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学吧>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李岘

李岘

【生卒】:712—766

【介绍】:

唐代诗人。郡望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京兆(治今陕西西安)人。曾祖吴王恪,父信安郡王李祎。玄宗开元二十年(732)以门荫入仕,自太子通事舍人转鸿胪丞,又转为高陵令、万年令、河南少尹、魏州刺史。天宝中,得罪杨国忠,贬为长沙太守。肃宗至德元载(756),任凤翔太守,兼御史大夫,入迁尚书左丞、礼部尚书。两京收复后,兼京兆尹,封梁国公。乾元二年(759),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因事触怒肃宗,贬蜀州刺史。宝应元年(762),代宗立,迁江陵尹、荆南节度使、知江淮选补使,入为礼部尚书,兼宗正卿,拜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广德二年(764)罢知政事,为太子詹事,不久,迁礼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充江南西道勾当铸钱使。九月,迁吏部尚书,知江南东西、福建道选事,兼劝农宣慰使,置铨洪州。永泰元年(765),改兵部尚书兼衢州刺史。二年(766)卒于任所,年五十五,赠太子少师。《宋史·艺文志七》著录《李岘诗》一卷,已佚。《全唐诗》存诗一首,《全唐文》存文一篇。事迹见唐李华《故相国兵部尚书梁国公李岘传》,新、旧《唐书》本传。

【生卒】:709—766

【介绍】:

为李唐宗室,其曾祖为太宗爱子吴王恪。以门荫入仕。玄宗天宝中,累迁京兆尹。肃宗乾元二年(759)入相,后贬官蜀州刺史。代宗朝再度入相,为宦官所排挤,罢相,官终兵部尚书兼衢州刺史。新、旧《唐书》有传,《全唐诗》存诗1首。

猜你喜欢

  • 纥干讽

    【介绍】:唐代进士,生平无考。《全唐诗》收其省试诗1首。

  • 浣花笺

    笺纸名。唐薛涛命匠人取浣花溪水造纸,为深红彩笺,名“薛涛笺”,又名“浣花笺”。李商隐《送崔珏往西川》:“浣花笺纸桃花色,好好题诗咏玉钩。”

  • 齐宫

    【介绍】:温庭筠作。写齐宫绮丽景致,感叹盛世不再。前6句以春日景色为背景,勾勒粉香鬓影的宫庭生活,末两句对残阳而嗟叹。以乐景写哀,华美的景象与凄迷忧伤的心境糅合在一起,全诗笼罩在悲凉的气氛中。

  • 阴行先

    【介绍】:或作阴行光、阴行真。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阴铿玄孙,张说妹婿。初为陈州司仓,历宜城公主府记室参军、长河令、蔚州别驾。入为庆王友,转太子中允。后拜国子司业,终邠王府长史。享年75岁。《全唐

  • 李昇

    【介绍】:字云举,江夏(今湖北武汉)人。从少室山道士学炼气养形之术,常布衣游于天下。与元稹、白居易曾有交往。唐末入宣州帅田頵幕。传说朱全忠篡唐后卒,年已147岁。《全唐诗》收诗1首,又作吕岩诗。

  • 唐人诗略

    选集。清姚其章编。此书今不习见。据清张缙彦《域外集》之《唐人诗略序》,此书当选于编者流放宁古塔后。选诗凡一千五百六十三首,一百九十八家。姚氏以为学唐人不应“珣”唐人,不当失己之性情,选诗者受时尚及选者

  • 谭紫霄

    【介绍】:见谭峭。

  • 振振

    战栗貌。李咸用《春宫词》:“眼光滴滴心振振,重瞳不转忧生民。”

  • 张文琮

    【介绍】:郡望贝州武城(今属山东),魏州昌乐(今河南南乐)人。贞观中为治书侍御史,迁复州、亳州刺史。高宗永徽元年(650)拜户部侍郎,出为建州刺史。新、旧《唐书》有传。《全唐诗》存诗6首,《全唐诗补编

  • 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

    【介绍】:刘禹锡作。元和十年(815)春,刘禹锡与柳宗元再次被贬黜出京,刘去连州,柳去柳州,二人同行至衡阳,时值分手,柳宗元写了三首诗赠别,刘禹锡酬答此诗。首联今昔对比以兴感,次联用典切人以崇柳,三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