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学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香薷丸

香薷丸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香薷丸

药方名称香薷丸

处方香薷(去根.一两)紫苏(去麄梗.五钱) 干木瓜(五钱)藿香叶(洗去砂土.五钱)茯神(去木.五钱)甘草(炙.赤色.二钱半)檀香(二钱半)丁香(二钱半)

炮制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两作三十丸。

功能主治治大人小儿伤暑伏热,烦渴瞀闷,头目昏眩,胸膈烦满,呕哕恶心,口苦舌干,肢体困倦,不思饮食,或发霍乱,吐利转筋,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一丸至二丸,细嚼,温汤送下,或新汲水化下。小儿每服半丸,不拘时候。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香薷丸

药方名称香薷丸

处方香薷(去土)紫苏(用茎叶,去粗梗)干木瓜各30克丁香茯神(去木)檀香(锉)藿香甘草(炙)各15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30克作30丸。

功能主治治伤暑伏热,躁渴瞀闷,头目昏眩,胸膈烦满,呕哕恶心,口苦舌干,肢体困倦,不思饮食,或发霍乱,吐利转筋。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温汤或新汲水下。小儿服半丸,不计时候。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猜你喜欢

  • 丁沉圆

    药方名称丁沉圆处方甘草(炙)、青皮(去瓤.炒)、丁香、白豆蔻仁、沉香、木香、槟榔、肉豆蔻仁,各五两。白术(微炒)四十两,人参(去芦)、茯苓(去皮)、诃黎勒(煨取皮),各十两。肉桂(去粗皮)、干姜(炮裂

  • 长春药酒

    药方名称长春药酒处方黄耆12两(蜜炙,煎膏),大生地6两(铜刀切片),金银花4两,当归4两,甘草(去皮,蜜炙)两半,地骨皮(甘草水洗)2两,广陈皮(去白)1两。功能主治痈疡;外科虚证;劳伤虚损。用法用

  • 长春膏

    药方名称长春膏处方生地汁、薄荷汁、冬青子汁。制法3味汁熬浓,加蜜1两熬成膏。功能主治除翳膜。主眼撞伤生翳膜。用法用量点眼。摘录《眼科全书》卷六

  • 顺风匀气散

    药方名称顺风匀气散处方白术(四钱)天麻(一钱)沉香(半钱)白芷(半钱)青皮(半钱)甘草(炙.半钱)人参(一钱)乌药(二钱)紫苏(半钱)木瓜(半钱)功能主治治中风中气,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先宜服此。用法

  • 丁附汤

    《秘传证治要诀类方》卷一:丁附汤药方名称丁附汤处方人参白术甘草干姜(炮)青皮陈皮丁香附子功能主治主中脘停寒,食物人口即吐,饮食暮热者。用法用量上药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50毫升,空腹时稍热服

  • 半夏桂枝汤

    药方名称半夏桂枝汤处方半夏6钱,秫米1两,白芍6钱,桂枝4钱,炙甘草1钱,生姜3钱,大枣2枚(去核)。功能主治饮退得寐,舌滑,食不进者。用法用量水8杯,煮取3杯,分温3服。摘录《温病条辨》卷三

  • 大黄蜜煎

    药方名称大黄蜜煎处方大黄1两(切如指头大)。功能主治口糜生疮。用法用量以蜜煎5-7沸,候冷取出。每含1块,咽津。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七

  • 巨胜子丸

    《丹溪心法》卷三:巨胜子丸药方名称巨胜子丸处方熟地黄120克 生地黄首乌牛膝(酒浸)天门冬(去心)枸杞 苁蓉菟丝巨胜子茯苓柏子仁天雄(炮)酸枣仁破故纸(炒)巴戟(去心)五味子覆盆子山药楮实续断各30克

  • 清热渗湿汤

    药方名称清热渗湿汤处方黄连茯苓泽泻各3克黄柏(盐水炒)6克苍术白术各4.5克甘草1.5克功能主治治湿热浮肿,肢节疼痛,小便不利;夏月湿热伤脾,心烦口渴,泄泻溺赤。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赤水玄珠》卷二

  • 嚏惊散

    药方名称嚏惊散别名嚏关散(《婴童百问》卷二)。处方半夏(生)3克 皂角1.5克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治小儿怠慢惊风,昏迷不省,牙关紧急。用法用量用少许,吹入鼻,立醒。摘录《直指小儿方》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