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学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姜桂汤

姜桂汤

万病回春》卷五:姜桂汤

药方名称姜桂汤

处方干姜肉桂良姜各2克枳壳(去瓤,麸炒)陈皮砂仁厚朴(姜汁炒)吴茱萸(炒)各3克香附4.5克木香1.5克(另研入服)甘草0.6克

制法上锉一剂。

功能主治治寒性腹痛。绵绵而痛,喜温喜按,苔白,脉沉迟者。

用法用量生姜1片,水煎服。

痛不止,加延胡索茴香乳香;寒极手足冷,加附子,去茱萸、良姜;泄泻,去枳壳

摘录万病回春》卷五

《朱氏集验方》卷四:姜桂汤

药方名称姜桂汤

处方白姜(炮)半两,红豆半两,肉桂半两,丁香半两,粉草半两,缩砂仁(炒)半两,败姜(用灶心土炒)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翻胃呕吐。

用法用量方中败姜,《普济方》引作“败酱”。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四

普济方》卷二一三:姜桂汤

药方名称姜桂汤

处方干姜、官桂、甘草罂粟壳、黄柏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赤白痢,里急后重,小腹疼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每服10两重,泉水煎,空心服。

赤,加黄柏;白,加干姜

摘录普济方》卷二一三

《回春》卷五:姜桂汤

药方名称姜桂汤

处方干姜7分,良姜7分,官桂7分,藿香苍术(米泔制)、厚朴(姜汁炒)、陈皮甘草(炙)、木香茴香(酒炒)、枳壳(麸炒)、砂仁香附(炒)各等分。

功能主治痛甚,加乳香;手足厥冷,脉沉伏,加附子,去良姜。

用法用量生姜3片,水煎,磨木香服。

摘录《回春》卷五

《回春》卷五:姜桂汤

药方名称姜桂汤

处方干姜7分,肉桂7分,良姜7分,枳壳(去瓤,麸炒)1钱,陈皮1钱,砂仁1钱,厚朴(姜汁炒)1钱,吴茱萸(炒)1钱,香附1钱半,木香5分(另研入服),甘草2分。

功能主治寒腹痛。

用法用量生姜1片,水煎服。

痛不止,加玄胡索、茴香乳香;寒极,手足冷,加附子,去茱萸、良姜;泄泻,去枳壳

摘录《回春》卷五

《疝症积聚编》:姜桂汤

药方名称姜桂汤

处方干姜桂枝苍术半夏附子生姜各等分。

功能主治寒疝,心胃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疝症积聚编》

猜你喜欢

  • 防己地黄汤

    《金匮要略》卷上:防己地黄汤药方名称防己地黄汤处方防己7.5克桂枝22.5克防风22.5克甘草7.5克功能主治滋阴凉血,祛风通络。主治风入心经,阴虚血热,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脉浮;或血虚

  • 藿香饮

    《活幼心书》卷下:藿香饮药方名称藿香饮处方人参(去芦)1两,半夏(炮裂)1两,赤茯苓(去皮)1两,甘草(炙)1两,苍术(米泔水浸1宿,去粗皮,滤干,锉片,用火炒至微黄色)2两,陈皮(去白)7钱半,藿香

  • 蚶壳丸

    药方名称蚶壳丸处方蚶壳(又名瓦垄子,火煅,醋淬3次)。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一切气血痰块症瘕。用法用量醋糊为丸,姜汤送下。摘录《济阳纲目》卷四十一

  • 瓜蒂二陈汤

    药方名称瓜蒂二陈汤处方甜瓜蒂20粒,姜半夏钱半,广橘红钱半。功能主治涌吐痰涎。主痰症类伤寒。寒痰在胸中,胸满气冲,憎寒壮热,恶风自汗,胸中郁痛,饥不能食,使人揉按之,反多涎唾,甚或下利日十余行,右脉微

  • 加参瓜蒂散

    药方名称加参瓜蒂散处方瓜蒂7个,人参2钱。功能主治上焦痰气甚盛,而下焦又虚者。用法用量水3大碗,煎数沸,先令饱食,然后以药饮之。即大吐。摘录《石室秘录》卷三

  • 复生饮

    《丹台玉案》卷六:复生饮药方名称复生饮处方牙皂僵蚕穿山甲各1.8克麻黄防风胆星半夏各1.5克甘草0.9克大黄3克(后入,略煎一滚)功能主治治小儿脐风撮口。用法用量先即以此儿脱下脐带,煎五六沸去带,再入

  • 桂枝黄耆白薇款冬花散

    药方名称桂枝黄耆白薇款冬花散处方桂枝(去皮)3钱,黄耆(去头上皱皮,蜜水润透,蒸半炷香,取出炙燥,槐砧上锉碎)5钱,白薇(取山东所产者,柔黄而香,用糯米泔浸1宿,取出晒干,槐砧土锉碎,蒸之,从已至申)

  • 鸡心散

    药方名称鸡心散处方鸡心槟榔2个(破开,以黄丹3钱合在内,用湿纸裹煨),全蝎6个,明硫黄4钱。制法上为末,加轻粉半钱,麝香少许,青黛末半钱,于瓷器内收。功能主治肾脏风,发疮疥。用法用量每用少许,清油调抹

  • 秫米粥

    药方名称秫米粥处方秫米30克 制半夏10克制法先煎半夏去渣,入米煮作粥。功能主治和胃安眠。适用于食滞不化、胃中不适而引起失眠者。用法用量空腹食用。摘录《内经》

  • 蚕茧散

    《医学入门》卷八:蚕茧散药方名称蚕茧散处方蚕茧3个,白术1钱,信石1钱。制法俱火煅,为末。功能主治瘰疬已破。用法用量掺烂肉上,3日。其核即下。摘录《医学入门》卷八《续刻经验集瘄疹选要》:蚕茧散药方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