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学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柴胡枳壳汤

柴胡枳壳汤

《嵩崖尊生》卷十五:柴胡枳壳汤

药方名称柴胡枳壳汤

处方柴胡7分,枳壳7分,赤芍7分,大黄1钱,甘草4分。

功能主治小儿出疹,腹胀气促。

摘录《嵩崖尊生》卷十五

医学入门》卷四:柴胡枳壳汤

药方名称柴胡枳壳汤

处方柴胡1钱半,枳壳1钱,黄芩1钱,山栀1钱,知母1钱,麦门冬1钱,干葛1钱,大青2钱,生地2钱,石膏2钱,升麻8分,甘草4分。

功能主治孕妇伤寒,邪传于里,口渴烦热,腹满便闭,谵语,或发斑,昼夜不安。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大便闭甚,加大黄

摘录医学入门》卷四

圣济总录》卷三十五:柴胡枳壳汤

药方名称柴胡枳壳汤

处方柴胡(去苗)3分,枳壳(去瓤,麸炒)3分,升麻3分,麦门冬(去心,焙)3分,鳖甲(去裙襕,醋浸,炙令黄)3分,甘草(炙,锉)3分,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别研)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劳疟久不愈,翕翕发热,骨节痛,不下食,小便赤,渐加瘦弱。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未发前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五

圣济总录》卷二十八:柴胡枳壳汤

药方名称柴胡枳壳汤

处方柴胡(去苗)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栀子仁半两,茵陈蒿半两,龙胆半两,大黄(锉,炒)半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发黄,壮热,骨节烦疼,两胸下气胀急硬痛,不能食。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用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早、晚食后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八

猜你喜欢

  • 槐枝酒

    《圣惠》卷六十:槐枝酒药方名称槐枝酒处方槐枝叶2斗(细研),槐子仁2升(捣碎),苍耳茎叶(细锉)1斗。制法上药入于釜中,以水1硕,煮取5斗,去滓澄清,看冷暖,入曲末5斤,糯米5斗,蒸令熟,都拌和,入瓮

  • 椒杏丸

    药方名称椒杏丸处方杏仁32粒,胡椒32粒。制法上为末,姜汁为丸。功能主治发汗。主伤寒。用法用量拿手心1时,自然出汗,虚人亦可用。摘录《仙拈集》卷一

  • 二陈加白苍楂芎汤

    药方名称二陈加白苍楂芎汤处方二陈汤加白术、苍术、山楂、川芎。功能主治导痰补脾。主伤食恶食者。用法用量《济阳纲目》本方用法:加生姜,水煎服。摘录方出《丹溪心法》卷三,名见《济阳纲目》卷十二

  • 狗脊散

    《圣惠》卷五十七:狗脊散药方名称狗脊散处方狗脊2两,芎?1两,细辛1两,白芜荑1两。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九虫。用法用量三更后先吃牛肉淡干脯2-3两,五更初以粥饮调下3钱。良久当有虫下为度。摘录《圣惠

  • 清心莲子饮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清心莲子饮药方名称清心莲子饮处方黄芩、麦门冬(去心)、地骨皮、车前子、甘草(炙),各半两;石莲肉(去心)、白茯苓、黄兽(蜜炙)、人参,各七两半。炮制上散。功能主治治

  • 大阿魏丸

    《医学入门》卷七:大阿魏丸药方名称大阿魏丸处方南星半夏山楂神曲麦芽黄连各30克连翘阿魏瓜蒌仁 贝母各15克 风化消石碱萝卜子 胡黄连各7.5克制法上药为末,姜汁浸蒸饼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主积聚

  • 黄僧散

    药方名称黄僧散处方黄柏、蜜陀僧各等分(一方有朱砂)。制法上为末如泥。功能主治疳疮。用法用量葱白浆水洗净,干贴之。摘录《普济方》卷三○一

  • 牡蛎汤

    药方名称牡蛎汤处方牡蛎1.2克(熬)麻黄12克(去节)甘草9克(炙)蜀漆9克(若无,用常山代之)制法上四味,切。功能主治治牝疟多寒者。用法用量以水先洗蜀漆三遍去腥,用水500毫升,煮蜀漆、麻黄(去沫)

  • 和中理脾丸

    药方名称和中理脾丸处方香附(炙)32两,茯苓32两,苍术(炒)32两,厚朴(炙)32两,南山楂32两,神曲(炒)32两,麦芽(炒)32两,莱菔子(炒)32两,藿香32两,白豆蔻8两,白术(炒)48两,

  • 白雪汤

    药方名称白雪汤处方干姜末3分。功能主治痘虚弱不浆不靥,及痨瘵。用法用量人乳1钟和服。摘录《痘疹仁端录》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