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学吧>新华字典>宝组词

宝相关字典

宝[bǎo]字的成语

  • 珍楼宝屋[zhēn lóu bǎo wū]
      珍奇的楼房,富贵的居室。形容建筑物非常豪华。
  • 奉为至宝[fèng wéi zhì bǎo]
      奉:信奉,敬奉;至宝:最珍贵的宝物。敬奉为最珍贵的宝物。
  • 善以为宝[shàn yǐ wéi bǎo]
      善:善良。把美德当作珍宝。
  • 宝山空回[bǎo shān kōng huí]
      走进到处是宝物的山里,却空手出来。比喻根据条件,本来应该有丰富的收获,却一无所得(多指求知)。 宝山:佛家指佛法,泛指积聚珍宝的山。虽然到了满是宝藏之地,却空无所获而回。原比喻受过佛法,却没有收获。也比喻置身学府却一无所得
  • 宝马香车[bǎo mǎ xiāng chē]
      华丽的车子,珍贵的宝马。指考究的车骑。
  • 谢家宝树[xiè jiā bǎo shù]
      比喻能光耀门庭的子侄。
  • 招财进宝[zhāo cái jìn bǎo]
      招引进财气、财宝。 恭祝招来财运的吉祥话
  • 牛黄狗宝[niú huáng gǒu bǎo]
      牛黄,牛胆囊中的结石;狗宝,狗脏器中的凝结物。两者都是内脏病变的产物,因以喻坏透了的心肠。
  • 奇珍异宝[qí zhēn yì bǎo]
      珍异难得的宝物。 奇异珍贵的宝物其国西通大秦,南通 交趾,奇珍异宝,进贡岁时不阙。——《旧唐书.张柬之传》
  • 如获至宝[rú huò zhì bǎo]
      至:极,最。好像得到极珍贵的宝物。形容对所得到的东西非常珍视喜爱。
  • 庄严宝相[zhuāng yán bǎo xiàng]
      佛教称庄严的佛像。比喻某种人的真面目(含贬义)。
  • 上方宝剑[shàng fāng bǎo jiàn]
      尚方署特制的皇帝御用的宝剑。古代天子派大臣处理重大案件时,常赐以上方宝剑,表示授于全权,可以先斩后奏。现用以比喻来自上级的口头指示或书面文件。
  • 金银财宝[jīn yín cái bǎo]
      钱财和珍宝。泛指钱财。
  • 珠光宝气[zhū guāng bǎo qì]
      珠、宝:指首饰;光、气:形容闪耀着光彩。旧时形容妇女服饰华贵富丽,闪耀着珍宝的光色。 珠宝闪耀着光采。形容装饰华贵
  • 宝珠市饼[bǎo zhū shì bǐng]
      拿珍珠换饼。比喻杜绝贪心。
  • 宝马雕车[bǎo mǎ diāo chē]
      华丽的车子,珍贵的宝马。指考究的车骑。
  • 怀宝迷邦[huái bǎo mí bāng]
      怀宝:具有才德;迷邦:让国家迷乱。旧指有才德而不出来为国家效力。
  • 香轮宝骑[xiāng lún bǎo qí]
      华丽的车子,珍贵的宝马。指考究的车骑。同“香车宝马”。
  • 宝贝疙瘩[bǎo bèi gē da]
      指人所喜爱珍贵的物体。
  • 物华天宝[wù huá tiān bǎo]
      物华:万物的精华;天宝:天然的宝物。指各种珍美的宝物。
  • 传经送宝[chuán jīng sòng bǎo]
      经:经典,经验。把成功的经验和办法传送给别人。
  • 不贪为宝[bù tān wéi bǎo]
      表示以不贪为可贵、崇高,也表示廉洁奉公。
  • 视如珍宝[shì rú zhēn bǎo]
      形容十分珍爱。
  • 希世奇宝[xī shì qí bǎo]
      希:稀少;奇:稀罕。世上极稀罕极难得的珍奇宝物。
  • 毛宝放龟[máo bǎo fàng guī]
      指毛宝帐下军人放养白龟,得白龟酬恩的传说。比喻施恩获报。
  • 无价之宝[wú jià zhī bǎo]
      无法估价的宝物。指极珍贵的东西。 价值极高,无法以市价计算的宝物;不需代价的东西
  • 尺璧非宝[chǐ bì fēi bǎo]
      尺璧:直径一尺的大璧,言其珍贵。径尺之璧虽大而贵,但远不如光阴的贵重。
  • 希世之宝[xī shì zhī bǎo]
      世上极稀罕极难得的珍宝。 世上罕有的珍宝希世之珍那可得,故人赠我情何及。——宋. 陆游《素心砚铭》
  • 东南之宝[dōng nán zhī bǎo]
      指东南地区的杰出人才。
  • 文房四宝[wén fáng sì bǎo]
      俗指笔、墨、纸、砚。 笔、墨、纸、砚四种文具的统称长老官扬已毕,就叫行者拿过文房四宝,写了一篇疏文。——《金瓶梅》
  • 宝刀未老[bǎo dāo wèi lǎo]
      形容人到老年还依然威猛,不减当年。
  • 衣褐怀宝[yì hè huái bǎo]
      衣:穿;褐:粗布衣服。外面穿着粗布衣,内心藏有珍宝。比喻人外表朴素而内藏真才。
  • 视为至宝[shì wéi zhì bǎo]
      至宝:极珍贵的宝物。极其珍视,看成是最珍贵的宝物。
  • 百宝万货[bǎi bǎo wàn huò]
      指大量珍宝财物。
  • 尚方宝剑[shàng fāng bǎo jiàn]
      上方宝剑。比喻极大的权力。 上方宝剑
  • 狱货非宝[yù huò fēi bǎo]
      指法官断狱受贿赂,也难逃法网。
  • 爱之如宝[ài zhī rú bǎo]
      形容十分喜欢。同“爱如珍宝”。
  • 地不爱宝[dì bù ài bǎo]
      爱:吝惜。大地不吝啬它的宝藏。多指地下有文物出土。
  • 九如天宝[jiǔ rú tiān bǎo]
      九如:该诗中连用了九个“如”字,有祝贺福寿延绵不绝之意;天保:《诗经.小雅》中的篇名。旧时祝寿的话,祝贺福寿绵长。
  • 抱宝怀珍[bào bǎo huái zhēn]
      怀:藏有。比喻人有美好的品德和才能。
  • 枕中鸿宝[zhěn zhōng hóng bǎo]
      泛指珍秘的书籍。
  • 皈依三宝[guī yī sān bǎo]
      皈依:归顺;三宝:指佛教里的佛、法、僧。信仰并遵守佛教的戒。
  • 临潼斗宝[lín tóng dòu bǎo]
      比喻夸耀豪富、争强赌胜的行动。
  • 钿车宝马[diàn chē bǎo mǎ]
      华丽的车子,珍贵的宝马。指考究的车骑。

宝[bǎo]字在开头的词语

  • 宝臣[bǎo chén]
      可器重信赖之臣。
  • 宝跗[bǎo fū]
      称天子所用的笔。跗,笔杆下端栽毛的部分。
  • 宝楼[bǎo lóu]
      对佛寺楼阁的美称。
  • 宝钻[bǎo zuàn]
      即钻石,金刚钻。
  • 宝猊[bǎo ní]
      猊形的熏香炉。
  • 宝界[bǎo jiè]
      佛教语。即净土。谓无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等五浊垢染的清洁世界。
  • 宝赂[bǎo lù]
      贵重的财礼。
  • 宝檀[bǎo tán]
      檀香木。以其珍贵,故称。
  • 宝珠茶[bǎo zhū chá]
      见“宝珠”。
  • 宝坊[bǎo fāng]
      对寺院的美称。
  • 宝埒[bǎo liè]
      即金埒。形容豪华。
  • 宝海[bǎo hǎi]
      佛教语。喻佛法无边。
  • 宝气[bǎo qì]
      1.珍物﹑财宝等所显现的光气。 2.喻才气。
  • 宝珥[bǎo ěr]
      1.女子的珠玉耳饰。 2.垂挂于建筑物上的玉饰。
  • 宝奁[bǎo lián]
      梳妆镜匣的美称。
  • 宝珪[bǎo guī]
      1.亦作“宝圭”。 2.古代帝王诸侯举行典礼时所用的一种玉器。
  • 宝算[bǎo suàn]
      称帝王寿数的敬辞。
  • 宝络[bǎo luò]
      即璎珞。用珠玉串成的颈饰。
  • 宝镪[bǎo qiǎng]
      皇家所赐的钱。
  • 宝屧[bǎo xiè]
      用珠宝装饰的鞋子。
  • 宝头儿[bǎo tou er]
      见“宝盖头”。
  • 宝吹[bǎo chuī]
      指佛教的吹奏音乐。
  • 宝惜[bǎo xī]
      爱惜;珍惜。
  • 宝髻[bǎo jì]
      古代妇女发髻的一种。
  • 宝相枝[bǎo xiāng zhī]
      一种毛笔的名称。
  • 宝华[bǎo huá]
      见“宝花”。
  • 宝镜[bǎo jìng]
      1.镜子的美称。 2.喻日或月。
  • 宝圭[bǎo guī]
      见“宝珪”。
  • 宝银[bǎo yín]
      银元宝。
  • 宝钏[bǎo chuàn]
      以金玉等制作的手镯。
  • 宝塔山[bǎo tǎ shān]
      在陕西省延安市东侧、延河岸边。因山上建有唐代宝塔,故名。塔屡有毁修,现外观为清代风格。塔高44米,八角形,旁有明代铁钟一口。1937年7月1日,党中央机关进驻延安,宝塔成为延安革命圣地的象征。
  • 宝重[bǎo zhòng]
      珍惜重视:他的书法作品深为世人宝重。
  • 宝儿[bǎo ér]
      隋炀帝的宫女,以轻盈而多憨态着称。
  • 宝帐[bǎo zhàng]
      1.佛家的帷帐。 2.华美的帐子。
  • 宝帛[bǎo bó]
      珍宝丝帛。
  • 宝龟[bǎo guī]
      1.古代用以占卜吉凶的龟。 《书·大诰》:“寧王 遗我大宝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初,臧昭伯 如 晋,臧会 窃其宝龟 僂句。”宋 苏轼《坤成节功德疏文》之四:“右伏以上帝储休,遗宝龟而降圣;羣方仰德,执瑞玉以来宾。”唐 刘禹锡《答饶州元使君书》:“昌黎 韩宣英,好实蹈中之士也……是必能知风俗之良窳,采寮之善否,盍尝问焉?足为羣疑之宝龟也。”
  • 宝玉[bǎo yù]
      珍贵的玉。
  • 宝图[bǎo tú]
      1.《初学记》卷三十引《春秋合诚图》:“黄帝坐玄扈洛水上,与大司马容光等临观,凤皇衔图置帝前,帝再拜受图。”宋均注:“玄扈,石室名。”又曰:“尧坐舟中,与太尉舜临观,凤皇负图授尧。图以赤为柙,长三尺,广八寸,黄玉捡,白玉绳,封两端,其章曰‘天赤帝符玺’五字。”后以“宝图”称象征天命的图箓。 2.指《河图》。 3.皇位;帝业。 4.唐武则天时伪造的瑞石。
  • 宝舆[bǎo yú]
      1.亦作“宝轝”。 2.天神﹑天子等尊贵所乘的车。
  • 宝墨[bǎo mò]
      1.皇帝写的字。 2.泛指珍贵的书画。
  • 宝玩[bǎo wán]
      珍宝和古玩。
  • 宝台[bǎo tái]
      对佛寺﹑佛塔的美称。
  • 宝剑[bǎo jiàn]
      原指稀有而珍贵的剑,后来泛指一般的剑。 原来指罕见而贵重的剑,后泛指普通剑
  • 宝翫[bǎo wán]
      见“宝玩”。
  • 宝籍[bǎo jí]
      1.亦作“宝笈”。 2.珍贵的书籍。
  • 宝林[bǎo lín]
      1.佛教语。西方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七宝树林的简称。 2.古代宫中女官名。
  • 宝灵[bǎo líng]
      谓帝王的灵威。
  • 宝山[bǎo shān]
      1.对佛僧神道等所居之山的尊称。 2.聚藏宝物的山。
  • 宝盒[bǎo hé]
      押宝用的赌具。
  • 宝券[bǎo quàn]
      金代的一种纸币名。
  • 宝芝[bǎo zhī]
      旧时道教称灵芝。灵芝,蕈的一种,菌盖肾脏形,赤褐色或暗紫色,有环纹,并有光泽。可入药,有滋补作用。
  • 宝位[bǎo wèi]
      1.语出《易.系辞下》:“圣人之大宝曰位。”后以“宝位”指帝位。 2.指高位。
  • 宝谕[bǎo yù]
      旧时对居高位者指示的尊称。
  • 宝石顶[bǎo shí dǐng]
      用宝石制成的顶子。顶子,清代官员帽顶上的帽珠。
  • 宝物[bǎo wù]
      珍贵的东西。 宝贵的物件
  • 宝传[bǎo chuán]
      珍藏流传。
  • 宝床[bǎo chuáng]
      1.贵重的坐具或卧具。常特指皇宫中御用或寺庙中陈设者。 2.放御玺的大几。
  • 宝箧[bǎo qiè]
      1.藏玉玺的小箱子。借指玉玺,旧时以喻政权。 2.藏珍宝的小箱。
  • 宝镂[bǎo lòu]
      指珠玉金银雕制的工艺品。
  • 宝佩[bǎo pèi]
      佩玉的美称。
  • 宝守[bǎo shǒu]
      1.爱护保管。 2.谓捍卫坚持。
  • 宝璋[bǎo zhāng]
      宝玉。
  • 宝章[bǎo zhāng]
      1.珍贵的书法真迹。 2.指道教经文。 3.指皇帝的印玺。
  • 宝塔菜[bǎo tǎ cài]
      即甘露子,又名草石蚕。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有宝塔形肉质块茎,故名。可腌渍为咸菜。
  • 宝钵[bǎo bō]
      称僧人的钵盂的敬辞。
  • 宝路[bǎo lù]
      宝贵的来路,重要的来源。
  • 宝轴[bǎo zhóu]
      1.精致的卷轴。亦借指珍贵的书籍。 2.华贵的车辆。
  • 宝炬[bǎo jù]
      蜡烛的美称。
  • 宝卷[bǎo juàn]
      一种讲唱文学形式,由唐代的变文和宋代和尚的说经发展而成。早期作品的题材多为佛教故事,宣扬因果报应,以用七字句﹑十字句的韵文为主,间以散文。现存《香山宝卷》,一般认为是宋代普明和尚的作品。明代以后,取材一般民间故事和现实生活的宝卷日益流行,有二百种以上,例如《梁山泊宝卷》﹑《土地宝卷》﹑《药名宝卷》等。佛家宣讲宝卷称“宣卷”,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曲艺。
  • 宝踪[bǎo zōng]
      称皇帝的手迹。
  • 宝局[bǎo jú]
      1.高妙的棋局。 2.赌局;赌场。
  • 宝命[bǎo mìng]
      1.对天命的美称。 2.指皇帝的诏令。
  • 宝相[bǎo xiāng]
      1.佛的庄严形象。 2.指帝王的形象。 3.花名。蔷薇花的一种。 4.花名。苹花的别称。
  • 宝地[bǎo dì]
      ①指地势优越或物资丰富的地方。②敬辞,称对方所在的地方:借贵方一块宝地暂住几天。
  • 宝凤[bǎo fèng]
      指凤凰形的装饰品。
  • 宝宝[bǎo bao]
      对小孩儿的爱称。
  • 宝璐[bǎo lù]
      美玉。 美玉被明兮佩宝璐。——《楚辞.屈原.涉江》
  • 宝姥[bǎo lǎo]
      称女仙中年貌不年轻者。
  • 宝精[bǎo jīng]
      道教语。谓珍惜自身的精气。
  • 宝糖[bǎo táng]
      1.“宝糖?”的省称。 2.又称?拍。用饴糖加工成的脆美饼类食品。
  • 宝座[bǎo zuò]
      指帝王或神佛的座位,现多用于比喻:登上冠军宝座。
  • 宝乘[bǎo chéng]
      佛教语。即宝车。
  • 宝册[bǎo cè]
      帝王用于上尊号或册立﹑册封的诏册。
  • 宝构[bǎo gòu]
      壮丽的建筑物。
  • 宝香[bǎo xiāng]
      1.供奉神佛所烧的香。 2.熏香的美称。
  • 宝业[bǎo yè]
      皇位;帝业;国运。
  • 宝铰[bǎo jiǎo]
      1.亦作“宝校”。 2.精美的装具;装饰。
  • 宝钿[bǎo diàn]
      以珠宝镶嵌。
  • 宝具[bǎo jù]
      1.珍贵的器物。 2.珍贵的贝壳。
  • 宝珠山茶[bǎo zhū shān chá]
      见“宝珠”。
  • 宝笈[bǎo jí]
      见“宝籍”。
  • 宝塔[bǎo tǎ]
      原为塔的美称,今泛指塔。 佛教徒所建用以藏佛舍利的塔。因装饰有佛教七宝,故称宝塔。现泛指一种类似多层塔楼的远东建筑,常具有华丽的装饰,典型地在分层处挑出翘曲的屋檐,屋角有向上的翘角
  • 宝阙[bǎo quē]
      宫阙的美称。
  • 宝瓶[bǎo píng]
      佛教语。尊称盛佛具法具之瓶器。有花瓶﹑水瓶等数种。
  • 宝阁[bǎo gé]
      对佛寺殿阁的美称。亦指华丽的殿阁。
  • 宝历[bǎo lì]
      指国祚;皇位。
  • 宝爱[bǎo ài]
      珍爱。
  • 宝蓝[bǎo lán]
      鲜亮的蓝色。 鲜艳明亮的蓝色
  • 宝护[bǎo hù]
      珍爱保护。
  • 宝胄[bǎo zhòu]
      1.指帝位。 2.对人后裔的美称。
  • 宝铃[bǎo líng]
      1.寺庙中悬挂的铃。 2.道教称泥丸宫太一真君的流火之铃。相传此铃能驱邪恶,灭万殃。
  • 宝锳[bǎo yīng]
      美玉。
  • 宝瓮[bǎo wèng]
      传说帝喾时丹丘国所献的玛瑙瓮。后舜先“迁宝瓮于衡山之上,故衡山之岳有宝露坛……又迁宝瓮于零陵之上。舜崩,瓮沦于地下。至秦始皇通汨罗之流为小溪,径从长沙至零陵,掘地得赤玉瓮,可容八斗以应八方之数,在舜庙之堂前。后人得之,不知年月。至后汉东方朔识之,朔乃作《宝瓮铭》曰:‘宝云生于露坛,祥风起于月馆。望三壶如盈尺,视八鸿如萦带。’”事见晋王嘉《拾遗记.高辛》。参见“宝露”。
  • 宝煤[bǎo méi]
      珍贵的墨。
  • 宝锷[bǎo è]
      宝剑。
  • 宝庄[bǎo zhuāng]
      1.精美庄严。 2.称对方庄院的敬辞。
  • 宝炉[bǎo lú]
      熏香炉的美称。
  • 宝王[bǎo wáng]
      对佛陀的尊称。
  • 宝祠[bǎo cí]
      谓视为珍宝,虔敬奉祀。
  • 宝置[bǎo zhì]
      犹珍藏。
  • 宝持[bǎo chí]
      珍重保存。
  • 宝冠[bǎo guān]
      1.饰以宝物之冠。多指佛及其徒众所戴者。 2.指花朵。
  • 宝贤[bǎo xián]
      珍爱贤才。
  • 宝翰[bǎo hàn]
      皇帝的手迹。
  • 宝仗[bǎo zhàng]
      天子的仪仗。
  • 宝莲[bǎo lián]
      1.佛家的莲华。喻妙法等。 2.雕饰有莲花图案的宫车。 3.佛像下的莲花座。
  • 宝肆[bǎo sì]
      珠宝店。
  • 宝犀[bǎo xī]
      犀角。
  • 宝钞[bǎo chāo]
      元﹑明﹑清三代发行的一种纸币。元世祖中统元年十月始行“中统宝钞”,面值自十文至二贯文,共九等。至元二十四年发行“至元通行宝钞”,自五文至二贯文,共十一等。明洪武八年发行“大明通行宝钞”,自一百文至一贯,共六等﹐流行一百多年。清咸丰三年,亦曾发行“大清宝钞”。参阅《元史.食货志一》﹑《明史.食货志五》﹑《清史稿.食货志五》。
  • 宝雕弓[bǎo diāo gōng]
      用珍宝装饰的雕弓。
  • 宝陀岩[bǎo tuó yán]
      即补陀落迦山。佛书说是观音菩萨的住处。
  • 宝文[bǎo wén]
      1.古代所谓预示祥瑞的文字。 2.传说蓬莱山上的一种树木名。
  • 宝録[bǎo lù]
      1.珍藏。 2.帝位。
  • 宝纛[bǎo dào]
      皇帝出行乘舆上所建的旗帜。
  • 宝源局[bǎo yuán jú]
      明清时管理铸造钱币的官署。元末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朱元璋于应天府设宝源局,掌管铸钱之事。至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在各行省设宝泉局,与宝源局同铸“洪武通宝”钱,并禁止私人铸钱。清承其制,以宝泉局属户部,宝源局属工部。参阅《续文献通考.钱币五》。
  • 宝装[bǎo zhuāng]
      1.用珠宝加以装饰。 2.指精美的装束。
  • 宝绶[bǎo shòu]
      帝王﹑皇后的印玺。
  • 宝扇[bǎo shàn]
      帝后等用的扇状仪仗。
  • 宝璞[bǎo pú]
      指宝玉。
  • 宝塔诗[bǎo tǎ shī]
      杂体诗名。原称“一字至七字诗”。每句或每两句字数依次递增,形如宝塔,故名。从一字句到七字句逐句押韵,后也有增至九字句或九字句以上的。大多叠两句为一韵。
  • 宝倌[bǎo guān]
      旧时宝局中开宝和出宝的人。
  • 宝尺[bǎo chǐ]
      唐代皇帝赐予大臣的尺子。寓治事务求公平合理之意。
  • 宝盖[bǎo gài]
      1.佛道或帝王仪仗等的伞盖。 2.即宝盖头。详“宝盖头”。
  • 宝盖头[bǎo gài tóu]
      1.亦作“宝头儿”。 2.汉字的偏旁之一,形状是“宀”。
  • 宝瑟[bǎo sè]
      瑟的美称。
  • 宝库[bǎo kù]
      储藏珍贵物品的地方,多用于比喻:知识宝库ㄧ艺术宝库ㄧ理论宝库。
  • 宝贿[bǎo huì]
      宝贵的财货。
  • 宝札[bǎo zhá]
      1.即玺书。古代以印章封记的文书。 2.称人书信的敬辞。
  • 宝玦[bǎo jué]
      珍贵的佩玉。
  • 宝偈[bǎo jì]
      1.佛教语。对偈颂的敬称。 2.道教亦借以指修炼的歌诀。
  • 宝月[bǎo yuè]
      明月。
  • 宝钗楼[bǎo chāi lóu]
      唐宋时咸阳酒楼名。
  • 宝挝[bǎo wō]
      鼓的美称。
  • 宝旛[bǎo fān]
      见“宝幡”。
  • 宝藏[bǎo zàng]
      ①储藏的珍宝财富,多指矿产:地下宝藏。②储藏财宝的库房:太宗尝发宝藏令诸女择取之。
  • 宝船[bǎo chuán]
      1.装载珍宝的船。 2.特指古代从事海外贸易的大船。 3.佛教语。比喻普渡众生越苦海达彼岸的佛法。
  • 宝幢[bǎo zhuàng]
      1.以宝珠装饰的幢竿。 2.幢幡,幢旗。 3.即经幢。刻有佛号或经咒的石柱。 4.佛教所称司乐的天神。
  • 宝星[bǎo xīng]
      勋章。因清代勋章镶嵌有珍宝,故称。
  • 宝焰[bǎo yàn]
      珍宝射出的光辉。
  • 宝运[bǎo yùn]
      国运;皇业。
  • 宝鉴[bǎo jiàn]
      宝镜。镜子的美称,亦以喻月亮。常用作书名,取可以借鉴之意。如唐卫嵩有《医门宝鉴》三卷,元夏文彦有《图绘宝鉴》五卷。
  • 宝袜[bǎo wà]
      即腰彩。古代女子束于腰间的彩带。
  • 宝臧[bǎo zāng]
      见“宝藏”。
  • 宝饭[bǎo fàn]
      供佛的饭。
  • 宝城[bǎo chéng]
      1.坚固的城郭。 2.珍宝丰富之城。 3.皇帝陵墓四周的墙垣。
  • 宝光[bǎo guāng]
      神奇的光辉。
  • 宝财[bǎo cái]
      财宝。指玉帛之类。
  • 宝叶[bǎo yè]
      佛家宝树如菩提树的叶子。
  • 宝瑛[bǎo yīng]
      美玉。
  • 宝绪[bǎo xù]
      皇业。
  • 宝校[bǎo xiào]
      见“宝铰”。
  • 宝祚[bǎo zuò]
      国运;帝位。
  • 宝阶[bǎo jiē]
      佛教语。指佛自天下降的步阶。
  • 宝赤刀[bǎo chì dāo]
      古宝刀名。
  • 宝蓄[bǎo xù]
      珍藏。
  • 宝铉[bǎo xuàn]
      晋干宝和宋徐铉的并称。
  • 宝籞[bǎo yù]
      瑰丽的苑囿。
  • 宝剑记[bǎo jiàn jì]
      传奇剧本。明代李开先作。取材于《水浒传》而有所改动。林冲参奏高俅而被高陷害,刺配沧州,最后逼上梁山。高俅子谋占林妻张贞娘,贞娘出逃,在白云庵出家。梁山英雄攻打京城,朝廷将高俅父子送梁山军前处死,并招安梁山军。明代陈与郊有改编本,名《灵宝刀》。
  • 宝鼎[bǎo dǐng]
      1.古代的鼎。原为炊器,后以为政权的象征﹐故称宝鼎。 2.香炉。因作鼎形,故称。 3.指鼎炉,道士炼丹煮药的炉子。
  • 宝方[bǎo fāng]
      1.难得而有特效的药方。 2.称对方乡土的敬辞。
  • 宝帚[bǎo zhǒu]
      毛笔的异称。
  • 宝母[bǎo mǔ]
      传说能引聚明珠宝贝的宝石。唐魏生尝得一美石,后参与胡客的宝会,坐于座末,最后出示此石,诸胡扶生于座首而拜,求买之。生索价百万,诸胡怒其少,加至千万乃已。胡云:“此是某本国之宝,因乱遂失之,已经三十余年。我王求募之,云:‘获者拜国相。’此归皆获厚赏,岂止于数百万哉!”问其所用,云:“但每月望,王自出海岸,设坛致祭之,以此置坛上,一夕明珠宝贝等皆自聚。故名宝母也。”事见《太平广记》卷四○三引唐皇甫□《原化记.魏生》。
  • 宝典[bǎo diǎn]
      1.帝王用于上尊号或册立﹑册封的典册。 2.珍贵的典籍。 极珍贵的书籍。也用做书名,如隋代杜台卿著有《玉烛宝典》
  • 宝函[bǎo hán]
      指盛佛经﹑典册及贵重首饰等的匣子。
  • 宝衣[bǎo yī]
      1.贵重的衣服。 2.僧﹑道的衣服。
  • 宝珍[bǎo zhēn]
      珍宝。指珠玉宝石等。
  • 宝花[bǎo huā]
      1.亦作“宝华”。 2.珍贵的花。多指佛国或佛寺的花。 3.特指牡丹。
  • 宝舟[bǎo zhōu]
      佛教语。比喻普渡众生到达彼岸的佛法。
  • 宝字[bǎo zì]
      称帝王神仙所写的字。
  • 宝用[bǎo yòng]
      珍重使用。
  • 宝成铁路[bǎo chéng tiě lù]
      从陕西宝鸡经四川绵阳到成都。长673千米。1956年通车。宝鸡至凤州段为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1961年正式运营),1975年全线电气化。地形复杂,工程艰巨,是沟通中国西北和西南的铁路干线。
  • 宝玺[bǎo xǐ]
      皇帝的印玺。

宝[bǎo]字在中间的词语

  • 聚宝盆[jù bǎo pén]
      传说中装满金银珠宝而且取之不尽的盆,比喻资源丰富的地方。 民间传说中装有金银珠宝而且取之不尽的盆儿,比喻资源丰富的地方
  • 八宝山[bā bǎo shān]
      在北京市复兴门外﹐解放后以建有八宝山公墓而著名。公墓分民用及革命公墓两部分。我国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如瞿秋白﹑任弼时﹑朱德﹑彭德怀等的灵柩或骨灰都安放于此。
  • 元宝钞[yuán bǎo chāo]
      元中统年间颁行的一种钞票。
  • 百宝囊[bǎi bǎo náng]
      古代武士用以盛各种必需用具的口袋。
  • 陈宝箴[chén bǎo zhēn]
      陈宝箴(1831-1900)清末维新派。江西义宁(今修水)人。历任按察使、布政使。1895年任湖南巡抚,与黄遵宪等倡办新政。设矿务、轮船、制造公司,开办时务学堂,刊行《湘学报》。并奏荐谭嗣同、杨锐等佐新政。为清末地方官员中推行新政最力者。戊戌政变时被革职。
  • 八宝饭[bā bǎo fàn]
      一种用糯米加豆沙﹑猪油﹑白糖以及桂圆﹑红枣﹑莲子等多种辅料蒸制的甜食。所加之物﹐各地不尽相同。 有八种配料(通常是果料儿、莲子、桂圆等)的蒸熟的糯米饭
  • 七宝莲池[qī bǎo lián chí]
      即七宝池。
  • 七宝楼台[qī bǎo lóu tái]
      1.传说中神仙所居之处。 2.泛指堂皇华丽的楼台。
  • 七宝庄严[qī bǎo zhuāng yán]
      形容佛教建筑富丽堂皇,气象尊严。
  • 金莲宝相[jīn lián bǎo xiāng]
    1. 七宝台[qī bǎo tái]
        即七宝楼台。
    2. 七宝高车[qī bǎo gāo chē]
        见“七宝车”。
    3. 七宝车[qī bǎo chē]
        用多种珍宝装饰的车。亦泛指华贵的车子。
    4. 峨眉宝光[é méi bǎo guāng]
        日光从观测者后面投射到前方云幕或雾幕上,因受云雾中水滴的衍射而产生的彩环。观测者的人影可见于彩环之中。这种大气光象主要见于山区,而以四川峨眉山最常见,故名。飞机航行于云上时,有时也可见此现象。
    5. 洗宝装[xǐ bǎo zhuāng]
        犹洗尘。设宴欢迎远方来人。
    6. 金銮宝殿[jīn luán bǎo diàn]
        即金銮殿。指皇宫正殿。
    7. 红宝石[hóng bǎo shí]
        红色透明的刚玉,硬度大,用来做首饰和精密仪器的轴承等。参看〖刚玉〗。 一种红刚玉宝石,尤其是产于缅甸、斯里兰卡和泰国的。硬度大,用来做首饰,也用来做精密仪器的轴承或天平的支点等
    8. 护宝都[hù bǎo dōu]
        宋时警卫解县﹑安邑两盐池的武装组织。
    9. 天宝君[tiān bǎo jūn]
        即“元始天尊”。
    10. 内宝钞局[nèi bǎo chāo jú]
        明代崇祯年间官方设立的督造纸币的机构。
    11. 元宝枫[yuán bǎo fēng]
        称柜柳。落叶乔木,羽状复叶,小叶长椭圆形,花黄绿色,果实两旁有直立的翅,象元宝,可栽培做行道树。
    12. 延津宝剑[yán jīn bǎo jiàn]
        见“延津剑”。
    13. 多宝塔碑[duō bǎo tǎ bēi]
        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文》。唐代碑刻。公元752年镌立于长安(今陕西西安)。颜真卿正书。书法工整、秀媚,是颜真卿早期书法代表作。
    14. 珠宝箱[zhū bǎo xiāng]
        专为装珠宝饰物而设计的一种小箱(盒)。 专为装珠宝饰物而设计的一种小箱(盒)
    15. 七宝团圞[qī bǎo tuán luán]
        圆月的美称。古代民间传说,月由七宝合成,故云。
    16. 八宝菜[bā bǎo cài]
        由核桃仁﹑莴笋﹑杏仁﹑黄瓜﹑花生米等混合在一起的酱菜。 有八种配料(如核桃仁、莴笋、杏仁、黄瓜、花生米、芝麻等)混合的酱菜
    17. 三宝殿[sān bǎo diàn]
        佛殿。常以喻有所求之地。
    18. 七宝鞭[qī bǎo biān]
        以多种珍宝为饰的马鞭。晋王敦欲为乱,明帝乘骏骑密察敦营。敦觉,遣五骑追之。途中,帝将七宝鞭与逆旅老妪,令俟追者至,以鞭示之。俄而追者至,问妪,妪曰:“去已远矣。”因以鞭示之,追骑玩鞭稽留,帝仅而获免。见《晋书.明帝纪》。后用以为典。
    19. 七宝花[qī bǎo huā]
        1.花名。 2.佛教指西方极乐世界七宝池中的莲花。
    20. 得宝歌[de bǎo gē]
        1.唐乐曲名。唐开元末,陕县县尉崔成甫翻俚歌《得体歌》而成。 2.唐乐曲名。相传为唐玄宗所制曲。
    21. 通天宝带[tōng tiān bǎo dài]
        见“通天御带”。
    22. 七宝池[qī bǎo chí]
        佛教语。西方净土中由七宝构成的莲花池。往生净土的人在该池莲花中化生。
    23. 秃宝盖[tū bǎo gài]
        汉字偏旁名。形状为“冖”。例如“冠”字。
    24. 荣宝斋[róng bǎo zhāi]
        我国著名的木板水印出版机构。在北京琉璃厂。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创立,经营木板水印业务。近年来工艺水平不断提高,经营范围扩大至文房四宝,所复制的古今名画,酷肖传神,富有民族特色。
    25. 七宝舆[qī bǎo yú]
        即七宝车。
    26. 蓝宝石[lán bǎo shí]
        蓝色透明的刚玉,硬度大,用来做首饰和精密仪器的轴承等。参看〖刚玉〗。 一种蓝色透明的刚玉,硬度大,用做首饰或精密轴承
    27. 百宝橱[bǎi bǎo chú]
        陈列各种贵重摆设的橱。
    28. 鹊潢宝扛[què huáng bǎo káng]
        指鹊桥。比喻为男女撮合之事。
    29. 爨宝子碑[cuàn bǎo zǐ bēi]
        额题《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府君之墓》。东晋碑刻。正书。公元405年镌立于建宁(治所在今云南曲靖)。书体在隶、楷之间,朴厚古茂,横划收笔多见波势。
    30. 八宝粥[bā bǎo zhōu]
        糯米加莲子、桂圆、红枣、果料儿、花生米等煮成的粥。
    31. 珠宝盒[zhū bǎo hé]
        专为装珠宝饰物而设计的一种小箱(盒)。 专为装珠宝饰物而设计的一种小箱(盒)
    32. 百宝箱[bǎi bǎo xiāng]
        1.装各种珍宝的箱子。 2.比喻蕴藏丰富资源的地区。 集存各种珍贵物品的箱子。也说“八宝箱”
    33. 多宝槅[duō bǎo gé]
        分成许多格子的架子,用来放置古玩、工艺品等。也叫多宝架。
    34. 赠宝刀[zèng bǎo dāo]
        见“赠刀”。
    35. 鸿宝术[hóng bǎo shù]
        指道教修仙炼丹之术。

    宝[bǎo]字在结尾的词语

    • 定命宝[dìng mìng bǎo]
        宋代玺名。
    • 圣宝[shèng bǎo]
        1.亦称“圣钱”。 2.太平天国称其货币为“圣宝”或“圣钱”。
    • 马宝[mǎ bǎo]
        1.佛教语。七种王宝之一。谓神奇超凡之马。 2.中药名。为病马胃肠道中所生结石。性凉﹑味甘咸微苦。功用镇惊﹑化痰,主治惊癎癫狂等症。
    • 财宝[cái bǎo]
        钱财和珍宝。 钱财和珍宝金银财宝
    • 贽宝[zhì bǎo]
        献赠的宝物。
    • 爱宝[ài bǎo]
        1.亦作“爱寶”。 2.爱惜;珍惜。 3.爱惜宝物;隐藏宝物。
    • 魄宝[pò bǎo]
        指月亮。魄,通“霸”。
    • 国宝[guó bǎo]
        ①国家的宝物:传为国宝。②比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这些老艺术家都是我们的国宝。
    • 轻宝[qīng bǎo]
        犹细软。轻便而易于携带的贵重物品。
    • 得壹元宝[de yī yuán bǎo]
        古钱名。唐干元二年史思明据洛阳时所铸。形制略似开元通宝。亦省称“得壹钱”﹑“得壹”。
    • 佛宝[fó bǎo]
        指一切佛陀,亦指各种佛像。
    • 数来宝[shǔ lái bǎo]
        曲艺曲种。流行于北方。一人或两人说唱。各地又有顺口溜、练子嘴等不同称谓。相传明代已盛行,原为艺人以竹板或牛髀骨打拍,沿街向店铺索钱的演唱,即兴编词。常用句式为可以断开的“三﹑三”六字句和“四﹑三”七字句,两句﹑四句或六句即可换韵。清末民初进入戏棚演出。后演唱有故事情节的曲目,唱词句式和表演形式也有所突破,形成“快板书”。 一种曲艺形式,现多用竹板打拍,过去也用系铜铃的中骨打拍,边敲边唱,一般是即兴编词
    • 得一元宝[dé yī yuán bǎo]
        即得壹元宝。
    • 得至宝[de zhì bǎo]
        唐乐曲名,一名《康老子》。
    • 鸿宝[hóng bǎo]
        1.道教修仙炼丹之书。 2.泛指珍贵的书籍。 3.大宝;珍宝。 4.《易.系辞下》:“圣人之大宝曰位。”后因以“大宝”或“鸿宝”指帝位。
    • 美宝[měi bǎo]
        瑰宝;美玉。
    • 俭宝[jiǎn bǎo]
        谓以节俭为宝。
    • 耀魄宝[yào pò bǎo]
        星名。即天帝星。北极五星的最尊者。
    • 谥宝[shì bǎo]
      1. 蚕宝宝[cán bǎo bǎo]
          方言。对蚕的爱称。〈方〉∶对蚕的爱称
      2. 笔宝[bǐ bǎo]
          犹墨宝。指笔墨精品。
      3. 乌宝[wū bǎo]
        1. 压宝[yā bǎo]
            赌博的一种。赌博的人猜测宝上所指的方向下注。 赌博的一种。赌博的人猜测宝上所指的方向下注
        2. 点宝[diǎn bǎo]
            金代的一种礼仪。
        3. 皇帝之宝[huáng dì zhī bǎo]
            皇帝印玺之一。用于慰劳王公以下的文书。参见“皇帝行宝”。
        4. 重宝[zhòng bǎo]
            1.犹重器。多指鼎彝宝器。 2.泛指贵重的财宝。 3.中国古钱币的一种名称。以一当十﹑或当五十,有铜﹑铁﹑铅质的三种。币面多在“重宝”二字前铸有年号。最早的是唐肃宗干元元年(公元758年)铸的“干元重宝”。后有南汉的“干亨重宝”﹑宋仁宗的“庆历重宝”﹑宋徽宗的“崇宁重宝”和清代的“咸丰重宝”等。参阅《清史稿.食货志五》。
        5. 海东通宝[hǎi dōng tōng bǎo]
            宋时高丽铸造的钱币。
        6. 好来宝[hǎo lái bǎo]
            蒙古族的一种曲艺,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原为民间歌手自拉自唱,现在有独唱、对唱、重唱、合唱等形式,有时还夹有快板节奏的说白,用四胡或马头琴伴奏。 也叫好力宝。
        7. 御宝[yù bǎo]
            天子的印玺。 皇帝、君主的御印
        8. 家中宝[jiā zhōng bǎo]
            喻指丑媳妇。
        9. 皇帝信宝[huáng dì xìn bǎo]
            皇帝印玺之一。用于征召王公以下的文书。参见“皇帝行宝”。
        10. 银元宝[yín yuán bǎo]
          1. 册宝[cè bǎo]
              册书和宝玺。
          2. 连城宝[lián chéng bǎo]
              指极珍贵的宝物。
          3. 揭宝[jiē bǎo]
              喻揭示结局。宝,一种赌具。
          4. 开通元宝[kāi tōng yuán bǎo]
              见“开元通宝”。
          5. 贵宝[guì bǎo]
              贵重的宝物。
          6. 受命宝[shòu mìng bǎo]
              即受命玺。
          7. 丑宝[chǒu bǎo]
              牛黄的别称。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一.牛黄》。
          8. 照骨宝[zhào gǔ bǎo]
              传说中的古镜名。能映现内脏和骨骼。
          9. 传国宝[chuán guó bǎo]
              即传国玺。
          10. 怀宝[huái bǎo]
              1.犹怀璧。 2.拥有宝物。 3.喻自藏其才;怀才。
          11. 八宝[bā bǎo]
              天子八种印玺的总称。
          12. 钜宝[jù bǎo]
              1.指陈宝。传说中鸡头而人身的神。
          13. 押牌宝[yā pái bǎo]
              见“押宝”。
          14. 摇宝[yáo bǎo]
              旧时一种赌博名。
          15. 玮宝[wěi bǎo]
              珍宝。
          16. 万宝[wàn bǎo]
              1.亦作“万寶”。 2.各种作物的果实。 3.犹万物。
          17. 用宝[yòng bǎo]
              盖玉玺。
          18. 僧宝[sēng bǎo]
              佛教三宝之一。原指僧团,后泛指继承、宣扬佛教教义的僧众。
          19. 好力宝[hǎo lì bǎo]
              蒙古族的一种曲艺,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原为民间歌手自拉自唱,现在有独唱、对唱、重唱、合唱等形式,有时还夹有快板节奏的说白,用四胡或马头琴伴奏。也叫好来宝。
          20. 賝宝[chēn bǎo]
              财宝。
          21. 镇宝[zhèn bǎo]
              犹重器。指帝位。
          22. 献宝[xiàn bǎo]
              1.上献宝玉一类的珍物。 2.比喻显示自己的东西或自以为新奇的东西。 3.比喻提供宝贵的经验或意见。
          23. 蠢宝[chǔn bǎo]
              犹蠢货。
          24. 髻宝[jì bǎo]
              即髻珠。
          25. 地宝[dì bǎo]
              1.指大地所产的物品,如谷物等。 2.特指地下的矿藏。 3.谓耕种的宝贵时令。
          26. 纸宝[zhǐ bǎo]
              见“纸元宝”。
          27. 六宝[liù bǎo]
              指明王圣人﹑玉﹑龟﹑珠﹑金﹑山林薮泽。古谓六者为国家之宝﹐故云。
          28. 休宝[xiū bǎo]
              泛指美好珍贵的东西。
          29. 皇帝行宝[huáng dì xíng bǎo]
              皇帝印玺之一。用于答复王公以下的文书。
          30. 符宝[fú bǎo]
              见“符葆”。
          31. 偏宝[piān bǎo]
              特别珍爱。
          32. 珍宝[zhēn bǎo]
              珠玉宝石等(珍,强调物品的精美:不仅指珠玉,也指其他珍奇物品:宝,强调物品的贵重,多指珠玉),泛指极有价值的物品。 珠玉宝石等(珍,强调物品的精美;不仅指珠玉,也指其他珍奇物品;宝,强调物品的贵重,多指珠玉),泛指极有价值的物品宫中积珍宝。——《战国策.齐策四》珍宝尽有之。——《史记.项羽本纪》人间珍宝。——唐. 李朝威《柳毅传》
          33. 良宝[liáng bǎo]
              珍宝。
          34. 尺田寸宝[chǐ tián cùn bǎo]
              谓极少量的产业、财物。
          35. 禁宝[jìn bǎo]
              帝王的印玺。
          36. 瑰宝[guī bǎo]
              贵重而美丽的珠宝(如宝石或珍珠)稀世之珍宝。如:窥东山之府,即瑰宝溢目。——左思《吴都赋》。
          37. 遗宝[yí bǎo]
              1.前代遗留的宝物。 2.遗落的宝物。 3.比喻弃置未用的人才。
          38. 至宝[zhì bǎo]
              最珍贵的宝物。 特别稀有的珍宝竟把普通景泰蓝当成了至宝
          39. 秘宝[mì bǎo]
              不常见的珍异宝物。
          40. 灵宝[líng bǎo]
              1.指宝精养神的道教修真之法。 2.经坛。 3.香炷名。 4.宝刀名。 5.宝剑名。 6.珍宝。 7.道教经名。即《灵宝经》。
          41. 家宝[jiā bǎo]
              1.家中值得世传的珍宝。 2.指于家中珍藏。
          42. 典宝[diǎn bǎo]
              掌管印玺。
          43. 赀宝[zī bǎo]
              财货珍宝。赀,通“资”。
          44. 现世宝[xiàn shì bǎo]
              指不成器的人。
          45. 献世宝[xiàn shì bǎo]
              犹献世包。
          46. 荆宝[jīng bǎo]
              即和氏璧。亦用以喻美好资质。
          47. 干宝[gān bǎo]
              干宝(?-336)东晋史学家、文学家。字令升,新蔡(今属河南)人。曾任佐著作郎,著有《晋纪》,已佚。又编有志怪小说集《搜神记》(原书已散佚,今本为后人所辑)。
          48. 传家宝[chuán jiā bǎo]
              家庭里世代相传的宝贵物品。 艰苦朴素的作风是劳动人民的~。
          49. 法宝[fǎ bǎo]
              ①佛教用语,指佛说的法,也指和尚用的衣钵、锡杖等。②神话中说的能制伏或杀伤妖魔的宝物。③比喻用起来特别有效的工具、方法或经验:群众路线是我们工作的法宝。
          50. 三大法宝[sān dà fǎ bǎo]
              中国共产党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三件有力武器,即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由毛泽东在1939年10月提出并论述。统一战线就是团结全民族一切爱国人士,组成最广泛的政治联盟,最大限度地壮大自己和孤立敌人;武装斗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夺取政权的主要手段;党的建设是三大法宝中的关键。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仍然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法宝。
          51. 名宝[míng bǎo]
              名贵的宝物。
          52. 押宝[yā bǎo]
              1.亦称“押牌宝”。 2.赌博的一种。猜测宝上所指的方向下注。 猜测宝上所指的方向下注——亦作“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