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学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布政榜

布政榜

文书名。北宋亲王、节度使不赴本镇者,于除授之后,学士院仍撰写榜文,由朝廷颁下,告谕本镇军民,称为布政榜。

猜你喜欢

  • 中外大都督

    官名。东晋置。掌指挥全国军队,权任极重,不常置。一说即“都督中外诸军事”的别称。十六国后凉吕光即位前亦自称此号。

  • 井田科

    官署名。清雍正十二年(1734)置。属户部。掌管八旗土田及内府庄户,征收岁租。

  • 纳兰性德

    1654—1685清满洲正黄旗人,纳喇氏,初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大学士明珠长子。受学于徐乾学。康熙进士。官侍卫。喜读书,精鉴藏,善诗,尤工词,交游皆一时名士。曾集宋元以来诸儒说经之书,刻为《通

  • 郁地引那

    见“乌秅”。

  • 以吏为师

    秦统一后实行的一种强化封建专制主义政策。秦始皇于三十四年(前213)采纳丞相李斯建议,在禁绝私学,焚毁诗书的同时,要求学习法令避禁:“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史记·秦始皇本纪》)1975年湖北云梦

  • 集贤殿书院侍讲学士

    官名。唐代中书省集贤殿书院置,五品以上为之,以质史籍疑义。

  • 诸葛恢

    284—345晋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字道明。魏司空诸葛诞之孙。弱冠知名,试守即丘长,转临沂令。西晋末渡江,与荀闿、蔡谟皆字道明,号为“中兴三明”。安东将军司马睿以为主簿,迁江宁令。讨周馥有功,

  • 阿赖耶识

    梵文Alayavijnana的音译。意译“藏识”或“无没识”。别称“种子识”、“异熟识”。佛教名词。意为含藏诸法种子而执持不失。为瑜伽行派和唯识宗所立“八识”中之第八识,认为其“体相虽多”,而略说惟有

  • 节度使留后

    后(後)官名。唐代节度使入朝或宰相遥领节度使不临镇则置。开元十六年(728),萧嵩除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节度河西如故,则以牛仙客为留后,主持军政大事。李林甫、杨国忠为相,遥领陇右、剑南,分别以杜希望、崔

  • 折掘部

    一作叠掘。十六国时河西鲜卑部落之一。居今青海湖东。东晋太元二十年(395)为秃发乌孤击破,臣属之。后南凉主秃发傉檀即娶折掘部女为后。南凉嘉平三年(410)沮渠蒙逊围南凉姑臧,其部又降北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