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学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东瓯

东瓯

古代东南越族一支。亦称瓯越。主要分布在今浙江南部的瓯江流域一带。其来源主要有越国后裔说和土著说二种。以农业生产为主,擅长造船航海,有断发文身之俗。其名早见于周世,秦并天下后,其首领被废为君长,以其地为闽中郡。秦末诸侯叛秦,首领摇率东瓯人从番阳令吴芮抗秦,后又附刘邦击西楚霸王项籍,因佐汉有功,汉惠帝三年(前192)被封东海王,都东瓯(今温州),故又称东瓯王。武帝初,被闽越发兵围困,“乃使人告急天子”。武帝派严助发会稽兵援之。闽越引兵而退。其首领率众徙处江淮之间。

猜你喜欢

  • 音吉善

    参见“家素谋”(1947页)。

  • 陈六

    见“萧孝穆”(1994页)“耶律庶成”(1320页)。

  • 秘书监

    西夏官署名。系七种司品以外的机构,同次等司。掌国家图书著作等事。设秘书监、秘书少监等官。

  • 尧乐博斯

    1889—1971民国时期新疆官僚。又译尧乐巴斯或尧老博士。原名马穆提吾受,字景福。维吾尔族(一说为汉维混血)。新疆巴楚县人。幼时随姐流落北京,精通汉语。后被哈密王沙木胡苏特带回新疆,担任王府翻译、镇

  • 美登

    僜语音译,意为“穷人”。解放前僜人社会中的贫民。随着氏族组织解体,私有制的发展而产生。占有少量土地,缺少劳动工具,生活贫困。有的需要靠当雇工和借贷维持生活,成为被剥削的对象。

  • 麦西拉甫

    新疆维吾尔族文化娱乐活动。又称麦西来普、麦西乃普、麦西热甫。阿拉伯语,意谓“集会”、“聚会”。一般在喜庆节日或农闲时举行。先由若干人发起,邀集十余人或数十人参加。各人自带食物,聚于郊外或某地,一起唱歌

  • 阑遗户

    见“孛兰奚”(990页)。

  • 阳苴咩城

    即“羊苴咩城”(890页)。

  • 巴图济尔噶勒

    ?—1772清朝将领。卫拉特蒙古杜尔伯特部人。初任杜尔伯特宰桑。乾隆十九年(1754),从阿睦尔撒纳妻弟讷默库内附,隶正黄旗蒙古。二十年,随军征准噶尔部达瓦齐于伊犁,五月,与喀喇巴图尔阿玉锡等夜袭格登

  • 怯烈

    ①(?—1300)元朝官员。回回人。祖居西域,移居太原。世祖至元元年(1264),以中书译史从平章政事赛典赤经略川、陕。十一年(1274,一作十二年),署云南行省幕官,安抚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有功。十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