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学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中郎将

中郎将

官名。秦、西汉为中郎长官,秩比二千石,隶郎中令 (光禄勋)。职掌宫禁宿卫,随行护驾,协助郎中令 (光禄勋) 考核选拔郎官及从官,亦常奉诏出使,职位清要。后又专设五官、左、右中郎将分领中郎、常侍侍郎,谒者。期门(虎贲)、羽林郎等禁卫军亦专设中郎将统领。其职多由外戚及亲近官员担任,加中朝官号。东汉省并郎署,中郎、侍郎、郎中悉归五官、左、右三署,作为后备官员。五官、左、右中郎将仍隶光禄勋,职掌训练考核选拔郎官。宫禁宿卫侍从之职归虎贲、羽林中郎将。别设使匈奴中郎将管理南匈奴事务。亦有单称中郎将者。东汉末至魏晋南北朝,置诸名号中郎将为统兵将领,遂成为次于将军、高于校尉的统兵武职名称,品秩高低不等,其东、南、西、北四中郎将职位尤重,高于一般杂号将军。唐高祖武德七年 (624) 改左、右卫的三卫五府、诸卫翊府、太子诸率府的三卫三府诸内府长官骠骑将军为中郎将,各领禁卫府兵,统校尉、旅帅、亲卫、勋卫等官。诸卫所置正四品下,诸率所置从四品上。高宗永徽三年 (652) 改名旅贲郎,旋复旧。宋朝环卫官中左右金吾卫、左右卫、左右千牛卫亦置,位次将军,高于郎将,无职事、无定员,仅为武臣赠典、武臣责降散官及安置武职闲散人员,或除拜宗室、外戚。参见有关各条。


官名。秦置,汉因之。西汉时皇帝的侍卫分五官、左、右三署,各置中郎将以统帅侍卫,皆秩二千石,位低于将军。平帝时又置虎贲中郎将。东汉沿置,又增置东西南北四中郎将、羽林中郎将、使匈奴中郎将;建安以后,地方割据,自相署置,多名中郎将。其后,魏、晋、宋、齐、梁、陈等皆沿置。唐代各卫府也置中郎将,正四品下。宋代也有中郎将。均掌执戟值班、宿卫侍从、守护殿门、出充车骑之诸郎。五官中朗将,掌五官郎;左中郎将,掌左署郎;右中郎将,掌右署郎;虎贲中郎将,掌虎贲郎;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郎中令》、《后汉书·百官二》、《新唐书·百官四上·十六卫·亲卫之府》、《宋史·职官六·环卫官》、《通典·职官十一·中郎将》。

猜你喜欢

  • 羽林左右部督

    官名。三国蜀置羽林左右部督各一人,《三国志·李恢传》有羽林右部督,可知当有左部督。其职如东汉的羽林中郎将。

  • 戊校尉

    官名,汉置,掌西域屯田事。《后汉书·西域传》:“元帝又置戊、已二校尉,屯田于车师前王庭。”“后阿罗多复从匈奴中还,与卑君争国,颇收其国人。戊校尉阎详虑其诏引北虏,将乱西域,乃开信告示,许复为王,阿罗多

  • 行征南将军

    杂号将军名,三国魏置,行,代行,凡将军皆掌征伐。《三国志·魏书·曹仁传》:“从平荆州,以仁行征南将军,留屯江陵,拒吴将周瑜。”

  • 中都官曹尚书

    官名。据《晋书·职官志》所载,东汉有中都官曹尚书,“主水火盗贼事”,与《通典》所记东汉时二千石曹尚书的职掌相重复,不知所记孰是。参见“二千石曹”。

  • 都督同知

    官名。元末朱元璋于大都督府置,又称同知都督。初一人,从二品。吴元年 (1367) 改从一品。隶都督府。洪武十三年 (1380) 改设五军都督府,均置。永乐元年 (1403) 所设北京留守行后军都督府及

  • 右大丞相

    官名。北魏以来常于“丞相”上加大字以示尊崇。北周静帝大象二年(580) 置左、右大丞相,以宇文赞为右大丞相,位在左大丞相下。不久罢。参见“大丞相”。

  • 同凤阁鸾台三品

    宰相职衔。即同中书门下三品,唐武则天光宅元年(684)改,中宗神龙元年(705)复称同中书门下三品。官名。唐武则天光宅元年(公元684年)改中书省为凤阁,门下省为鸾台,同中书门下三品改称同凤阁、鸾台三

  • 观阁令史

    官名。三国蜀置。《晋书·陈寿传》:“仕蜀为观阁令史。”官名,三国蜀置,其职不详。《晋书·陈寿传》:“仕蜀,为观阁令史。”

  • 右银青光禄大夫

    官名。西魏、北周置。《周书·黎景熙传》:“魏恭帝元年 (554),进号平南将军、右银青光禄大夫。”为加官,无具体职掌,正七命。参见“光禄大夫”。散官名。北周置,秩正七命,参见“银青光禄大夫”。

  • 户部提举帐司

    官署名。南宋高宗绍兴 (1131—1162) 中置,总管天下帐状,由户部左曹郎中、员外郎兼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