。不计时候。温服。圣济方。捣筛。每服五钱匕。用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食前温服。名丰本汤。

犀角散出圣惠方 治伤寒后未平复。交合成阴阳易。壮热头疼。或鼻中出血。

犀角屑 竹茹 葛根 丹参各一两 石膏三两 右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圣济方。作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食后温服。名犀角汤。

生地黄散出圣惠方 治伤寒后阴阳易。壮热心躁。鼻衄不止。

生乾地黄二两 地骨皮半两 甘草炙微赤锉三分 伏龙肝一两 朴硝半两右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柴胡散出圣惠方 治伤寒后阴阳易。小腹急胀。卵缩。小便不通。

柴胡去苗 木通锉 黄耆锉各三分 木香 当归锉微炒 竹茹 紫苏茎叶各半两 右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附子散出千金方 治伤寒后百日内未平复。因交合阴阳。遂成阴阳易病。四肢厥冷。心痛烦闷。手足拘拳。皆为难治。

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 乾姜炮半两 桂心 白术 细辛 木香各三分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吴茱萸半两汤浸七次焙乾微炒 右为细散。每服五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竹茹散出圣惠方 治伤寒后阴阳易。头痛。鼻衄不止。

竹茹一两 犀角屑三分 生乾地黄二两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伏龙肝 朴硝各一两 右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频服。以瘥为度。

白薇丸出圣惠方 治伤寒后阴阳易。四肢或寒或热。

白薇 知母 地骨皮 生乾地黄 萎蕤 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各一两 麦门冬去心焙一两半 甘草炙微赤锉 蜀漆各半两 右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粥饮下三(二)十丸。

猳鼠粪汤一名立效汤出圣惠方 治男子伤寒病后与女人交接。病名阳易。

韭一把 雄鼠粪七粒圣济方用二十枚炒两头尖是也 右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热服。厚盖汗出便愈。圣济方。以水三盏。煎至二盏。去滓。一日令服尽。汗出。

竹茹汤 治伤寒后阴阳易。阴肿。腹中□□□痛不可忍。

竹茹一两 用青竹茹一两。以水一大盏。煮取五分。去滓。不计时候。热服。本草方。以水二升。煮五沸。绞去滓。顿服。通治劳复。

治伤寒后阴阳易。阴肿。腹中□□□痛。

右用瓜蒌根一两。捣碎。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得小便利为效。

又方

右剪女人手足爪甲二十枚。烧灰研为末。不计时候。以温酒调服之瘥。或用粥饮调下亦得。一方用女人衣带一尺。烧灰调服。

治伤寒后阴阳易。及劳复方。

豉一两 鳖甲一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 枳壳一两麸炒微黄去瓤 右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热服。

枳实汤 治伤寒大病瘥后。劳复阴阳易。

枳实去瓤麸炒 栀子仁各一分 雄鼠粪七(一)枚微炒 豉二合绵裹 右粗捣筛。用淘米泔二盏。先煎取一盏半。后下药。再煎取八分。去滓。食前。分温作二服。未效再服。

木香丸 治伤寒后未平复。因强合阴阳。毒气感动。身体热。气上冲胸。头重不能举。四肢拘急。小腹□□□痛。或即筋脉舒缓。气力疲乏。眠卧著床不能摇动。甚者手足拳即死。

木香一两 犀角镑屑 生乾地黄焙 萎蕤各三分 沉香锉 白术各三两(分) 杜仲去粗皮锉炙半两 石膏研细 当归切焙各一两 蘹香子炒三分 芎?锉一两 知母焙三分 柴胡去苗 肉苁蓉酒浸去皴皮焙各一两 槟榔锉 人参锉 白茯苓去黑皮各半两 附子炮裂去皮脐一两 右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温酒下。

石膏汤 治伤寒后阴阳易。头痛壮热。

石膏二两研 荆芥穗一两 青竹茹半两 右口□父咀。每服二(三)钱(匕)。用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温服。

杜仲散 治伤寒后未平复。合阴阳相易。力劣汗出。及鼻衄头痛。

杜仲去粗皮炙锉一两 牡蛎煅二两 右为细散。每服二钱匕。食后。浓煎麻黄根汤调下。日三服。

治伤寒后阴阳易。及阴卵肿缩入腹。绞痛欲死。

右烧妇人月经衣。熟水调下方寸匕。

治伤寒妇人男子得病虽瘥。未满百日。不可与之交合。致为阴阳之病。必拘急。手足拳欲死。丈夫病。名曰阳易。妇人名为阴易。速当汗之可痊。满四日不可疗。宜令服此药。其病体重。小腹急。热上冲胸。头重不能举。眼中生翳。膝胫拘急。

右用乾姜四两为末。汤调下。连服。盖衣被出汗方解。手足伸而愈。

治阴易病令身体重。小腹急。热上冲胸。头重不能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欲死。

右取蓝一把。水五升。鼠粪两头尖者。二十七枚。煮取二升。尽服之。温覆取汗。

治伤寒瘥后交接发动。困剧欲死。眼不开。不能语。

用栀子三十枚。水三升。煎取一升服之。

治伤寒男子阴易

用黍米三两。煮薄饮。酒和饮之。发汗出愈。随人加减。

治伤寒后交接劳复。阴卵肿。或缩入腹绞痛。或便绝。

用蚯蚓数条。捣绞取汁服之。良。一方用蚯蚓二十四条。水一斗。煮取三升。一服。

治伤寒后交接劳复。阴卵肿缩入腹中。绞痛欲死方。

用取所交接妇人衣裳。以覆男子。立愈。

治阴阳易病。

用取豚卵二枚。温令热酒吞之。一方取<?犭屯>子一枚。撞之三十六。放户中。逐使喘极。乃刺胁下取血一升。酒一升。合和饮之。若卒无者。但服血。慎勿使冷。应用猳<?犭屯>。

二灰散 治伤寒后阴阳易。

手足指甲二十片男病用女者女病用男者 中衣裆一片男病用女者女病用男者用中衣带一尺亦可 右并烧作灰。研令细。分三服。不计时候。温酒调下。或米饮汁服之。

羌活散 治男女交感冒。不问阴阳皆可服。

柴胡二两 粉草半两 羌活 川芎 白芷各一两 右为末。葱汤酒任下。

又方

用取猳<?犭屯>胫及血。和酒饮之。瘥。

又方

用取女阴上毛。烧灰服之。或以汤三升。洗阴汁服之。愈。

又方

右以矾石一分。硝三分。为末。用大麦粥清服方寸匕。日三服。热毒随大小便出。愈。

又方

用取蓼子一大把。挼取汁。饮一升。乾者浓取汁服之。或捣葱白。以苦酒和服亦佳。若瘥后。病男接女。病女接男。阴阳易病复发者必死。至男女温病瘥后。虽数十日。血脉未和尚有热毒。与之交接者。亦曰阴阳易。杀人甚于时行。宜急治之。

烧裻散 治阴阳易。令人身体重。小腹急。热上冲胸。头重不能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欲死。

用取妇人裻衬阴上者。割取烧末。水调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即利。而阴微肿者此当愈。得童女裻益良。若女病亦可用男裻也。阴阳易病者。人患时行病起后。交合阴阳便即相感。甚于本病。其候小便赤涩。寒热甚者是。宜服此药便通利。不尔灸阴二七壮。

伤寒后脾胃气不和附论

夫伤寒初受病时。毒热气盛。多服冷药。已自泻下。病瘥已后。热势既退。冷气乃动。故使心下愊牢。噫哕食臭。腹内雷鸣而不能饮食。四肢无力。此由脾胃气虚冷故也。

白术散 治伤寒后脾胃气不和。饮食全少。四肢乏力。

白术一两 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 芎?半两 当归半两锉微炒 桂心一分 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 厚朴半两去粗皮生姜汁制令香熟 槟榔半两 大腹皮半两锉 草豆蔻去皮一分 川大黄一分锉微炒 高良姜一分锉 右为散。每服五钱。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大腹皮散 治伤寒后胃气不和。宜服。和气益脾胃。思饮食。

大腹皮一两锉 草豆蔻半两去皮 人参半两去芦头 白茯苓半两 陈橘皮三分汤浸去白瓤焙 乾姜半两炮 厚朴半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桂心半两 白术一(半)两 右为散。每服五钱。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木香散 治伤寒后胃气不和。心腹妨闷。四肢少力。不欲饮食。

木香半两 诃黎勒皮三分 草豆蔻半两去皮 人参三分去芦头 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 半夏半两汤洗七次去滑 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 乾姜半两炮裂锉 甘草半两炙 益智子半两去皮 白术一两 白茯苓三分 右为散。每服五钱。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枣二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

丁香散 治伤寒后脾胃气不和。噎食痰逆。两胁妨闷。四肢少力。

丁香半两 人参三分去芦头 槟榔半两 赤茯苓三分 草豆蔻半两去皮 前胡一两去芦头 厚朴一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白术一两 大腹皮一两 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 诃黎勒皮一两 半夏半两汤浸七次去滑 紫苏茎叶三分 桂心三分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右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

人参散 治伤寒后脾胃气不和。腹胀气满。噎闷食少。

人参一两去芦头 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 桂心半两 乾姜半两炮裂锉 赤茯苓一两 神麴一两炒令微黄 麦糵一两炒令微黄 白术一两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诃黎勒皮半两 槟榔一两 厚朴一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右为散。每服五钱。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

半夏散 治伤寒后脾胃不和。不思饮食。心膈痰逆。

半夏半两汤洗七次去滑 陈橘皮三分汤浸去白瓤焙 白术三分 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高良姜半两锉 桂心半两 人参三分去芦头 右为散。每服三钱。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二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

木香散出圣惠方 治伤寒后脾胃不和。腹胁气滞痰逆。不纳饮食。四肢乏力。

木香三分 人参半两去芦头 赤茯苓三分 白术一两 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 桂心半两 槟榔半两 草豆蔻半两去皮 丁香三(一)分 厚朴一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半夏半两汤洗七次去滑 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 诃黎勒皮三分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枳壳半两麸炒微黄 右为散。每服五钱。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二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

人参散出圣惠方 治伤寒后胃气不和。食即心腹妨闷。四肢少力。

人参二两去芦头 桂心一两 陈橘皮二两汤浸去白瓤焙 厚朴二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乾姜一两炮裂锉 神麴一两炒令微黄 麦糵二两炙令微黄 白术二两 赤茯苓二两 草豆蔻一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微赤锉 右为散。每服四钱。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二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白豆蔻散出圣惠方 治伤寒后脾胃不和。饮食减少。四肢乏力。

白豆蔻三分去皮 白术三分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厚朴半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 桂心半两 陈橘皮三分汤浸去白瓤焙 高良姜半两锉 白茯苓三分 半夏半两汤浸七次去滑 诃黎勒皮三分 人参三分去芦头 右为散。每服五钱。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

桔梗丸出圣惠方 治伤寒后脾胃气不和。心腹满闷。四肢乏力。饮食减少。

桔梗一两去芦头 吴茱萸半两汤浸七次焙乾微炒 白术三分 人参一两去芦头 槟榔半两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 枳壳三分麸炒微黄去瓤 乾姜半两炮裂锉 桂心三分 厚朴一(半)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右为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姜枣汤下三十丸。

人参丸出圣惠方 治伤寒后脾胃不和。不思饮食。或加痰逆。

人参三分去芦头 白术三分 桂心三分 木香四(半)两 白茯苓半两 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 诃黎勒皮三分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乾姜半两炮裂锉 右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粥饮下三十丸。

补脾汤一名治中汤出永类钤方 治伤寒汗后。脾胃伤冷物。胸膈不快。寻常血气不和。

人参 乾姜 白术 甘草 陈橘皮去白 青橘皮去白各等分 右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数沸。热服。入盐点亦得。又记有人患伤寒得汗。数日忽身热自汗。脉弦数。心不得甯。真劳复也。予诊曰。劳心之所致。神之所舍未复其初。而又劳伤其神。荣卫失度。当补其子。入其脾。解发其劳。庶几得愈。授以补脾汤。佐以小柴胡得解。或者难曰。经云虚则补其母。今补其子何也。予曰。子不知虚劳之异乎。难经曰。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此虚当补其母。人所共知也。千金曰。心劳甚者。补脾气以益之。脾王则感于心矣。此劳则当补其子。人所未闻也。盖母生我者也。子继我而助我者也。方治其虚。则补其我生者。与锦囊所谓本骸得气。遗体受荫同义。方治其劳。则补其助我者。与荀子所谓未有子富而父贫同义。此治虚与劳所以异也。

治伤寒脾胃伤冷。恶寒。非时战栗。浑身冷汗出。咳噫不止。出杨子建方

藿香 细辛 黄橘皮 芎? 枇杷叶去毛令净 防风各一两(分) 白术半两 甘草四钱(铢)炙 右细杵。罗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二片。同煎八分。空心。去滓服。

谓胃散出御药院方 疗阴阳气不和。三焦痞膈。五劳七伤。山岚瘴气。八般疟疾。四时伤寒。头目肢节疼痛。心腹胀满。呕吐恶心。痰疾咳嗽。手足虚肿。五种膈。气噎。寒热。水泻诸痢。妇人胎前产后蓐劳。脾胃不和。饮食减少。并皆治之。

藿香 甘草炙 半夏麴每一两用生姜三两半 陈皮去白 厚朴每一两用姜一两拌制 右件五味各二两。同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生姜三片。同煎至七分。和滓温服。不拘时候。

养脾汤出保生回车论

茯苓一两 白术二两 丁香半两 乾姜一两炮 人参半两 甘草半两 右如法事治一处。杵罗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日进三服。不拘时候。

调中汤出保生回车论

白术二两 茯苓一两 丁香半两 厚朴二两生姜微炒 半夏一两汤浸七次切焙乾 甘草一两炙赤色 肉桂半两忌火 槟榔二对锉碎 右杵筛为粗散。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五片。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前。日进三服。

薏苡仁汤出保生回车论

薏苡仁二两 白术二两 茯苓一两 麦门冬一两去心用 桂心半两 熟地黄二两切焙 甘草半两炙紫色 厚朴一两姜制焙乾 右为粗散。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日进三服。不拘时候。

大顺散出保生回车论

甘草十二两细锉慢火炒紫色以砂炒者为最良 乾姜二两 杏仁三两炒焦不去皮尖 桂三(二)两不得炒焙忌火 右如法事治。捣罗为细末。每服二钱。沸汤点服。续续二三服。有不喜服热汤者。即以新汲水调服亦佳。烦躁瞀闷。霍乱吐泻。三二服即愈。

补中汤出保生回车论

厚朴二两姜制 陈皮二两去瓤 白术二两 半夏一两浸洗七次切片焙 藿香叶半两 肉豆蔻二枚去壳 桂半两刮去皮 甘草炙焦黄半两 右杵碎为粗散。每抄四钱。水一盏半。姜三片。枣二枚。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日三服。不拘时候。

伤寒后宿食不消附论

夫伤寒后脏腑未平。脾胃尚弱。或累经汗下。表里俱虚。新瘥之后饮食失节。胃气未营。不能摧化五谷。故致宿食不消化也。又云。胃受谷。脾播而消之。伤寒发汗吐下之后。脏腑俱虚。气血未复。脾胃弱不能克化饮食。故令宿食不消也。其状烦热如疟。心胸满胀。噫气酸臭者是也。又云。此谓被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热不解。腹满而痛。此为胃内有乾粪。挟宿食故也。或先患寒癖。因有宿食。又感于伤寒。热气相搏。故宿食不消也。

草豆蔻散出圣惠方 治伤寒后冷热不调。气不和。心腹疼痛。食不消化。

草豆蔻一两去皮 吴茱萸半两汤浸七次焙乾微炒 青橘皮三分汤浸去白瓤焙 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 槟榔二两 当归半(一)两锉微炒 右为末。每服四钱。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

健脾散出圣惠方 治伤寒后脾胃虚弱。不欲饮食。纵食不能消化。

诃黎勒皮一两 白术一两 人参一两去芦头 麦糵一两炒令微黄 神麴半两炒令微黄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大腹皮半两锉 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 乾姜三分炮裂锉 右为散。每服四钱。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

枇杷叶散出圣惠方 治伤寒后脾胃气虚。食不消化。食即欲呕吐。

枇杷叶三分拭去毛炙微黄 前胡一两去芦头 槟榔一两 草豆蔻一两去皮 人参一两去芦头 厚朴一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右为散。每服四钱。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

又方出圣惠方

人参一两去芦头 半夏一两汤洗七次去滑 高良姜一两锉 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 甘草半两 右为散。每服四钱。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热服。

半夏散出圣惠方 治伤寒后宿食不消。痰逆气胀。

半夏一两汤洗七次去滑 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 前胡一两去芦头 赤茯苓一两 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 槟榔一两 白术一两 郁李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微炒 右为散。每服五钱。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

白术散出圣惠方 治伤寒后脾胃气虚。食不消化。头目昏重。心神虚烦。

白术一两 半夏一两汤洗七次去滑 人参一两去芦头 白茯苓一两 桂心半两 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 旋覆花半两 五味子半两 大腹皮半两 厚朴一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前胡一两去芦头 右为散。每服三钱。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

丁香散出圣惠方 治伤寒后脾胃气虚。心腹胀满。宿食不消。四肢逆冷。不欲饮食。食即欲吐。

丁香半两 白术三分 人参三分去芦头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乾姜三分炮裂锉 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 神麴三分炒令微黄 诃黎勒皮一两 厚朴一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右为散。每服四钱。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

槟榔散出圣惠方 治伤寒后阴阳气结腹痛。胃中有宿食不消。

槟榔 当归锉微炒 川大黄锉碎微炒 川朴硝 赤茯苓以上各一两 枳壳三分麸炒微黄去瓤 右为散。每服四钱。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空心稍热服。如人行五七里许再服。以利为度。

橘皮汤出圣惠方 治伤寒后脾胃虚弱。饮食不消。胸膈气滞。

陈橘皮一两半汤浸去白瓤焙 槟榔二两 麦糵一两炒令微黄 木香三分 厚朴一两半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草豆蔻一两去皮 甘草三分炙微赤锉 人参半两去芦头 右为散。每服二钱。生姜汤调下。不计时候。

木香丸出圣惠方 治伤寒后脾胃虚弱。冷气攻心腹痛。四肢不和。食不消化。

木香 人参去芦头 青橘皮汤浸去白瓤焙 槟榔以上各一两 吴茱萸半两汤浸七次焙乾微炒 诃黎勒皮一两 草豆蔻一两去皮 桂心一两 郁李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微炒 右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生姜汤下三十丸。

高良姜丸出圣惠方 治伤寒后宿食不消。脾胃积冷。多吐酸水。不思饮食。

白术一两半 厚朴二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人参一两去芦头 高良姜一两锉 桂心一两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乾姜半两炮 京三棱一两微煨锉 红豆蔻半两去皮 右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姜枣汤送下。

厚朴丸出圣惠方 治伤寒后脾胃气虚冷。宿食不消。腹中□□□痛。肠滑。日渐羸瘦。

厚朴一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丁香三分 肉豆蔻三分去壳 人参三分去芦头 乾姜三分炮 诃黎勒皮一两煨用皮 木香三分 神麴三分炒令微黄 陈橘皮三分汤浸去白瓤焙 白术三分 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 麦糵半两炒令微黄 右为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粥饮送下。

麦糵人参丸 治伤寒后胃气虚冷。宿食不消。

大麦糵炒黄 人参 枳壳去瓤麸炒 白术各一两 甘草炙半两 木香 乾姜炮裂各三分 右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温酒送下十五丸。加至二十丸。日再服。

大麦糵丸 治伤寒后饮食不消。腹胁虚满。坚筋倍力。

大麦糵炒黄一两 白术 人参各一两半 枳壳去瓤麸炒 槟榔锉 半夏汤洗七次焙 薏苡仁炒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 乾姜炮各一两 甘草炙三分 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一两 大黄细锉用好醋炒一两 右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米饮下十五丸。加至三(二)十丸。日再服。

神麴丸 治伤寒后脾胃虚冷。食不能化。

神麴捣炒黄一两 乾姜炮 白术 人参各一两半 枳壳去瓤麸炒 甘草炙 大麦糵炒黄 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黄另研各一两 桂去粗皮三分 右除杏仁外。捣罗为末。入杏仁同研匀。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温酒下二十丸。日再服。

痚气丸 治伤寒后宿食不消。心腹妨闷。大肠不利。

京三棱炮锉二两 牵牛子微炒四两 乾姜炮半两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一两 右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生姜汤下二十丸。微利为度。未利。稍加至三十丸。

平胃丸 治伤寒后胃气不和。不能食。纵食不消。

白术 白豆蔻去皮 枳壳去瓤麸炒 人参 甘草炙半两 乾姜炮三分 大麦糵炒黄各一两 右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煎生姜枣汤送下二十丸。日再服。

参术丸 治伤寒后宿食不消。心腹气胀闷。

人参 白术一两 木香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 乾姜炮 桂去粗皮 赤茯苓去黑皮各一两 槟榔半两锉 枳壳去瓤麸炒一两 右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温酒下十五丸。日再服。

木香丸 治伤寒后脾胃虚冷。胸膈气滞。宿食不消。

丁香 人参 白茯苓去黑皮 槟榔锉 白术 乾姜炮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 诃黎勒皮炮 桂去粗皮 郁李仁微炒去皮尖各一两 甘草炙三分 吴茱萸汤洗三次炒乾半两 右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米饮下二十丸。

调中丸 治伤寒后宿食不消。

白术 高良姜各一两半 桂去粗皮 甘草炙 人参 京三棱炮各一两 红豆蔻 乾姜炮各一(半)两 枳壳去瓤麸炒三分 右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温酒下二十丸。加至三十丸。日再服。

助胃丸 治伤寒后宿食不消。

缩砂仁 白术 茯苓去黑皮各一两 红豆蔻 甘草炙 人参 枳壳去瓤麸炒各半两 右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米饮下十五丸。日再服。

大黄丸 治伤寒后宿食不消。大肠气滞。

大黄一(二)两细锉醋炒 葶苈微炒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 朴硝各一两 右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米饮下十丸。以利为度。

駃豉丸 治伤寒留饮。宿食不消。

黄芩五两一方二两 大黄五两 栀子仁十六枚大者 甘遂三两泰山者 黄连五两去须一方一两 豉一升熬 麻黄五两去节 芒硝二两研 巴豆一百枚去皮及心熬油研 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丸。以吐下为度。若不吐利。更加二丸。忌猪肉、冷水、胡芦笋等。一方治伤食及癖实痰饮百病。有杏仁七十枚。去皮尖熬。无栀子仁。名续命丸。

伤寒后不思饮食附论

夫伤寒后不思饮食者。脾胃虚弱故也。由汗下之后。邪气已除。谷气未复。脾胃虚弱。故不思饮食。

人参丸 治伤寒后脾胃虚弱。不思饮食。

人参 白术 厚朴去粗皮姜汁炙各半两 五味子 细辛去苗叶各一分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一两 右为末。煮枣肉和丸梧桐子大。每服生姜汤食前下十五丸。

消食丸 治伤寒后脾胃气虚。不嗜饮食。及新虚不胜谷气。

小麦糵一升 麴一升 乾姜炮 乌梅肉各四两 右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温汤下。日再。渐加至四十丸。

茯苓煮散 治伤寒后脾胃气虚。四肢乏力。骨节烦疼。口苦舌乾。不思饮食。

白茯苓去黑皮 柴胡去苗 诃黎勒去核炮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 桔梗炒 人参各一两 甘草炙 半夏汤浸七次去滑各半两 枳壳去瓤麸炒三分 枇杷叶去毛姜汁炙二两 右为散。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生姜一分拍碎。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温服。

理中丸 治伤寒后脾胃虚冷。不思饮食。

人参 白术 乾姜炮 甘草炙 右等分为末。炼蜜丸如弹丸大。每服一丸。

人参煮散 治伤寒后胃气冷。不思饮食。

人参 厚朴去粗皮姜汁炙 白茯苓去黑皮各一两 柴胡去苗三分 半夏汤洗七次去滑焙 枇杷叶去毛姜汁炙 草豆蔻去皮各半两 右为散。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生姜一分拍碎。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温服。

白术汤 治伤寒瘥后胃虚。不思饮食。

白术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各三分 甘草炙一分 白豆蔻去皮 高良姜各半两 茯神去木一两 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生姜半分拍碎。枣二枚擘破。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温服。

参朴汤 治伤寒后脾胃气虚。不思饮食。脏腑不调。

人参 厚朴去粗皮姜汁炙各二(一)两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 桂去粗皮 诃黎勒皮炙 木香 枳壳去瓤麸炒 黄耆锉各半两 甘草炙一分 白术三分 右粗捣筛。每服三钱。水一盏。入生姜半分拍碎。枣二枚擘破。同煎至半盏。去滓。食前温服。日再服。

六神汤出济生拔粹方 治伤寒后虚羸。不思饮食。

人参 白术 黄耆锉各一分(两) 枳壳去瓤麸炒 白茯苓去黑皮各半两 甘草炙三分(一) 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生姜半分拍碎。枣三枚擘破。粳米少许。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温服。

参橘汤 治伤寒后脾胃肺不和。痰壅欲吐。不思饮食。

人参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各一两 前胡去芦头 白术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 枇杷叶去毛姜汁炙各半两 甘草炙一两(分) 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温服。

百合饮 治伤寒后脾胃有余热。气满不能食。

百合一分 人参一(半)分 豉熬 粳米淘各半合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 薤白切五茎 生姜切半两 右锉如麻豆。以水五盏。煎至二盏半。去滓。食后。分温三服。

治伤寒瘥后一年。心下停水。不能食方。出千金方

生地黄五斤 白术一斤 好面二斤 右合捣令相得。曝乾为细末。每服用酒调下方寸匕。日三服。

白术饮 治伤寒后胃虚。不思食。

白术 人参 生姜切各半两 甘草炙一分 右锉如麻豆。以水三盏。煎至一盏半。去滓。分二服。食前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