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学吧>国学名著>普济方>卷一百七十七 痟渴门 痟渴

《普济方》卷一百七十七 痟渴门 痟渴·

卷一百七十七 消渴门

普济方卷一百七十七 痟渴门 痟渴

治痟渴丸一名麦门冬丸出十便良方

麦门冬用上元柏桥鲜肥者二大两 黄连九节大者一两 右捣末以肥苦瓠汁。浸麦门冬经宿。然后去心。即于臼中捣烂。纳黄连末臼中。和捣候丸。得。疾并手丸梧桐子大。若欲合药。先看天气。晴明。其夜方浸药。切须净处。禁妇人鸡犬见。食后饮下五十丸日再。但服两日。其渴必定。若重者每一服一百五十丸。第二日一百二十丸。第三日一百丸。第四日八十丸。第五日依次服之。至少可每日只服二十五丸。服讫觉虚。即取白羊头一枚。净去毛洗了。以水三大斗煮令烂。去头取汁。可一斗以来。细细服之。亦不用著盐。不过三剂平复。海上方治痟渴丸下云。偶于野人处得此方。神效不可言。

又一法出仁存方

白扁豆净煮烂去皮一两 右为末。以蜜入天花粉汁。同丸梧桐子大。用金银箔为衣。每服二十丸。用瓜蒌根汁下。次用麦门冬汤下。病退日二服。忌炙火□尃酒色。次服补养药与傅信方稍同。其方用黄丹麦门冬牡蛎知母各一两。黄连天花粉苦参各二两。金箔百片。银箔二百片。生栝蒌根汁为丸。如上服。

香墨散出圣济总录 治痟渴。

墨一两 栝蒌根二两 铅丹半两 右为末。新水一盏调下二钱。次日一服。水调药末一钱。不计时候。服药时不必忌水。任意饮三两盏后。自然怕饮。服三五日见效。

治痟渴热出圣惠方 或心神烦乱宜服此。

罂粟一合 右细研。以温水一大盏调令匀。分三服。食前服之。

又方出圣惠方

田中活螺三升洗去土

右以糯米二升。煮为稀粥。可及二斗已来。候冷。即将田螺。置于冷粥盆内。以物盖养之。待螺食尽粥。却吐沫收之。

瓜连丸出经验良方 治痟渴骨蒸。

右用大冬瓜一枚去瓤。入黄连细末实冬瓜内。浸十余日。觉冬瓜肉消尽为度。同研丸梧桐子大。每服冬瓜煎汤。随意服之。

治痟渴及小便多出千金方

右用瓜蒌粉和鸡子打和得所。曝乾为末。滴水为丸。每服三四十丸。温热水、或新水、或白汤放温服。一方、薄切炙乾五两。水五升煮取四升。随意饮之、良。

栝蒌粉出千金方 治痟渴。

深掘大栝蒌根厚削皮至白处止。寸切。水浸一日一夜易水。经五日取出。烂捣碎研之。以绢袋滤如出粉法乾之。水服方寸匕。日三四服。亦可作粉粥乳酪中食之。不限多少。取瘥止。

治不渴而小便大利。垂至于死者。

右用牡蛎五两。以患人尿三升。煎取二升。分再服、神验。

又方出千金方

水和栝蒌散。服方寸匕。亦可蜜丸梧桐子大。服三十丸。(方见2276页栝蒌散)

又方出本草

以青粱米煮取汁饮之。即瘥。

治痟渴头痛壮热。又妇人血气牢闭不堪者。及五淋。

茅根三升 右捣取汁令尽。渴饮之。一方白茅煎汁服之。白茅能破血。

治痟渴

拣黄连一两八节者 右口□父咀。水一椀煮。去滓。顿服之。立效。

治霍乱心头卒热渴。出本草

粟米泔 右饮数升即愈。一作煮泔。

治口渴。失精。醒酒。

右田螺汁饮之最良。小便数亦可服。或煮汁服之。亦可。

治渴出本草

牛肚 右以醋煮食之。

治一切渴。出肘后方

大牡蛎 右于元日或端午日。用黄泥裹煅红。放冷取出为末。用活鲫鱼煎汤调一钱。小儿调半钱。只二服瘥。

专治日夜发渴。饮水频。并兼治黄肿。出肘后方

浮萍草 右八月取来。阴乾为末。临卧酒调。或浮萍汁饮之。

专治渴

扒壳一名菝葜 右口□父咀每服半两。水三盏。乌梅一个煎一盏。

治渴备急方出圣济总录

大豆苗嫩者 右以三、五十茎。涂醋炙令黄熟。捣罗为散。每服二钱。煎人参汤调下。

治痟渴方。出圣济总录

冬瓜一枚削去皮 右埋在湿地中。一月将出。破开取清汁饮之。或烧绞取汁。服之尽。更佳。

治渴。出危氏方

糯稻秆灰 右取中一尺。烧淋汁饮。或不烧便煎服亦妙。同生牛乳细呷。或生萝卜捣取汁。时饮少许。

治热去烦渴。出本草

甜瓜 右取去皮。食后吃之。煮皮作羹亦佳。

止渴方

酪 右味酸寒无毒主之。

又方出十便良方

大梨 绞汁不时饮。

治渴方。出肘后方

糯米二升 右淘取泔。饮讫则定。

又方出肘后方

糯米 右研取白汁饮之。以瘥为度。

止酒后烦热渴。

牡蛎肉 右于姜醋中生食之。亦主丹毒。

治烦热少睡多渴。

小麦 右用水淘作饭。食之。

治渴止小便数。出本草

羊肺 小豆叶 右合并煮食之。良。

治痟渴不止。下元虚损。出肘后方

牛膝五两 生地黄汁五升 右将牛膝细锉为末。入生地黄汁内。昼曝夜浸。汁尽为度。蜜丸如梧桐子大。空心酒下三十丸。后久服。壮筋骨、驻颜色、黑发、津液自生。一方粥饮下。

治痟渴伤中。小便数。出本草

黄雌鸡一只 右治如常煮令熟。去鸡停冷。渴即饮。肉亦可食。肉若和米及盐豉作粥。及五味作羹并得。

又方出本草

兔一只 右剥去皮爪五脏等。水一斗半煎。使烂骨肉相离。漉出骨肉。斟酌五升汁。便澄滤令冷。渴即饮之。极重不过三服便效。

桑根白皮汤出肘后方 治卒小便多。痟渴。

桑根白皮入地三尺取桑根白皮炙令黄黑锉 右水煮之令浓。随意饮之。亦可纳少米。勿入盐。一方治痟渴后成痈疽。粗捣筛。每服二钱。水煎。

治痟渴。出本草

石燕 水牛鼻 右和煮饮之。自死牛鼻。不如落厓死者良。

又方出本草

麻鞋底故者 右用煮汁服之。

独胜散出肘后方

萝卜出子者三枚 右净洗薄切。晒乾为末。每服二钱。煎猪肉澄清调下。食后并夜卧。日三服。

治痟渴饮水不止。出本草

花白鸽一只 右切作脔。以水苏煎。令病人咽津。白鸽即鹁鸽也。

治痟渴。出本草

荔枝 右以食之。

治痟渴风热。益气力。发时服。出本草

苦竹笋 右蒸、煮、炒。任食之。

治痟渴引饮无度。食韭苗自止法。出肘后方

韭苗 右日吃三五两。或炒或作羹。无入盐效。但吃十斤即佳。过清明勿吃。酱肉无妨。

烦热痟渴。

真珠 知母 右为散服之。

治痟渴止烦闷。

乌梅肉 右为末。每服二钱。水二盏。煎一盏。去滓入豉二百粒。煎至半盏去滓。每于食后、及临卧煎服之。当解烦止渴也。

治痟渴。出本草

糯米 右作糜食。一斗效。

治多年痟渴。无不瘥者。出本草

牡驴骨 右用牡驴骨煮汁。令服三二升。

治大渴日饮数斗。小便赤者。

麻子一升 右用水二升。煮三四沸。取汁饮之无限。日过九升麻子愈。麻子。今人绩布麻种子也。

治痟渴心脾中热。下焦虚冷。小便多。渐羸瘦者。出本草

黄牛乳 右饮三四合。一方用牛羊乳。

治痟渴补肝肾气。和小肠。疗虚劳。益精气。出本草

羊乳 羊脂 右合作羹食之。亦主女人与男人中风。

治卒痟渴小便多。出十便良方

竹沥 右恣饮数日愈。一方治痟渴小便不利。食后时饮一合。

治痟渴

濮瓜去皮 右每食后嚼吃三、二两。五、七度良。

治痟渴日夜饮水数斗。小便数。瘦弱者。出本草

猪肚一枚 右用水净洗。水五升煮令烂熟。取二升已来。去肚著少豉。渴即饮之。又肚亦可吃。和米著五味煮粥饮之。亦佳。

治烦热痟渴。出本草

猕猴桃 右俟熟收之。取瓤。和蜜煎作羹食之。一名藤梨。一名木子。一名猕猴梨。大冷。不可久服。

止烦热痟渴。出本草

麦门冬去心 右煮饮服之。

止烦渴。出本草

芭蕉油 右以服之。

治卒痟渴小便多。出本草

黄檗一斤 右水一斗。煮三五沸。渴即饮之。恣意饮数日便止。一方用酒煮三沸去滓饮。

治痟渴得效。出肘后方

右取乌豆置牛胆中。阴乾。百日吞之。即瘥。

又方

乳梨 右每日服食。以安为度。

猪肚丸出神效方 治痟渴。

猪肚一枚 黄连五两 栝蒌四两 麦门冬四两去心 知母四两如无茯神代之 右为细末。纳猪肚内。线缝安置甑中。蒸极烂熟。就热入木臼中捣可丸。如硬少加蜜。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渐加至四十丸。渴则服之。如无木臼。放沙盆中用木杵研亦可。烂之为妙。

酒蒸黄连丸一名独连丸出神效方 治痟渴日饮水数升。至二三斗。小便五七十次。发热瘦弱口乾。食已如饥。此名痟瘅。今用黄连。味苦寒无毒。除热气。止烦渴。厚肠胃。消渴人喜水。脾胃恶湿。黄连为对症。

黄连净半斤酒二升重汤蒸候时取出曝乾 右为细末。滴水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茶饭前服之。温水下。初伏日为头服之。一方以醋煮和丸。一方用蜜丸。无酒蒸。

治痟渴。出圣惠方

豉汁 右饮。任性多少瘥止。一方豆豉三合。以水二大盏。煎取汁顿服。

神效散出家藏经验方 治消渴。

白芍药 甘草各等分 右为末。水调。日三服。有人患此九年。服七日愈。经验方陈氏云。昔鄂渚李祐之。尝病渴九年。服药不一。往往止而复作。与苏朴宰交。因授此方。服三四日。疾势顿愈。今年余不作。觉前后所服之药。取效无愈于此者。不当以所用之药平易而忽之也。

又方出肘后方

故破屋瓦 右用煮之。多饮即恶闻水气。一方故屋上古瓦两张。净洗捶破。水煮浓汁。食后温频服一小盏。

治痟渴

燖猪汤 右用滤过。勿使患人知。饮一椀即愈。

又方 治痟渴。

香水梨或好鹅梨或江南雪梨俱可 右用蜜熬瓶盛。不时用热水或冷水调服。大有功效。止嚼梨亦妙。东坡家藏方载。痟渴日饮水数斗。食倍常而频溺。连年服药不愈者。可用麝香当门子一个。须浸之作十小丸。以枸杞熬汤送下随意。此病脾脉实而肾脉衰。初因饮酒瓜果过度。热在脾内。若胃中停积生冷。虽饮实过人。而吃水既多。不得不溺。非痟渴也。言甚当理。服者审之。

人参白术汤 治胃膈瘅热。烦满不欲食。或瘅或为痟中。善食而瘦。或燥郁甚而痟渴。多饮而小便数。或热病或恣酒色。误服热药。致脾胃真阴血液损虚。肝心相搏。风热燥甚。三焦伤胃燥。怫郁而水液不能宣行。则周身不得润泽。故瘦瘁黄黑而燥热痟渴。虽多饮而水液终涸。下焦虚冷。误死多矣。又如周身风热燥郁。或有痈疽疮疡。上为喘嗽。下为痿瘅。或停积而温热内甚。不能传化者。变水肿腹胀也。凡多饮数溲为痟渴。多食数溲为痟中。肌肉消瘦。小便有脂液者为痟肾。此世之所传三痟病也。虽经所不载。以内经考之。但燥热之为甚者也。此药兼疗一切阳实阴虚。风热燥郁。头目昏眩。风中偏枯。酒过积毒。一切肠胃涩滞壅塞。疮疥痿痹。并伤寒杂病烦渴。气液不能宣通。并宜服之。

人参 白术 当归 芍药 大黄 山栀子 泽泻以上各半两 连翘 栝蒌根 乾葛 茯苓以上各一两 官桂 木香 藿香 寒水石各一两 甘草三两 石膏四两 滑石半斤 盆硝半斤 右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一盏。生姜三片。同煎至半盏。绞汁入蜜少许。温服。渐加十余钱无时。日三服。或得脏腑疏利亦不妨。取效更妙。后却常服之。似觉肠胃结滞。或温热内甚。或兼服消痞丸。自利去大黄芒硝。宣明论有荆芥穗、薄荷、桔梗、知母四味。不用盆硝。

无比散 治痟渴。

土瓜根六两 苦参粉 鹿茸炙 栝蒌 白石脂研 甘草炙 黄耆各三两 黄连去毛头 牡蛎煅 白龙研各五钱 雄鸡肠三具 桑螵蛸三大枚炙 鸡月□比胵黄皮三十具炙 右捣筛为散。一服每方寸匕。日再服。夜一服。以后药下之。

竹根十两 麦门冬去心 石膏碎绵裹各四两 甘李根白皮三两 右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五合。以下前件散。药如难服。可取此药汁和丸。一服六十丸。仍用此药汁下之。忌猪肉、海藻、菘菜。

黄连丸 治痟渴。除肠胃热实。

麦门冬 茯苓 黄连 石膏 萎蕤各八分 人参 龙胆 黄芩各六分 升麻四分 枳实五分 生姜屑 枸杞子外台用地骨皮 栝蒌根各十分 右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以茅根粟米汁下十丸。日二服。若渴则与无比散饮之至足。

土瓜丸一名麦门冬丸 主脾胃中热。痟渴小便数。骨肉日渐消瘦。

黄连 麦门冬十分去心 苦参 栝蒌 知母 茯神 土瓜根各六分 人参 甘草各六分炙 右捣筛和蜜。丸如梧桐子大。每食后少顷。煮芦根大麦饮。下二十丸。日二服。渐加至三十丸。取利。忌海藻、菘菜、狗肉物等。一方无黄连。

黄连丸 治痟渴。

黄连胡者去毛一升 麦门冬去心五钱 右为末。生地黄汁、牛乳、各三合。栝蒌根顿和为丸。如梧桐子大。一服二十五丸。饮下。日再服。渐渐加至三十丸。不顿为丸。经宿即不相著也。

痟渴及小便多。并是虚热。但用冷补将息即瘥。前件三方。并是冷补。空腹服下。常吃少许食压之。大好。忌猪肉芜荑。崔氏本方中更有一方。用栝蒌根、黄连去心。

治痟渴热。或心神烦乱。宜服此。

地骨皮一两半 右以半天河水一中盏。井花水一大盏。同煎至一大盏。去滓食后分温二服。半天河水。在槐树间者。

又方出圣惠方

冬瓜瓤一两曝乾 右捣碎。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

又方出圣惠方

栝蒌一棵黄肥 右洗取瓤去皮子。以酒一中盏。煎成膏。入白矾末一两。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粥饮下十丸。

又方出圣惠方

黑铅锉 右为末。用水银同结如泥。取大豆许大。常含咽津。

又方出圣惠方

黄丹不拘多少 右每服。每以新汲水调下一钱。兼每日作荞麦仁粥。空服食一大盏。

又方出圣惠方

蚕蛹二两 右以无灰酒一中盏。水一大盏。同煮一中盏。澄清去蛹服。蚕蛹未成蛾者。

蒌连丸一名黄连丸 治痟渴。(方见2281页)

又方出圣惠方

乌麻锉三合 右频服。神验。

茯神丸一名宣补丸 治痟渴。止小便数。兼痟中。(方见2234页)

鹿茸丸出朱氏集验方 治痟渴。

鹿茸二两 兔丝子一两浸酒蒸 天花粉半两 右炼蜜为丸。每服五十丸。空心。北五味子汤服。

加味四君子汤出朱氏集验方 治痟渴。

人参 白茯苓 白术 甘草 桔梗 右等分为细末。白汤调下。

治中焦渴。上。

甘草半斤蜜炙 石膏二两 山栀子六两炒 人参一两 缩砂一两半 瓜蒌根一两半 藿芦七钱 右为末。每服二钱。蜜水调下。

第二中

熟地黄 鸡内金 黄耆蜜炙 白茯苓 茯神去皮 人参 川牛膝酒浸 枸杞子 麦门冬去心各一两 右口□父咀。入灯心七根。麦门冬七粒。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第三下

人参 白茯苓 黄耆各一两 甘草 生乾地黄 熟地黄 天门冬去心 枳壳去瓤 麦门冬去心 石斛去根炒 枇杷叶去毛炒各半两 右口□父咀。每服二钱。入灯心七茎。煎七分。空心温服。

第四下

兔丝子半斤酒炙 鹿茸酒炙 苁蓉酒炙 黄耆 五味子 白茯苓 人参 舶茴香各一两炒 右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饮下。

治下焦渴。上。

人参 茯苓 黄耆 大黄制 瞿麦 滑石 车前子 山栀子炒 甘草炙各一两 木通半两 右口□父咀。每服二钱。灯心煎七分。食前服。

第二中 治下焦。用此方。

鸡内金 远志 人参 黄耆蜜炙 泽泻去皮 桂心去皮 桑螵蛸蜜炙 当归 熟地黄 龙骨各一两半 麦门冬五两去心 磁石三两煅酒淬 茯苓 川芎 五味子各一两 玄参五钱 右为末。空心酒任下。

第三下 治下焦渴及淋。已上七分系郑氏家传渴浊方

白茯苓一两 赤藤一两又名理藤 苎麻根半两 车前子 冬瓜汁各半两 右为细末。面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盐汤下。

白龙散出华佗中藏经方 治痟渴。

寒水石生 甘草半生半炙 葛粉各等分 右件为末。每服二钱。浓煎麦门冬苗汤调下。服之立止。

治渴三神汤。上。出郑氏家传渴浊方

乌梅肉 白茯苓 枳壳 白术各一两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用糯藁头煎。张方不同。有远志。又有热者加黄连。去茯苓白术。

三神散 治痟渴。

荆芥穗 桔梗各一两半 甘草半两 右口□父咀。姜煎。一方桔梗一两甘草二两水煎。食后服。名甘桔汤。治咽痛。如三痟用乌梅肉、远志肉、制枳壳等分。加茅根煎服。夏月加黄连远志。

沉香散 治三痟。上盛下虚。诸药不效。

白扁豆姜汁浸炒去皮 茯苓 山药 人参 甘草炙 莲肉 砂仁 桔梗 薏苡仁炒各二两 乾葛 沉香各八两 右为末。以姜汤调服一方匕。日二。一方有白术。

六合汤 治酒后频渴。或伤生冷。或吐或泄。

砂仁 半夏 杏仁炙 人参 甘草各二两 赤茯苓 藿香 白扁豆炒 木瓜各二两 香薷 厚朴制各四两 右口□父咀。姜枣煎加乾葛。又宜缩脾饮冷服。

铅参散

黄丹煅研别入一两 蚌粉炒研别入一两 人参三分去芦 天花粉三分 右为细末。每服一大钱。浓煎麦门冬汤调下。空心食前。

治渴

削苍术二两只用好苍术削去皮用之铺上取卖薄片子者方可用碾罗为细末 石亭脂一两此是老硫磺色带红者是也如无只用透明生硫磺亦得研令极细 右和匀。杵软饭为丸。梧桐子大。以真蒲黄为衣。每服三四粒。浓煎陈橘皮汤。空心服。只三两服。须微泻。煎兔丝子汤补之。(兔丝子温水洗净、用砂石银器浓煎汤、水如热放冷、任意服。)

苁蓉丸

苁蓉酒浸 磁石煅碎 熟乾地黄洗 山茱萸去核 黄耆去芦盐汤浸 泽泻 鹿茸去毛酥 远志去心姜汁炒 石斛 覆盆子 五味子 荜拨酥 破故纸 巴戟酒浸 兔丝子酒浸 龙骨 杜仲去皮锉姜汁拌炒丝断各半两 附子泡去皮脐一个八钱重 右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腹米饮下。

断渴汤 治痟渴不止。

乌梅肉二两 麦门冬 人参 甘草 茯苓 乾姜各一两 右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六分。去滓温服。

治渴不问远年近日。

远志去心 山药 木香 牡丹皮 鹿茸 龙骨 黄耆 茯神 白茯苓 人参 五味子各一两 沉香 麦门冬 兔丝子酒浸各四两 右为末。炼蜜丸。三四十丸空心盐汤下。

解渴百杯丸

木瓜十枚蒸烂去皮细研 乌梅去核一斤 甘草七两半炙 乾葛二两 川芎 余甘子 紫苏叶三味各半两 百药煎一两研 白盐十两炒 右件为细末同研匀。将木瓜搜和为丸。如鸡头大。每服一丸。含化。

第一方

北柴胡二两 木通一两 甘草五钱 黄芩五钱 枳壳一两 赤芍药二两 右每为十贴。渴即止。再依此方合一贴。服后可用第二方加瞿麦一两。

第二方

苍术一两米泔浸一宿锉碎炒 厚朴姜炒一两 陈皮三钱去白瓤 甘草二钱半 赤茯苓五钱 猪苓五钱 泽泻七钱 白术五钱 北柴胡八钱 地骨皮一两 黄芩五钱 木通五钱 右口□父咀。姜一片、枣一枚、煎服。不拘时。热退即止。

第三方

半夏五钱沸汤泡七次 白茯苓 人参 陈皮各五钱 苍术 厚朴 藿香各一两 甘草二钱半 草果五钱 豆蔻二钱 右口□父咀。每服乌梅一个煎。食后服。

第四方

楝参 白茯苓 茯神各一两 五花龙齿二两 山药一两洗焙 天门冬一两去心慢火焙乾 肉桂一两阳脏人减半两 麦门冬依天门冬制一两 酸枣仁一两微炒 北五味子一两 远志二两甘草水煮去心焙乾 车前子一两研 熟地黄一两 兔丝子二两酒浸三宿蒸三次 大朱砂一两七分入药三分为衣 右并修治如法。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十丸至六十丸。空心灯心菖蒲汤下。又麦门冬汤下。

第五方

附子醋炙 白茯苓 牡蛎煅各一两 陈艾叶 益智仁盐水浸三宿 白龙骨各二两 右为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盐汤送下。又方盐水煎糊为丸。较妙。

治水火交战。面赤油色。身热心烦而渴者。

黄连半两用附子半两煮去附子用 天花粉半两茯苓皮煮 茯神半两去皮用乾葛灯心煮 右口□父咀。用禾根麦门冬煎服。

沉香散 调心气。止渴生津之药。

人参 沉香 木香 白术 乾葛 白茯苓 藿香各一两 蛤粉五钱炙 右口□父咀。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空心大口服。一日三二次。生津液。醒酒止渴。用醋林子以盐醋收藏。以充果子食之。不可多食。令人口舌粗折。此药及熟采之。阴乾和核同用。其叶味酸。夷獠人采得入盐和鱼鲙食之。胜用醋也。

主下气止渴。令人不眠。

知母枝叶 右取炙令黄香。作饮食之。

治痟渴

白鹅 右取煮汁饮之。

止渴除烦。润五脏。利大小便。去膈上热。

木蜜枝叶 右用啖之。煎如饴食亦得。

止渴明目。除烦不睡痟渴。

苽芦根叶 右取水煮饮之。以当茗。令人通夜安眠。

止渴

凫茨 右以作粉食之。

止渴

石榴子 右以食之。

止渴

乌梅肉 右擘破水渍。以少蜜相和服之。

斑龙脑珠丹

鹿角霜十两为末 鹿角十两酒浸数日 兔丝子十两酒浸蒸作饼焙乾 柏子仁十两净别研 熟地黄十两酒浸二宿蒸焙乾以余酒入胶用 右将众药研调。却以鹿角酒三四升。煮糊搜药。杵三千下。丸如梧桐子大。早晚空心食前。盐汤酒任下五十丸至一百丸。成都府每开药市。有绿发美颜道土。酣醉于酒楼上。歌曰。尾闾不禁沧海竭。九转灵丹空谩说。惟有斑龙脑上珠。能补玉堂关下穴。一作有人遇之。乃得此方。

水葫芦丸 生津液。止烦渴。利咽嗌。

紫苏叶 人参 乾葛各三钱 木瓜 甘草 乌梅肉炙各一两 右为细末。炼蜜和丸。每两作三十丸。每用一丸。绵裹含化咽津。不拘时候。或新汲水化服亦得。

梅苏丸 止渴生津液。

乌梅肉 乾木瓜 紫苏叶各一两半 甘草半两炙 白檀三钱 麝香一钱研右五味为末。入麝香研匀。再入乾糖净八两。蜜一两。同炼和为剂。每两作二十丸。每服一丸。细嚼咽津。不拘时候。或新水化服亦得。

白术散 治诸病烦渴。津液内耗。不问阴阳。服之渴止。生津液。

白术 人参去芦头 茯苓去皮 甘草炙 藿香叶 木香各一两 乾姜二两 右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大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福寿二味散

乾姜生用 石决明各等分 右为细末。每服一钱。用男儿津。唾于左手心内。调令稀稠得所。不可犯妇人手。

乌梅汤 止渴生津。和气暖胃。爽口悦神。

梅肉 甘草各四两 草豆蔻仁 桂心 木香 乾生姜各半两 白盐六两炒 右如法炮制。同为细末。每服一二钱。沸汤点服。

痟渴出如宜方

黄连 栝蒌根一分 生冬瓜十分 右煎汤常服。渴则饮之。

冬瓜饮子 治痟渴。

大冬瓜去皮捣取自然汁五大碗 五苓散去桂一两 右调成饮子。时时吃一盏。吃药时。不得与水。不过二料立愈。

治痟渴第一方

大黄面裹焙乾 当归 芍药 甘草炙 麻黄不去节 荆芥穗各六两 白术一两半 罗参 茯苓去皮各一两 五味子 天花粉 宣连各一两 右口□父咀。每服二钱。水一盏半。姜薄荷煎。温服。

第二方

大冬瓜一个去瓤 黄连一两半为末 麦门冬去心为末 天花粉一两为末 右将三味。入瓜中浸七日后。焙乾为末。炼蜜丸。每服三十粒。空心热汤下。

第三方

宣连二两去须童便浸三宿 白扁豆二两炒 辰砂一两 牡蛎一两煅 铁铧粉一两别研 知母五钱 苦参 天花粉一两为末 芦荟各半两 人参 栝蒌根 茯苓去皮 五味子 黄耆各一两 右为细末。炼蜜如弹子大。用金银箔二十片为衣。每丸麦冬汤嚼下。

第四方

青黛 人参 龙脑 五味子 栝蒌根各一两 铅白霜 天花粉 黄连各半两 右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盐汤下。

治渴三神汤

羚羊角作屑 葛粉 犀角屑 栝蒌根 白茯苓 白茅根以上各等分 右为末。煎人参汤。更合八味丸、山药丸服。

聚瑶丹

辰砂二两 铁铧粉二两一分煅 牡蛎一两一分煅 人参半两 珍珠十两 大金箔二百片研 天花粉一两 宣连九节者一两去须 苦参一两 扁豆白者一两 知母一两一分 右为末。生栝蒌根嫩者。取汁一盏。入炼蜜二盏。于银石器内。煎七八沸。候冷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粒。麦门冬汤任下空心。一日五次。

治痟中

人参二两 肉桂一两 甘草二两 右为末。每服二钱。枇杷叶煎汤调下。空心服。

珍珠龙脑丸 治痟渴。镇心安神。

人参 神砂 珍珠各半两 银箔五十片 脑子一钱 天花粉一两 黄连半两去须 右为末。炼蜜丸如鸡头米大。每服一丸。细嚼用麦门冬汤送下。空心、临午、及卧时服。

龙胆丸以上十方并系徐氏家传渴浊方

人参一两 粉草二两用豮猪胆一枚取汁浸炙尽为度 右为末。入脑子半钱。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丸。空心。细嚼。冷白水下。噙之亦可。

止渴润肺。出本草

荏子 右用生食之。

治肺渴。出本草

玉 右以含之。咽津以解之。天宝遗事云。唐贵妃尝用此方。

治痟渴出本草

好井水。及土石间新出泉水。右以饮之。

兔丝子丸出郑氏家传渴浊方

兔丝子一两净酒浸一宿 五味子 白茯苓 肉苁蓉酒浸一宿 舶茴香炒鹿茸酥炙各一两 右为细末。蜜丸如梧桐子大。空心饭汤饮下三十粒。

补骨脂丸出郑氏家传渴浊方

补骨脂 舶茴香炒 丁公藤酒浸各一两 鹿茸酥炙五钱 茯苓 香附子各一两 右为末。将丁公藤细末。同所浸酒打糊。丸如梧桐子大。盐汤任下三十粒。

玉真丹

黄柏三两去粗皮 滑石六两净末 知母一两 右为细末。滴水。空心下。

治渴遇远行山无水处用之。

苦栝蒌 右用水化和为丸。朝预服二十丸。永无渴。

止渴

菰首 右用煮食之。

疗痟渴

苎 右以渍汁食之。

止渴润肺。通气脉。填骨髓。

芭蕉子 右以蒸熟。曝之令口开。春取仁食之。

治痟渴

椰子 右以浆饮之。

治痟渴

蒻头 右捣碎。以炭汁煮成饼。五味调和为茹食之。

疗渴疾

庵罗菓 右以食之。亦可以叶作汤服之。

治渴及吐。

橘囊上筋膜 右以煎汤。饮甚验。

止渴下气。令心宽。

木通实 右以食之。

治胸膈诸热。明目止渴。

甘露蜜 右以食之。

润五脏。止痟渴。开胃。

蛤蜊 右以煮食之。

治痟渴

胡豆子 右煮食之。勿用盐。

止渴

盐麸子叶如椿秋熟为穗粒如小豆上有霜似盐 右食之。酸醎能止渴。一方用盐麸子。乾捣为末食之。

理正气。止烦渴。和中补脾。利大肠。解酒毒。

甘蔗削去皮 右食后吃之。

治止渴。

紫色苎 右煮汁饮之。

治痟渴。

鹿头 右作胶。服之弥善。

治渴镇心

君迁子 右以食之。久服轻身。亦得悦人颜色。

治烦渴热闷。下痰通小肠淋。止头痛。

皋芦叶 右用作饮代茶。

治痟渴。

薏苡仁 右煮汁饮之。

治痟渴下气。令人能食。利五脏。调中。

海月 右取以生姜酱食之。消肠中宿物。食易饥。止小便。

治痟渴。

李根 右煮汁饮之。

止渴

粳米 右煮汁饮之。

治痟渴重者。

市门众人溺坑中水 右取一小盏服之。勿令病人知之。三度即瘥。

治痟渴。

蚬肉 右浸取汁服之。

治痟渴。

绿豆 右研汁煮饮服之。

治痟渴。

莸草 右绞取汁服之。

治痟渴。

沤麻 右以汁饮之。

治渴润肺。去烦除痰。

都咸子及皮叶 右用水煮。作饮服。

止渴润五脏。去湿痹热。及山行无水处用之。

含水藤 右断之。得藤中水。清美可饮。

愈百疾。止痟渴。令人身轻不饥。肌肉悦泽。

秋露水在百草头者 右取饮之。

痟渴

朱砂 天花粉 右等分为末。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百丸。黑豆汤下。

止渴疗热。

马乳 右以食之。

止渴理肺。

枇杷叶去毛 右煮饮之。

治三痟

风延莓 右煮服之。

治三痟

生鮧鱼涎 黄连研末 右取生鮧鱼涎溲黄连末作丸。饭后乌梅煎饮。下五七丸。渴顿减。

又方

用小豆花于豉中煮五味调和。作羹食之。

又方

菘菜 右作齑菹食之。

治一切痟渴。

好宣连去芦头须 右不拘两数研。以冬瓜自然汁。浸一宿。漉出曝乾。再浸曝。凡十次。乾为细末。再用冬瓜汁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熟水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