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学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约法三章

约法三章

指刘邦率军攻入秦都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东北)听取张良等建议不取秦宫财物,只与父老约定法律三条,废除秦朝一切苛法,百姓大喜。后以此典比喻订立简明规约,或口头协议,以共同遵守。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军进入咸阳,想在秦宫中住下休息,经过张良、樊哙规劝,便下令将秦宫室中之贵重宝器财物和所有府库封存起来,率领军队回到霸上(今陕西西安市东)驻扎。刘邦召集附近各县的父老和有名望之人,对他们说:“父老们受秦朝严刑苛法的苦害已经很久了,批评朝政的要灭族,相聚议论的要杀头。我和诸侯们同受楚怀王的约定,先入关中(今河南灵宝东北故函谷关以西以及今陕西和甘肃东部秦岭以北地区)的在关中称王,所以我应该在关中称王。今天特地与他们约法三章:杀人的处以死刑,伤人和抢劫的依法治罪。此典又作“三章律”、“汉三章”、“三章约”、“关中新约法”。

【出典】:

史记》卷8《高祖本纪》362页:“(刘邦)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在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

【例句】:

唐·骆宾王《畴昔篇》:“慎罚宁凭两造辞,严科直挂三章律。” 唐·李商隐《故番禺侯以赃罪致不辜事觉》:“杀人须显戮,谁举汉三章。 唐·李商隐《今月二日不自量度》:“愿守三章约,尝期九译通。” 宋·汪元量《贾魏公府》之七:“关中新约法,江左旧清谈。” 元·耶律楚材《怀古一百韵寄张敏之》:“约法三章日,恩垂四百基。”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65回:“昔高祖约法三章,黎民皆感其德,愿军师宽刑省法,以慰民望。” 清·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51回:“这位继室夫人生得十分精明强干,成亲的第三天,便和督办约法三章,约定从此以后,不许再娶姨太太。”


主谓 约,约定;法,法令;章,条款。原指刘邦进入咸阳后,废除秦法,另行制定三条简单的法令。《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后泛指事先约好大家必须遵守的简明条款。叶辛《追回的青春》:“在试销期间,她就同大家~:不管是远亲近邻,一律杜绝开后门。”△用于法令或规章制度方面。→无法可依


【典源】 《史记·高祖本纪》:“ (刘邦) 召诸县父老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 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

【今译】 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军西入咸阳,秦朝灭亡。刘邦召集附近各县父老豪绅,说:“秦施暴政酷法,大家备受其苦。如今我先入关中,理当称王。我与诸位只订法三条: 杀人者处死,伤人和抢劫都要治罪,此外一切秦法尽除。”

【释义】 后以此典指订立的简明规章、法令。

【典形】 关中新约法、汉三章、三章律、三章约、约法三章、三章布国门。

【示例】

〔关中新约法〕 宋·汪元量《贾魏公府》之七:“关中新约法,江左旧清谈。”〔汉三章〕唐·李商隐《故番禺侯以赃罪致不辜事觉》:“杀人须显戮,谁举汉三章。”

〔三章律〕 唐·骆宾王《畴昔篇》:“慎罚宁凭两造辞,严科直挂三章律。”

〔三章约〕 唐·李商隐《今月二日不自量度》:“愿守三章约,尝期九译通。”

〔约法三章〕元·耶律楚材《怀古一百韵寄张敏之》:“约法三章日,恩垂四百基。”


【词语约法三章】  成语:约法三章汉语词典:约法三章

猜你喜欢

  • 虹霓志

    汉初学者缀缉《尔雅.释天》:“䗖?(dì dōng),虹也。霓为挈贰(霓的别名)。”宋.邢昺《疏》:“《音义》云:‘虹双出,色鲜盛者为雄,雄日虹:暗者为雌,雌日霓。’”古人认为虹是天之气,有雌雄之别。

  • 见胆明镜

    源见“秦庭朗镜”。指能分辨贞邪的镜。隋薛道衡《豫章行》:“空忆常时角枕处,无复前日画眉人。照骨金环谁用许,见胆明镜自生尘。”

  • 楚才晋用

    源见“楚材晋用”。比喻用才不当。邹韬奋《不能两全》引吴晓晨信:“既是天赋他聪敏的资质,要削足就履般来受这特殊环境的支配,楚才晋用,那是不可能的。”并列 比喻用才不当。邹韬奋《不能两全》引吴晓晨信:“既

  • 化作三年碧

    同“化碧三年”。周实《痛哭》诗:“化作三年碧,荣于一字褒。”

  • 风树之悲

    同“风木之悲”。唐道宣《续高僧传.译经二》:“临朝端默,过隙之思弥轸;垂拱岩廊,风树之悲逾切。”见“风树之感”。《续传灯录二·释宝唱》:“临朝端默,过隙之思弥轸;垂拱岩廊,~愈切。”【词语风树之悲】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泛指办事事先须有准备,方能应付复杂局面,得到成功。古人说得好,办任何事情,都要事先有准备,才能保证成功。如果不有所准备,则注定失败。预先想好再发言,就不致临场打蹶;作事预先有计划,办起事来不会发愁;行

  • 石兄

    宋费衮《梁溪漫志.米元章拜石》:“米元章守濡须,闻有怪石在河堧……公命移至州治,为燕游之玩。石至而惊,遽命设席,拜于庭下,曰:‘吾欲见石兄二十年矣。’”后以称佳石、奇石。宋杨万里《题李季章中书舍人石林

  • 甘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

    甘( ㄏㄢ hān )酒:沉湎于酒。甘,同“酣”。嗜音:陶醉于音乐。峻宇:高大的屋宇。雕墙:彩绘的墙壁。!沉湎于酒,陶醉于音乐,建筑高大殿宇,精细雕饰宫墙。这些事只要有一桩,就没有人不灭亡。语出《书

  • 女遗螺壳

    《艺文类聚》卷九十七引《搜神记》:“晋安谢端,侯官人,少孤,年十八,恭谨自守。后于邑下得一大螺,如斗许,取贮瓮中。每早至野还,见有饮饭汤火,端疑之。于篱外窥,见一少女从瓮中出,至灶下燃火,便入问之,女

  • 扫地以尽

    比喻破坏无余。梁启超《新民说附录·说国风》: “昔顾亭林《日知录》著世风一篇,叙历朝风俗变迁升降之迹,而叹息于春秋之美风,至战国而扫地以尽。” 参见:○扫地尽矣述补 比喻摧毁、破坏净尽或脸面风光丢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