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学吧>中医中药>中医典籍>幼幼新书>惊热第三

《幼幼新书》惊热第三·

《圣惠》论∶夫小儿惊热者,由血气不和,热实在内,心神不定,所以发惊,甚者掣缩变成痫也。又小儿变蒸亦微惊。所以然者,亦热气盛所为者也。

颅囟经》治孩子惊热入心,拟成痫疾,面色不定,啼哭不出,潮热无度,不吃乳食,大假眼翻露白,手足逆冷,呼唤不应。牛黄牛黄(研)大黄独活(各一分)升麻琥珀(炙,别研)绿豆粉 大麻仁(别研。各半两)

上为末,蜜丸如梧子大。空心熟水下一丸,顿服之,食后再服一丸。至十岁加金银箔各五片。忌爆炙毒物。

《外台》刘氏疗小儿眠睡不安,惊啼不吃乳。虎睛丸方(小儿热甚效)犀角(十二分,屑,《圣惠》用一两) 子芩(二分,《圣惠》用半两)栀子仁(十分,《圣惠》用半两)大黄(十分,《圣惠》用半两)虎睛(一枚,《圣惠》用二枚)

上五味捣、筛,蜜和如梧桐子大。每服七丸,大小量之。乳母忌热面。小儿热风痫,以乳汁或竹沥,研三丸服之。渐增,以瘥为度。小儿百日以下,蓐内壮热,以奶汁研四丸与服即瘥。

陶隐居治小儿惊热,时气烦闷,止渴。

瓦屋上青苔衣,名屋游,剥取煮服之。

陶隐居《本草》疗小儿惊热。

鸡子煎,用发杂熬,良久得汁,与儿服。

陈藏器《本草》治小儿心热惊痫,止消渴,除痰唾。

荆木取茎截,于火上烧,以物盛取沥,饮之良。

《食疗》治小儿惊热。

犀牛角可以水磨取汁,与小儿服。

《圣惠》治小儿夜啼,多惊烦热。牛黄丸方牛黄(细研入)朱砂(细研入)芦荟(细研)麝香(细研)龙齿(细研)当归(锉,微炒)赤芍钩藤蜗牛(麸炒令黄) 代赭牡蛎(烧为粉。各一分) 白僵蚕(半两,细研)

上件药捣,罗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和丸如麻子大。一月及百日儿,每服用薄荷汤下三丸。半年至一岁儿,每服五丸,连夜三服。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惊热,睡卧不安,筋脉抽掣。宜服犀角散方犀角人参(去芦头)茯苓黄芩甘草(炙微赤,锉。各半两)龙齿麦门冬(去心,焙。各半两)

上件药捣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入生地黄汁半合,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惊热。钩藤散方钩藤蝉壳(微炒) 马牙硝黄连(去须)甘草(炙微赤,锉) 川大黄(锉,微炒)天竺黄(细研) 以

上各等分。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半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服。

《圣惠》治小儿惊热,心神烦乱,手足缩掣不定。龙齿散方龙齿(细研)犀角茯神人参(去芦头)赤石脂(各一两)牛黄(细研) 蝉壳(微炒。各一分)黄芩牡蛎粉 川升麻(各三分)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不计时候,以荆芥薄荷汤调下半钱。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惊热烦闷。天竺黄散方天竺黄(细研)甘草(炙微赤,锉) 川大黄(锉碎,微炒) 马牙硝(各一两) 腻粉藿香(各一分)蒲黄(半两)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不计时候,以熟水调下半钱。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惊热,下泻不定,兼渴。龙齿散方龙齿芦荟朱砂(以上各细研)黄连(去须)赤石脂铁粉牡蛎(烧成粉。各一分)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都研令匀。不计时候,以温水调一字。

《圣惠》治小儿惊热,心烦不得睡卧。龙脑散方

龙脑(细研)麝香(细研。各半钱)甘草(炙微赤,锉)牛蒡子(微炒)栀子仁 马牙硝(细研)郁金(各一分)牛黄(细研,半分)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不计时候,以温薄荷汤调下半钱。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圣惠》治小儿惊热,烦躁不得眠卧。虎睛散方虎睛(一对,酒浸,炙令微黄)芦荟(细研)朱砂(细研)黄连(去须)铁粉赤石脂牡蛎粉(各一分)

上件药细罗为散,都研令匀。不计时候,以暖水调下半钱。量儿大小以意加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惊热烦躁,手足抽掣,心悸。宜服茯神散方茯神龙齿升麻犀角屑(各半两)寒水石石膏(细研,水飞过。各一两)牛黄(半分,细研)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不计时候,以竹沥调下半钱。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惊热,心神烦闷。朱砂散方朱砂(细研,水飞过)铁粉(各半两)远志(去心,为末) 马牙硝 腻粉牛黄(各一分) 龙脑麝香(各半分)

上件药都细研如粉。不计时候。以冷水调下半钱。看儿大小以意加减。

《圣惠》治小儿惊热,客忤烦闷。牛黄散方牛黄(一两,细研)麝香(半两,细研)雄黄(细研)朱砂(细研) 子芩栀子人参(去芦头) 川大黄(锉碎,微炒)肉桂(去粗皮)甘草(炙微赤,锉。各一分) 龙脑(半分,细研)虎睛仁(一对,细研)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入研了药,更研令匀。不计时候,以薄荷汤调下半钱。量儿大小,以意加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惊热。延龄散方钩藤(一两) 硝石(半两)甘草(一分,炙微赤,锉)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温水调下半钱,日三、四服。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惊热。铁粉丸方铁粉猪粪(烧灰)麝香(细研)地黄(以火 后,着冷水泼三五遍,捣,研细末。各一两)朱砂(半两,细研,水飞过) 端午日大蝉(一枚,生姜汁浸,炙令黄焦,为末)

上件药都研为末,用糯米饭和丸如麻子大。一二岁儿每服用金银汤下三丸,人参汤下亦得。三四岁儿每服五丸,每日三四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圣惠》治小儿从盈月至百日以来,五脏多热,夜间惊搐。牛黄丸方牛黄白龙脑 干蝎末(各一分) 乌犀末朱砂(细研,水飞过)黄芩(各半两)

上件药都研如粉,以粟米饭和丸如麻子大。一二岁儿,每服以温水下三丸。三四岁每服五丸,日三服,夜一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圣惠》治小儿惊热,化涎除烦渴。铁粉丸方铁粉(半两,细研)牛黄(细研)朱砂(细研)黄芩人参(去芦头) 川大黄(锉碎,微炒)犀角甘草(炙微赤,锉。各一分)金箔银箔(细研。各三十片)

上件药捣,罗为末,都研令匀,炼蜜和丸如绿豆大。不计时候,以薄荷汤研破三丸服之。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圣惠》治小儿惊热,烦躁多渴,少睡。镇心丸方牛黄(细研)麝香(细研。各一分)金箔(细研,三十片)银箔(细研,二十片)龙齿(细研,一两)犀角屑 川大黄(锉碎,微炒)茯神子芩 马牙硝(细研)朱砂(细研,水飞过)天竺黄(细研。各半两)

上件药捣,罗为末,都研令匀,炼蜜和丸如绿豆大。不计时候,以竹沥研三丸服之。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圣惠》治小儿惊热,镇心。犀角丸方犀角屑 川升麻子芩龙齿(细研)铁粉(细研)麝香(细研。各半两) 蚺蛇胆牛黄(细研。各一分)

上件药捣,罗为末,都研令匀,用软饭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以粥饮下五丸。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圣惠》治小儿惊热,心神忪悸,痰涎壅滞。宜服铅霜丸方铅霜巴豆霜(各半分)滑石腻粉 真珠末麝香光明砂(各一分)

上件并都细研,以蒸饼和丸如粟米大。二岁,以薄荷汤下一丸。

《圣惠》治小儿惊热,喘粗,腹胀,有食壅滞不消。青黛丸方青黛(细研)木香麝香(细研) 续随子(各一分)虾蟆(一个,炙令黄色)槟榔(一颗大者)

上件药捣,罗为末,入研了药令勾,用糯米饭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以温水化破一丸服之。其水于银铫子内煎,不得犯铁器,甚效。

《圣惠》治小儿惊热,口干烦闷,眠卧不安及变蒸诸疾。真珠丸方

真珠末牛黄雄黄龙齿(各一分)犀角朱砂(细研,水飞过。各半两)麝香(二钱) 金银箔(各三十片)

上件药同研如粉,以糯米饭和丸如绿豆大。不计时候,煎金银汤下。三丸。

《圣惠》治小儿惊热,镇心神。铅霜丸方铅霜(细研)人参(去芦头)茯神朱砂(细研,水飞过。各半两)麝香(细研,一分)

上件药捣、罗为末,都研令匀,炼蜜和丸如绿豆大。不计时候,以薄荷汤下五丸。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圣惠》治小儿惊热,乳食积聚不消。朱砂丸方朱砂腻粉麝香雄黄(各半分)巴豆(七粒,去皮心,研,以纸裹压去油)

上件药都研为末,炼蜜为丸如黍粒大。每服以温荆芥汤下一丸,三岁以上加丸数服之。

《圣惠》治小儿惊热,化聚滞乳食,坠涎利大肠,宜服真珠丸方

真珠天竺黄朱砂(各一分) 丁头代赭雄黄麝香(各半两)杏仁(三十粒,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巴豆(十粒,去皮,用油煎令黄褐色,与杏仁同研)

上件药都细研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以生姜汤下一丸,二岁以上加丸数服之。

《圣惠》治小儿惊热及疳气。保童丸方牛黄(细研)赤芍药 赤茯苓甘草(炙微赤,锉)牡蛎(烧为粉) 犀牛角屑熊胆(细研。各一分)麝香(细研)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各半分)虎睛(一对,微炙) 真珠(细研)朱砂(细研,水飞过。各三分)芦荟(细研) 胡黄连(各半两)

上件药捣,罗为末,入研了药更研令匀,炼蜜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以温水下三丸。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惊热不退。胡黄连散方

黄连牛黄(细研)犀角屑(各一分)麝香(半分,细研)朱砂(半两,细研,水飞过)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不计时候,用乳汁调下一字,二岁以上用温水调下半钱。

《圣惠》治小儿惊热,发歇不定。半黄丸方牛黄(细研) 蝉壳(微炒。各一分) 川大黄子芩龙齿(细研。各半两)

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麻子大。不计时候,煎金银薄荷汤下三丸。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惊热,心神烦闷,多啼。铁粉丸方铁粉青黛(细研)茯神羚羊角屑(各三分)朱砂麝香(细研。各半两)蛇蜕皮(一条)

上件药捣,罗为末,都研令匀,以粟米饭和丸如绿豆大。不计时候,以粥饮下五丸。看儿大小以意加减。

《圣惠》治小儿惊热不退,变为发痫。龙胆丸方龙胆(去芦头)龙齿(各三分)牛黄(细研,一分)

上件药捣,罗为末,入麝香二钱,炼蜜和丸如黄米大。不计时候,荆芥汤下五丸。

《圣惠》治小儿惊热至甚,必效方。天竺黄马牙硝铅霜上件药等分,同细研为散。不计时候,以熟水调下半钱。量儿大小临时增减。

《圣惠》治小儿惊热。川硝散方

川硝(半两)

上件药细研为散。每服以鸡子清调下半钱,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心热多惊,宜服解心热,止虚惊土瓜丸方土瓜根(五两)

上捣、罗为末,以粳米饭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以薄荷生姜汤下三丸。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博济方》治小儿惊涎壅热,睡中惊搐,惊叫。解心脏,安神魂。紫霜散朱砂(一两半,好者)铁粉(半两)铅霜天竺黄(各一钱) 龙脑(半钱。以上五味,并用细研)甘草(炙,一钱)人参(一分)使君子(一钱面裹,煨)

上件八味,后三味先捣为末,细罗了,却入前五味,同研令极细,和匀后,以银器或新瓷器内贮之。每服一字,蜜水调下。看儿大小加减用之。

博济方》治小儿惊热有痰及多温壮,夜卧不稳,吃食过多。真珠丸天南星(末)半夏(末) 腻粉滑石(末。各一钱)巴豆(二十四枚,去心膜,以水浸一宿,研细,不出油用)

上件五味,先研巴豆令熟,次下众药,以糯米粥为丸如绿豆大。随儿年岁服之。泻痢用饮米下,取食葱汤下。如膈上有食即吐出;如在中脘即泻下。惊悸,薄荷荆芥汤下。

博济方》治小儿惊热,化痰利膈。金花散

大黄(纸裹煨) 干葛甘草(炙) 川甜硝(别细研。各等分)

上件同为细末。每服半钱,水一盏,煎至六分,食后温服。

《灵苑》牛黄膏 退小儿夹惊积热,心闷烦躁,赤眼口疮,遍身壮热,大小便多秘。或生疮癣,咳嗽顽涎,睡卧惊叫,手足搐搦,急慢惊风,渴泻等疾。牛黄(一分,研)朱砂(研)雄黄(研)黄芩栀子仁 栝蒌根白药甘草(炙)天竺黄(研。已上各半两) 马牙硝(研) 川大黄(饭上蒸三度)郁金(用皂角水浸三宿,煮令软,切作片子,焙干。各一两)麝香(研) 脑子(研。各一钱)

上十四味研,捣、罗为细末,拌合令匀,用白沙蜜炼熟,捣为锭子。每服一黑豆许,量儿大小,加减与服,用金银薄荷汤下。

《灵苑》甘遂丸 搜疳取恹食,疏脏腑积滞,风热惊热。甘遂(洗二度) 汉防己槟榔(各半两)轻粉(二钱)干姜(锉碎,微炒令黄色) 青橘皮(汤浸去瓤)巴豆(去壳,水浸,冬五日,夏三日,遂日用两度换水,去心膜,研。各一分)

上件七味内,除轻粉巴豆外,并各细锉相拌和,同焙令干得所,杵、筛为末。先研巴豆如泥,次入软饭再研令极细,次下轻粉并诸药末,搜和,杵合为丸如绿豆大,晒干。如是吃食不着及风热积滞,或大假惊,用煎生姜汤下,空心服。三岁、四岁每服七丸;五岁、六岁九丸;十岁以上十丸;十五岁以上十二丸。取下积伤粘液恶物为度,后更服和气药补之。如未转快,再用三丸至五丸,投之取快为度。膈上有风壅,吐出粘涎物勿疑。如春间要疏转,看风热可甚,临时加减一两粒,勿令嚼破。如有急疾惊热,不拘早晚服用,忌生冷油腻等物。

《灵苑》桃红散 压惊。治风化涎,解伤寒,退惊热方。半夏(四两,用水浸。每一日一度换水,从夏至前五日,浸至立秋后五日即止。待自成粉,曝干,用细罗子罗去粗者不用,细者取二两) 龙脑(研)朱砂(研。各一钱)石膏(细研,以水飞过,用一两半)

上四件并用,一处拌合,再研令匀。每服用生姜熟水调下一字。

《灵苑》至宝丹方

犀角玳瑁琥珀(研)牛黄(研)朱砂(研,水飞过)雄黄(研,水飞。各一两) 金银箔(各五十片) 龙脑(研)麝香(研。各一分)安息香(一两半,去石,酒浸,重汤煮,直候化成水,再滤去滓石,约取净数一两熬成膏)

上件药末,同入安息香膏内,研杵为丸如梧桐子大。以新瓷器内盛,具病汤使下。项急中风,阴阳二毒,伤寒,卒中热 ,卒中恶,产后血晕迷闷,卒中疫毒,中诸毒,产后诸疾,山岚毒瓦斯,卒暗风,胎死不下,误中水毒,卒气绝,中风不语,中蛊毒,梦中惊厌,以上诸疾以童子小便入生姜汁少许,同暖令温化下。心肺壅热,霍乱吐泻,神梦不安,头目昏眩,不得睡卧,伤寒发狂,积痰 疟,邪气攻心,小儿惊风,小儿诸痫,小儿心热,卒中客忤,以上诸疾,以人参汤化下。大人三丸至五丸,小儿只一丸至二丸。更量疾状大小服食。

《太医局方》牛黄清心丸 治诸风缓纵不随,语言謇涩,心忪健忘,恍惚去来,头目眩冒,胸中烦郁,痰涎壅塞,精神昏愦。又治心气不足,神志不定,惊恐怕怖,悲忧惨戚,虚烦少睡,喜怒无时,或发狂癫,神情昏乱。牛黄(研,一两二钱)金箔(一千二百片,内四百片为衣)麝香(研) 龙脑(研)羚羊角末(各一两)犀角末(二两) 干山药(七两)雄黄(八钱,飞研) 薄黄(炒)人参(去芦头)神曲(研。各二两半) 桂(去粗皮) 大豆卷(炒香)阿胶(炒碎。各一两七钱半)当归(去芦头)防风(去苗)黄芩麦门冬(去心)白芍白术(各一两半)甘草(锉,炒,五两)柴胡(去苗)桔梗茯苓(去皮) 芎杏仁(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别研。各一两二钱半)白蔹干姜(各七钱半)大枣(一百枚,蒸热去皮核,研成膏)

上除大枣杏仁牛黄、脑、麝、金箔雄黄七味外,为细末,同以研药拌匀,用炼蜜与枣膏为丸,每两作一十丸,用金箔为衣。每服一丸,温水化下,食后服之。小儿惊痫,即酌度多少,用竹叶温汤化服。

《太医局方》五福化毒丹 治小儿蕴积毒热,惊惕狂躁,颊赤咽干,口舌生疮,夜卧不宁,谵语烦渴,头面身体多生疮疖。

元参(洗,焙)桔梗(各六两)茯苓(去皮,五两)人参(去芦头) 牙硝(枯过)青黛(研。各二两)甘草(锉,炒,一两半)麝香(研,半钱) 金银箔(各八片,为衣)

上为细末,入研药拌匀,炼蜜为丸,每两作十二丸。每一岁儿一丸,分四服,用薄荷水化下。及疮疹后,余毒上攻,口齿鲜血宣露致生臭气,以生地黄自然汁化一丸,用鸡翎扫在口内;热疳肌肉黄瘦,雀目夜不见物,陈粟米泔水化下,食后临卧服。

《太医局方》辰砂金箔散 治小儿心膈邪热,神志不宁,惊惕烦渴,恍惚忪悸,夜卧不安,狂语咬齿及痰实咳嗽,咽膈不利。

辰砂(水飞过,七十两)桔梗(五十两)金箔(二百片,入药)人参(去芦头)茯苓(去皮) 牙硝(枯,研。各三十两) 蛤粉(水飞,八十两)甘草(炙,锉,二十五两) 生脑子(二两,研)

上为细末。一岁儿每服半钱,薄花汤调下。未满百 儿,腑脏多热,睡卧不稳,大便不利,用蜜汤调下一字,更量儿大小加减。如大人、小儿咽喉肿痛,口舌生疮,每用少许,掺在患处,咽津立效。大人膈热,每服一钱,新水调下,食后临卧服。

《太医局方》牛黄膏 治惊化涎,凉膈镇心,祛邪热,止痰嗽。人参(去苗,二十五两)甘草( ,五十两) 牙硝(研,枯过,十两)雄黄(水飞,七十五两) 蛤粉(水飞,二百两)朱砂(水飞,十两) 生龙脑(四两,研)金箔银箔(各二百片,为衣)

上为细末,炼蜜搜和,每一两八钱作二十丸,以金箔银箔为衣。一岁儿每服如绿豆大。薄荷温水化下。

量岁数临时加减,服之食后。

《太医局方》虎睛丸 治小儿惊风壮热,痰涎壅滞,精神昏愦,睡多惊啼或发搐搦,目睛直视。朱砂(水飞,二两)麝香(研)天南星(炮) 白附子(炮。各三两) 天浆子(微炒,一百四十个)使君子(一百个) 胡黄连天麻(去苗,秤)茯神(去心木) 腻粉(研)天竺黄(研。各五两)青黛(七两,研)

上为细末,以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一岁儿服一丸,薄荷汤化下,更量虚实加减,乳食后服。

《太医局方》惊风积滞,夜卧惊叫,涎热痰嗽。金箔镇心丸紫河车(二两半)人参茯苓甘草(锉, 。各五两)山药(十五两)朱砂(飞,十两) 牙硝(一两半)金箔(二十片) 生脑(一两)麝香(半两)

上为末,炼蜜丸鸡头大,金箔为衣。每服半丸,薄荷水化下。

《谭氏殊圣方》治小儿痰涎惊热。寒水石滑石甘草(炙)

上各等分,为末。每服一字,薄荷汤化下。

《婴孺方》治小儿惊热欲发疹。消热定惊煎柴胡(十分)寒水石(十二分)升麻栀子仁 芍药(各七分) 子芩知母(各八分)竹叶(一升,切)杏仁(六分,去皮尖,炒)钩藤甘草(炙。各二分) 生葛汁(三合) 蜜(四分)

上以水四升七合,煎取一升半,去滓,纳蜜,葛汁,慢火上煎,勿住手搅,存一升二合。一二岁服二合,日再服,夜一服,冬夏过服。

钱乙治肝外感邪风,呵欠烦闷,口中气热,当发散,宜大青膏方天麻末(一分) 白附子末(一钱半,生) 蝎尾(去毒,生)乌蛇梢肉(酒浸,焙干,取末。各半钱)朱砂(研)麝香天竺黄(研匕谓起也。各一字匕)青黛(一钱,研)

上同再研细,生蜜和成膏。每服半皂子大至一皂子大。月中儿粳米大,同牛黄膏温薄荷水化一处服之。五岁以上同甘露散服之。(牛黄方膏见后。)

钱乙玉露散(一名甘露散)寒水石(软而微青黑,中有细纹者是)石膏(坚白而有墙壁,手不可折者是好,无,以方解石代之。坚白以石膏敲之段段皆方者是。各半两)甘草(生,一钱)

上同为细末。每服一字或半钱、一钱,食后温汤调下。

钱乙治惊热,上窜切牙。导赤散方

生干地黄(焙,秤)木通甘草(炙。各等分)

上同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入竹叶同煎至五分,食后温服。(一本不用甘草,用黄芩。)

钱乙治肝热,手寻衣领及乱捻物,泻青丸主之。壮热饮水喘闷,泻白散主之(泻白散方见喘咳上气门中)。

泻青丸方当归(去芦头,切,焙,秤)龙胆(焙,秤)川芎栀子仁 川大黄湿纸裹,煨)羌活防风(去芦头,切,焙,秤)

上件等分为末,炼蜜和丸如鸡头大。每服半丸至一丸,煎竹叶汤同沙糖温水化下。

钱乙牛黄膏 治惊热。雄黄(小枣大,用独茎葡萝根水并醋共一大盏煮至尽)甘草末 甜硝(各三钱)朱砂(半钱匕) 龙脑(一字匕)寒水石(研细,五钱匕)

上同研匀,蜜和为剂,食后薄荷汤温化下半皂子大。

钱乙牛黄膏 治惊热及伤风温壮,疳热引饮。雄黄(研)甘草末 川甜硝(各一分)寒水石(生,飞,研,一两)郁金末 脑子(各一钱)绿豆粉(半两)

上研匀,炼蜜和成膏,薄荷水化下半皂子大,食后。

钱乙五福化毒丹 治惊热,凉心脾。

生熟地黄(焙,秤。各五两) 元参天门冬(去心)麦门冬(去心,焙,秤。各三两)甘草(炙) 甜硝(各二两)青黛(一两半)

上八味为细末,后研入硝、黛,炼蜜丸如鸡头大。每服半丸或一丸,食后水化下。

钱乙软金丹 治惊热,痰盛壅嗽膈实。天竺黄轻粉(各二两)青黛(一分)黑牵牛(一粒,取末)半夏(用生姜三分,捣成面,焙干,再为细末。

各三分)

上同研匀,熟蜜剂为膏。薄荷水化下半皂子大至一皂子大,量儿度多少用之,食后。钱乙镇心丸凉心经,治惊热痰盛。

甜硝(白者)人参(切去芦头,取末)朱砂(各一两)甘草(炙,取末)寒水石(烧。各一两半) 干山药(白者) 白茯苓(各二两) 龙脑麝香(与前脑并研。各一钱)

上为细末,熟蜜丸鸡头大。如要红,入坯子胭脂二钱(即染胭脂),温水化下半丸至一二丸,食后。

《良方》小儿之病,因惊则心气不行,郁而生涎,逆为大疾。宜常服,行小肠去心热。儿自少惊涎,惊亦不成疾。寒水石寒水石(二两)滑石(水研如泔,扬取细者,沥干,更研无声及止,二两)甘草末(一两)

上量儿大小,热月冷水下,寒月温水下。凡被人惊,心热不可安卧,皆与一服,加龙脑更良。

《良方》治小儿惊热,多涎,身热痰疟,久痢,吐乳,或午后发热,惊痫等疾。辰砂丸

辰砂粉霜腻粉(各一分) 生龙脑(一钱)

上软粳饭为丸绿豆大。一岁一丸,甘草汤下,大人七丸。

《万全方》治小儿血脉盛实,寒热时作,四肢惊掣,发热大吐。儿若已能进哺,中食不消,壮热及变蒸不解,中风,客忤人鬼气并诸痫等。并宜服龙胆散方龙胆(择去芦头)钩藤柴胡(去苗)甘草(微炙) 赤茯苓黄芩桔梗赤芍药 川大黄(锉,炒。以上各一分)

上杵,罗为末。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五分温服。

《万全方》治小儿惊热至甚。郁金郁金天竺黄马牙硝铅霜(各半两) 龙脑(一分)

上捣、罗为末。每服半钱,以热水调下。

《惠眼观证》牛黄散 大解惊热。郁金(半两,皂角水浸) 牙硝甘草(炙)石膏(各一分)雄黄(一钱,用米醋煮,别研) 龙脑麝香(各少许)

上为末。每服五分,以熟水调下。

《惠眼观证》朱砂膏 治襁褓内牙儿等,因惊风后,余涎响。及初生下,患鹅口重舌 ,心热夜啼,发病搐搦,项背强直,痰涎壅并目带上翻,进退无时。朱砂(好者,别研)硼砂(通飞者,研。各半两)甘草(炙,一分) 牙硝(一两半, 过,少分生,别研)麝香(研) 龙脑(研。各一字)

上先研朱砂四五百转,又别研硼砂同前数,入诸药再研,出,方研脑子,再入诸药末,滚合滴水、研成膏,摊一宿以油纸单内。每服皂皂大,更加减吃。若更滚涎,用鸡子清化下,常服甘草汤。

《刘氏家传方》惊热风涎,前后不通。大黄(二钱)甘草牙硝(各一分)

上生锉为粗末。每服半钱,水半盏,入蜜少许,煎至五分,去滓,冷服。入脑、麝尤妙。

《刘氏家传方》天竺黄散 治惊风热。天竺黄郁金栀子僵蚕蝉蜕甘草上等分,生用,日干末之。每半钱或一字,冷生水、熟水亦得调下。量儿大小加减。

《刘氏家传方》镇心丸 治惊风热积,惊泻痰涎,壅滞咳嗽,善退壮热,逐恶涎。朱砂(研)雄黄(通明者,研。各一钱) 干蝎(全者,七个,生,末之) 脑麝(各半字)巴豆(七粒,去皮,研,以纸出油尽成霜,同众药和匀,出油了,取十二字)

上研匀,白水糊丸粟米大,阴干。一岁一丸,二岁二丸,三岁三丸,随年数。用煎金银薄荷汤下,常服二丸,不拘时候。

《刘氏家传方》阿胶丸 治上焦风壅,咽喉涩痛。镇心脏,去邪气,化痰涎,解伤寒烦热兼小儿惊涎,五般潮热。阿胶(麸炒焦,三分)人参甘草朱砂(各一两) 脑(一分)

上除砂、脑别研,前三味末之和匀,再砂炼蜜丸○大,每服一丸,细嚼麦门冬,温熟水下,食后夜卧服。

解烦热,研薄荷,井花水下。小见一丸分两服,煎荆芥薄荷汤化下。看儿大小加减。

《刘氏家传方》安神丸 治惊镇心脏,退热化涎,小儿常服,永无惊悸之疾。琥珀如无用茯神人参远志(去心)天麻花蛇肉(酒浸,去皮骨) 白附子麻黄(去节)羌活川乌(炮,去皮脐)蝉蜕(洗去泥土,去内白筋) 南木香(不见火) 真珠末 白僵蚕(直者,去丝,净洗)全蝎生姜自然汁炙。各半两)朱砂(二钱,研极细) 金银箔(别研入。各三十片)麝香肉(一钱,别研入)

上为细末,炼蜜和为丸龙眼大,以朱砂为衣。一丸作四服,用薄荷煎汤化下。

《刘氏家传》睡惊丹 治小儿惊邪,风热痰壅,咽膈不利,夜卧不安,睡中啼哭,惊风搐搦,常服安神镇心,定惊控疾。铁粉(重罗)使君子茯苓蛇含石(炭火烧令红,用米醋淬,凡五遍再捣,醋煮干为度)天南星(研为粉,用薄荷汁搜和为饼,炙熟)

上五味各半斤,为末。金银箔各一百箔,麝香一两,脑子半两拌匀,糯糊丸,皂皂大,朱砂为衣。五岁以下一丸,分二服。三岁以下一丸,分三、四服,薄荷汤磨下。

《张氏家传方》治小儿惊热。 丸全蝎(一两,炒香,熟)地龙(去土净,半两,炒香熟)

上捣为细末,酒面糊为丸如豌豆大,荆芥汤下。更随儿加减大小丸数。及治大人小儿诸病,发搐无 等。

(丸了朱砂为衣)

《庄氏家传方》治小儿惊热。水银水银黑锡(火熔结为沙子。各半两)天麻(一分) 干蝎(十个) 白附子(五个,炮)半夏(十个,炮)郁金(一个)

上为末,烧饭为丸麻子大。每三丸薄荷汤下。

《庄氏家传方》治小儿惊热。娄金丸牡蛎(左顾者)黄芩龙骨大黄(各半两) 龙脑(少许)雄黄(一钱,用一半入药中,一半作衣)

上件六味,各细为末后一处更研,炼蜜为丸如豌豆大,以雄黄滚作衣。每服一丸,金银薄荷汤化下,服温水下亦得,不拘时候。

《庄氏家传方》治小儿惊风,镇心,退上焦热。生砂膏朱砂(三钱) 龙脑牛黄(各一字) 大硼砂(一钱)甘草人参茯苓(各半两)

上件为末,再研匀,入生蜜和丸如皂子大。每服一丸,新水化下服之。

《庄氏家传方》治小儿惊热,消疳气。牛黄绿豆粉(二两) 光明雄黄硼砂甜硝甘草末(各一分) 龙脑牛黄(各少许)

上件药同研匀,炼蜜为剂。薄荷水破一鸡头大下。

《孔氏家传方》朱砂丸 治伤寒及小儿热,镇心压惊。天南星末(看牛胆大小,着未酿)牛胆(一个,腊月黄牛者)

上酿牛胆了,吊往透风处至四十九日取,合时用朱砂三钱、麝香一钱同研细,入前末拌和匀,浸牛胆皮子汤为丸,丸如鸡头大。每五丸用新汲水嚼下,薄荷汤亦可。

《孔氏家传方》小儿辰砂膏 压惊化涎,理嗽利膈,退风热。天南星(炮熟) 辰砂(研。各一分) 蝎梢僵蚕(炒,研)乳香(研。各一钱)麝香(研,半钱)

上六味,并须制讫秤,再同研匀,炼蜜少许,和剂蜜不欲多。每服量度多少,煎金银汤或熟水化下,乳后。

《王氏手集》治风邪惊热燥闷。雄珠丸方天麻(半两)防风全蝎(炒)僵蚕(炒。各二钱)甘草(炙)牛黄(别入)麝香(各半钱)雄黄朱砂(各一钱)

上末之,炼蜜丸如鸡头大,煎皂儿汤化下半丸。

《王氏手集》治小儿惊风,潮热涎盛,咳嗽吐逆,躁闷烦渴,疮疹不快,心胸不利,睡卧不安,惊怖大啼,虚风目涩,四肢不收。辰砂饼子(宋羲叔方)朱砂(一分)胆星(腊月用牛胆一枚,天南星末填满,于风中悬干)天麻甘草(炙) 白附子(各半两) 蝎梢(二十一个)梅花脑子(一字)

上为末,稀面糊为丸桐子大,捻作饼子。每服一丸至两丸,薄荷汤化下。量儿大小加减。(仍留少朱砂为衣。)

《赵氏家传》袖桃丸 镇心安魂魄,散小儿惊热方。桃奴(去毛) 辰砂(研)人参(各半两) 真珠犀角(镑)玳瑁(各一分)雄黄(研,一钱)牛黄(研)

生脑子(各半钱)

上为末,外入乳钵同研,生蜜丸,随大小丸。麦门冬人参汤化下。常服如鸡头肉大,小儿半之。

《吉氏家传》治取诸惊气,风热由末退,脸赤唇红者, 散方

(生) 白僵蚕(各半两) 白附子(生)朱砂(各一钱)甘草(一分,生)麝香脑(各少许)羌活(半钱)

上末。每服半钱或一钱,金银薄花汤化下。或有丹毒赤肿,以芸薹菜汤调下。忌猪肉豉汁动风物。

《吉氏家传》治惊,退风热,解伤寒。佛手散方川乌头(炮)麻黄(去节。各一两)大黄(煨)甘草(炙)天麻(生。各一分)全蝎(七个)

上末。每服半钱,水半盏,坯子两粒,煎温服。

《吉氏家传》治小儿心脏惊热,睡卧不稳,膈实涎盛多惊。红饼子方朱砂(半两,细研)乳香(三块,水研令匀,水浸,蒸饼心,同朱砂一处剂成) 龙脑麝香(各半钱)牛黄(一字)

上将龙脑、麝香牛黄一处研入剂内,和匀,丸如梧桐子大,捻作饼子。每服一二饼子,令薄荷汤下。如痰盛加半夏一分,洗七遍,姜制为末入之。

《吉氏家传》治小儿惊热。郁金黄连甘草(炮。各二两) 蛤粉(三两) 蜜(一两生,一两炼)

上将蜜和前药,研匀,更入脑麝各一钱,用熟水化开,入纳膏。每服半皂子大,薄荷汤化下。

《吉氏家传》惊热及昼夜俱热,或往来不定者,宜服清凉膏甘草(炙)大黄红芍药 马牙硝(各等分)

上末入麝少许,蜜为膏。每服一皂子大,含化,量虚实与服。

《吉氏家传》惊热牛黄人参茯神(各一钱)郁金(四钱)雄黄(半钱)

上末,水化熊胆,煮糊为丸如绿豆大,以薄黄为衣。每服五七丸,淡姜汤下。

《吉氏家传方》郁金散 退小儿一切惊热。

川细郁金(半两,皂角水煮,切碎,焙干)白芍天竺黄甘草(炒)硼砂(各一分)朱砂(一钱)

上为末。每服半钱至一钱,薄荷蜜水下。

《朱氏家传》治惊退热。牛黄郁金(半两,皂角半条同煮,俟郁金软去皂角,不用切)大黄(蒸三度) 山槐甘草(炙) 牙硝朱砂脑麝(各半两)

上为末,一字半钱,蜜水调下。

《朱氏家传》治小儿惊热。越桃散

栀子(去皮,炒)石膏(生)藿香(各一两)甘草(炙,三分)

上件为末。每服一钱,小儿半钱一字,水一盏,煎七分,麦门冬熟水下亦得。大小便痛涩皆治。

《朱氏家传》治小儿心肺壅盛,口舌生疮,涩壅气促,惊热。牛黄郁金葛粉(各一两)甘草(炙,三分) 山栀子仁(半两)雄黄(二钱)

上件为末,炼蜜成膏。每服一皂角子大,薄荷汤化下。

长沙医者丘松年传青龙膏 治惊风潮热昏困,涎盛全蝎(七枚,微炒) 白附子(炮裂)人参茯苓水银砂子(各一钱)防风天麻独活螺青(各二钱)

上除螺青、水银砂子外为细末,次研入一处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丸,煎金银薄荷汤化下。

长沙医者丘松年传镇心散 镇心安神,压惊涎,凉膈,祛一切风邪客热。人参远志(去心,秤) 白茯苓甘草(炙。以上各一分)

上为细末,入朱砂一钱,牙硝一分细研匀。每服半钱,金银竹叶汤调下。

长沙医者丁时发传治惊风热方。孩儿惊热或悲哀,咳嗽频频喘上来,奶乳相停胃膈上,转增虚汗用心猜。宜红桃散天南星(一个小者,开坑入朱砂半钱,入在土坑内,盖盖,少火 存性)滑石轻粉(各半钱) 脑麝(各少许)全蝎(二十一个,全者)

上件为末。每服一字或半钱,薄荷汤调下。

长沙医者丁时发传牛黄散 治小儿惊热、潮热、伤风风热,壮热夹惊,伤寒不解,涎潮发搐搦,退诸般热候。郁金(一两,皂角七寸,巴豆二十一粒,用水一升,煮干,去巴豆,焙干)甘草(炙)大黄茯苓朱砂人参(各一分) 牙硝(半两)轻粉(一钱半)麦门冬(去心,焙干,一分)

上为细末。每服半钱,麦门冬汤入蜜调下。

长沙医者丁时发传小儿心惊,化涎退热。钩藤钩藤栀子防风甘草(以上各半分)

上件为末。每服一平钱,用水四分,煎二分与服。

长沙医者王 传变蒸散 治小儿体性常热及变蒸惊热不解,夹热烦躁,时叫泣无歇。及骨热生疮,面色常黄瘦瘁,不进奶食。柴胡(去芦,洗,锉)甘草(炙)人参(去芦,洗,锉) 元参(净洗,锉。各一两)麦门冬子(去心,一两半)龙胆草(半两,若变蒸或常服只一分,随时加减)

上件为末。每服一钱,水一小盏,煎至三五沸,温服,一日三、五服。常服去疳。若骨蒸烦热服尤妙。

长沙医者郑愈传治小儿一切惊热,生涎方。龙骨(一钱)龙齿(二钱) 铅白霜(三钱)朱砂(半钱)

上件为末。每服半钱,煎金银薄荷汤调下。

长沙医者郑愈传压惊退热下涎。牛黄郁金(三钱)雄黄甘草(炙) 干葛(各二钱)轻粉(半钱) 川消(一钱)

上为末,炼蜜为膏梧桐子大。每服一粒,薄荷汤化下,加减用之。

长沙医者郑愈传治小儿独体。朱砂膏 压惊镇心,化风涎,除温壮,益小儿,利荣卫,散膈热。朱砂人参茯苓(各二钱) 蝎梢(七个)硼砂(一钱)牛黄脑麝(各少许) 金银箔(各七片)

上件为末,入乳钵研,炼蜜为膏,梧桐子大。每服一饼,食后温薄荷汤化下。

长沙医者郑愈传朱砂膏 治小儿惊热涎潮方。甘草(炙,四钱) 蝎(生用,一分) 脑麝(各少许)朱砂(半两,一半入药,一半为衣)半夏(二两,用皂角水、白矾水浸一伏时久取出,汤洗去滑为度,切作片子,焙草)

上件为末,炼蜜为丸如皂角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一丸,薄荷汤下。

长沙医者郑愈传牛黄散 治小儿惊热涎作方。郁金白药甘草(炙)天南星(用浓即皂角水煮干为度。各一两)

上为末。每服半钱,薄荷汤下。

长沙医者郑愈传镇心丸 治小儿惊涎盛,发热,目上眼急。朱砂铁粉(水飞)天竺黄钩藤(各半两)麝香(一分)

上件为末,生蜜为丸如绿豆大。薄荷汤化下一二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