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学吧>中医中药>中医典籍>幼幼新书>心痛第五

《幼幼新书》心痛第五·

《圣惠》∶夫小儿心痛者,本非起于心。即邪客于心主之脉。夫少阴者心也,五脏六腑之所主也,精神之所舍,其脏坚固,邪不能干。干之即伤心,伤心即神去,神去即死矣。故诸邪在于心者,皆在于心包络脉。包络者心之别脉也,故少阴不病。夫心痛者,邪气上逆,痞而不散,或伤寒气,邪冷搏于经络,故发心痛也。

茅先生论∶小儿生下五个月日,上至七岁,有结癖在腹成块,如梅核大,来去或似卵大,常叫疼痛不住者。亦分数类∶在心头痛者,为抱心气;在左胁下痛者,为 气∶在右胁下痛者,为癖气∶在脐下痛者,为吊气。在心头痛者,下金铃散(方见本门中)夹匀气散与服;(方见胃气不和门中。)在右胁下痛者,下蓬莪术散夹健脾散与服,在脐下痛者,下芸台散夹茴香散与吃即愈。如见面黑眼花,泻黑血,鼻口冷,手足冷,不进食,死。(余方并见 癖、吊气本门中注。)

《婴童宝鉴》云∶小儿悒心,啼有时歇者,心痛。

《婴童宝鉴》云∶小儿心痛,是邪气攻于胃管也。

《葛氏肘后》小儿卒心痛,腹胀坚如石,满气喘息方。

上以好盐如鸡子大,浆水三升,煮取三沸,内搅消,取半分,为三服。神验大良。

《外台》范汪芫花汤 主卒心痛连背,背痛连心,心腹并懊。痛如鬼所刺,绞急欲死者。芫花大黄(各十分)

上捣,下筛,取四方寸匕,着二升半苦酒中合煎。得一升二合,顿服尽。须臾当吐,吐之便愈。老小从少起,此疗强实人良。若虚冷心痛,恐未必可服。

《外台》∶《千金》疗老小卒中恶心痛方。苦参(三两) 好酸醋(一斤半)

上二味,以醋煮苦参,取八合。强人顿服,老小二服。

《圣惠》治小儿心痛,但觉儿将手数数摩心腹即啼,是心痛不可忍。宜服芍药散方赤芍人参(去芦头)白术黄芩大黄(微炒,锉)当归(以上各一分)

上件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温服。

《圣惠》治小儿心痛,手足不和。木香散方木香白术桔梗茯苓(各一分)高良姜(半分)

上件药捣,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稍热频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圣惠》治小儿心痛不可忍。桃仁散方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赤芍桔梗桂心(以上各半两)甘草(一分,炙微赤,锉)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圣惠》治小儿心痛,发歇不定。蓬莪术散方

莪术人参(去芦头) 桂心黄芩木香地黄甘草(炙微赤,锉。以上各一分)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橘皮汤调下半钱。量儿大小,以意加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心痛不止。桂心散方

桂心当归(锉,微炒)栀子仁(各半两)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橘皮汤调下半钱。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茅先生治小儿心痛。金铃散

金铃子(炮,去皮棱) 蓬莪术(炮。各一两)茴香木香(炮) 荆三棱(炮。各半两)

上件为末。每服一钱、半钱,用热酒调下。

《张氏家传》治男子、女人、小儿脾疼,久肿,心气痛患。木香(两块,如一皂子大)丁香(三、七粒)乳香(半块,如一皂子大)胡椒(四十九粒)巴豆(去皮不出油)斑蝥(去皮、头、足、翼。各二、七个)五灵脂(一块,中指大)

上七味为细末,醋糊丸如芥子大。每服三丸,用菖蒲汤下,妇人艾醋汤下,小儿两服至三丸。如衮颤气攻,痛不忍者,一服应效。

《王氏手集》治心痛不止普救散延胡索(二两) 香附子(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白汤点服。

《王氏手集》应痛散方 治小儿心痛。石菖蒲(炒)肉桂(炒。各半两)五灵脂(二两) 白附子(炮过,土内去火毒)木香(炒。各一两) 萝卜子(炒)

上为细末,每服半钱,热酒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