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学吧>中医中药>中医典籍>幼幼新书>中风失音不语第十

《幼幼新书》中风失音不语第十·

《巢氏病源》小儿卒失音不语候∶喉咙者,气之道路;喉厌者,音声之门户。有暴寒气客喉厌,喉厌得寒即不能发声,故卒然失音也。不能语者,语声不出,非牙关噤也。

《婴童宝鉴》小儿中风体缓痛声不出歌∶

风冷伤筋脉,四肢全不仁。痛因冷热气,缓是一边生。寒客于喉厌,啼声似哑人。温和汤药进,不尔损精神。

《千金》石膏汤 治小儿中风,恶痱、不能语,口眼了戾,四肢不随方。石膏(一合)麻黄(八铢,去根节)甘草(炙)射干桂心 芍药当归(各四铢)细辛(二铢)

上八味 咀,以水三升半,先煮麻黄三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一升。三岁儿分为四服,日三。

《圣惠》治小儿中风,失音不语,四肢壮热。木通散方木通(锉)防风(去芦头) 川升麻羚羊角(屑) 桂心(以上各半两)甘草(一分,炙微赤,锉)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入竹沥半合,更煎一、两沸。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中风,失音不语,诸药无效。通神方

乱发(烧灰) 桂心(各一两)

上件药捣,罗为末。不计时候,以温酒调下半钱。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中风,失音不语,咽中不利,筋脉拘急。乌犀丸方

犀角(屑)牛黄(细研) 白附子(炮裂)附子(炮裂,去皮脐) 白僵蚕(微炒) 干蝎(微炒)天南星(生用)半夏(汤洗七次,去滑。各一分) 腻粉(一钱,研入)

上件药捣,罗为末,用软饭和丸如黍米大。不计时候,以薄荷生姜汤研下三丸。量儿大小加减服。

《圣惠》治小儿中风,失音不能啼。白丸子方

僵蚕(半两,微炒)藿香干蝎(微炒)桑螵蛸(微炒。各一分)天南星(三分,生用) 腻粉(一钱,研入)

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黄米大。不计时候,用薄荷汤入酒少许,研五丸服之。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圣惠》治小儿中风,失音不语,肢节拘急,腰背强直。羚羊角丸方羚羊角(屑)防风(去芦头)羌活朱砂(细研,水飞过)天麻(炙) 白附子(炮裂。各半两) 蝎梢(微炒)牛黄麝香(并细研。各一分)

上件药捣,罗为末,入研了药,都研令匀,炼蜜和丸如绿豆大。不计时候,以薄荷酒研下两丸。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圣惠》治小儿中风,失音不语,舌根强硬方。

陈酱汁(半合) 人乳(二合)

上件药相和合令匀,少少与儿服之。

《圣惠》治尸厥不语。返魂丹方

玳瑁朱砂雄黄白芥麝香(各一分)

上件药同研如粉,于瓷器中熔安息香,和丸如绿豆大。或冲恶不语,不计时候,以小便下五丸。孩子热风只一丸。

张涣竹沥膏方 治小儿中风,失音不语,牙关紧急。竹沥(根据法旋取) 生地黄(取汁) 蜜(各半合,以上搅匀) 桂心(为末)石菖蒲(一寸九节者,取末。各一两)

上件都一处调匀,慢火熬成膏,硬软得所,如皂皂大。每服一粒,取梨汁化下。

《张氏家传》救生菖阳汤 治小儿中风,昏困及醒后不语。石菖蒲天麻乌蛇全蝎僵蚕附子(炮,去皮脐)羌活人参附子(各半两)半夏(洗七次,一分)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两盏、生姜五片、薄荷五叶,煎至一盏,滤去滓。温热,时时服。

《张氏家传》醒脾散 治小儿惊搐后不语。防风冬瓜子(各半两)人参(一分)甘草(炙,三钱)

上件为细末。每服一钱,用水一盏,入竹叶数片,灯心少许,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温服,临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