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学吧>中医中药>中医典籍>小品方>治少小百病诸汤方

《小品方》治少小百病诸汤方·

凡人年六岁以上为小,十六以上为少,三十以上为壮,五十以上为老,其六岁以下经所不载,所以乳下婴儿有病难治者,皆为无所承据也。中古有巫妨者,立小儿《颅囟经》,以占夭寿,判疾病死生,世相传授,始有小儿方焉。

儿新生出腹,先以指断口中恶血,去之,便洗浴,断齐竟,KT 袍讫,未与朱蜜也,取甘草如手中指一节许,打碎,以水二合,煮取一合,以绵缠沾取与儿吮之,如朱蜜法。连吮,计可得一蚬壳入腹止,儿当快吐,吐去胸中恶汁也。吐后消息,计如饥渴,顷复更与之。

若前服及更与并不吐者,但稍与,尽此一合止。得吐恶汁,令儿心神智能无病。都不吐者,是不含恶血者,勿复与之。

小儿初生三日,可与朱蜜方,令儿镇精神魂魄。

真珠精炼研者,如大豆多,以赤蜜一蚬壳和之。以绵缠沾取,与小儿吮之,得三沾止。

一日令尽此一豆多耳,作三日与之,则用三大豆多也。不宜多,多则令儿脾胃冷,腹胀。

朱蜜与竟,即可与牛黄牛黄益肝胆,除热定惊,辟恶气也。作法如朱蜜,多少一法同也。

凡初生儿,其口中舌上有白物如米屑,名为鹅口,及鼻外亦有。此由儿在胞中之时,其母嗜嚼米使之然也。此物当时不去之,儿得吞者化为虫也,宜便去之,治之方。

以发缠钗头,沾井花水撩拭之,三四旦,如此便脱去也。犹不去者,可煮栗蒺汁,令浓,以拭如上法。若春冬无栗蒺者,可煮栗树皮,用如上法,皆良。一云∶钗头着在者,屠苏水中,勿令儿口中落入吞。

儿初生之时,有口中吞下膜如石榴子中隔者,连其舌下,名之连舌,当时不 断者,后喜令儿言语不发转舌也,治之方。

可以爪 断之,微有血出无害,若血出不止者,可烧发作末敷之,血止良。

乳母者,其血气为乳汁也。五情善恶,血气所生也。乳儿者,皆宜慎喜怒。

夫乳母形色所宜,其候甚多,不可悉得。今但令不狐臭、瘿瘤、 瘿、气味、蜗蚧、癣瘙、白秃、疠疡、 唇、耳聋、鼽鼻、癫眩,无此等病者,便可饮儿也。师见其故灸盘,便知

治小儿宿食不消,发热,九味当归汤方。当归甘草(炙) 芍药人参桂心黄芩干姜(各一分)大枣(五枚)大黄(二分)

上药切,以水一升半,煎取六合,去滓,分服,增减量之。

治少小咳嗽,腹胀,七物小五味子汤方。五味子(碎)紫菀(各二分)黄芩甘草(炙)麻黄(去节)生姜桂心(各一分)

上药, 咀,以水一升,煮取七合,分五服,忌如常法。

治少小十日以上,至五十日,卒得暴咳,吐乳呕逆,昼夜不得息,四物汤方。桔梗紫菀(各三分)甘草(一分,炙)麦门冬(七分,去心)

上药,切,以水一升,煮取六合,去滓,分五服,以瘥为度。

治小儿中冷及伤寒暴咳嗽,或上气咽喉鸣气逆者,或恶寒鼻塞清水出,紫菀汤方。紫菀杏仁(去皮尖)甘草(炙)黄芩麻黄(去节)橘皮桂心 青木香当归(各一两)大黄(三分)

上十味,切,以水三升,煮取九合,去滓,一岁以上,至五岁儿以意量之,分服。

治小儿小便不通,地肤子汤方。地肤子(一分)瞿麦冬葵子(各二分)知母黄芩猪苓海藻橘皮升麻通草(各一分半)大黄(八分)

上十一味,切,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大小多少量与服。忌如常法。

治少小夏月药大下后,胃中虚热渴,唯可饮麦门冬汤方。麦门冬(去心)甘草(炙,各四分)枳实(炙)黄芩人参(各三分)龙骨(六分)

上六味,切,以水二升,煮取九合,去滓,分温服。

治少小未满百日,伤寒,身热,衄,呕逆,五味麦门冬汤方。麦门冬(去心)石膏寒水石(各三分)甘草(二分,炙) 桂心(一分)

上药,切,以水一升,煮取八合,分服,效。

治少小小便不利,茎中痛欲死方。牛膝大把,无多少,煮作饮,饮之立愈,有验。

治小儿客忤方。

麝香如大豆,立愈。

又方

取热马矢一丸,绞取汁饮,儿下便愈。

又方

取衣中白鱼十枚,末,以涂母乳头,令儿饮之,入咽即愈。

治小儿数岁不行方。

取枣哺之,日三,便起。

治小儿误吞铁珠子如狸豆大者,经年不以为害,后病瘦瘠,食不生肌肤,时下痢,或寒热,服诸药自治来,反剧不效。有师诊之云∶是吞物不消,作法服众药,所吞物不去,终不瘥。令其家中察之,云∶儿近岁常弄十六具铁珠,觉失一颗,虑是吞之,从来积岁,实不以为疑之。

师六诊乃信,是故令病矣。为处汤药,所患即瘥,复与将治,其儿肌肤充悦,而忘说其方,具记之。

又有一家女子,六七岁许,患腹痛,其母与摩按之,觉手下有一横物在儿肉里,正平横尔。问儿曰∶那得针在肉中,大惊怪。脱衣看之,肉完净无有刺处,按之儿亦不患针痛,惟觉腹里痛耳。其母即以爪甲重重介之,乃横物折爪下两段,亦不偏痛。迎师诊之共察,若吞针刺物者。其婴儿时,不经鲠碍,惟恐养儿时,母常带针,裸抱横儿体,针入儿肌肤中,儿纵觉痛啼呼,与乳卧息便止,遂成不觉,今因腹痛,摩之知耳。铁得土木湿,皆生屑易朽,针在人肉中经数岁,肉得血气,皆朽也,故介之即折,令患腹痛不安,但治腹痛,服温中汤下心腹痛瘥。后长大嫁。因产乳,不闻道针处为患。故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