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学吧>中医中药>中药材>芙蓉菊根

芙蓉菊根

《中药大辞典》:芙蓉菊根

药材名称芙蓉菊根

拼音Fú Rónɡ Jú Gēn

出处《福建中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芙蓉菊

化学成分根和茎中含蒲公英赛醇乙酸酯、蒲公英赛酮和蒲公英赛醇。

性味《福建中草药》:"辛苦,微温。"

功能主治《福建中草药》:"祛风湿。治风谩关节痛,胃脘冷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鲜者1~2两)。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芙蓉菊根

药材名称芙蓉菊根

拼音Fú Rónɡ Jú Gēn

英文名Root of Chinese Crossostephium

出处出自《福建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芙蓉菊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rossostephium chinense (L.) Mak. Ex Cham. Et Schltr.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切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芙蓉菊 半灌木,高10-40(-60)cm。茎直立,多分枝,枝、叶具密生的白色细绒毛而呈灰绿色。叶互生;叶片狭匙形或狭倒卵形,长2-3cm,宽5-8mm,先端3-5齿裂或分裂,基部渐狭,边缘无锯齿,两面密被灰白色短柔毛。头状花序黄绿色,盘状,直径4-5mm,有梗,生枝端的叶腋,多数头状花序在枝端排成总状;总苞片2-3层,花冠先端2-3齿裂,中央的花两性,花冠先端5-短裂。瘦果有5棱角,先端有撕裂状的鳞片。花期春季。

化学成分根和茎中含蒲公英赛醇乙酸酯(Taraxeryl ace-tate)、蒲公英赛酮(Taraxerone)和蒲公英赛醇(Taraxerol)。

性味味辛;苦;性微湿

功能主治祛除除湿;温中止痛。主风湿痹痛;脖腹冷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30-60g。

各家论述《福建中草药》:祛风湿。治风湿关节痛,胃脘冷痛。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绿结鸡骨

    《中药大辞典》:绿结鸡骨药材名称绿结鸡骨拼音Lǜ Jié Jī Gǔ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杜鹃科动物褐翅鸦鹃的骨。性味甘咸,微温。功能主治强筋壮骨。治风湿骨痛,趺打伤积。用法用量内服:浸酒,

  • 藜芦

    《全国中草药汇编》:藜芦药材名称藜芦拼音Lí Lú别名黑藜芦、山葱、大叶藜芦、棕包头、人头发、七厘丹来源百合科藜芦属植物藜芦Veratrum nigrum L.,以根部或带根全草入

  • 双肾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双肾参药材名称双肾参拼音Shuānɡ Shèn Shēn别名对肾参、双肾子、双环参、羊肾参、对对参、天鹅抱蛋、玉凤花、齿片玉凤花、白花草、老母鸡抱蛋、金鹅抱蛋、仙鹅抱蛋、

  • 香秋海棠

    药材名称香秋海棠拼音Xiānɡ Qiū Hǎi Tánɡ别名铁米来源药材基源:为秋海棠科植物短茎秋海棠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gonia handelii Irmsch.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

  • 单体蕊黄芪

    药材名称单体蕊黄芪别名色卡[藏名]来源豆科单体蕊黄芪Astragalus monadelphus Bunge,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若尔盖。性味甘,温。功能主治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

  • 樟树果

    药材名称樟树果拼音Zhānɡ Shù Guǒ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樟科植物红叶木姜子的果实。8~9月采摘。原形态灌木或小乔木,高3~5米。枝褐红色。叶互生,狭长圆形或披针状椭圆形,长4

  • 大叶树萝卜

    药材名称大叶树萝卜拼音Dà Yè Shù Luó Bo别名石萝卜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红梗越橘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accinium ardisioides Hook.f.ex C.B.C

  • 刀豆

    《中国药典》:刀豆药材名称刀豆拼音Dāo Dòu英文名SEMEN CANAVALIE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刀豆Canavalia gladiata (Jacq.) DC. 的干燥成熟种子、果壳及

  • 桑椹

    《中国药典》:桑椹药材名称桑椹拼音Sānɡ Shēn英文名FRUCTUS MORI来源本品为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 的干燥果穗。4~6月果实变红时采收,晒干,或略蒸后晒干。性状本品为聚花

  • 大狗尾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狗尾草药材名称大狗尾草拼音Dà Gǒu Wěi Cǎo别名狗尾巴来源禾本科狗尾草属植物大狗尾草Setaria faberii Herrm.的全草,其根及果穗亦入药。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