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学吧>中医中药>中医典籍>幼幼新书>痰实第一

《幼幼新书》痰实第一·

《巢氏病源》小儿痰候∶痰者,水饮停积胸膈之间,结聚痰也。小儿饮乳,因冷热不调,停积胸膈之间,结聚成痰。痰多,则令儿饮乳不下,吐涎沫,变结而微壮热也。痰实壮热不止,则发惊痫。

《千金》治小儿痰实结聚,宿癖羸露,不能饮食。真珠丸方

真珠(半两)麦门冬(去心,一两)蕤仁(去皮,二百枚)巴豆(去皮膜,四十粒)

上四味末之,蜜丸。期岁儿,服二丸,如小豆大;二百日儿,服如麻子二丸,渐增,以知为度。当下病赤、黄、白、黑葵汁,纵下勿绝药,病尽下自止。久服使小儿肥白,以试验。

《千金》治八岁以上儿,热结痰实,不能食,自下方。

芍药栀子知母大黄(各二两)柴胡(二两六铢)升麻黄连黄芩(各二两半)竹叶(切,一升半)桔梗(一两半)细辛(十五铢)

上十一味 咀,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八合,去滓,分四服。十岁儿为三服。《外台》有枳实杏仁各一两半,而无桔梗黄连

《千金》治十五以下儿,热结多痰,食欲减,自下方。大黄柴胡黄芩(各三两)枳实(麸炒,一两十八铢)升麻芍药知母栀子(各二两半)生姜(十八铢)杏仁(汤浸去皮尖、二两)竹叶(切,一升半)

上十一味, 咀,以水六升半,煮取二升,十岁至十五岁者,分三服。

《经验后方》治大人、小儿痰实,久患风痫,缠喉风,咳嗽,遍身风疹,急中涎潮等。此药不大吐逆,只出涎水方。瓜蒂(不限多少)

上细碾为末,壮年一字;十五以下气怯小儿半字。早晨井华水下一食,须含沙糖一块;良久,涎如水出,年深涎尽,有一块如涎布水上如鉴矣。涎尽食粥一、二日,如吐多困甚,即咽麝香汤一盏即止矣。麝细研,温水调下。昔大平尚书觉昏眩,即服之,取涎有效。

《圣惠》治小儿痰实壮热,心胸壅闷,不欲乳食。前胡散方前胡(半两,去芦头)枳壳(麸炒微黄,去瓤) 赤茯苓大黄(锉碎,微炒)甘草(炙微赤,锉。各一分)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温服,日三、四服。更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痰气结实,烦壅。半夏散方半夏(汤洗七遍去滑) 川大黄(锉碎、微炒)甘草(炙微赤,锉。各一分)前胡(半两,去芦头) 川朴硝(一两)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入生姜少许,煎至五分,去滓。温服,日三、四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圣惠》治小儿痰壅结实,时欲呕吐。陈橘皮散方

橘皮(汤浸、去白瓤,焙)桑根白皮(锉)麦门冬(去心,焙。各半两) 川大黄(锉碎,微炒)前胡(去芦头) 川升麻(各一分)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更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圣惠》治小儿五、六岁痰实不散,宜服此方。前胡(去芦头) 川大黄(锉碎,微炒)枳壳(麸炒微黄,去瓤)甘草(炙微赤,锉。各一分) 川朴硝(一两)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莲子大,煎至六分,去滓。量儿大小分减温服。

《圣惠》治小儿痰实壅闷,时复呕吐,不欲乳食。赤茯苓散方

茯苓川朴硝(各半两)甘草(炙微赤,锉) 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旋复花(一分)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二钱,以水一小盏,入生姜莲子大,煎五分,去滓。量儿大小分减温服。

《圣惠》治小儿痰实,心胸不利,多欲呕吐。前胡散方前胡(去芦头,半两) 贝母(煨令黄)白术桑根白皮(锉)人参(去芦头。各一分) 陈橘皮(半分,汤浸、去白瓤,焙)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痰实,往来寒热,不欲饮食,肌体羸瘦。芒硝丸方

芒硝大黄(锉碎,微炒) 代赭石(各半两)半夏(汤浸七遍去滑)甘遂(微炒。

各一分)杏仁(十粒,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空心以温水下两丸。量大小加减与服之。

《灵苑》治小儿痰实结滞,时发寒热,胸中涎壅及哮呷喘急,烦躁不得睡眠。犀角丸方犀角(一钱,醋末)白术桔梗橘皮(各一钱) 金银箔(各用三片,以水银一钱,结成砂子)巴豆(三粒,去皮,以枣子一个裹之烧令香熟,只取巴豆细研)

上件七味,同研令匀,以炼蜜为丸如小豆大。每服一丸至二丸,用薄荷水研下。量儿大小,临时加减丸数。

《婴孺》治小儿膈上有痰饮。疟候方常山(五分)知母(四分)松萝甘草(炙。各三分)

上水一升,浸一宿,煮五沸,去滓。空心服三合,当出痰为度。

张涣香橘皮丹 消小儿宿食痰滞。

橘皮(去白,焙干)木香(各一两)白术(炮) 草豆蔻(面裹微炮)牵牛子姜黄(各半两)

上件捣,罗为细末,滴水和丸如黍米大。每服十粒,煎葱白汤下。大小便涩或不通,即乳食前服之。

张涣枳壳汤 治小儿痰实,壮热不除。枳壳(麸炒,去瓤)半夏(汤洗七遍,焙干)木香前胡(各一两)干姜甘草(炙。各半两)

上件捣,罗为细末。每服一钱,水一小盏,入生姜三片、陈橘皮少许,同煎至六分去滓,放温服。

张涣前胡半夏丹 治小儿痰实壮热。前胡半夏(各一两,汤洗七遍,焙干) 川朴硝麦门冬(去心)大黄(炮。各半两)

上件捣,罗为细末,取生姜汁和丸如黍米大。每服十粒,煎人参汤下。

张涣神曲汤 治小儿痰实。神曲(微炒)姜黄木香半夏(用生姜八两,切作片子,同捣成膏,慢火焙,炙令黄。各一两)甘草(炙) 青橘皮(炒黄) 白茯苓(各半两)

上件捣,罗为细末。每服半钱,入盐少许,沸汤点,放温热服。

张涣白金丹 消小儿痰实,利胸膈。前胡白皮(锉)半夏(汤泡七遍)白术(炮。各一两)人参(去芦头) 陈橘皮(各半两)甘遂(一分,微炒)

上件捣,罗为细末,炼蜜和丸如黍米同大。温水下五粒至七粒;周 小儿并二、三岁只可服三粒。以上临时加减。

《保生信效方》逍遥丸 治膈实气痞,痰盛喘促。半夏(汤浸洗七次,焙,二两)枳实(去瓤,麸炒)槟榔(锉) 赤茯苓(去粗皮。各一两)

上同为细末,生姜自然汁煮面糊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二、三十丸,荆芥汤送下。别作小丸与小儿。

《吴氏家传》治大人、小儿风壅,咽喉不利,痰实烦渴,困倦头昏;或发潮热,及一切风痰疮疥,并宜服之。

龙脑薄荷叶(去沙土,用十两) 栝蒌根(生用一两)荆芥穗(生用四两)甘草(生用五两一分) 缩砂仁(生用三两)

上件为细末,每四两药末入炒盐末一两,研匀,以瓷器盛贮。每服一钱,如茶点吃。

《吉氏家传》治小儿生百日以来痰实。柴胡(半分)当归大黄(各二铢)甘草(炙)茯苓(各三钱)

上水四合,煎取一合,去滓。分两日与服。

《吉氏家传》又方黄连人参朴硝(各三铢)

上以水二大合,煎半合,三次与服。

《吉氏家传》小儿二岁痰实方

槟榔(一枚) 青木香(半分)大黄(一分)茯苓(二分)

上以水五大合,煎二合去滓,服二次。

《吉氏家传》又方黄连黄芩生姜(各二分)

上以水五合,煎三合,去滓服尽。

《吉氏家传》治四、五岁儿痰实。大黄人参(各一分) 浓朴甘草(各半分) 朴硝(二铢,汤化)

上以水五大合,煎二合去滓;下朴硝,一日服之。

《吉氏家传》治六岁儿痰实。半夏(洗七次)草果子(各二枚) 朴硝(二铢)生姜(二块,各如杏仁大)

上末以水六合,煎三合,去滓;下朴硝,空心、日二服。

《吉氏家传》治七、八岁儿痰实。黄芩前胡(各一分)黄连(三分) 山栀子(七个)

上末以水九合,煎五合服。

长沙医者丁时发传黑散子 治小儿涎壅,咳嗽吐逆。天南星半夏猪牙皂巴豆白矾上件等分,入瓦罐子,用火 ,存性,每用半钱。齑汁调下,或麦门冬、桑白皮汤入蜜下。

长沙医者郑愈传治 小儿咽喉涎鸣如锯,兼伤寒身热面赤,一切涎等。坏涎丸方半夏(二钱,研,以生姜自然汁搜作饼子,用慢火炙黄干)粉霜铅白霜巴豆雄黄蝎梢(各半钱)

上各为末,再研令匀,稀曲糊为丸如此○大。取涎每服五丸,用灯心汤化破。如涎未下,再用灯心汤投下即吐。如取涎连三服即泻,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