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学吧>新华字典>汙组词

汙相关字典

汙[wū]字在结尾的词语

  • 小汙[xiǎo wū]
      谓略低,较差。《孟子·公孙丑上》“宰我、子贡、有若 智足以知圣人,污不至阿其所好”汉 赵岐 注:“污,下也。言三人虽小污不平,亦不至阿其所好。”病和死的讳称。《后汉书·蔡邕传》:“有司数以蕃国疎丧,宫内产生,及吏卒小污,屡生忌故。”李贤 注:“小污,谓病及死也。”
  • 辱汙[rǔ wū]
      玷辱;污辱。汉 刘向《新序·节士》:“臣无 管仲 之贤,而有辱污之名。”《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诚羞负乘,辱污辅将之位。”唐 沉亚之《夏平》:“乃以其善貌择入,其餘均赏麾下,骑士皆得肆辱污。”
  • 點汙[diǎn wū]
    1. 邪汙[xié wū]
        邪恶污浊。 污,同“污”。《荀子·乐论》:“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夫邪污之气无由得接焉。”
    2. 淖汙[nào wū]
        泥水混浊。 明 归有光《与沉敬甫书》:“雨不休,句曲山 谿淖污可念。”
    3. 陋汙[lòu wū]
        卑贱。唐 韩愈《为裴相公让官表》:“岂意陛下擢臣於伤残之餘,委臣以燮和之任,忘其陋污,使佐圣明。”
    4. 霑汙[zhān wū]
        亦作“霑污”。犹弄脏。宋 欧阳修《憎苍蝇赋》:“一有霑污,人皆不食。”宋 晏殊《殢人娇》词:“罗巾掩泪,任粉痕霑污。”《老残游记》第九回:“只见那女子接过茶来,漱了一回口,又漱一回,都吐向炕池之内去,笑道:‘今日无端谈到道学先生,令我腐臭之气,霑污牙齿。’”
    5. 卑汙[bēi wū]
        见“卑污”。

    汙[wū]字在开头的词语

    • 汙附[wū fù]
        迂曲附会。清 包世臣《艺舟双楫·与陈孝廉金城书》:“夫污附固为陋习,而调和亦非真詮。”
    • 汙辱[wū rǔ]
        1.耻辱。《管子·形势解》:“中无情实则名声恶矣,修行慢易则汚辱生矣。”《史记·刺客列传》:“政 所以蒙汚辱自弃於市贩之间者,为老母幸无恙,妾未嫁也。”
    • 汙德[wū dé]
        卑污的品行。《吕氏春秋·审分》:“赞以洁白而随以污德。”高诱 注:“以污秽之德随洁白之踪。”
    • 汙泥[wū ní]
        1.烂泥。《三国志·魏志·刘桢传》“楨 以不敬被刑”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典略》:“此四宝者,伏朽石之下,潜污泥之中,而扬光千载之上,发彩畴昔之外,亦皆未能初自接於至尊也。”《花月痕》第五回:“尔乃亭亭净植,莲出污泥,烈烈奇香,兰生幽谷。”孙犁《白洋淀纪事·村歌下篇》:“老改 擦洗老牛身上沾着的污泥。”
    • 汙手垢面[wū shǒu gòu miàn]
        亦作“污手垢面”。 形容手脸都很肮脏。潘漠华《乡心》:“蓬头乱发的妇人和污手垢面的小孩,不时在厢门口出入。”
    • 汙累[wū lèi]
        亦作“污累”。亦作“汚累”。玷污连累。晋 干宝《搜神记》卷三:“焉知三事不为吉祥?愿府君安身养德,从容光大,勿以神奸,污累天真。”清 吴敏树《与筱岑论文派书》:“吾乡富人畏为命案所污累,至靡钱五百千,摘除其名。”
    • 汙吏[wū lì]
        亦作“污吏”。 亦作“汚吏”。贪污受贿的官吏。《孟子·滕文公上》:“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赵岐 注:“污吏,贪吏也。”《商君书·慎法》:“此其势正使污吏有资,而成其姦险。”元 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从今后把金牌势剑从头摆,将滥官汚吏都杀坏,与天子分忧,万民除害。”凌力《星星草》第二三章:“捻子把大狱烧了,把欠租的,抗捐抗粮的,杀贪官污吏的,全都放了。”
    • 汙抔[wū póu]
        见“污尊抔饮”。
    • 汙壑[wū hè]
        亦作“汚壑”。犹沟壑。《墨子·明鬼下》:“今吾为祭祀也,非直注之污壑而弃之也。”《淮南子·原道训》:“终身运枯形于连嶁列埒之门,而蹟蹈于汚壑穽陷之中。”
    • 汙垢[wū gòu]
        1.积在人身或物体上的脏东西。 《仪礼·既夕礼》“燕养馈羞汤沐之饌”汉 郑玄 注:“汤沐所以洗去污垢。”老舍《四世同堂》六一:“小衣服上的污垢被日光照得发亮,倒好像穿着铁甲似的。”《十月》1981年第5期:“他觉得周身轻松,好像积在躯体里的尘埃和污垢都被彻里彻外地清扫干净了一样。”
    • 汙黦[wū yuè]
        亦作“污黦”。污迹。鲁迅《书信集·致陶亢德》:“有人失足仆地,或面沾污黦而不自知,见者便觉大可笑。”
    • 汙劣[wū liè]
        亦作“污劣”。低劣。许地山《缀网劳蛛·命命鸟》:“你只会听粗陋的声音,看简略的颜色和闻污劣的香味。”
    • 汙淖[wū nào]
        泥淖。宋 曾巩《瀛州兴造记》:“又以其餘力为南北甬道若干里,人去污淖,即于夷涂。”
    • 汙眼[wū yǎn]
        亦作“汚眼”。亦作“污眼”。弄脏眼睛。极言不值得一看。元 贯云石《醉高歌过红绣鞋》曲:“看别人鞍马上胡颜,嘆自己如尘世汚眼。”《水浒传》第五四回:“你使的甚么鸟好,教众人喝采!看了倒污眼!”《西游记》第十六回:“污眼!污眼!老爷乃天朝上国,广览奇珍,似这般器具,何足过奬?”
    • 汙膺[wū yīng]
        亦作“汚膺”。谓胸部凹陷。《淮南子·说山训》:“文王 汚膺,鲍申 傴背。”高诱 注:“汚膺,陷胸也。”
    • 汙坳[wū ào]
        低洼。
    • 汙佞[wū nìng]
        卑污奸佞。 《明史·顾鼎臣传》:“刘世扬、李仁 劾 鼎臣 污佞。”
    • 汙池[wū chí]
        亦作“污池”。 水池。《晏子春秋·谏下十四》:“今君穷臺榭之高,极污池之深而不止。”《列子·杨朱》:“吞舟之鱼,不游枝流;鸿鵠高飞,不集污池。何则?其极远也。”汉 桓宽《盐铁论·申韩》:“是犹舍邻之医,而求 俞跗 而后治病;废污池之水,待江海而后救火也。”宋 洪迈《夷坚支志癸·罗汉污池木》:“饶州 城内 永寧寺 东廊,罗汉 泗洲 两院相邻。其外有污池,方阔三四丈,深不能三尺。”亦作“污池”。谓平毁罪犯第宅、祖坟,掘成水池。《汉书·翟义传》:“莽 尽坏 义 宅第,污池之。”《汉书·王莽传上》:“后谋反者,皆
    • 汙行[wū xíng]
        亦作“汚行”。 亦作“污行”。卑污的品行或行径。《管子·小匡》:“寡人有汚行,不幸而好色。”汉 桓宽《盐铁论·褒贤》:“高瞻下视,洁言污行,觴酒豆肉,迁延相让,辞小取大,鸡廉狼吞。”《清史稿·列女传四·张氏女》:“张氏 女,娄县 人。农家女。嫁 鲁氏 子,姑与夫迫使为污行,不从,箠楚冻馁,凡三四年,志不变。”李霁野《微笑的脸面》:“他变成了一面平明的圆镜,要普照出人类底污行。”亦作“汚行”。亦作“污行”。谓曲意而行。污,通“紆”。汉 邹阳《狱中上书自明》:“今欲使天下恢廓之士,诱於威重之权,胁於位势之贵,

    汙[wū]字在中间的词语

    • 兵不汙刃[bīng bù wū rèn]
        犹兵不血刃。 唐 韩愈《论捕贼行赏表》:“威德所加,兵不污刃,收 魏 博 等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