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学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五校尉

五校尉

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校尉合称。西汉武帝置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八校尉,掌宿卫兵。东汉省中垒、胡骑、虎贲,余为北军五校,以五校尉领之。官显职闲,待遇优厚,多以皇族及亲近者居之,隶北军中候。三国魏、西晋隶领军(中领军),与中垒将军、武卫将军同领禁军宿卫兵,各立营,设属官。后宿卫之职主要由二卫、四军、骁骑等营担任,其职渐轻,或省营兵。东晋兴宁二年(364)罢。南朝宋永初元年(420)复置,用以安置勋旧,不领营兵,为侍从武官之职,齐、梁、陈因之。北魏员各二十人,北齐员各十人,隶左、右卫府,皆为无职事之散员官。

猜你喜欢

  • 非公室告

    秦代诉讼案件的一种。据《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凡有关家长对子女、主人对奴隶的侵害行为的控告,即为“非公室告”。其中规定:“主擅杀、刑、髡其子、臣妾,是谓非公室告。”又规定:“子告父母,臣妾告主,

  • 中华民务兴利公司债券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孙中山和同盟会以广东募债总局和中华民务兴利公司名义发行,用于筹集革命经费。券面一千元,规定“自本公司开办生意之日始,每年清还本利五分之一,限期五年之内本利清还”。在日本横滨印

  • 黎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赛,各方言还有侾、杞、闰、美孚等不同称呼。人口1112498人(1990年),聚居海南岛中南部。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其来源有土著、主要自大陆迁往及南洋移入等说。西汉时属

  • 六牦牛部

    吐蕃雅隆部落中最早的部落名。吐蕃史书记载远古传说称:有聂墀赞布者,自称为天神所生,至下界为六牦牛部之王,即吐蕃的第一世赞普。有谓此部落当与越巂一带游牧的羌族部落为同一支系。

  • 高德政

    ?—559北齐勃海蓨县(今河北景县西)人,字士贞。初为仪同三司高洋开府参军,甚相亲狎。魏丞相高欢擢为相府掾,以为腹心。欢死,乃随洋留守于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参掌机密。及洋受禅,任侍中,累迁尚书右仆射

  • 突厥文

    古代操突厥语民族使用的一种拼音文字。有四十个字母,其中一半以上都见于不同文献的变体。突厥汗国、回纥汗国、高昌回鹘、黠戛斯(今柯尔克孜族)、骨利干(在西伯利亚)等都曾使用这种文字。因字形与古代北欧日尔曼

  • 客纲

    明代商人对外贸易之组织。嘉靖三十五年(1556),海道副使汪柏令广东、徽州、泉州等地商人组建。每纲设纲首一人,总管纲内事务。后逐渐变为主持并操纵外国商船贸易之商业团体。

  • 运使

    宋代转运使的简称。

  • 安守

    ?—1586明建昌(今四川西昌)人。彝族。与五咱、王大咱同为建昌地区彝族头人。万历十四年(1586)十一月,四川巡抚徐元泰借口此三人与越巂邛部彝联合为乱,率军征伐,他中伏死,五咱败走昌州被俘,王大咱亦

  • 察院

    ①官署名。唐代御史台三院之一,为监察御史办公之所。院有都厅,为诸监察御史会话之所;又有吏察厅、礼察厅、兵察厅、刑察厅等,知馆驿使、监察使者亦各有厅;察吏、礼部兼监察使者为同僚之冠,谓院长。五代迄宋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