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学吧>国学名著>普济方>卷一百五十 时气门 时气宿食不消附论

《普济方》卷一百五十 时气门 时气宿食不消附论·

卷一百五十 时气门

普济方卷一百五十 时气门 时气宿食不消附论

夫时气吐之后。或病新瘥。脾胃气皆虚。不能化于水谷。致有宿食难消。头目多疼。时发寒热。或心腹烦满。大肠结燥。此皆是其候也。

枳实散出圣惠方 治时气后脾胃气虚。心腹虚胀。吃食不消。

枳实麸炒令黄 人参去芦一两 乾姜炮制 甘草炙微赤锉 半夏汤浸七次去滑 木香各半两 白术三分 桂心三分 桔梗去芦三分 右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服。

麦蘖散出圣惠方 治时气后宿食不消。不思饮食。

麦糵微炒一两 前胡去芦头一两 白术一两 槟榔一两 人参去芦头一两 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一两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右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食前温服。

人参散出圣惠方 治时气后胃虚。心膈壅闷。时有寒热。宿食不消。

人参二两去芦头 大腹皮一两锉 枳实一两麸炒微黄 赤茯苓一两 诃黎勒用皮一两 白术一两 桔梗去芦头一两 麦门冬一两半去心焙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右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食前温服。

白术散出圣惠方 治时气后宿食不消。心胸壅滞。乍寒乍热。

白术半两 人参去芦头半两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 大腹皮锉 黄耆锉 枳壳麸炒微黄 甘草炙微赤锉各半两 诃黎勒用皮一两 沉香一两 右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食前温服。

大黄散出圣惠方 治时气后宿食不消。不思饮食。

麦糵微炒一两 前胡去芦头一两 白术一两 槟榔一两 人参去芦头一两 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一两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右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食前温服。

厚朴丸出圣惠方 治时气后肠胃虚冷。食不消化。

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人参去芦头 枳壳麸炒微黄去瓤 神麴炒微黄 大麦糵炒微黄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各一两 乾姜炮锉 白术各两半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茱萸三分 桂心三分 右为散。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枣汤下三十丸。

白豆蔻丸出圣惠方 治时气后脾胃虚冷。食不消化。

白豆蔻去皮 草豆蔻去皮 白术 人参去芦头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 桂心 神麴炒黄三分 乾姜炮锉 甘草炙微赤锉各半两 右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姜枣汤下三十丸。

木香丸出圣惠方 治时气后脾胃虚冷。宿食不消。

木香三分 乾姜炮锉三分 人参去芦头 枳壳麸炒微黄去瓤 麦糵炒黄熟 槟榔各一两 白术一两半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右为散。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姜枣汤下三十丸。

黑神散出活人书 治瘟疫时气有积食。

巴豆新好者一两轻槌去皮以急流水两眃浸一宿然后更煮三五十沸候冷沥出去心膜以帛拂去水然后研如膏用厚纸十数重压裹去油 五灵脂二分黑色者为上 杏仁半两烧过后入蒜煮研 豆豉二两新软者为妙不得令乾与巴豆膏同细研 大戟半两生用去皮里面如粉白者妙 三棱半两生用 右三味为极细末。入巴豆、豆豉研细。后入杏仁。更研细。别入飞罗面半匙。以井花水调如法。渐次和药。和得所。入臼中捣三二千下。丸如绿豆大。晾乾入瓶盒内。或微火焙亦得。如遇伤寒有食积者。脉沉。身体不热。即宜服之。量患人脏腑虚实加减丸数服用。煎姜枣汤吞下。取微利为度。不可太过。溏泄身热。下之则为病气结胸。若病在上可吐者。同生姜乾嚼五丸。

时气烦躁附论

夫时气病烦者。由阴气少。阳气多。故身热而烦躁也。其毒气在心上而烦躁者。则令人闷而欲呕。若其人胃内有燥结而烦躁者。或则谵语。时绕脐痛。其腹胀满。皆当察其证候而治之也。

竹叶汤出圣惠方 治时气表里未解。烦躁不可忍者。

竹叶二两 石膏二两 麦门冬半两去心 半夏半两汤浸七次去滑 人参半两去芦头 甘草一分炙微赤锉 陈橘皮一分汤洗去白瓤焙 生姜半两 右细锉。和匀。每服半两。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犀角散出圣惠方 治时气头目烦疼。心神躁壅。大小便不利。宜服。

犀角屑五钱 防风五钱炙微赤锉 槟榔一两 川升麻一两 秦艽一两去苗 木通一两锉 白鲜皮一两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川麻硝二两 右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大黄散出圣惠方 治时气表里如火。烦躁欲死。宜服。

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 寒水石五钱 川升麻五钱 石膏五钱 川芒硝半两 甘草半两炙赤锉 葛根五钱 右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新汲水调下二钱。

水解散出圣惠方 治时气烦躁。头痛壮热。宜服。(方见1502页)

大黄散出圣惠方 治时气头痛壮热不解。心神烦躁。宜服。

川大黄五钱锉碎微炒 黄连五钱去须 麦门冬一两去心 栀子仁五钱锉 柴胡一两去苗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右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豉半合。葱白二茎。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苦参散出圣惠方 治时气壮热不解。心神烦闷。毒气在胸膈。宜服。

苦参一两锉 黄芩一两 川升麻二两 右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频服。当吐为效。

治时气已五六日。心神烦躁不解。出圣惠方

竹沥半小盏 新汲水半小盏 右相和。搅令匀。不计时候。顿服。

又方出圣惠方

用大地龙二条。破腹去泥。细切似小豆大。小便一中盏。煮令熟。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又方出圣惠方

鸡子清一枚 芒硝末一钱 右以新汲水半盏。调服。一方用新汲水三合。调服。

竹叶汤 治烦躁而渴不止。恶寒。但热盛者。崔氏常用亦佳。不徒疗天行。凡虚羸病。及病后胸上痰热者。服之皆妙。

黄芩一两 枣十五枚擘 甘草一两 半夏一两洗 芍药三两 前胡一两 小麦五合 人参二两 粳米一升 知母二两 麦门冬四合去心 竹叶一把入水煮汤用 瓜蒌一两 生姜四两 右切。以水一斗五升。煮取五升。分五服。若天行而虚羸久病。胸上痰热亦可服之。加黄耆二两。除黄芩。减知母一两。除瓜蒌。用之大效。忌羊肉、海藻、菘菜。

救生散 治疫疠病。壮热烦躁。头痛体疼。

人参五钱 五味子五钱 白术五钱 麻黄去根节三两 桂去粗皮二两 厚朴去粗皮姜汁炙二两 大黄炙锉二两 附子麸炒去皮尖 甘草炙各二两 右捣罗为散。每服三钱匕。新汲水调下。后用熟水嗽口。良久吃生姜热茶一盏投。以绵被覆之。如阳毒汗出。阴毒泻下。立瘥。

治时气表里大热欲死方。

大黄 寒水石 芒硝 石膏 升麻 麻黄 葛根 紫葛 右捣筛。水服方寸匕。

发汗麻黄汤 治天行壮热烦闷。

麻黄五两去节 葛根四两 栀子二十枚擘 葱切一升 香豉一升绵裹 右口□父咀。以水八升。先煮麻黄、葛根二味。沸去沫。内诸药。煎二升五合。去滓。分为三服。如人行五十里更进一服。不利。覆取汗。后以粉粉身。忌风及诸热食。

葛根解肌汤出肘后方

葛根四两 芍药二两 麻黄一两去节 大青一两 甘草一两炙 黄芩一两 石膏一两研 大枣四枚擘 桂心一两 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相次服之。覆取汗差。忌海藻、菘菜。

治天行病心闷出本草

以水中细草捣烂。绞汁服之。

治时气热毒。心神烦躁。出肘后方

取生杼木。削去黑皮。细切。里白者一升。以水二升五合。去滓。一服八合。三服。

又方出肘后方

取术丸子二七枚。以水五升。挼之。热去滓。食服。汗吐即愈。

又方出肘后方

取古钱一百五十七枚。以水一斗。煮取七升。服汁尽之。须臾复以五升水。更煮令得一升。以水二升投中。合得三升。出钱饮汁。当吐毒出也。

又方出肘后方

取猪胆膏如弹子大者。温服之。日三服。三日九服。

胜金方出肘后方 治时气疾热病。狂言心躁。

用苦参不拘多少。炒黄色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五分。温服。连煎三服者。有汗无汗皆差。

治天行病心闷出本草

以络石草煎服。

治时气五六日。心神烦躁不解。

用竹沥半盏。新汲水半盏。和匀服之。

时气烦渴附论

夫时气烦渴者。此由热气入于肾脏故也。肾恶燥。今热气盛则肾燥。肾燥故渴而引饮也。

知母散出圣惠方 治时气头疼。骨肉烦疼。口燥心闷。外寒内热。已自下利。由有虚热未退。烦渴不止。宜服。

知母一两 人参去芦头一两 地骨皮一两 葛根一两锉 甘草炙微赤锉一两 石膏三两 瓜蒌根二两 右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赤芍药散出圣惠方 治时气数日不解。心燥渴。小腹胀急。脐下闷痛。宜服。

赤芍药三分 知母三分 黄芩三分 玄参三分 麦门冬去心三分 柴胡去苗三分 石膏二两 甘草三分炙微赤锉 右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竹叶三七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柴胡散出圣惠方 治时气头疼。骨肉烦疼。口燥心闷。外寒内热。已自下利。由有虚热未退。烦渴不止。宜服。

柴胡一两去苗 川升麻三分 黄芩三分 石膏二两 麦门冬一两去心 犀角屑三分 葛根三分锉 甘草三分炙微赤锉 右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葱白二茎。竹叶二七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赤茯苓散出圣惠方 治时气头痛。虽时有汗。烦渴不止。宜服。

赤茯苓二两 甘草炙微赤锉一两 泽泻一两 桂心一两 葛根锉一两 石膏二两 右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猪苓散出圣惠方 治时气烦热。烦渴欲饮水。小便不利。宜服。

猪苓去黑皮一两 赤茯苓一两 泽泻一两 阿胶捣碎炒微黄一两 滑石一两 右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麦门冬散出圣惠方 治时气壮热烦渴。

麦门冬一两去心 五味子一两 人参一两去芦头 石膏二两 甘草一两炙微赤锉 右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土瓜根散出圣惠方 治时气大热。心胸烦渴。

土瓜根半两 乾枣五枚 麦门冬半两去心 甘草三分炙微赤锉 豉五钱 右细锉。和匀。每服半两。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时气烦渴不止方出圣惠方

地骨皮半两 阿胶半两捣碎炒微黄 葱白二茎并须 右细锉。和匀。每服半两。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时气烦渴。身热头痛。呕逆不能食。宜此方。出圣惠方

柴胡二两半去苗 赤茯苓二两 枳壳二两麸炒微黄去瓤 甘草一两炙微赤锉 麦门冬二两去心 右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升麻散出圣惠方 治时气下后。烦渴不止。

川升麻三分 知母三分 甘草三分炙微赤锉 石膏两半 葛根一两锉 右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竹叶三七片。粳米一百粒。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葛根散出圣惠方 治时气烦渴。或呕吐。心胸不利者。宜服。

葛根一两锉 猪苓去黑皮一两 赤茯苓一两 桂心一两 白术一两 泽泻一两 瓜蒌一两 右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温水调服二钱。令亟饮水。小便利。汗出便愈。

又方出圣惠方

黄连一两去须 瓜蒌根一两 右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煎大麦汤。温下三十丸。

治时气烦渴不止方出圣惠方

葛根二两锉 葱白五茎切 右以水二大盏。煎至一大盏。去滓。内白粳米半合。豉半合。以生绢裹煎。良久候烂。去米豉放冷。不计时候。温服。

治时气烦渴不止方出圣惠方

取生藕。捣绞取汁一中盏。入生蜜一合。搅匀。不计时候。分为二服。

芍药汤方 治毒瘟病。及吐下后。有余热烦渴。

芍药五分 黄连四分 甘草二分炙 黄芩二两 桂心二两 瓜蒌二分 右切。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一日令尽。忌猪肉、冷水、海藻、菘菜、生葱等。

乾粪汤一名破棺汤 解大热天行病。若大困。患舌燥如锯。极渴不能服药者。宜服。

用陈久人粪乾一大升。以沸汤一大升。沃粪一食久。澄清。沥取一升。顿服。如渴不止者。依前法更服。

时气鼻衄附论

夫时气鼻衄者。由五脏结热所为。心主于血。邪热中于手少阴之经。客于足阳明之络。故衄血也。衄者。血从鼻中出也。

石膏饮子出圣惠方 治时气鼻衄血。烦躁不止。头痛气逆。

石膏捣碎二两 竹茹二两 甘草五钱炙微赤锉 桂心五钱 赤芍药一两黄芩一两 柴胡去苗一两 生地黄三两 右锉碎。和匀。每服半服。先以水一大盏半。侵伏龙肝二两。澄清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治时气心肺中热。鼻衄不止。出圣惠方

胡粉炒黑细研 乾姜炮制为末 乱发灰细研 釜底墨细研 伏龙肝细研各少许 右药末少许。吹入鼻中便止。若吹一大豆许更效。

治时气鼻衄。心膈躁闷。面赤目黄。起卧不定。出圣惠方

乌贼鱼骨二两 刺苏二两 蒲黄二两 右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冷粥饮调下二钱。顿服。以定为度。

治时气鼻衄。诸药无效者。宜用此方。出圣惠方

白马通七枚绞取浓汁 阿胶半两槌碎炒令黄燥研为末 右同和熟搅。以滴鼻中。仍用新汲水微浸足。即止。

治时气鼻衄。日夜不止。面色如黄金。出圣惠方

取韭根一握。捣取汁。内于瓶中。用绳悬于井内浸良久。急取出。滴二七滴鼻中。即止。

治时气卒患鼻衄不止出圣惠方

以郁金为末服。不拘时候。以冷水调下二钱。以定为度。

又方出圣惠方

熟艾一鸡子大 牛皮胶一片如手大杵碎炒令黄燥 右以豉汁二大盏。煎至一大盏。去滓。分温二服。

清凉散 治时气头目昏疼。久积热毒。鼻口中出血。

大黄锉一两 芍药一两 麻黄去根节煎去沫一两 右为散。每服一钱。以沙糖冷水调下。食后服。

生地黄饮 治时疾壮热头疼。鼻血不止。

生地黄汁 生藕汁 生姜汁 生蜜三合 右和匀。分作三服。每服微煎过。食后临卧服。

治天行毒病鼻血。是热毒血下数升者。病源。天行衄血者。五脏热结所为。心主于血。邪热中于手少阴之经。客于足阳明之络。故衄血者。血从鼻出也。出肘后方

右勿疗自瘥。亦无所苦。亦可取好松烟墨捣之。以鸡子白和丸如梧桐子大。水下。一服十丸。并无所忌。或用生地黄汁下二十丸。

大病瘥后。小劳便鼻衄方。出肘后方

左顾牡蛎十分 石膏五分 右捣为末。酒服方寸匕。三四日。亦可蜜丸如梧桐子大。服之。

龙骨散出严氏济生方 治时气鼻衄三升以上。恐多。宜此药止。

龙骨不拘多少 右为细末。用少许吹入鼻中。九窍出血。皆用此药吹之。

时气热毒攻眼附论

夫肝开窍于目。肝气虚热。毒气则乘虚上攻于目。故目赤疼痛。或生翳赤白膜瘜肉及疮也。

升麻散出圣惠方 治时气热攻于肝脏。目赤色痛。宜服。

川升麻五钱 地骨皮五钱 玄参五钱 甘草五钱炙微赤锉 黄芩五钱 赤茯苓五钱 栀子仁五钱 防风五钱 羌活五钱 桑根白皮锉五钱 决明子半两 石膏三两 右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竹叶二七片。黑豆五十粒。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栀子散出圣惠方 治时气热毒未除。心胸烦闷。毒气上攻而眼赤肿。宜服。

栀子仁半两 黄连去须半两 枳壳麸炒微黄去瓤五钱 龙胆去芦头五钱 赤芍药半两 甘草炙微赤锉五钱 川大黄锉碎微炒五钱 右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食后温服。

羚羊角散出圣惠方 治时气肝脏虚热。眼昏赤痛。宜服。

羚羊角屑半两 赤茯苓半两 防风去芦头半两 麦门冬去心半两 甘草炙微赤锉半两 地骨皮半两 枳壳麸炒微黄去瓤半两 蕤仁半两 右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钟。煎至五分。去滓。入蜜一茶匙。更煎两沸。食后温服。

地骨皮散出圣惠方 治时气热毒攻眼疼痛。心中烦躁。宜服。

地骨皮一两 防风去芦头一两 赤芍药一两 葛根一两锉 羚羊角屑一两 川大黄锉碎微炒一两 右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豉五十粒。葱白一茎。煎至五分。去滓。食后温服。

治时气热毒攻眼。不能见物。出圣惠方

川升麻一两 决明子一两 细辛半两 蕤仁一两 黄连一两去须 犀角屑半两 右为散。每服食后以温浆水调下二钱。

洗眼竹叶汤 治时气目赤碜痛。及痒不可忍。宜服。

竹叶一百片 秦皮三分 防风三分 甘菊花三分 萎蕤三分 蕤仁三分 甘草一分生用 右细锉。以水二大盏。煎至五分。以绵沥去滓。避风处洗眼目三五度差。

獖猪胆点眼方出圣惠方 治时气热毒攻眼。中有努肉。睑里有疮。日夜下泪不见物。

獖猪胆一枚用汁 川朴硝 黄连末五分 龙脑如豌豆大一块研细 右都研细。与猪胆相和匀。浸一宿。昼夜点眼。若热气泪至多。当时便止。

治时气热毒攻眼。肿痛不可忍。洗眼方。出圣惠方

以水煮蜂窠洗之。日六七度。甚效。

獖猪肝贴眼方出圣惠方 治时气后。因吃葵、蒜热面损眼。暗不见物。昼夜疼痛不可忍者。宜服。

以獖猪肝一具。薄切。以清水浸淘如法。贴眼睑上。乾即换之。连日及夜贴之。重者不过一二日效。

漏芦连翘汤 治时气热毒。变作赤色痈疽丹疹毒肿。及眼赤肿。生障翳。

漏芦一两 连翘一两 黄芩一两 麻黄一两 白蘝一两 升麻一两 甘草一两 枳壳二两 大黄二两 右口□父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如人行五里时更服。热盛者。可加芒硝二两。

时气余热不退附论

夫时气病。其人或未发汗吐下。或经服药已后。而脉洪大实数。肠胃胀满。小便赤黄。大便难。或烦或渴。面色变赤。此为腑脏有结热故也。

大黄散出圣惠方 治时气余热不退。发渴躁闷。宜服。

川大黄锉碎微炒一两 栀子仁一两 犀角屑一两 麦门冬去心一两 黄连去须一两 地骨皮一两 甘草炙微赤锉一两 黄芩一两 柴胡去苗一两 白鲜皮一两 右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麦门冬散出圣惠方 治时气余热不退。心膈时发烦躁。宜服。

麦门冬去心一两 犀角屑一两 竹茹一两 石膏一两 黄芩一两 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 川朴硝一两 甘草炙微赤锉一两 右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解肌散出圣惠方 治时气五七日。头痛。余热不解。宜服。

葛根一两锉 柴胡一两去苗 麻黄三分去根节 赤芍药五钱 黄芩五钱 甘草五钱炙微赤锉 桂心五钱 石膏二两 右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知母散出圣惠方 治时气三五日。余热不解。心躁烦渴。宜服。

知母三分 川升麻三分 钩藤一两 地骨皮三分 赤茯苓三分 麦门冬三分去心 石膏一两 甘草一分炙微赤锉 右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生姜三七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犀角散出圣惠方 治时气余热不解。心烦躁渴。表里虚。宜服。

犀角一两 葛根一两锉 麻黄一两去根节 黄芩三分 甘草炙微赤锉五钱 右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麻黄散出圣惠方 治时气余热不解。身体疼痛。宜服。

赤芍药二分 麻黄三分去根节 柴胡去苗一两 赤茯苓三分 地骨皮三分 人参一两去芦头 右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麦门冬散出圣惠方 治时气余热不解。心膈壅闷。四肢烦热。宜服。

川芒硝一两 麦门冬一两去心 栀子仁三分 枳壳三分麸炒微黄 黄芩三分 甘草五钱炙微赤锉 右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中盏。入竹叶七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又方出圣惠方

大青三分锉去心 枳壳三分麸炒微黄去瓤 甘草一分炙微赤锉 川升麻一两黄芩三分 川朴硝一两 右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葛根散出圣惠方 治时气余热不解。头重。宜服。

葛根一两锉 赤芍药一两 黄芩一两 栀子仁一两 豉二合 右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时气十数日。余热不解。或时发寒热。宜服方。出圣惠方

萎蕤一两 柴胡一两去苗 羚羊角屑三分 石膏一两五钱 黄芩一两 甘草五钱炙微赤锉 右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瓜蒌根散出圣惠方 治时气余热不退。

瓜蒌根一两 柴胡三分去苗 地骨皮一两 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 赤茯苓一两 鳖甲一两涂酥炙金黄色去裙襕 右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入生地黄汁半合。更煎一两沸。不计时候。温服。

大黄丸出圣惠方 治时气余热不退。发渴不止。大便秘涩。宜服。

川大黄三两锉碎微炒 柴胡去苗一两 黄芩一两 黄连去须一两 白鲜皮一两 栀子仁一两 秦艽去苗一两 龙胆去芦头一两 赤芍药一两 麻黄一两 右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竹叶汤下三十丸。以利为度。

柴胡丸出圣惠方 治时气余热不退。烦躁发渴。四肢无力。不能饮食。

柴胡去苗一两 桔梗去芦头一两 子芩一两 赤芍药一两 黄耆一两锉 枳壳麸炒微黄去瓤一两 鳖甲涂酥炙金黄色去裙襕一两 人参去芦头一两 甘草五钱炙微赤锉 右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用温水下三十丸。

治时疾内外热不解。出本草

以柴胡单煮服之。良。

生地黄汤 治天行二七日外。至三七日不歇。或寒或热。来去翕翕四肢羸瘦。饮食不能。腹中虚满。热毒不安。

生地黄汁一升 生麦门冬汁一升 赤蜜一升 人参二两 白术三两 桂心一两 甘草二两炙 升麻三两 薄荷一升 石膏八两碎绵裹 生地骨皮四两右细切。以水九升。煮诸药取二升。去滓。下地黄汁。更煎三两沸。分温五服。昼四夜一。忌芜荑、生葱、海藻、菘菜、桃、李、雀肉等物。

鳖甲汤 治天行三七日至四七日。劳痛未歇。热毒不止。乍寒乍热。乍剧乍瘥。发动如疟。

鳖甲三两炙 大青二两 石膏八两碎绵裹 牡丹皮二两 乌梅肉一两 常山三两 竹叶切一升 牛膝根三两 甘草一两 香豉一升绵裹 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剂。温服。日三服。忌生葱、生菜、鲤鱼、海藻、菘菜、苋菜、芜荑等。一方有生天门冬、生地黄各一升。

治时气余热不解。烦躁发渴。四肢无力。不能饮食。出圣惠方

用牛蒡根搏绞取汁。不计时候。服一小盏。

治天行壮热出本草

以陈思岌煮服之。

治天行热疾出本草

以石蟹熟水磨服之。

治天行寒热出本草

取蓝麸子。乾捣为末食之。

治天行时气内外俱热出本草

以前胡单煮服之。

时气发黄附论

夫时气病者。因湿毒气盛。蓄于脾胃。有热。则新谷郁蒸不能消化。大小便结涩。故令身面变黄。或如橘色。或如桃枝色也。

秦艽散出圣惠方 治时气壮热。腹满下硬。不能食。发黄。宜服。

秦艽去苗一两 柴胡去苗一两 芎?一两 桔梗去芦头一两 葛根一两 黄芩一两 甘草炙微赤锉一两 川大黄锉碎微炒一两 桑根白皮一两 右细锉。和匀。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柴胡散出圣惠方 治时气五六日。壮热。骨节烦疼。连心两胁气胀急。硬痛不能食。变为黄。宜服。

柴胡去苗 枳壳麸炒微黄 瓜蒌根 黄芩 栀子仁 茵陈 龙胆去芦头川大黄锉炒微黄 甘草炙微赤锉半两 右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栀子散出圣惠方 治时气三日外。若忽觉心满坚硬。手脚心热。则变为黄。不疗杀人。宜服。

栀子仁一两 紫草一两 白鲜皮一两 黄芩一两 秦艽去苗一两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右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茵陈丸出圣惠方 治时气热毒不退。心胸躁闷。变为黄。宜服。

茵陈一两 川大黄二两锉碎微炒 豉一合 栀子仁一两 鳖甲涂醋炙黄去裙襕一两 川芒硝二两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一两 右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竹叶汤下三十丸。以利为度。

大黄丸出圣惠方 治时气遍身发黄。心膈烦热。宜服。

川大黄锉碎微炒一两 黄连去须一两 黄檗一两锉 黄芩一两 麴衣一两 栀子仁一两 右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温水下二十丸。

治时气发黄。宜服此方。出圣惠方

甜葶苈二两隔纸炒令红色 川大黄二两锉碎微炒 右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温水下二十丸。以利为度。

又方出圣惠方

以生小麦苗。捣取汁。每服一小盏。日三四服即愈。

治时气三日外。忽觉心满坚硬。手脚心热。则变为黄。不治杀人。宜服此方。名瓜蒂口□畜鼻法。又治伤寒鼻塞头痛。出德生堂

取甜瓜蒂七枚。为末。用一大豆许。吹鼻孔中。令黄水出。残末水调服之。得吐黄水一二升即瘥。

又方出圣惠方

以萱草根苗。捣绞汁二小盏。分为三服。以利为度。

茵陈蒿散 治时气发黄疼痛。

茵陈蒿一两 黄芩去黑心一两 栀子仁一两 大青一两 大黄锉 朴硝各五两 白鲜皮一两五钱 葛根两半锉 升麻一两五钱 右为散。每服二钱。以新汲水调下。取利即瘥。

茵陈黄芩汤 治时气面黄。腹坚气急。言语错乱。

茵陈蒿四两 大黄蒸过四两 生麦门冬去心四两 栀子仁四两 青黛三分 升麻三分 黄芩去黑心二两 右口□父咀如麻豆大。每服二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下芒硝末五分。更煎三沸。温服。

许仁则疗急黄。此病始得。与天行病不多异。其五六日但如身体黄甚者。洟、泪、汗、唾、小便如檗色。眼白睛正黄。其更重状与天行病候最重者无别。如至此困。自须依前救治天行最重半夏七味汤救之。若未至是者。宜依后法。急黄状。始得天行类天行病。经三两日。宜合麻黄等五味汤服之。发汗以洩黄势。

麻黄三两去节 乾葛五两 石膏八两研 生姜六两 茵陈二两 右切。以水八升。煮取一升七合。去滓。分温三服。每服相去如人行十里久。服讫欲汗。则覆被微取汗以散之。

依前麻黄等五味汤服之取汗。汗出后未歇。经三五日。又合栀子等五味汤以取利。

栀子十二枚擘 柴胡三两 黄芩三两 茵陈三两 芒硝六两 右切。以水八升。煮四味。取二升六合。去渣。内芒硝。搅令硝尽。分温三服。如人行十里更服之。

疗时疾发黄。心狂烦热闷。不识人者。

用大瓜蒌一枚黄老者。以新汲水九合。浸取汁。下蜜大半合。朴硝八分。合搅令硝尽。分再服。便瘥。

治时气黄病。初发惟觉四体沉沉不快。须臾见眼中黄。渐至面黄。及举身皆黄。急令溺白纸即如檗染者。此热毒已入内。急治之。若初觉便作。

用瓜蒂赤豆散吹鼻中。黄汁出数升者多瘥。若深。应看其舌下两边有白脉弥弥处。芦刀割破之。紫血出数升亦歇。然此须惯解割者。不解割。忽系乱舌下青脉。血出不止。可烧纺铁以灼此脉令焦。兼瓜蒂杂巴豆捣为丸服之。大小便亦去。黄汗破灼已后。禁诸杂食。又云。有依黄坐黄须要分别之。一方竹粥煮饮之。

又方

用醋、酒浸鸡子一宿。吞其白数枚。

又方

竹叶五升切 小麦七分 石膏三两 右为末。绵裹之。以水五斗。煮取七升。一服七升。尽吃即瘥也。

又方

生葛根汁二升 栀子三七枚 茵陈一升切 右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内葛根汁。分为五服。

又方

用金色脚雌鸡血。引治如食法。热食。寅饮汁令尽。不再作。亦可下少盐豉佳。

茵陈汤 治时气天行瘀热在里。郁蒸不散。化为发黄。

茵陈六两 大黄二两 栀子仁三钱 右口□父咀。每服四钱。以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茵陈黄连汤 治天行急黄。身如金色。

茵陈蒿一两 黄连去须一两 黄芩一两 大黄锉炒一两 甘草炙锉五钱 人参五钱 右粗捣筛。每服五钱。以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食后温服。

栀子丸 治时气病。急黄及瘴疟疫疠。

茵陈三分 栀子三分 芒硝三分 大黄蒸一分 杏仁去皮尖炒三分 豆豉一分半汤浸别研 常山五钱 鳖甲醋炙半两 巴豆去皮压去油一分 右为末。饴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丸。饮下吐利为效。未瘥加一丸。觉体有异。急服之。

茵陈丸 治天行热病。七八日成黄。面目身体悉黄。心满喘气。

茵陈三两 大黄五两 栀子仁二两 黄芩二两 鳖甲二两炙 常山二两 芒硝二两 巴豆一两去皮心炙 豉三合熬 升麻二两 右药捣筛。以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丸。以得吐利则瘥。忌苋菜、生葱、生菜、野猪肉。

秦艽汤 治天行三日外。若忽觉心上妨满坚硬。脚手心热。则变为黄。不疗杀人。

秦艽一两 紫草一两 白鲜皮一两 黄芩一两 栀子仁一两 右切。以水一大升半。牛乳一大升。煮取七合。分为二服。老小以钟量之。一剂不愈。更吃有效。

治时行黄病

用冬葵子叶。单煮汁服之。

主疫气结黄疟瘴

以千里及。煮服之。

时气毒气攻手足附论

夫时气毒气从脏腑中出。攻手足。则焮热赤肿疼痛也。人五脏六腑。其各输皆出于手足指。故毒气从内出攻手足也。

治时气毒攻手足赤肿疼痛欲断方。及伤寒。出圣惠方

豉半斤一作盐豉 羊肉一斤 右以水一斗同煮。候肉熟。以汁看冷暖得所。以渍手足。日三度。外台秘要方。用盐豉一斤。

又方出圣惠方

先掘地作坑子。深三尺。大小容两足。烧中令热。以酒灌坑中。著屐踞坑上。衣拥勿令泄气。日再为之。

又方出圣惠方

以羊肉、桃叶、煮取汁渍之。加盐少许尤佳。一方盐豉尤好。

治时气热毒攻手足肿热疼痛欲死脱方。出圣惠方

取虎杖二斤锉。以水三斗。煮取二斗。去滓。温渍手足。日三度。

又方出圣惠方

以苦参一斤。锉碎。酒一斗。煮五七沸。去滓。温温渍之。日三四度。

治时气热毒攻手足焮热疼痛

用马通煮汁渍之。日三度。

又方出圣惠方

用猪膏和马通涂之。亦佳。

治时气热毒攻手足。肿痛似脱。不可忍方。出圣惠方

用猪蹄一具。去毛净洗。锉碎。葱白一握切。以水一斗。煮取五七沸。去猪蹄等。稍热渍之。外台秘要方。内盐少许。肘后方同。

又方出圣惠方

用黄檗半斤。细锉。水三斗。煮十沸。用渍手足瘥。外台秘要方。用黄檗五斤。水煮渍之。

治时气毒攻手足肿痛欲脱方。亦治伤寒。出圣惠方

以生牛肉裹。肿消痛止。

神圣热药一名裹白散出御药院方 治时疾。

白花蛇肉二钱 黑花蛇肉二钱 紫色雄黄二钱 锦纹大黄五钱 右各生用。捣罗为细末。大人每服三四钱。水一盏半。同煎三五沸。食后稍热服。病大者。每日三四服。若十余岁以下小儿。每服一钱五分至二钱。煎服同法。

治热病手足肿欲脱者方。兼主天行。出肘后方

用稻穰灰。淋汁渍之。佳。

治热毒病。攻手足肿疼痛欲脱方。出肘后方

取煮马粪若羊粪汁渍之。一方猪膏和羊粪涂之。亦佳。

时气下痢附论

夫时气吐下之后。表里俱虚。热毒乘虚入于肠胃。则下痢黄赤。或下脓血。遍身壮热。脐腹疼痛。其脉数者自愈。脉沉弦者必重。脉大者为未止。此皆热毒之气所为也。

升麻散出圣惠方 治时气热毒攻于肠胃。下痢不止。

川升麻五钱 当归锉微炒五钱 黄连去须微炒五钱 甘草炙微赤锉五钱 桂心五钱 赤芍药五钱 黄檗微炒锉五钱 右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外台秘要方。治天行毒病。酷热下痢。用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忌海藻、菘菜、猪肉、冷水、生葱等物。一名七物升麻汤。

龙骨散出圣惠方 治时气诸痢不止。宜服。

龙骨三两 黄连去须炒三两 黄檗微炙三两 当归锉炒三两 阿胶杵碎炒黄三两 右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槲叶散出圣惠方 治时气大肠实热。下血不止。脐下痛。宜服。

槲叶一两 地榆三分锉 木贼三分锉 当归三分锉 赤芍药三分 伏龙肝二分 右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粥饮调下二钱。

黄连散出圣惠方 治时气四五日。大热下痢。宜服。

黄连去须微炒一两 黄檗微炙炒一两 艾叶一两微炒 黄芩一两 龙骨二两 右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粥饮调下二钱。

木香散出圣惠方 治时气热毒痢脓血。腹中疼痛。宜服。

木香五钱 黄连一两去须微炒 青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 栀子仁一分 地榆半两 右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粥饮调下二钱。

黄连丸出圣惠方 治时气热毒下痢。宜服。

黄连二两去须微炒 当归一两锉微炒 黄芩一两 赤石脂一两 龙骨一两 右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粥饮下三十丸。

治时气下痢。不能食方。出圣惠方

乌梅肉十枚微炒 黄连三两去须微炒 右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粥饮下十丸。

黄连汤出圣惠方 治时气热毒下痢。

当归二两炒 黄连二两炒 黄檗二两锉炙 右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入蜜一茶匙。再煎一两沸。温服。不计时候。外台秘要方。治天行诸下痢。可用水六升。三服。良验。忌猪肉、冷水。

治时气赤白痢方出圣惠方

鳖甲二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 阿胶一两碎炒黄燥 赤小豆一合炒熟 右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粥饮调下三钱。

雄黄丸 治时气热毒下痢赤白。及下部毒气。下细虫如布丝。长四五寸。黑头锐尾。

雄黄一分研 丹砂五钱研 乾姜五钱炮 附子五钱炮裂去皮脐 右捣研为末。炼蜜和丸捣五百下。丸如绿豆大。每服十丸。空心米饮下。

麝香丸 治天行热毒下痢赤白。久下脓血。及下部毒气。常下细虫如布丝缕大。或长四寸。黑头锐尾。

麝香一分 附子三分炮 雄黄二分 丹砂二分 乾姜二分 右五味。各捣筛讫。复更合治之。用蜜和丸如小豆大。每服一丸。老小半之。效验。忌猪肉、生血等物。

治天行四五日。大下热痢。(方见1509页黄连龙骨汤)

竹茹饮 治痢后得天行。头疼。三四日。食即呕吐者。

竹茹二两 橘皮二两 生姜四两 人参二两 芦根切一升 粳米一合 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五合。去滓。分温五六服。中间任食。忌热面、生冷。

时气下部匿□虫疮附论

夫时气下部疮者。匿□虫由毒热结在腹内。谷气衰。毒气盛。三虫动作常食人五脏。多冷洩痢。下部生疮。痒不暂止。若唇内生疮。但欲寤者。此虫蚀下部也。重者则肚肠烂伤于五脏。其人即死。

雄黄散出圣惠方 治时气匿□虫蚀下部生疮。宜服。

雄黄五钱细研一方用醋炙 青葙子三两 苦参三两锉 黄连三两去须微炒 杏仁一两五钱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外一方用桃仁 右为散。每服食前粥饮调下二钱。外台秘要方。捣筛。绵裹如半枣核大。内下部。亦可米汁服方寸匕。一日三服。忌猪肉、冷水。及热面、炙肉、蒜等物。

治毒病下部生疮者出肘后方

捣蛇莓汁服之三合。日三服。水渍乌梅令浓。并内崖蜜。数数饮之。

治天行下部疮烂方出肘后方

乌梅二十七枚去核 大蒜二十枚 屋尘半升筛取细者 右捣筛为散。苦酒一升和调。于铜器中煎成膏。作长梃。内下部。

治时气下部匿□虫疮疼出圣惠方

桂心二两 蓝叶二两 右为末。分为三服。以生猪肝半斤。去膜细切。拌药一服。入五味同煮。每日早晨一服。当于下部中出虫如发。一合已来便瘥。外台秘要方。治天行匿□虫病。用桂心、小蓝各二两口□父咀。水一斗。煮取二升。内猪肝十两。去膜细研。著汤中和令相得。临时小温。若毒悉在腹内。尽服之。在下部者。三分药中用一分。竹筒内下部中。服药一时间。当下细虫如发大五六升。小儿半作之。忌生葱。一名桂枝汤。

治时气痢脓血。下部生匿□虫疮虫方。出圣惠方

黄连三分去须微炒外台秘要方作三两 蜡一两 乌梅肉三两微炒 右为末。化蜡和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粥饮下三十丸。晚再服之。外台秘要。加至四十丸瘥。忌猪肉、冷水。一名黄连丸。

治时气下部匿□虫疮方出圣惠方

用马蹄烧为灰。为末。以猪脂和涂之。一日可五六遍。即瘥。

治时气病下部匿□虫疮痛不止出圣惠方

用浓煮桃枝皮。取汁煎如稠饧。以通下部中。若口疮含之瘥。亦治热病下部生疮。

治伤寒匿□虫病。兼治蛔虫攻心脐如刺。口吐清水。出千金方

取生鸡子。小头叩出白。入漆一合熟和。搅令极稠。沫出。更内著壳中。仰吞之。食顷或半日。乃吐下虫。剧者再服。虫尽热除病愈。

治毒病下部生疮者出肘后方

烧盐以黄。导之不透。又以绵裹熨之。

又方出肘后方

用生漆涂之。绵导之。

又方出肘后方

大丸艾灸下部。

又方出肘后方

取蚯蚓三升。水五升。煮得二升半。尽服之。

又方出肘后方

取水中荇菜。捣。绵裹导之。日五易瘥。

又方出肘后方

用搅皮槲皮。令煮汁粘糖以导之。又浓煮桃皮饮之。良。

猪胆苦酒汤出千金方 治热病有匿□虫。上下攻移杀人。

用猪胆一具。苦酒半斤和之。大煎令沸。三上三下药成。放温。空心服饮三满口。虫死便愈。

治伤寒热病多睡。变成温匿□虫。四肢烦疼。不得食。出千金方

用羊桃十斤切捣。令熟。暖汤三升。淹浸之。日正午时。入中坐一炊久。不过三度瘥。

青葙散出千金方 治热病有匿□虫。下部生疮。

青葙子一两 篇竹二两 藋芦四两 甘草一分 狼牙三分 右捣筛。米饮和。每服一合。日三服。不知稍加之。一方无甘草。有橘皮二两。

雄黄兑散出千金方 治时气病匿□虫。下部生疮。

雄黄五钱 桃仁一两 青葙子五钱 黄连五钱 苦参五钱 右为末。绵裹如枣核大。内下部。亦可用枣汁服方寸匕。日三服。

治温病下部有疮。虫蚀人五脏。出千金方

雄黄一分 皂荚一分 麝香二分 朱砂二分 右为末。用蜜和丸如梧桐子大。初得病。酒服一丸。日二。若下部有疮取如梧子末。内下部。日二。

时气大小便不通附论

夫天行病大小便不通。此由脾胃有热。发汗太过。则津液竭。津液竭。则胃乾燥。结热在内。故大便不通。又汗后津液虚少。其人小肠有伏热。故小便不通。

广济柴胡散 治天行热气。恶寒头疼壮热。大小便涩。

柴胡八分 茵陈十分 黄芩八分 土瓜根一钱 白鲜皮八分 青木香一钱 栀子仁十分擘 大黄二钱四分 芒硝一钱二分 右捣为散。平晨空心以新汲水服五六钱。少时当一两行。微利后。煮葱、豉、稀粥食之。热如未歇。明晨更服四钱。热歇停药。忌热食、猪肉、油腻等。

柴胡汤 治天行恶寒壮热。头痛。大小便赤涩。不下饮食。

柴胡七分 茵陈七分 大黄一钱二分 升麻七分 栀子四枚擘 芒硝四分汤成下 芍药七分 黄芩十二分 右切。以水四升。先渍药一时。猛火煮取二升五合。分温三服。服相去如人行六七里。再进一服。以快利为度。第二服利。则不须再服。忌热食、炙肉、蒜、粘食等物。

近效主天行后。两胁胀满。

以炒盐熨之。如小便涩。亦用盐熨脐下。

滑石汤 治天行病。腹胀满。大小便不通。

滑石一钱四分研 葶苈一合纸上炒令紫色捣 大黄三分切 右以水一大升。煎取四合。顿服。

时气大便不通附论

夫时气大便不通者。由脾胃有热。发汗太过。则津液竭。津液竭。则胃中乾燥结热在内。则大便不通也。

羚羊角散出圣惠方 治时气热毒在脏。大肠不通。宜服。

羚羊角屑一两 柴胡一两去苗 麦门冬二两去心 大腹皮一两锉 川大黄一两锉碎微黄 川升麻一两 甘草五钱炙微赤锉 右为散。每服三钱。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入玄明粉一钱。搅令匀。不计时候。温服。

大黄散出圣惠方 治时气十日已上。腹微满而喘。脐下□□□痛。大便不通。宜服。

川芒硝二两 川大黄二两锉碎微炒 羚羊角屑一两 枳实一两麸炒微黄 桑根皮一两 右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以利为度。

柴胡散出圣惠方 治时气恶寒。头痛壮热。大便不通。宜服。

柴胡去苗一两 茵陈一两 木通一两 土瓜根一两 白鲜皮一两 栀子仁一两 川大黄三两锉碎微炒 川芒硝二两 右为散。不计时候。以温水调服三钱。少时当利一两次。煮葱头稀粥饮之。如热未歇再服。

大麻仁丸出圣惠方 治时气胃中烦热。大便不通。宜服。

大麻仁二两研 川大黄二两 郁李仁一两汤浸 槐寄生一两 川朴硝一两 枳壳麸炒微黄去瓤一两 木通一两 右为末。入大麻仁等令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温酒调下二十丸。

调气丸一名承气丸出圣惠方 治时气十余日不大便。

川芒硝二两 枳实一两麸炒微黄 川大黄二两锉 杏仁二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研如膏 右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温水下三十丸。如未利再服。

治时气热毒在胃。大便不通。出圣惠方

川大黄一两锉碎炒黄 川芒硝一两 右细锉。以水一大盏。浸一宿。明早煎五七沸。绵滤取汁。不计时候。温服。

时气小便不通附论

夫时气。小肠者心之腑也。心与小肠为表里。心脏热久而不除。汗后津液虚少。不能灌溉。而热毒之气流注小肠。故令不通也。

赤茯苓散出圣惠方 治时气有时寒热。四肢沉重。口不知味。胸中哕塞。小便不通。宜服。

赤茯苓一两 前胡三分去芦头 白鲜皮一两 瞿麦一两 子芩半两 栀子仁半两 滑石二两 川升麻三分 木通一两五钱锉 右为散。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贝齿散出圣惠方 治时气热毒流注。小便不通。

贝齿四十枚 白鲜皮一两 猪苓一两去皮 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 瞿麦一两 右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水一中盏。半匙调下三钱。良久再服。以利为度。

犀角散出圣惠方 治时气四五日。寒热头痛。心腹烦闷。小便不通。

犀角屑一两 柴胡去苗一两 赤芍药一两 瞿麦一两 黄芩一两 知母一两 木通一两锉 川大黄二两锉碎微炒 滑石二两 右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以得通为度。

柴胡散出圣惠方 治时气恶寒壮热。头痛。小便不通。

柴胡一两去苗 茵陈一两 川大黄锉碎一两 黄芩一两 木通一两锉 川升麻一两 栀子仁一两 川芒硝一两 茅根一两锉 右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以得通为度。

治时气壅毒。心腹胀满。小便不通。出圣惠方

滑石二两 甜葶苈一两隔纸炒令紫色 右捣筛。以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去滓。不计时候。温服。以得通为度。

疗小腹满。不得小便方。兼治天行。

细末雄黄。蜜和为丸枣核大。内溺孔中。令入中。等半寸。以竹管注阴令痛。搠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