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学吧>中医中药>中医典籍>幼幼新书>疳渴第二

《幼幼新书》疳渴第二·

《圣惠》论∶夫小儿疳渴者,由脏腑夙有疳热,心肺壅热之所致也。此皆乳母恣食五辛,或饮热酒,多味酸咸,夜餐炙爆,心胸气滞,便即乳儿,致脏腑生热,热则烦躁,故令儿渴不止也。

《圣惠》治小儿疳多渴,体热烦躁,少得睡卧。宜服天竺黄散方天竺黄(细研)黄连马牙硝栀子葛根(锉。各半两)甘草(炙微赤,锉)牛黄(细研)款冬花紫菀(洗去苗土)犀角(屑)土瓜根(各一分)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都研令匀,不计时候,以蜜水调下半钱。量儿大小加减服。

《圣惠》治小儿疳渴,口干烦躁,体热羸瘦,不欲乳食,宜服此方。蜗牛壳(微炒)蟾头(涂酥,炙令焦黄) 胡黄连(各半两)朱砂青黛(各细研,一分)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都研令匀,每服以蜜水调下半钱,不计时候。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圣惠》治小儿疳,大渴不止。铅丹丸方铅丹铅霜(各一分)黄连(末)石膏(末。各半两)

上件药,都研为末,以糯米饮和丸如绿豆大。每服用新汲水淘米泔研下五丸,日三四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圣惠》治小儿疳渴,壮热惊悸,宜服此方。地骨皮(细研)龙胆(去芦头)乌梅肉(微炒)地龙黄连(去须。各一分)

上件药捣,罗为末,以 猪胆汁和丸如绿豆大。不计时候,以新汲水化破五丸服之。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圣惠》治小儿疳热烦渴,干瘦。黄连丸方黄连(去须)天竺黄牛黄(各细研)甘草(炙微赤,锉)栀子款冬花葛根紫菀(去苗土)犀角(屑。各一分) 川朴硝(半两)竹沥(二合)

上件药捣,罗为末,先用竹沥拌和,更入熟蜜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以新汲水研破五丸服之,日四五服。量儿大小临时加减。

《圣惠》治小儿热疳渴方。黄连(末,半两) 定粉(一两,微炒)

上件药,同细研令匀,不计时候,以熟水调下半钱,更看儿大小以意增减。

《谭氏殊圣》治小儿疳瘦羸弱,脏腑虚怯,滑泄不止,饮食减少,引饮无度。六神丸方丁香木香豆蔻(面裹煨)芦荟(一分)使君子诃子皮(煨。各半两)

上为末,枣肉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三五丸,米饮下。

钱乙龙粉丸 治疳渴方。草龙胆 定粉(微炒)乌梅肉(焙,秤)黄连(各二分)

上为细末,炼蜜丸麻子大。米饮下一二十丸,无时。

张涣《遗方》青香丸 治小儿疳渴,引饮不休,肌体羸劣。

黄连青黛朱砂鹤虱(各等分)

上为末,猪胆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三丸,米饮下。

《吉氏家传》又方

干葛 胡黄连甘草(炙)黑参麦门冬(去心,等分)

上件为末。每服一钱,水半盏,姜一片,煎四分。

庄氏治疳热青黛青黛(一两) 胡黄连天竺黄宣连(各半两)朱砂(飞,一分) 麝(一钱) 肉豆蔻(二个)牛黄(半钱) 蟾(一个,端午酥炙,酒浸,去肠肚)

末,绿豆粉煮糊丸如芥子,空心夜汤下三丸。

《玉诀》地骨皮散 治热疳,进食。地骨皮(拣净,粗葛包洗) 黄 (焙)柴胡(焙。各一两)紫菀犀角土瓜根(各一分)

散,不时,蜜水调半钱,量加减服。

黄连散 治疳渴,黄瘦,壮热不乳。

黄连莲子龙胆青黛乌梅肉(微炒)知母(各半两)牛黄(一分)捣,罗,枣瓤丸如绿豆甘草汤下五丸,日三,意裁。

五胆丸 治渴疳。猪胆狗胆牛胆鲫鱼胆 胆(各一枚)

胆汁牛胆内,灶北后悬,候干,丸如黍。新汲水下二丸,空心、午后各一服。更量。

黄连丸 治疳热渴,干瘦。

黄连犀角(各一分) 生地黄汁(二合) 麝(半钱) 羊子肝(一具,研取汁) 蜜(半合)

末、和汁、蜜等,竹叶汤调药汁一匙,加减。黄连丸 治疳热烦渴,干瘦。黄连天竺黄牛黄甘草(炙赤)栀子款冬花葛根紫菀犀角(各一分) 川朴硝(半两)

罗,竹沥二合和,更入熟蜜,丸如绿豆,新汲水研五丸服。更量,日四五。

蜗牛子三五十枚,合净盘内,令行,有似银泥处,腻粉和揩,丸如黍。不时,汤下二丸。

治疳渴饮水不休麝香

人中白(各一分) 研,药饼丸如麻子。一二岁皂荚汤下二丸,更裁。早、午各一服。

刘氏∶大猪胞一个,甘草一两寸,劈,入胞内,水一斗煮三升,去甘草,胞焙末。服三钱,汤调下。

庄氏∶活大 鱼一个,蛤粉涂顶上,刮下涎,入粉同研,丸鸡头大,服一丸;小 鱼一个,水半盏浸,涎水化一丸止,和气散一、二服,补。

又∶

井泉石(一名石甘遂) 太阴元精石 马牙硝等分,末,入生硫黄少许,服半钱,生米泔水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