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学吧>中医中药>中药材>野苦瓜

野苦瓜

药材名称野苦瓜

拼音Yě Kǔ Guā

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短序栝楼的根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ichosanthes bauiensis Gagnep.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鲜用或切段晒干。

原形态短序栝楼,攀援草本。茎细,被毛,具纵棱及沟。叶柄细,长4-9cm,具纵条纹,密被柔毛;叶片薄纸质,卵形,长5-20cm,宽5-13cm,不分裂,先端渐尖,基部深心形,边缘具短尖头状细锯齿,上面绿色,疏被短柔毛,背面淡绿色,密被短柔毛,基出掌状脉5条,细脉网状。卷须二歧,被短柔毛。花雌雄异株;雄花组成伞房花序,长约2cm,几乎自基部生花,无苞片;花芽球形,萼筒漏斗形,被柔毛,裂片狭三角形,花冠绿色,裂片卵状椭圆形,先端流苏状,雄蕊3枚,花丝短;雌花单生,密被短柔毛;萼筒内由基部向先端逐渐加宽,长约3cm,被短茸毛,裂片和花冠同雄花;子房椭圆形,长约8-10mm,密被短茸毛。果实卵形,长3-3.5cm,径3.5cm,平滑无毛,绿色,具浅色条纹,先端具短喙。花期4-5月,果期5-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1500m的常绿阔叶林下和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贵州西南部和云南南部及东南部。

功能主治根截疟;全草退热;利水。主疮疡肿毒;发热;水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叶酸藤子

    药材名称大叶酸藤子拼音Dà Yè Suān Ténɡ Zǐ别名大叶十八症、大鸡母酸出处始载于《云南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大叶酸藤子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mbolia subco

  • 蒟蒻薯叶

    药材名称蒟蒻薯叶拼音Jǔ Ruò Shǔ Yè别名老虎须叶、来源药材基源:为蒟蒻薯科植物箭根薯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acca chantrieri Andre[T. minor Ridl.;T.

  • 鱼尾葵

    药材名称鱼尾葵别名长穗鱼尾葵、董棕、鸡榔、假恍榔来源棕榈科鱼尾葵Caryota ochlandra Hance,以叶鞘纤维(煅炭备用)、根入药。生境分部我国东南部至西南部。性味微甘、涩,平。功能主治收

  • 黄芩子

    《中药大辞典》:黄芩子药材名称黄芩子拼音Huánɡ Qín Zǐ出处《别录》来源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果实。功能主治《别录》:"主肠澼脓血。"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

  • 隔山撬

    药材名称隔山撬别名白首乌[吉林]、白奶奶、豆角蛤蜊、过山飘、无粱藤来源萝藦科牛皮消属植物隔山消Cynanchum wilfordii (Maxim.) Hemsl.,以块根入药。秋季采,晒干,润透,切

  • 角花胡颓子

    药材名称角花胡颓子别名羊母奶子、吊中子藤来源胡颓子科角花胡颓子Elaeagnus gonyanthes Benth.,以根、叶、果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湖南、云南。性味微苦、涩,温。功能主治叶:平

  • 桃叶

    《全国中草药汇编》:桃叶药材名称桃叶拼音Táo Yè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桃Prunus persica (L.)Batsch的叶。夏秋采收,鲜用或晒干。性味苦,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 幌伞枫

    药材名称幌伞枫拼音Huǎnɡ Sǎn Fēnɡ别名大蛇药、五加通、凉伞木来源五加科异参属植物幌伞枫Heteropanax fragrans (Roxb.) Seem.,以根、树皮入药。全年可采,晒干。

  • 香石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香石藤药材名称香石藤拼音Xiānɡ Shí Ténɡ别名小密细藤、小血藤来源木兰科香石藤Schisandra lancifolia (Rehd. et Wils

  • 秤杆草

    《中药大辞典》:秤杆草药材名称秤杆草拼音Chènɡ Gǎn Cǎo别名搬倒甑、野升麻、麻秤杆、白升麻、红升麻、土升麻。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山兰的全草或根。夏秋季采。原形态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