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学吧>中医中药>中医典籍>小品方>治中蛊毒诸方

《小品方》治中蛊毒诸方·

治中蛊毒诸方。人有养畜蛊毒以病患,凡诊法∶中蛊状,令人心腹切痛,如有物啮,或吐下血,不即治之,食人五脏,尽即死矣。欲知是蛊与非,当令病患唾水,沉者是,浮者非也。

治蛊方。

鼓皮(广五寸,长一尺)蔷薇根(五寸,如足拇指大,细切)

上二味,以水一升,清酒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当下蛊,即愈。

又方土瓜根,大如拇指,长三寸,切,以酒半升,渍一宿,一服当吐下。

又方皂荚三挺,长一尺者,炙,去皮子,美酒一升,渍一宿,去滓,顿服。

又方

取荠 根,捣为末,以饮服方寸匕。

治蛊方。榉树皮(广五寸,长一尺) 芦薇根(五寸,如人足父指大者)

凡二物,切,以水一升,清酒三升,煮取一升,顿服,当下蛊。

治中蛊毒,吐血、或下血,皆如烂肝方。

根(三两) 荷根(三两)

上二味, 咀,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顿服即愈。又当自知蛊主姓名。

又方巴豆(一枚,去皮心,熬) 豉(三粒) 釜底墨(方寸匕)

上三味,捣,分作三丸,饮下一丸,须臾当下蛊毒。不下更服一丸。

治中蛊吐血方。

苦瓠一枚,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服,当吐蛊,如虾蟆蝌蚪之类。苦瓠毒,可临时量用之。

又方雄黄(研) 釜月下黄土獭犴(炙,各如枣)斑蝥(十四枚,去足翅,熬)

上四味,捣末,以酪浆服之,分为三四服,则吐虾蟆

治中蛊,心痛,吐血,欲死方。

盐一升,淳苦酒一升,煮令消和,一服立吐,蛊毒出。已用良验。

治蛊毒,腹痛,注下赤血,踯躅散方。

羊踯躅干姜藜芦(熬)附子(炮)巴豆(去皮心,熬) 野葛皮肉桂丹砂(研)雄黄(研)蜈蚣(炙,各一分)

上十味,捣为散,以水服一刀圭。不知,加一粟米。忌猪肉芦笋、生血物、生葱、狸肉

治蛊下血欲死方。蔷薇根(锉,一升)牛膝(五株)连翘子(一升) 蜡(一弹子许)

上四味,切,以水四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即愈。

治诸蛊,大便下血,日数十行方。巴豆(二七枚,去心皮,熬)藜芦(炙)附子(炮)芫青(去足翅,熬) 矾石(各二分,

上五味,捣下筛,别研巴豆如膏,和相得,以绵裹一大豆许,内下部中,日二三,愈。

猪肉芦笋狸肉

治蛊已食下部,肚尽肠穿者。

取长股虾蟆青背一枚,鸡骨一分,烧为灰,合纳下部,令深入。

治时岁蛊注,毒下,诸汤煎不能治,欲死者方。干姜(二两)附子(二两,炮)黄连(二两) 矾石(二两)

凡四物,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亦可以饮服。

又方黄连(一分) 面(二分)

凡二物,冶末,蜜丸,水服如梧子。雄黄丸,治蛊注,四肢浮肿,肌肤消索,咳逆,腹大如水状,漏泄,死后注易家人方。一名蛊胀方。雄黄(研)巴豆(去心皮,熬)莽草(炙)鬼臼(各四分)蜈蚣(三枚,炙)

上五味,捣筛为末,蜜和,更捣三千杵,药成,密器封之,勿令泄气。宿勿食,服如小豆一丸,不知加一丸。当先下清水,虫长数寸,及下蛇,或如坏鸡子,或白如膏,下讫后,作葱豉粥,鸭羹补之。忌生鱼、生菜、猪肉芦笋、冷水。暖食将养也。

治饮中蛊毒,令人腹内坚痛,面目青黄,淋露骨立,病变无常方。猪肝一具,蜜一升,共煎之令熟,分为二十服,秘方。

又方

取枣木心,锉得一斛,着釜中淹之,令上有三寸水,煮取二斗,澄取清,微火煎得五升,宿勿食,旦服五合,则吐蛊毒出。

治蛊似蛔方。雄黄(研)麝香(研)

上二味,各如大豆许,取生羊肺如指大,以刀开,取雄黄等末,以肺裹吞之。

治有人食新变鱼取饱中毒,病心腹痛,心下坚,发热烦冤,欲得水沃身,动摇如鱼得水状,有人诊病云是蛊,家云野中相承无此毒,不作蛊治之,遂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