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学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胡元倓

胡元倓

1872—1940

湖南湘潭人,字子靖,号耐庵,晚署乐诚老人。拔贡出身。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留学日本。次年返国,致力教育救国。在长沙创办明德学堂,自任监督。聘黄兴入堂任教。三十年华兴会谋长沙起义,事泄后,他帮助黄兴脱险。又与龙湛霖、谭延闿另立经正学堂。教学中提倡中西学科并重。宣统三年(1911)出任中国留日学生监督,年底辞归。1912年将明德、经正合为一校。先后在北京、汉口创设明德大学。1926年后停办大学部,专办明德中学,颇具声誉。1938年迁至湘乡。同年7月曾参加汉口国民参政会。有《耐庵言志诗》。

猜你喜欢

  • 达玛

    即“达磨”。

  • 杨禹昌

    1885—1912清末四川资州(今资中)人,字敏言。光绪三十三年(1907)肄业于北京蜀学校。宣统元年(1909)考入保定陆军师范学堂,毕业后充清河陆军中学堂教习。三年,武昌起义,南下上海参加同盟会。

  • 已氏县

    西汉置。治今山东曹县东南。属梁国。北齐废。隋开皇四年(584)复置,六年改名楚丘。

  • 咨议局常驻议员

    官名。清末各省咨议局议员之一种。宣统元年(1909)置。由本局议员按十分之二比例互选,任期一年。除行使一般议员权力外,得常到局办事,协助议长、副议长处理会期外有关咨询、人民陈述等事宜。

  • 吴声十曲

    六朝时流行于长江下游地区民歌曲调之概称。即《子夜》、《上柱》、《凤将雏》、《上声》、《欢闻》、《欢闻变》、《前溪》、《阿子》、《丁督护》、《团扇郎》等十首。前三曲唐代以后失传;后七曲中之《前溪》传为内

  • 杨木答兀

    女真人。初受明封为开原(《朝鲜实录》作开阳)三万卫千户。以骁勇称。永乐二十年(1422),因明守官非理虐害,谋叛,肆行剽掠,逃至朝鲜阿木河近地东良北。旋复至图们江外。明廷先后遣使招抚,不听。宣德八年(

  • 左御史台

    官署名。唐神龙元年(705)改左肃政台置。及废右台,即去“左”字。参见“御史台”。

  • 出卖开平矿务局合同

    英国强迫中国方面认可放弃开平矿务局的契约。清光绪二十六年七月初五日(1900.7.30),由英籍德国人德璀琳(Gustar von Detring,1842—1913)以开平矿务局代理人身份,与英方代

  • 草契

    宋代指文契的草本。又称小契。宋制,凡人户典卖田宅,须赍草契赴官请买正契投印。而民间则往往仅凭草契领钱交易,或只请印纸粘接草契后,不印契,亦不过割税租。

  • 无害吏

    秦汉官制术语,用以说明官吏的品行和能力。《史记·萧相国世家》:“以文无害为沛主吏掾。”历来注家说法不一,一说以为通晓法律令,无人能与之比者;一说持法公正,不以己意私怨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