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学吧>中医中药>中医典籍>幼幼新书>洞泄第七

《幼幼新书》洞泄第七·

《巢氏病源》小儿洞泄下利候∶春伤于风,夏为洞泄。小儿有春时解脱衣服,为风冷所伤,藏在肌肉,至夏因饮食居处不调,又被风冷,入于肠胃,先后重沓,为风邪所乘,则下利也。其冷气盛,利为洞泄,洞泄不止为注下也。凡注下不止者,多变惊痫,所以然者,本挟风邪,因利脏虚,风邪乘之故也。亦变眼痛生障,下焦癖冷,热结上焦,热熏于肝故也。

《五关贯真珠囊》小儿洞泄候∶洞泄者,凡风冷入肠,则下利洞泄,肛门脱,小儿则肿也。

《千金》治少小洞注下痢方。

上用蒺藜子二升,捣汁,温服,以瘥为度。

《千金》又方

上用木瓜取汁,饮之。

《千金》又方

上炒仓米末,饮服之。

《千金》又方

上用酸石榴,烧灰末,服半钱匕,日三服。

《千金》又方

上用狗头骨灰,水和服之。

《千金》又方羊骨鹿骨

上二味,并水和服之,随得一事,即用之。

《千金》又方

上炒豉令焦,水淋汁服之,神验。冷则酒淋服。

《千金》又方

上用五月五日百草末,吹下部。

《外台》刘氏疗小儿洞泄,水利不止方。

浓朴(炙)黄连(各一两)

上二味切,以水一升煎取六合,分服。杂痢,此方并治之。

《子母秘录》治小儿洞下利方。

上用羊角中骨烧末,饮服方寸匕。

《子母秘录》又方

上烧虾蟆末,饮调方寸匕,服之。

《圣惠》治小儿脾胃气不和,洞泄,下利不止,羸瘦,食少,浓朴散方

浓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人参(去芦头) 诃黎勒(煨,用皮)白术黄连(去须,微炒)地榆(微炙,锉。各一分)甘草(炙微赤)干姜(炮裂,锉。各半分) 肉豆蔻(一枚,去壳)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粥饮调下半钱,日三、四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圣惠》治小儿洞泄,下利不止,渐至羸困,密陀僧散方密陀僧黄丹 定粉白矾(各一两)

上件药以新瓷瓶盛,用纸筋泥固济,以文火烧令通赤,候冷取出,入龙骨末一两,同研令细。每服以粥饮调下半钱,日三四服。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洞泄下利,羸困,三圣散方地榆(半两,微炙,锉) 浓朴(三分,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诃黎勒(煨,用皮,半两)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粥饮调下半钱,日三、四服。量儿大小临时加减。

《圣惠》又方

没石子(微煨) 诃黎勒(煨,用皮。各半两)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粥饮调下半钱,日三、四服。量儿大小临时加减。

《圣惠》治小儿洞泄,下痢不瘥,乳食全少,宜服如圣散方黄连(三分,去须,微炒)鹿茸(去毛,涂酥,炙微黄) 浓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各半两)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粥饮调下半钱,日三、四服。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圣惠》又方楮叶(半两) 诃黎勒(煨,用皮,一分)橡实(七枚,微炒)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粥饮调下半钱,日三、四服。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洞泄,下利不止,黄连丸方黄连(一两,去须,锉,微炒)女萎(半两,微炒)

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热水化下三丸,日三、四服。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圣惠》又方

上用牛角 烧灰,细研为散。每服以粥饮调下半钱,日三、四服。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婴孺》治小儿注利,肠 下重,附子丸方附子干姜(各炮)前胡(炒) 芎(炒。各四分)

上为末,蜜丸大豆大。两丸,饮下,日三夜一。大人亦可服。

《婴孺》治小儿洞利,昼夜不止方。黄芩干姜人参(各三分)

上为末,蜜丸如大豆大。每服三丸,饮下,日进三服。

张涣浓朴散 治洞泄注下方。

浓朴生姜汁(制) 诃黎勒(炮,取皮) 肉豆蔻(各一两)白术干姜(各半两。炮)

上件捣罗为细末。每服一钱,水八分一盏,入生姜粟米各少许,煎五分,去滓温服。

《万全方》治小儿冷热不调,时有洞泄,下利不止,龙骨龙骨黄连白石脂白矾(烧令汁尽)干姜(炮)木香(以上各半两)

上件药捣罗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麻子大。每服以粥饮下五丸,日三、四服。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刘氏家传》小儿水泻注下方。黄连石莲(等分,炒黄色)

上末之,每半钱。水泻,新汲水调下;白泻,粟米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