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学吧>新华字典>漕组词

漕相关字典

漕[cáo]字在开头的词语

  • 漕谷[cáo gǔ]
      漕运谷物。
  • 漕府[cáo fǔ]
      管理漕务的官署。
  • 漕舟[cáo zhōu]
      运漕粮的船。
  • 漕计[cáo jì]
      指漕运总量。
  • 漕院[cáo yuàn]
      指管理漕务的官员。
  • 漕务[cáo wù]
      有关漕运的事务。
  • 漕河[cáo hé]
      以供漕运为主的河道。 古时专指运漕粮的河道
  • 漕事[cáo shì]
      1.有关漕运之事。 2.指清代有关征收漕米的事情。
  • 漕米[cáo mǐ]
      1.漕运米粮。 2.即漕粮。
  • 漕挽[cáo wǎn]
      亦作“漕輓”。指水运和陆运。
  • 漕艘[cáo sōu]
      供漕运的船。
  • 漕转[cáo zhuǎn]
      指水运和车运。
  • 漕引[cáo yǐn]
      犹漕运。
  • 漕台[cáo tái]
      漕运总督。主管漕粮的取齐﹑上缴﹑监押﹑运输等。
  • 漕魁[cáo kuí]
      漕试第一名。
  • 漕试[cáo shì]
      宋贡举考试方式之一。景佑年间,命各路转运司类试现任官员亲戚。此后形成制度,由转运司类聚本路现任官所牒送随侍子弟和五服内亲戚,以及寓居本路士人﹑有官文武举人﹑宗女夫等,举行考试,试法同州﹑府解试。漕试合格,即赴省试。宋赵升《朝野类要.举业》有“漕试”条。
  • 漕平[cáo píng]
      旧时征收漕银的衡量标准。历代征收的漕粮,到清代改征白银。此衡量标准后为民间采用,但各地标准不一。
  • 漕标[cáo biāo]
      谓清代漕运总督所属的绿营兵。担负漕粮的催督﹑保护等。
  • 漕漼[cáo cuǐ]
      象声词。形容水声。
  • 漕司[cáo sī]
      1.亦称“漕运司”。 2.管理催征税赋﹑出纳钱粮﹑办理上供以及漕运等事的官署或官员。北宋称转运司﹐南宋称漕司﹐元代称漕运司。
  • 漕道[cáo dào]
      即漕路。
  • 漕赋[cáo fù]
      旧时的漕粮赋税。
  • 漕运[cáo yùn]
      ①中国古代对水路运输的称呼。②中国历代对地方政府将所征粮食运往京师或其他指定地点的水路运输(有时包括部分陆路运输)的称呼。始于秦始皇。辛亥革命后,漕运的粮食都改征货币,漕运废除。
  • 漕船[cáo chuán]
      用于漕运的船只。
  • 漕赠[cáo zèng]
      1.亦称“漕截”。 2.旧时指于征收漕粮正税外所加收的赠贴。
  • 漕费[cáo fèi]
      旧时在漕粮正税外,加收有关漕运的费用,称为“漕费”。
  • 漕截[cáo jié]
      见“漕赠”。
  • 漕水[cáo shuǐ]
      1.即漕河。 2.漕河的水。
  • 漕粟[cáo sù]
      通过水道运送粮食。
  • 漕饟[cáo xiǎng]
      漕运的军粮。
  • 漕仓[cáo cāng]
      存放漕米的仓库。
  • 漕路[cáo lù]
      运输粮食的水路。
  • 漕粮[cáo liáng]
      1.我国封建时代由东南地区漕运京师的税粮。辛亥革命后改征货币,漕粮名存实亡。 2.指征收漕粮的官员。
  • 漕国[cáo guó]
      西域古国名。约在今苏联中亚撒马尔罕西北。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一作“劫布呾那”,当为*kapūt?n(Gubdan)/Kebud对音。
  • 漕运司[cáo yùn sī]
      见“漕司”。
  • 漕舫[cáo fǎng]
      供漕运用的大型船只。
  • 漕项[cáo xiàng]
      明清在民户应纳漕粮正税外所征各项附加杂税的总称。
  • 漕藏[cáo zàng]
      指漕米仓库。
  • 漕耗[cáo hào]
      旧时于漕粮正税外向农民加收的折耗。有正耗﹑加耗﹑船耗等名目。

漕[cáo]字在结尾的词语

  • 南漕[nán cáo]
      即南粮。
  • 边漕[biān cáo]
      谓从水道运输粮食以供边防需要。
  • 减漕[jiǎn cáo]
      减少漕运。
  • 通漕[tōng cáo]
      谓开通漕运河道。
  • 闹漕[nào cáo]
      旧时指农民抵制官府征收漕粮的斗争。
  • 钱漕[qián cáo]
      即钱粮。因税米多漕运至京﹐故称。
  • 运漕[yùn cáo]
      1.谓由水路运粮。 2.运漕官员的省称。
  • 挽漕[wǎn cáo]
      漕运。
  • 河漕[hé cáo]
      1.犹河运。 2.清代河道总督与漕运总督的并称。 3.指治理河道工程和漕运。
  • 戍漕[shù cáo]
      水运边防军需品。
  • 征漕[zhēng cáo]
      征收漕粮。
  • 饷漕[xiǎng cáo]
      1.亦作“饟漕”。 2.指运送官﹑军食用的粮食。
  • 总漕[zǒng cáo]
      明清总管漕运的官。
  • 大漕[dà cáo]
      宋代转运使的俗称。

漕[cáo]字的成语

  • 水落归漕[shuǐ luò guī cáo]
      汛期过后,水位下降,河水流入了河槽。

漕[cáo]字在中间的词语

  • 利漕渠[lì cáo qú]
      古运河名。东汉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为魏公,建都于邺,征集民工凿渠引漳水,自今河北曲周南,东至大名注入白沟,借以沟通邺和四方的漕运,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