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学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白狄

白狄

春秋时狄人的一部。亦作白翟。一说狄人信仰萨满教,以青、赤、白、黑象征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白狄居西,崇尚白色,穿白色衣饰得名。春秋初居牧于陕北高原(今延安、延长一带),隔黄河,河东居赤狄。部分进入晋西北的汾水以西地区。与华夏诸侯秦、晋为邻。初受赤狄役使,随赤狄建北狄国家,向东扩展,不断与华夏邻国发生冲突。与晋国关系较密切,晋献公娶白狄狐突女生重耳(文公)和夷吾(惠公)。狐突及二子狐毛、狐偃(子犯)均为晋国大夫。周惠王二十一年(前656),晋国内乱。翌年,重耳随舅父狐毛、狐偃逃入白狄避难12年。狐氏为振兴晋国,成就晋文公的霸业多有建树。周襄王二十四年(前628),北狄内乱。翌年,遭到晋国攻击,酋帅白狄子被俘。随之,北狄分裂。周顷王三年(前616),长狄首先脱离赤狄,白狄也于周定王六年(前601)脱离赤狄投附晋国。长狄、赤狄先后被华夏诸侯击灭后,白狄成为秦晋争霸中的中间势力。周简王七年(前579),受秦国之挑唆进攻晋国,战于交刚(今山西隰县境),兵败。后又联合晋国攻秦,或保持中立。因受秦国驱逐,又受晋悼公“和戎”政策的影响,被迫出让土地向东迁徙,进入今山西盂县、昔阳和河北石家庄、晋县地区。其部包括鲜虞、肥、鼓、仇由等支。周景王时(前544—前520年在位)肥、鼓为晋所灭,鲜虞势力强盛,屡败晋师,并于春秋末建中山国,雄居于诸侯之中。

猜你喜欢

  • 东女真

    高丽人对我国辽代部分女真人的称呼。分布史无明确记载,大体指居住在今松花江以东至日本海及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咸镜道一带包括完颜部在内的女真人。《高丽史》等朝鲜古籍,有时也称其为东北女真。公元1115年

  • 咸宁

    后凉灵帝吕纂年号。399—401年,凡3年。

  • 新律

    见“鼎新律”(2225页)。

  • 学董制

    清朝政府加强对回民统治的一种制度。乾隆四十六年(1781),苏四十三(撒拉族)领导的撒拉族、回族起义失败后,清政府为加强对回族人民的统治,命地方官吏选择回族士绅到清真寺中任学董,负责处理民事纠纷、宗教

  • 县主

    清代宗室郡王嫡女的封号。格格封号中第二等。多罗郡王和多罗贝勒之女,不分嫡生庶出,咸系“多罗格格”美称。初制,郡王之格格应封时,均以封为县主。康熙四十五年(1706)廷议,其侧福晋所生之女同与嫡出者一例

  • 恰博特沟墓群

    古墓葬。位于今新疆昭苏县城东32公里的恰博特沟山梁上。南距克达拉乡约2公里。海拔1566米。南北约1.5公里,东西1公里。墓葬约有90座。其中大型墓约10座,封堆高1.5—3米,直径15—30米,顶部

  • 钦居巡抚辽东地方都察院都御史

    明代官名。简称巡抚辽东都御史。明正统元年(1436)始置。与镇守辽东地方总兵官及太监(内臣)均为镇守辽东之重臣。衙门为巡抚都察院,设于广宁(今辽宁省北镇县)。又于辽阳(今辽宁省辽阳市)设行院。职务为提

  • 虚沙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十二宫下均设抹里。虚沙为辽圣宗※兴圣宫下之一抹里。

  • 代本

    藏语音译。亦称戴琫、戴绷、代奔、岱、本、戴絣。原意“箭官”,原为西藏地方政府军职名,相当于团长,管理兵马,防守卡隘,兼管驻防区内行政。清乾隆十五年(1750)设5名,后藏3名,由日喀则都司统辖;前藏1

  • 中俄塔城哈萨克归附条约

    俄国强迫清朝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884年12月(清光绪十年十一月),清朝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锡纶和俄国驻塔城领事巴勒喀什在塔尔巴哈台签订。共8款,主要内容:1.规定北起额敏河,南至玛里山附近,西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