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学吧>国学名著>普济方>卷四百 婴孩杂病门 杂病附论

《普济方》卷四百 婴孩杂病门 杂病附论·

卷四百 婴孩杂病门

普济方卷四百 婴孩杂病门 杂病附论

夫小儿百病者。由将养乖节。或犯寒温。乳哺失时。乍伤饥饱。致令血气不理。肠胃不调。或欲发惊癵。或欲成伏热。小儿气血脆弱。病易动变。证候百端。若见甚微证。即便治之。使不成众病。故谓之百病也。治之若晚。其病则成。凡诸病至于困者。汗出如珠。著身不流者。死也。病如胸陷者。其口唇乾。目反张。口中气出冷。足与头相抵卧。不举手足。四肢垂。其卧正直如缚状。其掌中冷。至十日必死。不可治也。

虎睛丸出圣惠方 治小儿百病。疗寒热、鬼气、症癖、羸瘦、诸痢、惊癵、腹胀、喘促、痰结。胸中满闷。

虎睛一对微炒 牛黄一分细研 真珠末一分 犀角屑半两 巴豆霜半分 杏仁一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吴蓝半两 赤芍药半两 牵牛子半两微炒 桔梗一分去芦头 汉防己一分 牡蛎半两烧为粉 鳖甲半两涂酥炙令黄去裙襕 右捣罗为末。都研匀。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绿豆大。每服以温水下二丸。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龙胆散出圣惠方 治小儿百病。疗骨蒸客忤。惊癵。壮热不解。

龙胆一分去芦头 钩藤二分 柴胡一分去苗 黄芩一分 桔梗一分去芦头 赤芍药一分 茯神一分 甘草一分炙蜣螂二枚去翅足微炒炙微赤锉虫入 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 人参一分去芦头 当归一分炒微黄 右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分为二服。日三四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牛黄丸出圣惠方 治小儿百病。惊癵。魍魉。三十六种无辜。疬子。疳湿、闪癖。天行急黄。赤眼等悉主之。

牛黄 麝香各半两细研 光明沙一两细研水飞过 真珠末一分 甘遂一分煨令微黄 虎睛二枚细研 赤芍药 赤茯苓一分 巴豆霜一分 杏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牡蛎一分烧为粉 右捣罗为末。都研令匀。炼蜜和捣三五百杵。蓐中儿。如粟米大。一二百日儿。如黍米大。一二岁如麻子仁大。三四岁如麻子大。五岁以上。如绿豆大。每服。平旦以粥饮下二丸。至午食时不吐利。便更服一丸。仍与少许汤饮投下。当下诸恶物。效。

牛黄丸出圣惠方 治小儿百病及一切难治之疾。

牛黄一分细研 大戟一分 朱砂 麝香各一分细研 当归半两微炒 枳壳一分麸炒微黄去瓤 鳖甲半两涂酥炙令黄去裙襕 巴豆霜半分 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黄 右捣罗为末。都研令匀。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黄米大。每服以粥饮下三丸。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银白散出医方集成 治小儿百病。

升麻 知母 甘草 白扁豆 山药 人参 茯苓去皮 白术各等分 右为细末。每服一钱。慢惊搐搦。麝香少许。饭饮调下。急惊定后。陈米饮调下。惊吐不止。丁香汤下。天柱倒。脚软。浓米饮调下。夹惊伤寒。薄荷葱白汤调下。疳气吐胀。气急多渴。百合汤下。浑身壮热。面赤惊叫。金银薄荷汤调下。赤白痢。不思乳食。姜三片。枣三枚煎汤下。吃食不知饥饱。不长肌肉。炒麦芽一撮。生姜煎汤调下。暴泻。紫苏木瓜汤饮下。神形脱。言语不正。及大人吐泻。藿香汤下。诸病后无精神。少气力。不思食。煎生姜枣汤下。禀受气怯。可每日一服。最妙常服。沸汤点。不拘时。一方无知母。

大效双丸出圣惠方 治小儿百病。身热头痛。饮食不消。心腹胀满。或心腹□□□痛。大小便不利。或重下数起。或别无异疾。唯饮食过度。不知自止。哺乳食积。或惊寒热。或蒸候。哺食减少。气息不快。夜啼不眠。是腹内不调。悉宜服。

甘遂半两煨微黄 巴豆霜半分 麦门冬半两去心焙 牡蛎一分烧为粉 蕤仁一分汤浸去皮研入 真珠末一分 右捣罗为末。入研了药。都研令匀。炼蜜和。半岁儿。以温水服一双。如荏子大。一岁。服一双。如半麻子大。二岁、三岁。服一双。如麻子大。常服。不拘时。鸡鸣时服至日出。当下。如过下者。以热粥饮投之即止。

加减四君子汤出活幼口议 理小儿诸疾。和胃调心。怡神养气。

人参去芦 白茯苓去皮 白术各一两 甘草半两炙 右为末。每服一钱。盐汤点服。或口□父咀。姜枣尤佳。常服调气。加山药。和气。加生姜。心神不定。加辰砂枣子。心忪心烦。心神不宁。加茯神。惊啼。手足瘈痵。睡卧不安。加全蝎、钩藤、白附子。脾虚胃弱生风。多困。加半夏麴、没石子、冬瓜仁。伤风身热。头痛气促。加川芎、防风八分。细辛、川羌活减半。发渴。加乾葛、木瓜、枇杷叶去毛。烦渴加黄芪。胃冷。呕吐涎沫。加丁香。呕逆。加藿香叶。脾胃不和。加白术、姜枣。脾困。加人参、木香、缩砂仁。脾弱腹胀。不思饮食。加扁豆、粟米。伤食。加炒神麴。胸满喘急。加白豆蔻。涎嗽。加杏仁、桑白皮、半夏麴。风壅邪热。加生姜、荆芥。咳嗽。紫苏汤调。胃怯汗出。炒大麦煎汤调。饮食不进。加姜枣。经络蕴热。头面及身体生疮。加栝蒌、桔梗。伤寒时气。风热痰壅。咳嗽及气不和。加细辛、栝蒌根、桔梗、生姜、薄荷煎。加防风、川芎尤良。有寒及遇天寒发热。去栝蒌根、桔梗。疮疹已出未出。大便闭涩发渴。加栝蒌根、桔梗。若不渴。胆寒下痢。加乾姜。劳热往来。加川芎。盗汗。加陈浮麦。虚汗多。夜啼。喘。加犀角、麦门冬。小便赤涩。加麦门冬。大便闭。去白术。加陈皮。温中和气。止吐泻。思饮食。渴。加陈皮、姜枣。若要生胃气。即加白扁豆、陈皮、姜枣煎。吐泻腹痛。烦渴。加黄芪、白扁豆、藿香、乾葛、姜枣。吐逆。四肢厥逆。脑门低陷。加藿香、丁香。吐痢过多。脾胃虚乏。欲生风候。加白附子、生姜。泄泻。加陈皮制厚朴并姜枣。作痢。加炒罂粟。赤痢。加赤芍药、当归、粟米。白痢。加炮姜、粟米。脏腑滑泄。加煨诃子肉。一方名四圣汤。治二十一证。云治久吐胃寒。加石莲子、木香、黄芪。名生胃散。治呕逆吐哕不止。加白扁豆、薏苡仁。并炒藿香。名银白散。治胸膈烦闷。冷热不调。痰涎咳嗽。不美饮食。日夜壮热。加知母、贝母、乌梅、乾姜。名宽中散。治肚腹疼痛。加陈皮、青皮、枣子、生姜。名温中散。治夜啼烦躁。肚腹疼痛。加沉香、朱砂。名镇心呕邪散。治表里虚弱。时气作热。欲传疹候。加细辛、栝蒌。名惺惺散。治脾寒胃热。阴阳不顺。冷热常作。加滑石、地骨皮。名六神散。治霍乱吐利。神不安稳。加藿香、丁香。名藿香散。治脾胃虚弱。饮食不进。加制厚朴、陈皮等分。名平胃散。治吐食不纳谷气。加丁香、半夏麴。名益神散。治脾胃久虚。不纳饮食。频吐或泻不止。加肉豆蔻、青皮、天台乌药。名理中散。治热泻。水谷不分。加瞿麦、车前子。名导赤散。治虚热烦躁。定神安志。加犀角、川芎。名安神散。治心气不足。神情恍惚。加石菖蒲、石莲子肉、石膏。名补心散。治体热。夜啼烦躁。加白附子、全蝎、腻粉。名清神散。治脾虚肌瘦。神困。面无颜色。食不克化。肠胃久寒。吐逆无时。加黑附子、枳壳、吴茱萸、艾叶、细辛。名温脾散。治霍乱吐泻。呕逆无时。肠鸣自利。腹肚疼痛。加川白姜。名人参散。治伤寒身热。头痛烦渴。加麻黄、乾葛、天麻、朱砂。名解肌散。治心神不宁。惊悸。烦燥。瘈痵。加朱砂、羌活、防风、天麻。名镇心散。治脾胃虚弱。腹肚泄痢。调中进食。加诃子、陈皮。名益黄散。治虚积痢。腹肚痛。里急频并。加陈皮、罂粟壳。名调中散。

治小儿百病及一切难治之疾。出圣惠方

夜明砂半两细研 甘草一分炙微赤锉 芫花一分醋拌炒令乾 巴豆十枚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 右为末。都研令匀。炼蜜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以温水下二丸。量儿大小加减。

加减四味饮子出圣惠方 治小儿百病。

当归孩子体骨多热多惊则倍用之 川大黄先蒸二炊饭久薄切焙乾或儿小便多热倍用 赤芍药细锉炒儿四肢多热多惊大便多泻青黄色宜倍用 甘草儿热即生用儿寒多泄多即炙倍用 右等分。各细锉和匀。每服一分。以水一盏。煎至五分。去滓。温服半合。日三四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醒睡散出危氏方 治小儿诸病后多睡。

白僵蚕二钱 威灵仙三钱 大戟一钱 右为末。每服半钱。腊茶清调。二服便醒。

画眉膏出危氏方 治断乳。

栀子三枚烧灰存性 雄黄 朱砂各少许 右为末。入清油少许。轻粉少许。调匀。候儿睡着。浓抹于两眉。醒来自不吃乳。未效。再用即验。

治小儿不能乳出千金方

用雀粪四枚。为末。著乳头饮儿。儿大十枚。

治小儿食不知饥饱出千金方

用鼠屎二七枚。烧为末。服之。

失笑散出全婴方 治小儿诸病。并汗后不得睡。

莨菪子 草乌头醋炙切片麸炒 酸枣仁炒去皮各等分 右为末。每服半钱。水醋各半盏。煎至三分。服两服。便睡。

治小儿祟病。百邪鬼魅。痈肿及热结肿。杀疳虫、鼠瘘、恶疮。

以端午日取虾蟆。不拘多少。取眉脂以朱砂、麝香为丸。如麻子大。小孩子疳瘦者。空心一丸。如脑疳。以奶调滴鼻中。

青金丹 治小儿诸病。

青黛罗过满挑二钱 滑石末 天南星 丁香罗过各二钱 水银二钱先以锡二钱于铫子内煮熔便放水银拌和泻出放冷用 轻粉二钱 川巴豆去皮心膜七十二片无铁损者井花水浸一宿悬当风处吹乾烂研 右同拌合。用软饭为丸如梧桐子大。巴豆不去油。依形证用汤使。伤寒后取积。淡煎葱汤吞下。取疳虫。用牛肉汁下。惊风肚中紧硬。面青黑。金银薄荷葱汤吞下。因伤食肚中及腹皮上微热。肚胀。夜间作热。似疳又不是疳。面青黄色。眼微黄。此腹中有积。用皂角子二七粒煨过。用水一盏。煎至半盏下。有积作泻。鱼鲊汤下。气积。炒茴香汤下。周岁十四丸。三岁十八丸。七岁二十四丸。看大小加减。仍须四更初下此药。天明通下积尽。可依形证候。下药补之。临吃此药。恐先吐少涎亦不妨。

人参羌活散出德生堂 治小儿感冒诸疾。

麻黄去节五钱冬用七钱半 人参半两 川芎半两 前胡二钱半 独活半钱 羌活半两 右口□父。每服下水半盏。生姜一叶。薄荷一叶。煎至三分。去滓服。三岁之下。一岁之上。一服。

木香散出德生堂 能和表里。通行津液。

官桂 木香 大腹子 前胡 甘草 陈皮 丁香 人参 诃子肉 半夏 砂仁 赤茯苓以上各三钱 右口□父。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一片。煎六分。去滓。稍热服。乳前。

千岁丹傅氏活婴方 治饮交奶而致疾者。

伏翼大者三五十个去肚内粪糟盐酒炙令赤色去骨 芜荑炒二钱 右为末。用酱及豆豉姜捣为丸。如菜子大。茶酒任下。又宜用伏翼酒。

洗浴药出傅氏活婴方 治气浮身肿。

退浮消肿凭洗浴。肿退风消便散浮。凌霄花根并大蓼。蚕砂马蓼香茹投。白茅质汗宜多用。蝉退五加皮可收。皂角紫苏俱碎锉。忍冬藤向篱边求。苦参白芷随多少。清水浓煎入艾头。天晴日暖频频浴。儿身肿退可无忧。

交泰丸出卫生家宝方 治小儿因惊。饮食失节。致阴阳不和。脏腑生病。中满气急。噎塞不通。饮食下咽。即成呕吐。服之立效。验。

水银 生硫黄各等分 右同研。不见水银为度。蒸肉为丸如粟米大。每服。一岁儿七丸。温米汤饮下。

黄芪白术散出十便良方 治诸虚不足。面色萎黄。脐腹痛胀。不思乳食。骨肉消瘦。喘促气粗。四肢倦怠。五心烦热。口燥咽乾。颊赤心忪。日晚潮热。发竭有时。或冒风寒。悉皆治之。

黄芪 官桂 甘草 白芍药 人参 茯苓 白术 神麴各一两 右为粗末。每服一大钱。以水一大盏。入生姜二片。枣一个。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前。

银白散出百一选方 治小儿诸疾。慢惊搐搦。麝香饮调下。日进六服。急惊定后。陈米饮调下。惊吐不止。陈米饮调下。天柱倒。脚软。浓米饮调下。夹惊伤寒。发搐。薄荷葱白汤调下。疳气胀急。多渴。百合汤调下。发热面赤。浑身壮热。忽然惊叫。金银薄荷汤下。赤白痢。不思乳食。生姜三片。枣五个。陈米一合。煎饮调下。吃食不知饥饱。不长肌肉。麦冬、黄檗一撮。同炒。姜汤调下。暴泻。紫苏木瓜汤调下。形神脱改。语言不正。及大人吐泻。藿香汤调下二钱。海上名方甚妙。

白术细锉以绿豆一合炒香去豆 黄芪微炒勿令焦 人参 乾山药 白扁豆微炒黄香勿令焦各一两 白茯苓两半 白附子文武火炒微黄地上去火毒 天麻生如鸡子大麸炒黄各半两 白僵蚕洗去灰微炒勿焦 木香湿纸裹煨 川升麻水浸过生用 甘草锉炙勿令焦各一两 真糯炒黄 藿香去土生用半两 右为细末。患依汤使服。常服米饮调下。小儿半钱或一钱。妇人产后亦可服。

麻黄柴胡升麻汤出东垣兰室秘藏方 治小儿寒郁而喘。喉鸣。腹中鸣。腹满。鼻流清涕。脉沉急而数。

麻黄一钱半 草豆蔻一分半 升麻半分 益知仁一分半 厚朴二分 甘草一分 当归稍一分 麴末半分 吴茱萸二分 柴胡稍一分 苏木半钱 红花少许 生黄芩一分 全蝎二个 右件锉如麻豆大。分作二服。每服。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稍热服。食后。忌风寒。微有汗则效。

补阳汤出东垣兰室秘藏方 时初冬。一小儿。二岁。大寒证。明堂青脉。额上青黑。脑后青络高起。舌上白滑。喉鸣而喘。大便微青。耳尖冷。目中常常泪下。仍多眵。胸中不利。卧而多惊。无搐则寒。

柴胡三分 升麻二分 麻黄三分 吴茱萸半分 地龙半分 蝎稍炒 生地黄半钱 当归身三分 炙甘草一分 黄芪二分 黄柏一分 橘皮一分 葛根一分 连翘一分 右口□父咀。都作一服。水一大盏半。煎法如常。乳食后热服。服药之后。添喜笑。精神出。气和顺。乳食旺。

消痞丸出东垣兰室秘藏方 快利。

黄连半两 枳实二分 黄芩二钱 甘草三分 人参四钱 厚朴七分 姜黄五分 乾生姜四分 橘皮一分 右为细末。汤浸□□正饼为丸。如粟米大。每服三十丸。随乳下。

塌气丸出卫生宝鉴 治中满下虚。单腹满。虚损者。

陈皮去白 萝卜子炒各半两 胡椒 木香 青皮去白 草豆蔻去皮各三钱 蝎稍去毒二钱半 右为细末。水糊为丸如梧桐子大。米饮下三十丸。食后。日三服。轻者百日。重者一年。小儿麻子大。桑白皮汤送下十丸。日三服。大人。桐子大四十丸。如阴囊红肿。水冷。次用沧盐、乾姜、白面各三钱。水和膏子。摊纸上。涂于阴囊上。

二圣丸出鲍氏方 小儿病中足冷。为虚寒。腹胀足冷。肚中气鸣。足冷水泻。足冷粪青。足冷头热。足冷脉沉微。足冷陈方以为肿病用。

石亭脂一两 大附子半两炮 右为末。饭丸米大。一周十丸。乳汁下。空心或急风足冷者不用。

牵牛散出全婴方 治小儿膀胱实热。腹胀。小便赤涩。水气流肿。又主治结胸伤寒。心腹硬痛。又兼治疳气攻肾耳聋。

右以牵牛生为末。三岁一钱。青橘皮汤调下。食前。结胸伤寒。白汤调下。耳聋阴肿。并用猪腰子半个。薄批。糁药一大钱。重重令遍。外以少许盐搽之。湿纸裹煨热。空心吃此药。又治遍身风疹。薄荷汤调下。大便利。立效。白糊丸小豆大。三十丸。茴香汤下。治阴疝。常服消核肿。

治小儿核食吐方出本草

用合明草捣绞汁服。

疗小儿鬼舐方出本草

以狐屎烧灰。和腊月猪脂涂。

疗小儿痔下部痒闷方

枳壳二两 鬼箭羽 青木香 鬼臼各二两 右为末。以酽醋和药。青布裹熨之。如疮头破。令拔去根。立瘥。

疗小儿脏腑寒。肚疼作啼。其证必下青白黑粪为验。宜服此方。

先以葱汤洗。次用熟艾纸上烘热。以帕子裹熨脐腹间。频易之。痛止。服药大妙。如病久体虚。天柱骨倒。宜白僵蚕末。三岁用半钱。薄荷汤服。

治小儿吃土

用鸲鸽肉炙食之。不过一枚。瘥。

杨氏产乳。出本草

凡子不得与桑椹子食。令儿小寒。

魃病附论

夫魃病。是阴制小儿。所有此魃病者。由妇人怀娠之时。有恶神导其腹中。胎妒嫉而制伏他。小儿令病也。其妊妇不必悉招魃魅。人时人有此耳。儿魃之为疾。喜微微下痢。往来寒热毛发髟□争髟□宁不悦。是其证也。

龙胆汤出直指方 治魃病。

龙胆草微炒 钩藤皮 柴胡 桔梗 芍药 川芎 茯苓 甘草炙各二钱 大黄半钱半炙湿纸裹煨 人参一钱 右锉散。每服二钱。井水煎服。仍以红纱袋夜明砂与儿带。

甘草散出圣惠方 治小儿中魃。面色白赤。而复变青者。如醉色。故复发作面赤。若青黑色绕口。不治。觉病候晚者死。觉之早者。所中邪。色气未入脏腑。又微引乳者可服。如经有热。小便赤涩夜啼。

甘草一分炙微赤锉 龙骨一分 赤茯苓一分 牡蛎一分烧为粉 生乾地黄一分 黄芪一分 当归半两锉微炒 桂心一分 右为粗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入淡竹叶七片。煎至五分。去滓。入白蜜一钱。更煎一两沸。量儿大小。以意分减。温服。一方加麦门冬三五粒。同煎。

大黄散出圣惠方 治小儿中魃挟实。

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 赤芍药一分 白藓皮半两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黄芩一分 犀角屑一分 赤茯苓一分 右为粗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量儿大小。加减。日三四服。

虎骨丹出医方妙选 治被魃病。

虎头骨炙 鬼臼 草龙胆 鬼箭各一两 琥珀 白胶香各半两 右为细末。炼蜜和丸如黍米大。每服十粒。乳香汤下。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魃奶散出全婴方 治小儿饮母魃奶黄瘦。

豆蔻 母丁香 宣连 胡黄连各等分 右为末。三岁半钱。空心米汤调下。出客气方。

治小儿继病服药不效者。继病。母有娠乳儿有病。有疟痢。他日亦相继腹大。或瘥或发。他人相近。亦能相继。北人未识此病。

取伯劳毛与妊娠妇带之。立瘥。一方令儿带之。又方用绛纱袋盛夜明砂令儿带。勿令乳母及外人知之。

伏翼散出圣惠方 治小儿生十余月后。母又有娠。令儿精神不爽。身体委瘁。名为魃病。

右取伏翼去毛爪肠。烧为灰。细研。以粥饮调下半钱。日四五服。效。若炙令香熟嚼之。哺儿亦效。

又方出圣惠方

用冬瓜四两。切。篇竹四两锉。以水三升煎作汤。放温。以洗浴儿。效。

又方出圣惠方

用龙胆半两。去芦头。以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量儿大小。渐渐分减服之。

龙胆汤出危氏方 治孕妇被祟恶导其腹中。令儿病。其证下痢。寒热去来。毛发髟□争髟□宁。不悦怿。及治妇人有儿。未能行时。复有孕。使儿饮此乳。亦作此病。(方见杂病类龙胆散)

治小儿魃病出本草

取白马眼母带之。

白虎病附论

夫小儿白虎候者。按堪舆历游年图。有白虎神云。太岁在卯。即白虎在寅。准此推之。知其神所在。小儿有居处触犯此神者。便能为病。其状一身微热。有时啼唤。有时身小冷。屈指如数。似风癵。但手足不瘈痵耳。乃名白虎候。又有小儿妊娠时。其母被恶神导其腹中。胎不肯长。及至生下。小儿往往多羸弱。寒热去来。毛发髟□争髟□宁。不悦。或谓疳。非也。乃名被魃候。

张涣顺正集香散出医方妙选 治小儿白虎病。

降真香 沉香 檀香锉 乳香研 安息香 人参去芦头各一两 茯神 酸枣仁各半两 右为细末。每服一钱。水八分一盏。入麝香少许。煎至五分。去滓。温服。留药滓。卧内烧之。

香蝎丸出全婴方 治小儿白虎、疬疖、诸风疼痛。游走无定。状如虫啮。昼静夜作。及一切手足不时作疼。巢氏云。按堪舆历游年图。有白虎神太岁在卯。即白虎神在寅也。若准此推之。知其神所在。小儿有居处触犯此神者。便能为病。圣惠云。白虎风者。是风寒湿之毒。因虚所起。将摄失理。受此风邪。经络停滞。百气不行。蓄于骨节之间。或在四肢。肉色不正。其疾昼静而夜作。即彻骨髓痠疼。其病如虎之啮。故名曰白虎风也。其状身微热。有时啼叫。有时小冷。屈指如数。似风癵。但手足不瘈痵。此药能治之。甚验。

川乌头大八角者二个生用 全蝎二十一个生用 黑豆二十一粒生用 地龙去土半两生用 右为末。麝香半字。研拌糯米糊丸如麻子大。三岁十丸。酒送下。临。卧服。微有汗即瘥。

治白虎病出本草 鬼臼苗在粪堆中。亦云是粪神。今时人往往扫粪堆近宅处。令人感而病此。疗之法。

取鸡子揩病处。咒愿送著粪堆。头勿反顾。不过三度瘥。白虎是粪神。变吃鸡子。

治白虎病。关东人呼为历骨风。出本草

置白狮子于病者前。自愈。此压伏之义也。

尸注附论

夫小儿尸注者。是三尸之中一尸注也。人无问小大。腹内皆有尸虫。尸虫为性恶。多接引外邪而共为患。小儿血气衰弱者。精神亦羸。故尸注因儿为病。其状沉沉默默。不的知病之处。或寒或热。涉引岁月。遂至于死。死又注易傍人。故名之为尸注也。

人有三尸。能为人患。无问老幼。但精神衰弱。血气不足者。率多被害。小儿血气未具。精神未全。因有尸注之病。其状沉沉默默。不的知病之所苦。或寒或热。弥引岁月。遂至于死。死后注易傍人。故名尸注。

金露丸出医方集成 治小儿痨瘵。尸虫作痛。面目羸瘦。五心烦热。如其他食积冷气痛。又非其的治。临证审之。又有心痛欲绝。一时无药可疗。急用艾灸大拇指中。男左女右。

人参去芦 官桂去皮 川椒去合口者 白茯苓 川乌炮 菖蒲 大黄 吴茱萸各半两 附子一个炮 桔梗去芦 紫花木炒各三分 乾姜炮 柴胡去芦各一分 厚朴去皮姜制二分 猪牙皂角二分 右为末。别研葶苈子半两。巴豆三分。去油膜。续随子半两。同煎药。一处面糊丸如麻子大。以意加减。空心下。

桃仁散出圣惠方 治小儿尸注、鬼癖。心腹往来疼痛。或加寒热。恍惚。形色多般。

桃仁二七枚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 木香 人参 桂去粗皮 虎头骨酥炙 槟榔锉 京三棱煨锉 芥子炒各一分 麝香研一分 款冬花 丹砂研水飞 乾桃柳叶各半两 右为散。每服半钱。以温水调下。更量儿大小加减。

保童丸出圣惠方 治小儿尸注。魃击。惊癵。魍魉。三十六种无辜。天行急黄。

牛黄研 麝香 甘草炙锉 真珠末各一分 赤芍药 丹砂水飞一作光明砂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各半两 甘遂炮半两 巴豆五枚去皮心膜研纸裹压去油尽 虎睛酒浸一双 赤茯苓去黑皮用半两 右为末。和匀。炼蜜丸如麻子大。三四岁。每服二丸。荆芥汤下。更量儿大小加减。

犀角散出圣惠方 治小儿尸注及中恶诸病。

犀角镑 升麻 木香 槟榔锉各半两 麝香细研一钱 桑根白皮锉 大黄锉炒各半两 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二七枚 右为散。每服半钱。以温水调下。日四五服。量儿大小加减服。

雄黄丸出圣惠方 治小儿尸注病。诸虫、魅精气入腹。刺痛黄瘦。

雄黄研如粉 雌黄研如粉各一两 丹砂研如粉半两 白头翁去苗三分 麝香研半钱 徐长卿二分 羚羊角镑炒 大黄锉炒各一两一分 右为末。以青羊脂炼过。和丸如麻子大。一二岁儿。每服三丸。热水下。空心午后服。各一。更量儿大小加减。

雌黄丹出医方妙选 治小儿尸注。

雌黄研 雄黄研 大黄炮 鬼臼去毛各一两 白头翁半两 桃仁三十个浸去皮炒 巴豆去皮心膜去油十粒 麝香研一分 右研匀。羊脂五两。熔和诸药成膏。如黍米大。每服三粒至五粒。荆芥汤冷下。量儿大小加减。

立效散出医方妙选 治小儿尸注。

川大黄炮 乾桃柳叶各一两 栀子 赤芍药 朱砂水飞各一两 麝香研 雄黄研各五分 右为末。拌匀。每服一钱。用蜜汤调下。大小加减。

木香散出圣惠方 治小儿尸注。心腹满胀。疼痛不可忍。

木香 鬼箭羽 当归锉炒 桔梗炒 槟榔锉各半两 紫苏茎叶半两 右粗捣筛。每服一钱匕。水七分。生姜二片。煎至四分。去滓。不拘时。温服。量儿大小。加减温服。

生犀汤

生犀镑取末二钱 地骨皮 赤芍药 柴胡 乾葛锉各一两 甘草半两炒 右为末。每服一二钱。水煎服。

太一神精丸 治小儿客忤。霍乱腹痛。胀满。若尸注、恶风、癫狂、鬼祟、蛊毒、妖魅、瘟疟。无所不治。

丹砂 曾青 雄黄各等分研 雌黄研各四两 金牙研二两半 磁石煅醋淬三次捣研四两 右为末。先将丹砂等五味。用酸醋渍之。唯曾青用好酒铜器中渍。以纸蜜封头。日中曝乾。经夏。急待用。亦须五日。无日以火暖之。其丹砂等五味。日数亦然。各研如粉。以酽醋拌令乾湿得所。内土釜中。以六一泥固济。令密。候泥乾。然后安铁环施脚一尺五寸。置釜于环上。初取熟炭火两枝。各长四寸。置于釜下。待三分消尽二分。更如熟火两枝。如此三度。然后用生炭烧。增之渐多。乃至一复时。火近釜底即使满。其釜下炭。经两度即罢。待火尽。极冷。然后出之。其药精飞化凝著釜上。光明晈洁如雪者。最佳。若飞上不尽。更合举火如前。以雄鸡翼扫取。多少不定。和以枣肉。丸如黍米。平旦空腹服一丸。又常以绛囊带之。男左女右。小儿系头上。辟瘴毒、恶气、射工。小儿患。可以苦酒和之。涂方寸纸。帖儿心腹上。亦有已死者。冬二日。夏一日。与药得下。便活。若服药闷乱。可煮防风汤饮之。则定。兼治大风、恶癞、偏风、风癫、历节、鬼击、痎疟、小儿惊忤。不能乳哺。痈疽痔瘘。腹内积冷。妇人产死未经宿。狂狗所啮。丁肿。蛲虫、寸白、恶肿、邪鬼精妖。并去一切恶疾。

鬼臼丸出圣惠方 治小儿尸注劳瘦。或时寒热。

鬼臼去毛半两 升麻三分 麝香细研 柴胡去苗一两 右捣罗。三味为末。入麝香研匀。炼蜜和丸如绿豆大。每服十丸。暖酒下。日三服。量儿大小加减。

立效散出圣惠方 治小儿尸注。邪气入腹□□□痛。

雄黄细研一分 赤芍药半两 栀子仁十枚 右捣罗。二味为末。入雄黄研匀。每服半钱匕。温水调下。更量儿大小加减。

灶煤散出千金方 治小儿尸注。

灶突中煤三指撮 盐少许 右为散。一二岁儿。每服半钱。以熟水调下。空心午后各一服。量儿大小加减。一方相和熬熨之。

桃仁汤出圣惠方 治小儿尸注劳瘦。或时寒热。

用桃仁一味二十枚。汤浸去皮尖双仁。生研。以水一盏。煎至五分。去滓。量儿大小。分减与服。以吐为效。如不吐。即非注也。

鳖头散出圣惠方 治小儿尸注。

用鳖头一枚。烧灰以研为散。每服半钱。以新汲水调下。治小儿诸疾。

治小儿尸注劳瘦。或时寒热。出圣惠方

用鸡子一枚。打破。生吞之。已困者。内入喉中。摇头令下。即瘥。

中蛊附论

夫人有聚毒虫为蛊者。随饮食入腹。能变惑。食人五脏。小儿时有中之者。遂心腹刺痛。懊闷急者。即死。缓者涉历年月。渐至羸困。若注易傍人。则为蛊注之病。

雄麝散出医方妙选 专治蛊毒。

雄黄研 麝香研 羚羊角屑 赤芍药 败豉皮炙令黄各一两 马兜铃根 荠苨 鬼臼去毛各半两 右为细末。拌匀。每服半钱。煎甘草汤调下。食前服。

羖羊角汤出圣惠方 治小儿中蛊毒。腹内坚如石。面目青黄。小便淋沥。变易无常。

羖羊角屑 蘻荷各一两 栀子仁七枚 黄连去须 赤芍药各一分 犀角屑半两 牡丹皮各一分 右粗捣筛。每服二钱。取水一小盏。煎至六分。去滓。分温二服。日三。更量儿大小加减。

麝犀汤出医方妙选 专治蛊毒。

犀角屑 鬼箭 安息香各一两 苦参 牡丹皮各半两 雄黄研一两 麝香研半两 右口□父。和匀。每服一钱。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时时服之。

升麻汤出圣惠方 治小儿初中蛊毒。

升麻 桔梗锉炒 栝蒌根各半两 右粗捣筛。每服一钱。以水半盏。煎至三分。去滓。温服。日三。更量儿大小加减。

豉皮汤出圣惠方 治小儿蛊毒。腹内坚痛。

败鼓皮三分炙令黄锉 苦参锉 蘻荷根各一两 右粗捣筛。每服二钱匕。以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分温二服。日三。更量儿大小加减。

雄黄散出圣惠方 治小儿飞蛊。状如鬼气。

雄黄研 麝香研 犀角镑捣为细末各半两 右同研令匀。每服。以温水调下半钱匕。日四服。更量儿大小加减。

比圣汤出圣惠方 治小儿五种蛊毒。

用马兜铃根一味。粗捣筛。每服二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空腹顿服。当时随吐蛊出。未快吐。再服。

又方出圣惠方

用败鼓皮一片。烧灰。细研如粉。空心粥饮调服一钱匕。须臾病儿呼蛊主姓。其病即愈。

又方出圣惠方

用荠苨一两。捣罗为末。以粥饮调服一钱匕。量儿大小加减。

神效散出肘后方 治小儿中蛊毒。腹内坚痛。面目青黄。羸瘦骨立。病变无常及淋露。

用桃上寄生二两。捣罗为散。每服半钱。每以茶点服。日三。

又方出圣惠方

用麝香一味。细研。每服一字。须空腹温水调下。即吐出蛊毒。未效再服。

治小儿中蛊毒欲死出圣惠方

用甘草半两。生锉。粗捣筛。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分温二服。当吐蛊出。若预防蛊者。宜热炙甘草煮汁服之。即内消不吐。神效。

治小儿中蛊下血欲死出圣惠方

捣青蓝汁。频频服半合。

又方出圣惠方

取生赤雌鸡翅下血服之。立效。

治小儿患蛊毒痢。出本草

用生地黄汁一升二合。二三四服。立效。

中恶附论

夫小儿无故卒然心腹刺痛。闷乱欲绝者。中恶也。盖由儿阴阳气血不调。神守不强。故鬼毒恶气得以中之。凡腹大而满。脉紧大而浮者。死。紧细而微者生。若余势久留再发则变为注。

夫小儿中恶者。是鬼邪之气卒中于人也。无问大小。若阴阳顺理。荣卫调平。神气相守。则强邪不能干正。若精气衰弱。则鬼神毒恶气中之。其状先无他病。卒然心腹刺痛。闷乱欲死是也。

鬼箭羽汤出圣惠方 治小儿中恶。心腹卒痛。

鬼箭羽半两 朴硝细研 真珠末一分 羚羊角镑 桔梗炒 升麻各一两 黄芩去黑心 大黄锉炒 鬼臼各一两半 芍药一两 桃仁三十枚去双仁皮尖麸炒微黄 柴胡去苗一两 右粗捣筛。每一钱匕。以水一小盏。煎至六分。去滓。分温三服。空心午后各一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一方无鬼臼。

芍药汤出圣惠方 治小儿中恶。心腹坚胀痛。颜色青黑。大便不通。

芍药 桔梗炒 黄芩去黑心 柴胡去苗 升麻各一两 大黄锉炒二两 桃仁七枚去皮尖双仁炒一方作五枚 鬼臼炙一两 甘草炙一两 麝香半钱研 杏仁四十枚浸去皮尖双仁炒 右粗捣筛。入麝香和匀。每一钱匕。以水一小盏。煎至六分。去滓。分温二服。空心午后一服。以利为度。量儿大小加减。

辟邪膏出医方集成 治中恶暴卒。亦宜服此药。立至苏苏。中毒心腹刺痛。闷乱欲死。凡腹大而满。诊其脉紧细而微者。生。紧而大浮者。则死。急服苏合香丸。再以皂角末触鼻。次服沉香降气汤加人参、茯苓。不愈。进以辟邪膏。无不效者。

降真香 白胶香 沉香各半两 虎头骨 鬼臼去毛 龙胆草 人参 茯苓各半两 右为末。入雄黄半两。麝香一钱。炼蜜丸如鸡头实大。每服一粒。煎乳香汤下。又令儿带。及烧于卧室内尤妙。无不见效。亦治客忤。一方无鬼臼。有甘草。

雄黄丸出圣惠方 治小儿中恶。辟邪气。

雄黄研 真珠研各一两 麝香研半钱 牛黄如枣大研 巴豆四十枚去皮膜心研去油尽 大枣十四枚蒸熟去皮核研膏 右除枣外。同研为末。入枣膏和少许蜜。涂臼中。一千杵。捣为膏丸如粟米大。每服三丸。薄荷汤下。空心午后各一服。量大小以意加减。

疗小儿中恶等疾

鹿角 大豆各等分 右为末。相和匀。乳汁涂奶上。令儿饮之。

治小儿中恶暴死出经效良方

用葱白纳下部粪门。及鼻中。活。一方。以菖蒲末着舌底。一方。吹两鼻两耳中效。

猪蹄散出圣惠方 治小儿寒热及恶气中人。

取猪后脚悬蹄。烧灰。末。以乳汁饮一撮。立效。

治小儿冲恶热毒烦闷

用生银水磨服之。忌生血。

治小儿辟恶气

用虎头骨煮汤浴小儿。数数用之。为佳。

治小儿寒热。恶气中人。

以湿豉为丸如鸡子大。以摩腮上及手心六七遍。又摩心脐上。旋祝之了。破豉。凡看有细毛。弃道中即瘥。

半夏丸出经验良方 治小儿腹暴满欲死。

用半夏随多少。微火爆。捣末。酒和为丸如粟米大。每服三五丸。淡姜汤、蜜汤服。

治小儿中猢狲噤出幼幼新书 凡身微热。双手捉拳。按胸前。口撮不开。缩肩。身体一似活猢狲。此候。因受胎六个月日。母见人弄猢狲。开口吸着其气。生来被风邪相击。致发此候。若不速治即死。

右取猫儿粪。烧烟熏之。即解。

治小儿生下多被恶气息冲着成疾方出鲍氏方

急取麝香一颗。冷水调搽之。灌之。

辟恶方出本草

以璫令小儿带之。能辟恶。璫。琥珀千年为璫。用与琥珀同。璫。(乌芍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