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学吧>中医中药>中医典籍>幼幼新书>伤寒发斑第十四

《幼幼新书》伤寒发斑第十四·

(余发斑附)

《巢氏病源》小儿患斑毒病候∶斑毒之病,是热毒入胃,而胃主肌肉,其热挟毒蕴积于胃,毒瓦斯熏发于肌肉,状如蚊蚤所啮;赤斑起,周匝遍体。此病或者伤寒,或时气,或温病,皆由热不时歇,故热入胃变成毒,乃发斑也。凡发赤斑者十生一死,黑者十死一生。

汉东王先生《家宝》斑疮、水痘病证论∶凡婴孩、小儿伤寒,温壮蕴积,发积发热,热气入胃,胃主肌肉,其热蕴积于胃,毒瓦斯熏发于肌肉,状如蚊子所啮,变成斑毒赤者。生黑者亦如得此候,宜用麦汤散三、二服解之;宜下透关散三、两服,更进败毒散三、二服。如下前药不退,须进槐花散一服。(四方并见本门中。)微利用观音散调胃(方见胃气不和门中),及再用七宝轻青丹(方见单伤寒门)。根据前资次用药。

《活人书》论伤寒小儿、大人治,一般但小分剂,药差凉耳。问∶发斑者,何也?发斑有二证∶有温毒发斑,有热病发斑。温毒发斑,是冬月触冒寒毒,至春始发,已于第六卷温毒门论之矣。(第六卷温毒门∶间初春,病患肌肉发斑,疮疹如锦纹。或咳,心闷但呕者,何也?此名温毒也。温毒发斑者,冬时触冒寒毒,至春始发,病初在表,或一发汗、吐、下,而表证未罢,毒瓦斯不散,故发斑,黑膏主之。又有冬月温暖,人感乖戾之气,冬末即病,至春或被积寒所折,毒瓦斯不得泄,至天气喧热,温毒始发,则肌肉斑烂,瘾疹如锦纹而咳,心闷,但呕清汁,葛根橘皮汤主之,黄连橘皮汤尤佳。)若热病发斑,与时气发斑并同。或未发汗,或已经汗下而热毒不散,表虚里实,热毒乘虚出于皮肤,所以发斑疮瘾疹如锦纹,俗名麸疮。《素问》谓之疹。(发斑者下之早,热气乘虚入胃故也。下之太迟,热留胃中亦发斑,或服热药道多亦发斑。微者,赤斑出,五死一生;剧者,黑斑出,十死一生。)大抵发斑不可用表药,盖表虚里实,若发其汗,重令开泄,更增斑烂也,皆当用化斑汤。此方乃白虎加人参汤中添入葳蕤也。元参升麻汤、阿胶大青四物汤、猪胆鸡子汤;或与紫雪,大妙。可下者,用调胃承气汤。(暑月病阳重者,常宜体候,见微有斑,即急治之。)

《婴童宝鉴》小儿斑毒歌∶

伤寒毒热胃中存,忽作斑疮出满身。若见口唇乌似墨,只应长往在逡巡。

《小儿形证论》四十八候 伤寒胃发斑歌∶

伤寒胃热作斑疮,倒压因风气受伤。损汗内虚多紫黑,大者为阴小者阳。

《惠济》小儿斑毒候歌∶

斑毒常推是豆疮,肺并肾脏有风伤。浑身壮热四肢冷,肺里烦冤痛莫当。胃发连皮肌肉下,好交心热变清凉。次与调脾仍赶趁,体令舌黑在堤防。

《仙人水鉴》治孩子赤斑疮方。

牙硝(六分)地龙(一条)赤小豆薰陆香(各少许。若无薰陆香,以川郁金代之。)

上以新汲水调二钱,涂取瘥。

《圣惠》治小儿热毒,发斑不止,心神烦闷。大青散方大青元参 川升麻大黄(锉碎,微炒)甘草(炙微赤,锉)栀子仁(各半两)

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阳毒壅盛发斑,心躁,皮肤 痛。犀角散方犀角屑 川升麻白藓皮栀子漏芦大黄(锉碎,微炒)甘草(炙微赤,锉)赤芍药(各半两)寒水石(一两)

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温服。

《圣惠》治小儿斑疮,大便壅滞,心神烦躁。宜服大黄散方

大黄(锉碎,微炒)甘草(炙微赤,锉)黄芩枳壳(麸炒微黄,去瓤。各半两)

上件药捣细为散。不计时候,以新汲水调下一钱。三岁以下可服半钱。

《圣惠》又方犀角屑 川升麻(各一分)甘草(半分,炙微赤,锉) 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量儿大小分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发斑,散恶毒瓦斯方。

上以生葵菜叶绞取汁,少少与服之。

《圣惠》治小儿斑疮及疹、痘疮,心神躁烦,眠卧不安。毒黛散方青黛(半两)

上细研青黛为散,每服暖磨刀水调下半钱,日三服。更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圣惠》又方

上煮黑豆汁,徐徐温服之。

汉东王先生《家宝》治婴孩、小儿伤寒,咳嗽温壮,水痘。麦汤散方地骨皮(炒)甘草(炙)滑石(各半分)麻黄(去节)人参知母羌活大黄(用湿纸裹,煨令熟,切)

葶苈(用纸隔炒。各一分)

上为末,每服婴孩、小儿一字或半钱。五、四岁一钱。以水一药注或半银盏,入小麦或七粒,或十四粒,煎十数沸服。

汉东王先生《家宝》治婴孩小儿斑疮、水痘,心躁发渴,大小便不通及小便赤色,口舌生疮,通心经。透关散

地扁竹(半两,取嫩枝叶,焙) 山栀子仁(一分半,炒)大黄木通车前子(各炒)滑石瞿麦(去粗梗)甘草(炙。各一分)

上为末。每服婴孩一字;二、三岁半钱;四、五岁一钱。以水一药注或半银盏,入紫草三寸,煎十数沸温服。

汉东王先生《家宝》治婴孩、小儿斑疮、水痘,退热解躁。败毒散方

芍药甘草(炙。各一钱)雄黄(一钱,醋炙)

上为末。每服婴孩一字;二、三岁半钱;四、五岁一钱。蜜汤调下。

汉东王先生《家宝》治婴孩、小儿斑毒不退。槐花散方槐花赤豆(各炒,二钱)麝香(少许)

上为末。每服婴孩半字,用麦汤调下;三、四岁一字以上,用温酒调下,只进一服。如腹中微利,即用调胃观音散补之。(方见胃气不和门中。)

《活人书》黑膏方

好豉(一升) 生地黄(半斤,切碎)

上二味,以猪膏二斤,合露之,煎令三分减一,绞去滓,用雄黄麝香如大豆者,内中搅和,尽服之。毒便从皮中出,则愈。忌芜荑

《活人书》葛根橘皮葛根橘皮杏仁(去皮尖,研,炒)知母黄芩麻黄(去节)甘草(炙。各半两)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以水一盏半,煎至一中盏,去滓温服。

《活人书》黄连橘皮黄连(四两,去须)橘皮杏仁枳实麻黄葛根浓朴甘草(各一两)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钱匕,用水一小盏半,煎至一盏,去滓服。下痢当先止。

《活人书》化斑汤人参石膏(各半两) 葳蕤知母甘草(各一分)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糯米一合,煎至八分。取米熟为度,去滓温服。

《活人书》元参升麻

元参升麻甘草(炙。各半两)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钱匕,以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活人书》阿胶大青四物汤大青(四两)阿胶甘草(各炙。一两) 豉(八合)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钱匕,以水一盏半,煎至一盏,旋入胶,再煎令烊。

《活人书》猪胆鸡子猪胆苦酒(各三合)鸡子(一枚)

上三味和合,煎三沸。强人尽服,羸人煎六、七沸服,汗出瘥。

《活人书》仲景调胃承气汤,(方见伤寒自汗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