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学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漕船附载土宜

漕船附载土宜

清代漕船允许运军、舵工、水手附载之土特产物品。可沿途售卖,所过关津,免予输税,为优恤运军之规定。每艘漕船运军可附载土宜六十石。雍正七年(1729)加增四十石,并允许舵工二人每人带土宜三石,水手无论人数,每船带土宜二十石,合计每船允带土宜一百二十六石,永为定例。乾隆三年(1738)又准漕船回空可附载梨、枣等六十石,沿途售卖。

猜你喜欢

  • 谭鑫培

    1847—1917清末湖北江夏(今武汉)人,原名金福,堂号英秀。清咸同京剧名伶叫天儿(谭志道)之子,有“小叫天”之称。早年在京习须生。一度嗓塌,改演武行。后嗓音恢复,仍唱须生。光绪十六年(1890)任

  • 李雁南

    ?—1911清末广东开平人,名群。早年曾投绿林。光绪二十一年(1895)广州起义(乙未广州之役)后,加入三合会,南渡槟榔屿(在今马来西亚),结识孙中山。继至缅甸。宣统二年(1910)返香港,次年参加广

  • 大顺通宝

    明末张献忠所建大西国铜币。铸于大顺元年(1644),圆形方孔,钱文楷书,背无文,或有工、户字。大顺通宝

  • 野台

    又称野望台。战国赵武灵王筑。在今河北新乐市西南。《史记·赵世家》:武灵王十七年(前309),“王出九门,为野台,以望齐、中山之境”。后世一作“望台”,又名“义台”,见《史记》裴駰集解引徐广注、张守节正

  • 三世说

    ①先秦法家的历史进化观。《商君书·开塞》:“上世亲亲而爱私,中世上贤而说仁,下世贵贵而尊官。”《韩非子·五蠹》:“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用以说明儒家的仁义道德只行于古,而不行于今

  • 汉学商兑

    书名。清方东树著。三卷。初刊于道光十一年(1831)。为抨击汉学以维护程朱理学而作。体例仿朱熹《杂学辨》,分条摘录自黄震、顾炎武下迄汉学家戴震、江藩、焦循等著作原文,各为辨驳于下。谓“程、朱之道与孔子

  • 副库掌

    官名。清代内务府各库属官。营造司所属木、铁、炭等七库及铁作、漆作、炮作等三作,养心殿造办处各库,武英殿修书处各库,御茶膳房库皆设。自七品至无品级不等。隶于库掌下,分掌本库所贮物品等事。

  • 上驷院

    官署名。清代内务府所辖三院之一。掌管理、供养御厩、马厂之马匹驼只,以供扈从应用。与武备院、奉宸苑合称内三院。初名御马监,顺治十八年(1661)改称阿敦衙门,康熙十六年(1677)改是称。下设左、右二司

  • 木牛车

    攻城器械。如轒辒、木驴之类。以坚木厚板为平顶之屋,裹以生牛革,下施四轮,自内推进,蔽敌矢石以攻城。多见于宋代。

  • 贺麻路乎

    ?—1777清甘肃循化(今属青海)人。撒拉族。乾隆二十六年(1761)拜甘肃安定(今榆中)人马明心为师,习回教新教哲赫林耶派。三十四年为世袭总掌教,以传播邪教被控于甘肃按察使,发配乌鲁木齐给兵丁为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