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学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冀州

冀州

①古人以指中国,即中原。顾炎武《日知录·惟彼陶唐有此冀方》:“古之天子常居冀州,后人因之,遂以冀州为中国之号。《楚辞·九歌》:‘览冀州兮有余,横四海兮无穷’。”②古九州之一。《书·禹贡》的冀州,西、南、东三面都以当时黄河与雍、豫、兖、青等州为界,指今山西和陕西间黄河以东、河南和山西间黄河以北及山东西部、河北东南地。《尔雅·释地》:“两河间曰冀州。”《周礼·职方》:“河内曰冀州。”因另有幽、并二州,包括地区较《禹贡》为小。③西汉武帝十三刺史部之一。察郡、国十,约当今河北中南部、山东西端及河南北端。东汉治高邑县(今河北柏乡县北固城),桓、灵间移治邺县(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城),领郡、国九,辖境较西汉为大,北展至今河北大清河、天津市海河以南,东至于海。魏、晋治信都县(今河北冀州市),辖境渐小。晋惠帝后冀州为十六国后赵所有。先治襄国县(今河北邢台市),后治邺县。前燕移治信都县,前秦复治邺县,后燕复移治信都县。北魏皇始二年(397)平信都县仍置。隋大业三年(607)改为信都郡。唐初复为冀州。龙朔二年(662)改为魏州,咸亨三年(672)复旧。天宝元年(742)改为信都郡,乾元元年(758)复为冀州。辖境相当今河北冀州市、南宫、新河、枣强、武邑、衡水、阜城等市、县地。宋属河北东路。元属真定路。明洪武二年(1369)省信都入州,辖境相当今南宫、新河、枣强、武邑、冀州市等市、县地。属真定府。清雍正二年(1724)升为直隶州,增领衡水县(今市)。属直隶省。1913年废,改本州为县。④东晋义熙六年(410)刘裕灭南燕后侨置冀州于北青州之东阳城(今山东青州市北)。寻省。南朝宋元嘉九年(432)又置。侨治青州历城县(今山东济南市)。此后或侨治东阳城,或侨治历城县,常与青州同治。泰始四年(468)历城县为北魏所陷,徙废。⑤南朝宋泰始中失淮北诸州后侨置。与青州合治于郁洲(今江苏连云港市东云台山一带)上。齐建元初,全领东海一郡,有今江苏淮阴、涟水、沭阳等市、县地。梁侯景乱后,地入东魏,改为海州。

猜你喜欢

  • 主计处

    官署名。清末海军部所属机构。宣统二年(1910)设。掌核计本部各项出入款目,各省支出海军款目,并办理海军统计报告事宜。辖统计、会计两科。置处长一人,科长二人,科员八人,录事六人。

  • 沅南县

    东汉建武二十六年(50)置。因在沅水之阴得名。县城乃上年马援征武陵五溪蛮时所筑,在今湖南桃源县东北。属武陵郡。隋开皇九年(589)并入武陵县。

  • 伊彻满洲

    满语,汉译新满洲。满语称新为伊彻、伊齐、义齐。旧满洲的对称。对努尔哈赤以后零星归附的东海各部,包括流居朝鲜的瓦尔喀,宁古塔东北、瑚尔哈河、松花江两岸的“三喀喇”(汉译“三姓”),以及索伦等部众补各旗披

  • 安达直隶厅

    清政区。光绪三十二年(1906)以杜尔伯特旗垦地置,又分黑龙江省属垦地益之。

  • 刘承芳

    1815—?清广西人。参加金田起义。咸丰三年(1853)克南京后封翼殿簿书,职同总制。八月升翼殿丞相,职同指挥。十月升地官又副丞相,仍理翼殿。四年随石达开赴皖安民。后不详。

  • 夏绥

    唐方镇名。贞元三年(787)置夏州节度观察处置押蕃落使,又称夏绥节度观察处置押蕃落使。治夏州(今陕西靖边县北白城子),领夏、绥、银三州。元和九年(814)增领宥州。中和二年(882)号定难军。此后为党

  • 宗女

    同宗之女。清制,不入于*格格五等之宗室女儿皆称宗女。入八分公侧室所生女以上者,给五、六品俸,不封授,不入八分公以下宗女,不给俸,不封授。

  • 诸节

    西周各级受有符节官吏的统称。《史记·周本纪》:“(武王)乃告司马、司徒、司空、诸节。”裴駰集解引马融曰:诸节即“诸受符节有司也”。

  • 道州

    ①隋开皇十六年(596)置,治郾城县(今属河南),大业初州废。唐武德四年(621)复置道州,贞观元年(627)又废。②唐贞观八年以南营州改置,治营道县(今道县西)。十七年废入永州。上元二年(675)复

  • 叔豹

    相传为高辛氏时*八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