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学吧>中医中药>中药材>柑核

柑核

《中药大辞典》:柑核

药材名称柑核

拼音Gān Hé

出处本草图经

来源芸香科植物茶枝柑瓯柑等多种柑类的种子

性味苦,温,无毒。

归经入心、肝。

功能主治主肾疰腰痛,膀胱气痛,小肠疝气,卵肿偏坠。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研末。

复方治肾冷腰痛;柑核,杜仲等分。炒研,盐酒下。

各家论述柑核,功专在下。以上诸病,皆肾与膀胱之气化郁以病乎肝也。此味肝肾同治,故功专,但实证为宜,虚者禁用,以味苦大伤胃气也。(性味以下出《本草求原》)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柑核

药材名称柑核

拼音Gān Hé

英文名mandarin orange sesd

出处出自《本草图经

来源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茶枝柑Citrus chachiensis Hort.等多种柑类的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trus chachiensis Hort.

采收和储藏:剥开成熟果实,食取果瓤,留下种子,洗净,晒干。

原形态茶枝柑 小乔木,高2-3m。枝多叶密,针刺极少。叶互生,常椭圆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叶缘锯齿不明显,叶翼小而不明显。花小白色,萼片黄绿色,花瓣5。果实扁圆形或馒头形,纵径4.5-6cm,横径6.5-7cm,基部平或隆起,上有浅放射沟4-8条,顶部微凹;果皮易剥离,质松脆,白内层棉絮状,有香气;瓤囊11-12瓣;中心柱空虚,味酸甜;种子20余粒,卵圆形,淡黄褐色。果熟期12月中旬。

生境分部主要分布于珠江三角洲一带,以新会、四会栽培最多。广州近郊也有栽培。

性味苦;辛;温

归经心;肝

功能主治温肾止痛;行气散结。主腰痛;膀胱气痛;小肠疝气;睾丸偏坠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或研末服。

各家论述柑核,功专在下。以上诸病,皆肾与膀胱之气化郁以病乎肝也。此味肝肾同治,故功专,但实证为宜,虚者禁用,以味苦大伤胃气也。(《本草求原》)

临床应用治肾冷腰痛:柑核、杜仲等分。炒研,盐酒下(《本草求原》)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奇蒿

    药材名称奇蒿拼音Qí Hāo别名刘寄奴[江苏、上海]、南刘寄奴、千粒米、六月霜来源菊科艾属植物奇蒿Artemisia anomala S. Moore,以带花全草入药。8~9月花期采收,连根

  • 铁篱巴果

    《中药大辞典》:铁篱巴果药材名称铁篱巴果拼音Tiě Lí Bā Guǒ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马甲子的果实。秋季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马甲子根"条。功能

  • 椴树根

    药材名称椴树根拼音Duàn Shù Gēn别名叶上果根、滚筒树根、家鹤儿。来源药材基源:为椴树科植物椴树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ilia tuan Szysz采收和储藏:秋季挖根,洗净泥土,切片晒

  • 貒膏

    《中药大辞典》:貒膏药材名称貒膏拼音Tuàn Gāo别名貒脂(《本草拾遗》),貒猪膏(《食医心镜》),猪獾油(王玷桂《不药良方》),貒油(《纲目拾遗》),土猪油(《四川中药志》)。出处《唐本

  • 海木

    《全国中草药汇编》:海木药材名称海木拼音Hǎi Mù别名鸡皮[傣语]来源楝科鹧鸪菜Heynea trijuga Roxb.,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广西、贵州、云南。性味苦,凉。有小毒。功能主治清

  • 石风车子叶

    药材名称石风车子叶拼音Shí Fēnɡ Chē Zi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使君子科植物石风车子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mbretum wallichii DC.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晒干。原

  • 铁浆

    《中药大辞典》:铁浆药材名称铁浆拼音Tiě Jiānɡ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生铁浸于水中生锈后所成的一种溶液。制法《本草拾遗》:"铁浆,取诸铁于器中,以水浸之云。"性味甘涩,平。

  • 榛子花

    药材名称榛子花拼音Zhēn Zi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桦木科植物榛和川榛及毛榛的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orylus heterophylla Fisch. Ex Bess.2. Coryl

  • 枸骨叶

    《中国药典》:枸骨叶药材名称枸骨叶拼音Gǒu Gǔ Yè英文名FOLIUM ILICIS CORNUTAE别名功劳叶、羊角刺、老鼠刺、猫儿刺、六角茶、六角刺、八角刺、鸟不宿、鹅掌簕、苦丁茶来

  • 附地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附地菜药材名称附地菜拼音Fù Dì Cài别名伏地菜来源为紫草科附地菜属植物附地菜Trigonotis peduncularis (Trev.) 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