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学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京卫指挥使司

京卫指挥使司

官署名。明代军事机构。掌拱卫京师、守护宫禁。分上直卫亲军与非亲军卫。上直卫亲军有南、北京卫,不隶于五军都督府;非亲军卫有隶五军都督府与不隶五军都督府之别。设官品秩均与诸卫相同。

猜你喜欢

  • 全州路

    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全州置。治清湘县(今全州县)。辖境相当今广西全州、资源、灌阳等县地。属湖广行省。明洪武元年(1368)改为全州府,九年降为全州。

  • 申徒

    即“司徒”。《史记·留侯世家》:“以良(张良)为韩申徒。”《汉书·张良传》作“韩司徒”。“申徒”当系俗称。

  • 宋太宗实录

    书名。北宋钱若水等撰。八十卷。若水以至道三年(997)十一月受命监修,即引柴成务、宋度、吴淑、杨亿同修。咸平元年(998)八月书成。亿用力最勤,独修五十六卷。是书起太平兴国元年(976)十二月,迄至道

  • 中执法

    官名。(1)汉代御史中丞之别称。(2)三国吴置,员一人,掌监察群臣。

  • 钟(鍾)绍京

    唐虔州赣县(今江西赣州)人,或称南康(今属江西)人,字可大。书法家钟繇后裔。初为司农录事,以善书直凤阁。武则天时,诸宫殿、明堂题额、九鼎铭文,皆出其手。唐隆元年(710),参与平韦氏乱,拜中书侍郎、同

  • 更漏子

    词牌名。因唐温庭筠词中多咏更漏而得名。双调,四十六字,上、下阙皆六句。上阙两仄韵、两平韵;下阙三仄韵、两平韵。后又作曲牌名。

  • 佛宫寺释迦塔

    即“应县木塔”。

  • 丁柯斯基

    1790—1875俄国人。外交官。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随第十一批东正教传教士团到北京,受俄国外交部委派专门搜集中国旧地图及地理记载,并参与翻译蒙古法典。道光二年(1822)返回彼得堡。著有《18

  • 步大汗萨

    北齐朔州太安狄那(今山西寿阳北)人,或云代郡(治今山西大同市东北)人。鲜卑族。北魏末投尔朱荣,后从尔朱兆,任帐内大都督。兆败,降高欢,任第三领民酋长,累迁北雍州刺史。东魏时,受命招抚柔然,还镇河阳(今

  • 羽林中郎

    官名。北魏置,负责皇帝的禁卫。多由宗室或鲜卑拓跋部人充任,为皇帝左右亲信之职。太和十七年(493)职令定为从四品上,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无此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