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学吧>中医中药>中医典籍>幼幼新书>热嗽第十

《幼幼新书》热嗽第十·

钱乙论温冷用药云∶东都张氏孙九岁,病肺热。他医以犀、珠、龙、麝、生牛黄治之,一月不愈。其证嗽喘闷乱,饮水不止,全不能食。钱氏用使君子丸、益黄散。张曰∶本有热,何以又行温药?他医用凉药攻之,一月尚无效。钱曰∶凉药久则寒,不能食。小儿虚不能食,当补脾。候饮食如故,即泻肺经,病必愈矣。服补脾药二日,其子欲饮食,钱以泻白散泻肺,遂愈十分。张曰∶何以不虚?钱曰∶先实其脾,然后泻肺,故不虚也。

《谭氏殊圣》方∶小儿频嗽又饶啼,喘息时时似火堆。此是乳食冲膈热,莫冤神灶恐延迟。沙糖元剑涂酥炙,杵合根据方请不疑。更取麦门知母等、三焦洗了是良医。知母知母麦门冬甘草(各一分,生) 皂角(半分,去皮,酥炙,用盆子合出火毒)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同煎至八分,分五服,放冷下。

《婴童宝鉴》治小儿咳嗽,解风热。一捻金方

僵蚕(直者,一两)甘草(半两,炙)延胡索(一分)

上件为散。每服一捻,齑汁调下。

《良方》治小儿热嗽。

马牙硝白矾(各八两) 黄丹(一分)

上同研,入合子固济,火烧令红;覆润地一夜,再研,加龙脑半钱。甘草汤下一字,或半钱。

《张氏家传》治孩儿虚热,生涎、咳嗽。人参散方人参贝母(去心,炒)款冬花(去皮)半夏(水煮透,干为末,用姜汁作饼子,焙干)甘草(炙黄。各一钱)

上件为细末。每服半钱,水四分,入杏仁二粒,去皮尖,同煎至二分,温服。

《庄氏家传》治小儿脾肺壅热、咳嗽,金华散。并气粗喘。

贝母(七分) 汉防己甘草(炙。各半分) 马牙硝(半两)

上件为细末。每服半钱,水四分或一钱,煎。温服,一日三服。如壅甚,时时与服无妨。

《吉氏家传》治小儿上焦壅热及心肺虚热,嗽不止。清肺丸

连翘(一两) 脑子(少许,研)

上末,炼蜜丸弹子大。食后临卧含化。忌猪肉、湿面。

长沙医者丁时发传半夏散 治小儿肺热咳嗽,止泻润肺。半夏(一两,姜汁) 贝母(三分)柴胡(去芦)杏仁(炒,研) 川升麻白皮(炙)地骨皮款冬花麦门冬(去心) 马兜苓 青橘皮(各半两)甘草(一分,炙)

上为末。每服一钱,薄荷一叶,绵一片裹药末,用水一盏,生姜一片,枣半枚,煎五分。用盏盛,放火上,时时温服。忌生冷、毒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