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学吧>中医中药>中医典籍>幼幼新书>利渴不止第十二

《幼幼新书》利渴不止第十二·

(泻痢同)

《巢氏病源》小儿利兼渴候∶此是水谷利,津液枯竭,脏腑虚燥则引饮。若小便快者利断,渴则止;若小便涩,水不行于小肠,渗入肠胃,渴亦不止,利亦不断。凡如此者,皆身体浮肿,脾气弱不能克水故也,亦必眼痛生障。小儿上焦本热,今又利,下焦虚,上焦热气转盛,热气熏肝故也。

茅先生小儿有中渴泻候∶上大渴,饶睡,肚膨,睡中或惊,便下白汁。此候先因硬物食无所度而伤损脾胃,至有此患。所治者,先用醒脾散(有二方,一方见胃气不和门,一方见慢脾风门中)、匀气散调一日(方见胃气不和门中),后下调中饮(方见胃气不和门中)夹乳香散(方见一切泄泻门中)、龙涎膏调理即愈(方见热渴门中)。

《婴童宝鉴》∶小儿渴泻,为脾胃虚,上焦热,故下泻而渴。

《千金》治小儿渴痢方。

上单捣冬瓜汁饮之。

《千金》治少小壮热,渴引饮,下痢。龙骨汤方龙骨甘草(炙)大黄赤石脂石膏桂心寒水石栝萎根(各二两)

上八味治下筛,以酒水各五合,煮散二合,二沸,去滓。量儿大小服之。

《外台》∶《短剧》又疗少小夏月药大下后,胃中虚,热渴,唯可饮麦门冬汤方。麦门冬(去心)甘草(炙。各四分)枳实(炙)黄芩人参(各三分)龙骨(六分)

上六味切,以水二升,煮取九合,去滓,分温服。

《外台》∶《古今录验》疗小儿渴痢,榉皮饮子方

梁州榉皮(十二分) 栝萎茯苓(各八分)人参(六分)粟米(二合)

上五味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服,量大小与服之。

《外台》∶刘氏疗小儿痢渴不彻,肚胀不能食方。

诃黎勒皮(六分) 桑皮(十分,炙,末)

上二味切,以水一升,煮取五合,去滓,分服之,亦治大人。

《子母秘录》∶小儿赤白痢渴,及得水吃,又呕逆方。

上炙楮叶令香黄,以饮浆半升浸楮叶,使水绿色,然后去叶。以木瓜一个,切,纳叶汁中,煮三二沸,去木瓜,使暖,细细服,渴停。

《圣惠》治小儿痢渴,心胸烦闷,不欲饮食,宜服黄 散方

黄 (锉)麦门冬(去心,焙)黄芩(各三分)乌梅肉(三枚,微炒)龙骨(一两)白术黄连(微炒,去须。各半两)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温服。

《圣惠》治小儿痢渴不止黄芩散方黄芩诃黎勒(煨,用皮) 樗树皮(各半两) 栝蒌根黄连(去须)当归(锉,微炒。各三分)乌梅肉(一分,微炒)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盏煎至五分,去滓,放温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痢渴,腹内疼痛不止。当归散方当归(锉,微炒)黄连(微炒,去须) 黄 (锉。各三分)干姜(炮裂,锉)甘草(炙微赤,锉。各半两)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温服。

《圣惠》治小儿痢渴,体热烦闷。龙骨散方

龙骨(一两) 胡黄连(半两)茯神人参(去芦头) 茅根(锉)麦门冬(去心,焙。各三分)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温服。

《圣惠》治小儿痢渴,烦热不止。蓝叶散方

蓝叶(二分) 赤茯苓(一分)赤石脂(一两)黄连(炒,去须)木瓜仁 醋石榴皮(锉,碎,炒。各半两)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入蜜半茶匙,更煎三两沸,不计时候。量大小分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痢渴,烦热不止。地龙粪散方地龙人参乌梅肉(炒。各半两)龙骨蜗牛壳(炒。各一两)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温服。

《圣惠》治小儿痢渴,或下五色恶物,心神烦热不止,宜服地榆散方地榆茯苓黄柏(微炙,锉。各一两)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痢渴,烦热,吃水不知足。黄连散方黄连(去须,微炒)牡蛎(烧,为粉。各半两)乌梅肉(微炒)甘草(炙微赤,锉) 诃黎勒(煨,用皮。

各一分)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温服。

《圣惠》治小儿痢渴不止榉皮散方榉树皮(一两) 栝蒌根 白茯苓(各三分)人参(半两,去芦头)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不计时候,以粟米饮调下半钱。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圣惠》又方蜗牛壳(微炒)龙骨(各一两)夜明砂(微炒)黄连(去须,微炒。各三分)

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粳米粥饮,研化七丸服之,日三四服。量儿大小加减。

《圣惠》又方夜明砂(微炒)朱砂(细研。各一分) 干虾蟆(涂酥炙,令黄焦)龙骨(各半两)蜗牛三七枚,炒令微黄)麝香(一钱,细研)

上以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粥饮调下半钱,日三、四服。量儿大小加减。

《圣惠》治小儿痢渴不止,宜服此方。

上用定粉半两,细研,鸡子清和为饼子,以慢火炙令黄焦,碾为细散。每服以粥饮调下半钱,日三、四服。

量儿大小加减。

《圣惠》治小儿痢渴,小便涩,羸瘦,宜服此方。

上用榆树白皮一两,炙微黄,锉、捣,罗为末,以粳米饭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以粥饮下七丸,日三、四服。量儿大小加减。

《圣惠》治小儿痢渴不止,或时呕逆,不下食,宜服楮叶汤方

楮株叶(二十斤,微炙)木瓜(半两,切)人参(一分,去芦头)

上件药以浆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细细温服。

《圣惠》治小儿痢渴不止方。

上取酸石榴一枚,和皮捣,用浆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入蜜半合,放温。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痢渴不止羸瘦方。

上用椿树根皮干者,捣、罗为末,以好粟米淘去泔,研,取米浓煮作糊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以粥饮下五丸,日三、四服。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太医局人参散 调中和气,止呕逆,除烦渴,治昏困多睡,乳食减少,及伤寒时气,胃气不顺,吐利止后,躁渴不解方。人参(去芦头) 白茯苓(去皮。各一两)木香甘草(炙,锉)藿香叶(各一分) 干葛(锉,二两)

上件为末。每服一钱,水一中盏煎七分,去滓,放温服,不计时候。

《婴孺》治小儿大热痢,兼得渴,增寒。子芩汤方

子芩枳壳(炒)黄柏(各四分)石膏(十二分)竹叶(切,一升) 榉皮(十分)人参(七分)

上以水五升煮一升六合。七岁儿为三服,四、五岁儿为四服,以次量与之服。

《婴孺》治小儿有热不调,渴痢。栝蒌汤方

栝蒌知母茯苓(各八分)甘草黄柏(各四分)人参(六分)黄芩榉皮(各十分)

上以水五升煮一升半,五六岁儿为三服。

《婴孺》治小儿渴不止,痢不住。冬瓜汤方冬瓜(切,十合) 栝蒌(十二分)茯苓知母(各八分)麦门冬(五分,去心)粟米(二合半)

上水五升煮一升四合,新布绞去滓,量儿与之。

张涣建胃散方 治泄泻,身热烦渴。

浓朴(去粗皮,生姜汁制,炙香熟) 川黄连豆蔻(各一两) 缩砂仁干姜(炮)白术(炮)木香(各半两)

上件捣,罗为细末。每服一钱,水一小盏,入生姜粟米少许,煎至五分,去滓。温服。

张涣碧香丹方 治小儿吐利后,大渴不止,不得眠睡,甚则成疳。天竺黄龙骨不灰木(烧赤,放冷)赤石脂以上各一两,为末,次用∶铁粉定粉 白霜 细蛤粉(各一两。并细研)

上件通拌匀,入麝香半两,同研匀,滴水和丸如鸡头大。每服一粒至二粒,用 螺儿两个,研细,沸汤浸水,沉极冷化下,大渴即与服,神验。

《婴童宝鉴》治小儿渴泻竹茹丸方黄连(一两,好者,锉作块子,一一相似,茱萸一两,二味相和,滴蜜炒,令黄赤色,去了茱萸)

上件为末,薄糊为丸如萝卜子大。每服十丸,竹茹煎,饭饮吞下。

《惠眼观证》调中散 治渴,止泻方。肉桂(去皮,不得见火)人参陈皮甘草(炙。各半两)白术附子(炮,去毛,炒。各一钱)零陵香(三钱)

上为末。每服一钱,水半盏,姜一片、枣半个,煎至三分服。

《惠眼观证》香连丸 治渴泻方。硫黄(细研)牡蛎(火 。各一分)木香(一钱)

上三味为末,以烂饭为丸,或糊如此○大。每服十五丸,以井华水下。

《刘氏家传》小儿热渴,泻渴不止方。川乌(大者一个)龙骨(重与川乌等) 定粉(半两) 黄丹(桃二钱,刀上烧)

上末之,水浸,蒸饼心,和作饼子此○大。陈米饮化下。

《王氏手集》人参扁豆散方 治脾胃不和,不思饮食,吐泻,渴水,及小儿虚热烦躁,悉皆治疗。人参扁豆(去皮,炒熟)白术茯苓(各一两)罂粟甘草(炙)山药(各半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用水一中盏入生姜二片、枣半个同煎至七分,通口服。如腹疼痛,加紫苏煎;小儿虚热,加薄荷同煎。

《吉氏家传》治五痢,吃汤不彻,肚胀不食方。诃子皮 桑白皮(各六钱)

上以水二升煎至三合,服之立瘥。

《吉氏家传》治疳泻,渴饮无度。六神丸方木香丁香豆蔻(以面裹此三味,入慢火煨,候面熟为度)使君子(去壳,秤)诃子(去核。各半两)芦荟(一两)

上件为末,枣肉丸如绿豆大。每服三、五丸,米饮吞下。

《胡氏家传》治小儿冷热不调,作泻疳热发渴不定,不思饮食。白术散方白术(炮)人参藿香甘草橘皮(去瓤。各一两) 肉豆蔻(一个,面裹煨熟,去面不用)丁香(二十一粒)

上为末。每服半钱,粥饮调下,一日二服,不拘时。

长沙医者丁时发传治小儿痢渴不止,壮热腹痛,黄芩丸方黄芩栝搂根黄连(去毛)当归诃子臭樗树皮(各半两)乌梅肉(五个)

上件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米饮下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