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学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法书考

法书考

八卷。元盛熙明(生卒年不详)撰。据《书史会要》知其祖为鲜卑人,后居豫章(今江西南昌)。盛熙明清修谨饬,笃学多材,工翰墨,亦能通六国书。是书成于至正四年(1344)。是书卷前有欧阳玄、揭徯斯及虞集三序。据揭徯斯之序知,虞集之《法书考原序》在其前,揭氏序称“虞奎章既为之序,余特著其进书始末”。而欧阳玄之《法书考序》及揭徯斯之《法书考序》俱言及是书成时,近臣争相推荐,曾被朝廷推重。《法书考》分书谱、字源、笔法、图诀、形势、风神、工用等七类,末卷为附录印章、押署跋尾。卷一为《书谱》,辨古集评,集录仓颉以后自秦迄唐凡二百四十余人,成上、中、下三品,以风神骨气者居上,妍美功用者居下;后又列碑帖等六十余条。卷二为《字源》,其中语出独到,认识到“西方以音为母,华夏以文为基,诸国之风土语音既殊,而文字遂亦各异”。卷二中所列梵音十六声、三十四母(分为牙、齿、舌、喉、唇五音),及蒙古书四十一母,足资考证。卷三为《笔法》,分述如“操执”与“挥运”两方面。卷四为《图诀》,分述如八法、偏旁、勒法、向背法、垂缩法、点法、散水法、烈火法等凡三十种。卷五为《形势》,讲求书之布局,如布置、肥瘦等。卷六为《风神》,从情性、迟速、方圆等方面品评其高下。卷七为《工用》,指出学书须明确“宗学”,然后附以“临摹”之功,“丹墨”之要。卷八附录《印章》、《押署跋尾》;其中《印章》项附录较多,详细分为白字印、朱文印、三字印、四字印、轩斋印、名印、表字印等。《法书考》凡八卷,除卷一外,具采录成说,不支不蔓。其书对于运笔之妙,评书之精,甘苦疾徐之度,非一日之功可悟可成。是书虽采诸家之说,但择采甚精,颇足考证。有楝亭曹氏刊本、古书流通处影印楝亭十二种本,《十万卷楼丛书》本,上海涵芬楼影印本,《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江上云林阁藏书目

    四卷。清倪模辑。倪模(1750-1825),字预抡、遇春、遇村,号遇存,又号韭瓶,江西望江人,目录学家。嘉庆四年(1799)进士,官凤阳府教授。好藏书,搜集典籍,每遇旧本异书,必以重价购买,家藏七万余

  • 筠溪集

    二十四卷。宋李弥逊(1085-1153)撰。李弥逊,字似之,连江(今福建连江县)人。居于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大观三年(1109)上舍第一,调单州司户。累迁起居郎,以封事剀切,贬知庐山县,历知饶州,

  • 经学四变记

    四卷。《五变记》二卷。廖平撰。廖氏一生潜心于经术,极力倡导今文经学,著书立说有很多新的创见,独具特色。清末刊其学说于世,如《今古学考》等,见者无不惊异,为其治学精深而折服。廖平七十岁时(时任国学专门学

  • 种莲岁稿

    六卷。《文略》二卷。明朱宪(1525-?)撰。朱宪为辽王朱植六世孙。初封句容王,嘉靖十九年(1540)袭封。隆庆二年(1568)以罪降庶人,国除。此编《岁稿》刻于嘉靖三十五年(1556)。时宪三十二岁

  • 聊园全集

    十五卷。清孔贞瑄(约1675前后在世)撰。贞瑄字璧六,号历洲,晚号聊叟,山东曲阜人。生卒年均不详,顺治十七年(1660)进士。初在泰安、济南任职,后远宰大姚。著有《聊园全集》、《大成乐律》(已著录)、

  • 唐氏遗编

    四卷。宋唐棣(生卒年不详)编。棣字彦思,宜兴(今江苏省宜兴县)人,尝受业于程颐。棣与其他程氏门人共记平日与程颐问答之语而成此书,已载入《二程遗书》。康熙中,唐棣裔孙一学等重刊于家塾,易以《遗编》之名,

  •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三卷。元陈致虚(1290——?)撰。陈致虚,字观吾,号上阳子,江右卢陵(今江西吉安)人,元代全真道士。天历二年己巳(1329)陈致虚四十岁从赵友钦学道。撰有《金丹大要》十六卷,《度人上品妙经注》三卷、

  • 读《周礼》日记

    不分卷。清于鬯(1854-1910)撰。于氏字醴尊,号香草,松江府南汇县(今属上海)人,廪生。此书为于氏《学古堂日记》之一种。此书共十七条,其中《天官》十一条,《地官》四条,《春官》二条。字数不到一万

  • 京口三山全志

    十二卷。明许国诚撰。许国诚,正德七年(1512)河东史宗道辑成《京口三山志》十卷。已散逸。后虽有续金山志,而亭寺楼阁,代有兴替,后人诗章,亦未增补。许氏惜其胜景弗彰,文采湮没,遂博采故实,新其图绘,广

  • 蔚庐文集

    四卷。刘人熙(约公元1887年前后在世)撰。刘人熙字艮生,号蔚庐,湖南浏阳人。光绪三年进士。清时官至广西侯补道,一九一五年投入反袁(世凯)运动。一九一六年七月任湖南省督军兼省长。刘人熙崇尚程朱理学,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