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学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响遏行云

响遏行云

列子.汤问》:“薛谭学讴(歌唱)于秦青,未穷(学完,学尽)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弗,不之;弗止,不之止,即不止之,之代薛谭),饯于郊衢(城邑外四通八达的道路旁)。抚节(抚,拍,击;抚节即打着拍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阻止)行云。薛谭乃谢(认错,道歉)求反(返),终身不敢言归。”

秦青的歌声,超尘拔俗,非同凡响,他的歌声以至能阻遏行云,使之留恋不去。

“响遏行云”后常用以形容歌声乐曲高妙超绝。唐赵嘏《闻笛》诗:“谁家吹笛画楼中,断续声随断续风。响遏行云横碧落,清和冷月到帘栊。兴来三弄有桓子,赋就一篇怀马融。曲罢不知人在否,余音嘹亮尚飘空。”


主谓 遏,阻止。行云,云彩飘动。声音响亮,把浮云都止住了。形容歌声嘹亮。《列子·汤问》:“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梁实秋《雅舍小品》:“抚节悲歌的时候,不妨声振林木,~。”△褒义。多形容歌唱技艺的绝妙高超。↔阗然无声。也作“高遏行云”、“游响停云”。


【典源】 《列子·汤问》:“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晋·张华《博物志》亦载,文大略同。

【今译】 古代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尚未掌握秦青的全部技艺,自以为完全学会了,于是辞别。秦青没有留他,在郊外路边为他饯行,秦青打着节拍,慷慨悲歌,歌声高亢嘹亮,振动林木,响彻天空,连行云也止住不动。这时薛谭才知自己不足,向秦青谢过,请求继续学习,从此再不敢提起回家。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歌声嘹亮动听。

【典形】 白云遏、唱歌云欲聚、遏行云、遏云、遏云歌、遏云妙响、歌声入青云、歌云、留云歌、秦讴、秦云、清歌驻白云、绕行云、入行云、响遏青云、响振林木、驻云、遏云讴、穿云衢、响遏碧云、歌响行云住、清唱云不去、响遏珠尘、林木激越、听歌云断、云绕扇。

【示例】

〔白云遏〕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唱歌云欲聚〕 北周·庾信《游山》:“唱歌云欲聚,弹琴鹤欲舞。”

〔遏行云〕 五代 · 魏承班 《玉楼春》:“声声清响遏行云,寂寂画梁尘暗起。”

〔遏云〕 唐·张祜《边上逢歌者》:“垂老秋歌出塞庭,遏云相付旧秦青。”

〔遏云歌〕 唐·罗隐《春思》:“蜀国暖迥溪峡浪,卫娘清转遏云歌。”

〔歌声入青云〕 唐·李商隐《戏题枢言草阁》:“歌声入青云,所痛无良媒。”

〔歌云〕 宋·杨亿《无题》:“才断歌云成梦雨,斗回笑电作嗔霆。”

〔留云歌〕 宋·张枢《壶中天·月夕登绘幅堂》:“赋雪词工,留云歌断,偏惹文箫怨。”

〔秦讴〕 宋·吴文英《声声慢·闰重九饮郭园》:“知道池亭多宴,掩庭花,长是惊落秦讴。”

〔秦云〕 唐·罗隐《江都》:“歌听丽句秦云咽,诗转新题罗锦铺。”

〔清歌驻白云〕 宋·黄庭坚《鹧鸪天》:“与君更把长生碗,略为清歌驻白云。”

〔绕行云〕 唐·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清风吹歌入空去,歌曲自绕行云飞。”

〔入行云〕 唐·苏轼《台头寺雨中送李邦直》之一:“清歌窈眇入行云,云为不行天为泣。”

〔响遏青云〕 五代·欧阳炯《花间集序》:“名高白雪,声声而自合鸾歌; 响遏青云,字字而偏谐凤律。”

〔响振林木〕 唐·白行简 《李娃传》:“举声清越,响振林木,曲度未终,闻者欷歔掩泣。”

〔驻云〕 宋·苏轼《苏州闾丘江君二家雨中饮酒》:“已烦仙袂来行雨,莫遣歌声便驻云。”


【词语响遏行云】  成语:响遏行云汉语词典:响遏行云

猜你喜欢

  • 桃之夭夭

    《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之夭夭”,形容桃花繁茂鲜艳盛开的样子。“桃”与“逃”谐音,故世人以“逃之夭夭”作诙谐语,意谓逃走得无影无踪。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这么一

  • 陶公木屑

    源见“竹头木屑”。喻可以利用的废置之材。清张问陶《久雨一首同亥白兄》诗:“谈昌葱涕亦仙药,陶公木屑皆奇谟。”

  • 雨踪云迹

    同“雨迹云踪”。宋曾觌《清商怨》词:“清宵寂,香闺隔。好梦难寻,雨踪云迹。”见“雨迹云踪”。宋·曾觌《清商怨》:“清宵寂,香闺隔。好梦难寻,~。忆忆忆。”【词语雨踪云迹】  成语:雨踪云迹汉语大词典:

  • 相忍为国

    《左传.昭公元年》:“曾夭御季孙以劳之,旦及日中,不出。曾夭谓曾阜旦:“旦及日中,吾知罪矣。鲁以相忍为国也,忍其外,不忍其内,焉用之?’”忍:容忍、让步。后因以“相忍为国”作为为了国家的利益而克制、忍

  • 瑚琏之珍

    同“瑚琏”。前蜀韦庄《又玄集序》:“沙之汰之,始辨辟寒之宝;载雕载琢,方成瑚琏之珍。”

  • 吾谁与归

    谁与归:即“与谁归”。归,归向,同道。 我和谁同道! 慨叹同道者的难得。语出《国语.晋语八》:“赵文子与叔向游于九原,曰:‘死者若可作也,吾谁与归?’”《礼记.檀弓下》引同。宋.徐铉《大唐故匡时启

  • 王质烂柯

    源见“柯烂忘归”。谓醉心棋艺。《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仙家每每好此,所以有王质烂柯之说。”【词语王质烂柯】  成语:王质烂柯汉语大词典:王质烂柯

  • 姬公吐握

    同“吐哺握发”。清顾炎武《复周制府书》:“未得登龙,俄承遗鲤。将下交乎白屋,复宠贲乎元?。此真姬公吐握之风,当亦园 绮趍从之日。”

  • 一沐三握发

    源见“吐哺握发”。谓一次沐浴须三度握起已散之发,形容礼贤下士或政务繁忙。三国 魏曹植《君子行》:“一沐三握发,后世称圣贤。”见“一沐三捉发”。太平天国·洪仁玕《英杰归真》:“干王恩高量广,不以初交见嫌

  • 凤沼

    同“凤凰池”。南朝 宋谢庄《让中书令表》:“臣闻壁门天邃,凤沼神深。”宋梅尧臣《次韵景彝祀高禖书事》:“君门赐胙予何有,不似矜夸凤沼傍。”【词语凤沼】   汉语大词典:凤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