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学吧>中医中药>中医典籍>幼幼新书>伤泻第四

《幼幼新书》伤泻第四·

茅先生小儿有中伤泻候∶肚膨胀硬,身微热,微微地呕。此候本因父母爱惜儿子,将粘滑物与吃,见食得美后,一向过剩将与儿子吃,奈儿子痴食,噎着五脏,停在胸膈不消化,蓦然间泻下。所治者,先用醒脾散(有二方∶一方见胃气不和门,一方见慢脾风门中、)匀气散与调二日(方见胃气不和门中),见泻渐疏,便下青金丹与通下。

元食所伤(方见积聚门中),后再下匀气散、建脾散与服(方见胃气不和门中)即愈。

葛氏《肘后》小儿病食不消,腹满下痢鸡子汤方

上用乱发如鸡子一枚,梳去垢, 咀之。鸡子七枚,去白,以黄并发内鸡子汁,热数按之,令汁出,取服,大小无毒。

《千金》治少小下痢,若热不食,伤饱不乳,大黄汤方大黄甘草(炙)麦门冬(各一两)

上三味 咀,以水二升,煮取一升。二、三岁儿分三、四服。

《千金》生金牛黄汤 主小儿积下不止,而发痫方。

生金(三铢。一方用六铢。无生金,用熟金亦得,法应作屑。亦用成器者)牛黄(三铢)细辛(半分)麻黄(二分,去根节)干姜(炮)人参黄连甘草(炙。各一分)

上八味 咀,以水一升六合,煮取八合,去滓,临卧研牛黄以煮汤中。儿有热者,用生姜以代干姜。今世乏生金,但用成器金亦善,二、三两皆得用也。

太医局开胃丸 治小儿腑脏怯弱,内受风冷,腹胁胀满,肠鸣泄利,或青或白,乳食不化。又治脏冷夜啼,胎寒腹痛方。木香莪术白术人参(去芦头)当归(锉,炒。以上各半两)麝香(细研)白芍药(各一分)

上件捣罗为末,都研令匀∶汤浸炊饼和丸如黍米大。每服十五丸,温米饮下。新生儿腹痛夜啼,可服五丸,并乳食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