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学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流外

流外

官制用语。在一定官阶、品位之外、谓流外;相反,则为流内。南朝梁指位不登乡品二品、十八班之外的七班,皆以寒微士人为之;从此班者方得进登十八班之第一位。梁天监七年(508)所置位不登乡品二品、在武官二十四班之外的八班,亦为流外,大通三年(529)并入武职三十四班。陈沿梁制。北齐循北魏官制,置流外九品。流外勋品与品官同,各给事力。西魏废帝三年(554)改流外品为九秩,以九为上。隋代九品正官、九品视官外,又置流外勋品至九品、视流外勋品至九品,皆无上下阶。唐代沿置,以诸司令史、赞者、典谒、亭长、掌固等为流外勋品至九品,视流外亦置勋品至九品。玄宗开元初,唯留萨宝府袄祝、萨宝率府、萨宝府史。宋代为杂流之一,为储司吏职及诸州、监司吏人在九品之外者,依选限可补授低级品官,称为入流,具有流外出身。后渐以流外称作未入流。

猜你喜欢

  • 曹頫

    清满洲正白旗人,字昂友。曹雪芹之父。康熙五十四年(1715),入嗣伯父曹寅,继任内务府员外郎督理江宁织造兼巡视江淮盐政。雍正时,以“骚扰驿站”获罪免职,产业被抄,举家迁居北京。

  • 圣安本纪

    书名。一名《圣安纪事》。明末清初顾炎武撰。二卷。记述弘光一朝史事,起崇祯十七年(1644)四月史可法督师淮上,至弘光元年(1645)六月弘光帝被俘至北京止。隆武朝上弘光帝尊号曰圣安帝,故名。

  • 长吏

    地位较高官吏的统称。秦、汉一般指秩六百石以上官吏,县丞、尉禄秩虽低,亦可称长吏。魏、晋以后,多指县令长和郡守。

  • 寒山寺

    佛寺名。位于今江苏苏州西郊枫桥镇古运河岸旁。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唐贞观四年(630,一说大历时),诗僧寒山居此,因得名。张继有诗《枫桥夜泊》,脍炙人口,寺因诗而名,远播日本。后屡经

  • 中贵人

    皇帝宠幸之宦官。《史记·李将军列传》:“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裴骃集解引《汉书音义》:“内官之幸贵者。”

  • 郗愔

    313—384晋高平金乡(今山东嘉祥南)人,字方回。郗鉴子。袭爵南昌公,征拜中书侍郎。曾任骠骑将军何充、征北将军褚裒长史。迁临海太守。弟昙卒后,淡泊政事,在郡优游,与王羲之、许询相善,修黄老之术。信奉

  • 马球

    见“击鞠”。

  • 皇太子

    皇帝指定的皇位继承人,始称于西汉。《汉书·高帝纪》:“汉王即皇帝位于氾水之阳。尊王后曰皇后,太子曰皇太子。”后遂为历代沿称。亦省称太子。

  • 官都

    官名。一说为众官之长。相当冢宰。《管子·问》:“五官有度制,官都其有常断。”尹知章注:“官都,谓总摄诸司者也。五官既各有制度,官都复自有常断。”郭沫若集校:“此官都与五官同列,当为中央之官都”,“在中

  • 悼齿

    即“淖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