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学吧>诗词古文>孙道绚生平

孙道绚生平介绍

孙道绚,号冲虚居士,宋代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善诗词,笔力甚高。遗词六首。>>查看孙道绚的诗词古文

评价

  孙道绚幼时熟读经史子集,一般只要看了,那基本就是过目不忘。若是要真正做个才女,想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为什么这样说呢?很简单,因为具备才女的条件不是每个女子所都能达到的。首先应该是出自书香门第吧?如果不是,也最起码从小受到过父母亲其中一人的熏陶,然后也得经历一些坎坷或者磨难。也就是说如果你处于一种衣食无忧,养尊处优的环境,即使会写,也只是平平淡淡的,不会有什么好作品的。最后申明一点就是天赋和后天的勤奋苦学。就像李清照,若非天资聪颖加上父母的培养,和她自己对诗词的痴迷,她日后又怎么会成为冠盖古今的第一才女呢?

  宋代的文化教育,确实是相当成功的。写词不仅只是男士们的专利,闺阁中的女子也纷纷拿起了她们手中的笔,实实在在地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才女,只是这些写词的女子,有写出名了的,也有平淡无奇的,有文史记载下来有名有姓的,也有记录不全遗漏了不少默默无闻的。所以说,虽然孙道绚只留下来了零星的史料供我们参考,但她比那些无名氏又幸运得多了。

  当她嫁给了男人后,接下来的日子将如同其她闺阁女子一样,孝敬公婆,相夫教子。前半生有过美好的时光,与其她女子寂寞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她本身并不是被丈夫冷落或者说抛弃,红颜未先薄命,夫君却撒手而去,抛下了母女俩。三十岁正值精力充沛,女性的内涵美和风韵最为迷人,而孙道绚从此走上孤单寂寞的人生旅途,一生再未嫁人。在世人的眼光里,她的确算得上是个遵守妇道的贤妻良母,满腹的才华和女人独特的情感全部倾注在儿子黄铢身上,以至儿子长大后也成为了一位写得一手好词的文人。如他的一首《渔家傲》就读来十分的清新洒脱。“永日离忧千万绪。雪舟远泛清漳浦。珍重故人寒夜语。挥玉尘。沉沉画阁凝香雾。 风砌落花留不住。红蜂翠蝶闲飞舞。明日柳营江上路。云起处。苍山万叠人归去。 ”看来母亲的那般聪慧细腻一一遗传到了他骨子里了。有一位好的母亲,培养出栋梁之才的儿子,这样的故事其实在古时候还是很多的。如欧阳修,他“四岁而孤”,母亲郑氏“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最终欧阳修成为了一大文豪。还如岳飞,母亲在他背上刺下“精忠报国”的故事,算是家喻户晓的,也使得他日后成为了一代抗金的爱国英雄。

  “等闲老去年华促。只有江梅伴幽独。”其实在宋朝,虽然女性地位已经不像是唐朝那样高贵了,但对待女性婚姻上的问题还是很宽容的,宋代的法律在原则上是允许妇女再嫁的。禁止的也只是居丧改嫁,强迫改嫁,背夫改嫁以及嫁娶有夫妇。就是说可以再嫁,绝对不会象明朝那种“一女不嫁二夫”的严苛的。你看李清照后来不也错嫁给一个叫张汝舟的?唐婉也被迫和陆游离婚再嫁了?也许孙道绚的夫家家境富裕,吃穿没有问题。也许是为了保全贞洁的名声,还也许没有再找到她生命中第二个归宿,一切一切的也许留给现在的我们去遐想。这样才使得她一才直未嫁,也所以任凭年华的流逝,真正的“咽泪装欢”。别小看“幽独”二字,其实是真正的道出了那种身边和内心的寂寞与孤独。

  “老怀无奈,泪珠零落。”是啊,这种无奈,我们都心知肚明的。泪水是最懂得主人的心境和情感的,它已经不再是曾经的那般流出来了,是因为流得太多,就剩下那么一点点,一点点的泪珠儿往下滴了。

  “ 不见。不见。人被绣帘遮断。”当风雨斑驳了青春,当岁月尘封着记忆,那些再永远看不见的青春,看不见的往事,看不见的人儿,何止是被这一绣帘所遮断?寂寞啊寂寞,你曾经陪伴了我多少个日日夜夜?也许每一次的寂寞,在一夜之间就会添上一根白发。幼时的丧父和早年的寡居,深深的刺痛着我的心,心中的苦难,人生的折磨,让我加快了苍老的容颜。

  我不知道,为什么每一个才女都会注定着有一个悲惨的命运?

  --------青若

生平

孙道绚,黄铢之母。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初(公元1131年前后)前后在世。三十岁丧夫,守志以终。生平著词甚富,晚以火毁。铢搜求流傅于人口者,仅得六首。张世南《游宦纪闻》录其悼亡一首,最为人所称。黄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收录了五首。赵万里辑本存词八首。《诗人玉屑》也记载了她的诗词片断。

猜你喜欢

  • 贺知章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 智豁

    智豁,字宏鉴,句容人。有《旅山集》。

  • 朱瑄

    字枢臣,江南吴县人。

  • 张嗣垣

    张嗣垣,字师仲。东莞人。明神宗万历间诸生。尝倘佯罗浮飞云诸胜。卒年三十二。有《馀力轩稿》。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三八有传。

  • 饶节

    饶节(1065~1129),宋代诗僧。字德操,一字次守,自号倚松道人、倚松老人,出家后法名如壁。江西临川人,江西诗派重要诗人。就学于吕希哲,与谢逸、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其诗淳真朴实,华而不绮,陆游称其为当时诗僧第一。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吕本中

    吕本中(1084-1145),字居仁,世称东莱先生,寿州人,诗人,词人,道学家.诗属江西派.著有<<春秋集解>>,<<紫微诗话>>,<<东莱先生诗集>>等.词不传,今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紫微词>>,<<全宋词>>据之录词二十七首.吕本中诗数量较大,约一千二百七十首。

  • 朱孟翁

    朱孟翁,东阳(今属浙江)人。月泉吟社第二十九名,事见《月泉吟社诗》。

  • 张俨

     东汉吴郡馀杭人。好学,有德行。汉末世乱,尝种瓠以售,得钱造桥,不乐营利。以是乡人重之。

  • 王伟

    (?—552)南朝梁陈留人。少有才学,通《周易》。初仕魏为行台郎,及侯景叛梁,依附景。凡表、启、书、檄,皆其所制。梁简文帝大宝二年,与彭㑺等害死简文帝。景既得志,规摹篡夺,皆伟创谋。景败伏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