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学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参预政务大臣

参预政务大臣

官名。清末督办政务处之副长官。光绪二十七年(1901)设,无定额,以大学士、总督兼充。与督办政务大臣共同管理督办政务处事。

猜你喜欢

  • 丽土之狄

    春秋时族名。丽或作骊。居晋国之东,与*草中之戎并称。

  • 职吏

    汉代丞相(三公)及郡县官署各曹皆置。官府处理具体事务的员吏。晋代,凡郡、国户不满五千者置职吏五十人,五千户以上置六十三人,万户以上置六十九人;凡县户不满三百置十八人,三百以上置二十八人,五百以上置四十

  • 苍松县

    西汉置。治今甘肃武威市东南。属武威郡。十六国后凉吕光麟嘉四年(392)改为昌松县。

  • 官文

    1798—1871清满洲正白旗人,王佳氏,字秀峰。曾任蓝翎侍卫、头等侍卫、广州汉军副都统等职。咸丰四年(1854)擢荆州将军,在宜昌等地镇压太平军。后奉命统筹湖北全局,配合湘军陷汉阳、汉口、武昌。五年

  • 蕃育署

    官署名。明代上林苑监属署之一。置典署一人,正七品;署丞一人,正八品;录事一人,正九品。嘉靖时革典署。掌饲育鹅、鸭、鸡之事。

  • 闱捐

    清代地方政府征自典卖土地、房屋等不动产中的一种杂税。业主持契到官府用印,除按成交额每两征银三分作为税契银外,每两还须另交银一分,以佐文武乡试经费之不足。其制,雍正七年(1729)始于广东,后渐及各省。

  • 地区名。《公羊传》隐公五年(前718):“自陕而东者,周公主之;自陕而西者,召公主之”,即此。后人一般认为即战国陕陌,汉以后陕县,即今河南陕县西南旧陕县。一说“陕”当作“郏”,指王城所在的郏鄏而言。

  • 食医

    官名。(1)《周礼》天官之属。掌君王饮食之医官。中士爵。(2)隋唐尚食局属官。隋文帝时隶门下省,炀帝时隶殿内省,置四人。唐隶殿中省,置八人,正九品下。掌率主食王膳。

  • 凯里长官司

    土司名。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改凯里宣抚司置,属平越军民府,隶贵州布政使司。治在今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凯里。长官杨姓。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传至杨国兴,因故革司归流,地入清平县(今凯里

  • 龙泉府

    渤海置,并建号上京。公元八世纪中叶大钦茂定都于此。治龙州(今宁安市西南东京城)。辖境约当今黑龙江牡丹江市、宁安市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