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学吧>新华字典>雒的康熙字典解释
luò

【唐韻】盧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歷各切,𠀤音洛。【說文】鵒䳢也。从隹各聲。【釋名】雅雒也。爲之難,人將爲之雒,雒然憚之也。又馬名。【詩·魯頌】有駵有雒。【傳】黑身白⦽
雒  部  首
部外笔画
6
雒总笔画
雒  结  构
左右结构
雒同音字
常用字表
雒不是常用字
雒统一码
雒  五  笔
TKWY
雒  仓  颉
HROG
雒  郑  码
RSJN
四角号码
20615
通用字表
雒不是通用字

雒字读音

luò ㄌㄨㄛˋ

雒字笔顺

撇、横撇、点、竖、横折、横、撇、竖、点、横、横、横、竖、横 (雒笔顺图解请看:雒笔顺)

雒相关字典

雒康熙字典

【唐韻】盧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歷各切,𠀤音洛。【說文】鵒䳢也。从隹各聲。【釋名】雅雒也。爲之難,人將爲之雒,雒然憚之也。

又馬名。【詩·魯頌】有駵有雒。【傳】黑身白𩯓曰雒。【釋文】雒音洛,本作駱。

又水名。【周禮·夏官·職方氏】豫州,其川滎雒。

又國名。【左傳·僖二十一年】伊雒之戎。【春秋·文八年】公子遂會雒戎盟于暴。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弘農郡上雒縣。○按左傳僖二十一年疏云:雒水,出上雒縣冢領山東北,經弘農至河南鞏縣,雒戎因此而名也。

又雒陽縣,屬河南郡。【前漢·地理志註】師古曰:魚豢云:漢火行,忌水,故去洛水而加隹。如魚氏說,則光武以後攺爲雒字也。【正字通】楊愼曰:春秋書雒戎,左傳凡洛皆作雒。非後漢始攺也。○按魚氏說必有所本,故師古从之。左傳今文洛皆作雒,安知古本左傳不書作洛乎。未可據今本左傳駁魚氏說也。

又雒縣,屬廣漢郡。【前漢·地理志註】音山,雒水所出,南至新都谷入湔。

又姓。【後漢·南蠻傳】徵側者,麊泠縣雒將之女。

又與絡通。【莊子·馬蹄篇】刻之雒之。【註】雒同絡。

又與額同。【前漢·韓嫣傳】子增封龍雒侯。【註】雒,或作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