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学吧>新华字典>版组词

版相关字典

版[bǎn]字在结尾的词语

  • 雕版[diāo bǎn]
      刻板。 为印刷而刻版
  • 摹版[mó bǎn]
      翻刻的版本。
  • 户版[hù bǎn]
      户籍;户口。
  • 溃版[kuì bǎn]
      谓陷落。
  • 制版[zhì bǎn]
      制作各种印刷上用的版子。 制作印刷用的底版制版工艺
  • 誊写钢版[téng xiě gāng bǎn]
      刻蜡版时垫在底下的钢板﹐有网纹﹐多镶在木板上。
  • 刻版[kè bǎn]
      见“刻板”。
  • 撤版[chè bǎn]
      撤除印版。
  • 墨版[mò bǎn]
      1.亦作“墨板”。 2.印书的木版。因印刷时须在版上刷墨,故名。
  • 活字版[huó zì bǎn]
      用金属、木头等制成的活字排成的印刷版。也指用活字排版印刷的书本。
  • 铜版[tóng bǎn]
      1.用铜铸成或用铜板刻成的印版。中国后晋天福年间(公元936-943年)曾用铜版印刷《九经》﹔十一世纪初﹐北宋更以铜版印纸币和仿单。 2.古代用铜活字排印书籍﹐叫“铜版印刷”。 3.照相﹑雕刻﹑电铸等铜版的总称。主要用于印刷照相﹑图片和精致的印刷物。
  • 玉版[yù bǎn]
      1.亦作“玉板”。 2.古代用以刻字的玉片。亦泛指珍贵的典籍。 3.特指上有图形或文字,象征祥瑞﹑盛德或预示休咎的玉片。 4.一种光洁坚致的宣纸。 5.笋的别名。 6.鳣的别名。 7.美称击节的拍板。 8.喻冰块。
  • 贺版[hè bǎn]
      即贺表。
  • 原版[yuán bǎn]
      1.印刷品的最初版本。 2.特指未经翻译的原作。
  • 斩版[zhǎn bǎn]
      见“斩板”。
  • 云版[yún bǎn]
      1.亦作“云板”。 2.绘有云形图案的小板。古代用为车饰。 3.一种两端作云头形的铁质(或木质)响器。旧时官府﹑富贵人家和寺院用作报事﹑报时或集众的信号。
  • 筑版[zhù bǎn]
      即版筑。谓墙板与杵。筑墙﹐以泥置板夹中﹐用杵舂实。
  • 位版[wèi bǎn]
      帝王郊祀天地祖宗时,用以书神位之版。
  • 洋版[yáng bǎn]
      用铅字排版印刷。区别于木版﹑铜版。
  • 乡版[xiāng bǎn]
      指乡试中式的名单。
  • 三版[sān bǎn]
      见“三板”。
  • 龟版[guī bǎn]
      见“ 龟板 ”。
  • 身版[shēn bǎn]
      见“身板”。
  • 锓版[qǐn bǎn]
      锓板。
  • 锌版[xīn bǎn]
      用锌制成的印刷版。多用来印刷插图﹑表格等。 用锌版术制的印版
  • 盗版[dào bǎn]
      盗印。
  • 图版[tú bǎn]
      主要用于印制照相图片﹑插图或表格的一种印刷版,用铜﹑锌等金属制成。
  • 心版[xīn bǎn]
      心。 心司记忆,如留痕于版上,故称。
  • 正版[zhèng bǎn]
      出版单位正式出版的版本(区别于‘盗版’):正版书|正版光盘。
  • 更版[gēng bǎn]
      改授官职。
  • 儿版[ér bǎn]
      北方游牧民族供婴儿躺卧的木板。
  • 简版[jiǎn bǎn]
      1.亦作“简板”。 2.亦称“简牌子”。把字写在木板或金属板上的简帖。 3.打击乐器。用长条形竹板或木板制成﹐说唱道情等曲艺时用来伴奏。
  • 拼版[pīn bǎn]
      按照书刊所要求的大小和式样,把排好顺序的铅字拼成版面。 把顺次排列的铅字等依照书刊要求排成版面
  • 排版[pái bǎn]
      亦称“排字”。将原稿的文字、线条、表格等排组成印刷版面的工艺过程。原为手工操作,后逐步发展用机械铸排、照相排版、电子计算机控制的全自动照相排版系统等。
  • 元版[yuán bǎn]
      指元代刊印的书籍。
  • 活版[huó bǎn]
      活字版:活版印刷术。
  • 书版[shū bǎn]
      见“书板”。
  • 露版[lù bǎn]
      见“露板”。
  • 跳版[tiào bǎn]
      见“跳板”。
  • 砑纸版[yà zhǐ bǎn]
      用以碾压印制笺纸的木版。
  • 望版[wàng bǎn]
      见“望板”。
  • 初版[chū bǎn]
      谓图书的第一版。
  • 铅版[qiān bǎn]
      把铅合金熔化后灌入纸型压成的印刷版。 由成型材料(如湿纸浆、熟石膏粘土或纸型纸)压在浮凸印刷面上制成模型后再浇注熔融的金属复制成的金属凸版,有时镀硬质金属(如镍)以增加耐印力
  • 宋版[sòng bǎn]
      指宋代雕板印刷的书本。
  • 禅版[chán bǎn]
      即倚版。僧人坐禅时倚身或安手之器。世俗亦用之。以一长方形板,上下穿穴,贯索其中,缚着于绳床后背之横绳,使版面稍斜,可以倚身。亦常于夏日横安膝上,作为安手及支颐之用。
  • 出版[chū bǎn]
      利用一定的物质载体,将著作制成出版物以利传播的行为。是有文字以后发展起来的。古代金文、石刻以及人工抄写、刻绘书籍,是一定意义上的出版。正式的出版是随着印刷术的发明,至唐代中叶盛行。现代出版主要指图书、报刊、音像读物等的编辑、印刷(或复制录音、录像、缩微品等)、发行三个方面。当代出现的电子出版活动,又为出版增加了新的内容。
  • 胶版[jiāo bǎn]
      印刷书籍、报刊等的胶制底版。 印刷书籍、报刊等的胶制底版
  • 计版[jì bǎn]
      指州郡上计的簿书。
  • 牐版[zhá bǎn]
      见“牐板”。
  • 秦诏版[qín zhào bǎn]
      刻有秦始皇或秦二世统一度量衡诏书的铜版﹐有的镶在铁﹑铜权上;有的四角有孔﹐用以钉在木量上。也称秦量诏版。秦始皇的诏版曾在陕西咸阳遗址出土﹐山西左云﹑山东文登等地也曾有刻有秦始皇诏书的铜权出土。秦二世的诏版只见于传世品。它们证明秦代统一的度量衡制度确实有力地推行于全国。
  • 石版[shí bǎn]
      见“石板”。 用多孔的石料制成的印刷底版石版印刷
  • 套版[tào bǎn]
      1.亦作“套板”。 2.按印刷页折叠的顺序﹐将印刷版排列在印刷机上。 3.分色套印。
  • 开版[kāi bǎn]
      见“开板”。
  • 蜡版[là bǎn]
      用蜡纸打字或刻写成的供油印的底板。 用针形钢笔在特制蜡纸上刻写成的油印底版
  • 神版[shén bǎn]
      神位牌。
  • 设版[shè bǎn]
      谓建筑工事。版﹐版筑的土墙。泛指工事。
  • 誊写版[téng xiě bǎn]
      简便的印刷版﹐旧时用毛笔蘸药水在特制的纸上写成﹐现在一般把蜡纸铺在誊写钢板上用铁笔刻成。
  • 陶版[táo bǎn]
      陶瓷制成的装饰性的板块。
  • 隗照版[wěi zhào bǎn]
      晋汝阴人隗照﹐善《易》﹐临终以书版授妻﹐谓五年后有龚姓者负金来﹐可示此版求金。五年后﹐使者果至﹐妻示版求金。使者出蓍占筮﹐答道﹕你夫自藏金﹐知我善《易》﹐故以书版寓意﹐金在屋东地下九尺。掘之﹐果得金五百。见《晋书.艺术传.隗照》。后因以“隗照版”用作藏金于地下的典故。
  • 凸版[tū bǎn]
      版面印刷的部分高出空白部分的印刷版,如木版﹑铅版﹑锌版﹑网目版﹑三色版﹑电镀凸版等。
  • 白版[bái bǎn]
      见“白板”。
  • 绝版[jué bǎn]
      书籍毁版不再印行。 书籍已毁版不再印行绝版书
  • 一版[yī bǎn]
      1.见“一板”。 2.书籍排印一次为一版,一版还可包括多次印刷。
  • 隗炤版[wěi zhāo bǎn]
      出自恨无 隗炤 版,壁下早藏金。
  • 聚珍版[jù zhēn bǎn]
      清代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用活字版印《四库全书》里一部分善本书,这种版本称为聚珍版。
  • 电子排版[diàn zǐ pái bǎn]
      运用电子计算机自动选字,用光学照相原理摄像,阴极射线管或激光扫描成像,将图文直接制作在印版上的技术。
  • 普及版[pǔ jí bǎn]
      指书籍在原有版本外出版发行的用纸较次﹑开本较小﹑装订从简﹑定价较低,因而能大量销售的版本。
  • 响版[xiǎng bǎn]
      1.亦作“响板”。 2.乐器。以石制成,寺观或家中设于殿前堂上作传呼之用。
  • 头版[tóu bǎn]
      报纸的第一页。 报纸的第一页
  • 改版[gǎi bǎn]
      1.亦称“改样”。 2.按照校样上指出的错误,在活字版上逐个改正。亦指书籍再版前,根据修改后的文字,在原版上逐个调整。 对照已改过的校样改正已排版中的错误临时改版
  • 懒版[lǎn bǎn]
      斜置床榻上的靠背。
  • 重版[chóng bǎn]
      谓书籍重新出版。指书籍从第二版起的各版次。 书刊再次出版
  • 息版[xī bǎn]
      谓停止读书。版,古时书写用的竹木片。指书籍。
  • 缩版[suō bǎn]
      1.亦作“缩板”。 2.谓以索束墙板。版,墙版。
  • 搢版[jìn bǎn]
      插笏版于腰。引申指朝见。
  • 第一版[dì yī bǎn]
    1. 负版[fù bǎn]
        1.手持国家图籍。 2.指国家版图。 3.见“负板”。 4.身负版臿的人。指体力劳动者。 5.见“负蝂”。
    2. 桃版[táo bǎn]
        见“桃板”。
    3. 复版[fù bǎn]
        指套色版。
    4. 投版[tóu bǎn]
        喻弃官。版,即笏。
    5. 刊版[kān bǎn]
        1.亦作“刊板”。 2.刻版或排版。
    6. 退版[tuì bǎn]
        方言。推板,差。
    7. 停版[tíng bǎn]
        书刊停止出版,不再印行。
    8. 珂罗版[kē luó bǎn]
        印刷上用的一种照相版,把要复制的字、画的底片,晒制在涂过感光胶层的玻璃片上做成,多用于印制美术品。也作珂版。[英collotype]
    9. 老版[lǎo bǎn]
        见“老板”。
    10. 木版[mù bǎn]
        见“木板”。 用来印刷的刻上文字或图画的木板
    11. 祝版[zhù bǎn]
        1.亦作“祝板”。 2.书写祝文的木版﹑纸版等,祭祀时所用。
    12. 扩版[kuò bǎn]
        报刊扩大版面或增加版数:晚报将于7月1日扩版,由四版增为八版。
    13. 镂版[lòu bǎn]
        见“镂板”。
    14. 鹤版[hè bǎn]
        1.亦作“鹤板”。 2.征聘贤士的诏书。
    15. 饾版[dòu bǎn]
        木刻水印的旧称。因为是由若干块版拼凑而成,有如饾饤,故名饾版。
    16. 平版[píng bǎn]
        版面空白部分和印刷部分都没有凹凸纹的印刷版,如石版、金属平版等。
    17. 再版[zài bǎn]
        书刊第二次出版。有时也指第二次印刷。 指书刊第二次出版;有时也指第二次印刷

    版[bǎn]字在开头的词语

    • 版型[bǎn xíng]
        即纸型。
    • 版行[bǎn xíng]
        出版发行。
    • 版瓦[bǎn wǎ]
        大瓦。
    • 版章[bǎn zhāng]
        1.帐簿。亦借指登记在簿册上的财物。 2.版图﹐疆域。
    • 版齿[bǎn chǐ]
        门牙阔而整齐。
    • 版辕[bǎn yuán]
        板车。
    • 版位[bǎn wèi]
        1.古代举行典礼时以板牌标明的参加者的就位处。 2.牌位;神位。
    • 版心[bǎn xīn]
        ①书刊等每面排印文字、图画的部分。②版口。
    • 版轝[bǎn yú]
        见“版舆”。
    • 版式[bǎn shì]
        版面的格式。 指书刊的版面格式双栏版式
    • 版帐钱[bǎn zhàng qián]
        南宋初征收的一种军用税钱。
    • 版权页[bǎn quán yè]
        书刊上印着书刊名、著作者、出版者、发行者、版次、印刷年月、印数、定价等的一页。 书籍中印有书名、作者、书号、印数、定价等的一页,位于书刊正文前或最后
    • 版筑[bǎn zhù]
        〈书〉筑土墙用的夹板和杵(筑土墙时,夹板中填入泥土,用杵夯实)。泛指土木营造的事情。也作板筑。 指筑土墙,即在夹版中填入泥土,用杵夯实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孟子.告子下》
    • 版本记录[bǎn běn jì lù]
        也称“版权页”。书刊中说明出版情况的简要记载。是出版单位向读者和国家版本部门、发行单位等提供的版本资料。一般印于封底或扉页背面。包括书名、作者(译者、绘制者、编选者)、出版者、印刷者、发行者、出版年月、版次、印次、印数、开本、印张、字数、插页数、书号、定价等。
    • 版舆[bǎn yú]
        1.亦作“版轝”。一种木制的轻便坐车。 2.版图﹐疆域。
    • 版口[bǎn kǒu]
        木板书书框的中缝。也叫版心或页心。 线装书的折口部分,多印书名或卷名等内容。有“黑口”与“白口”之分
    • 版本[bǎn běn]
        同一部书因编辑、传抄、刻版、排版或装订形式的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的本子。 出版印行的图书;表明书籍编辑、印制等方面的特点一部《红楼梦》就不知道有多少种不同的版本
    • 版图[bǎn tú]
        原指户籍和地图,今泛指国家的领土、疆域:我国版图辽阔。
    • 版纳[bǎn nà]
        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所属的旧行政区划单位,相当于县。1960年版纳改为县,如版纳景洪改称景洪县。
    • 版臿[bǎn chā]
        见“版插”。
    • 版屋[bǎn wū]
        1.用木板建造的房屋。晋左思《三都赋》序:“见‘在其版屋’﹐则知秦野西戎之宅。”《诗.秦风.小戎》作“板屋”。以板为屋﹐为我国古代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习尚。因亦借指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 2.指简陋住宅。亦用作谦词﹐犹茅舍。
    • 版主[bǎn zhǔ]
        指对网站的主页或某个栏目进行管理和维护的人。
    • 版子[bǎn zǐ]
        1.即业。古代悬挂钟磬类打击乐器的支架上的横木。 2.用以印刷书刊的底板。
    • 版税[bǎn shuì]
        出版者按照出售出版物所得收入的约定百分数付给作者的报酬。 即稿费。出版者按照千字数或出售印刷物所得收入的约定百分数付给作者的报酬
    • 版缠[bǎn chán]
        牵扯。
    • 版曹[bǎn cáo]
        宋代户部左曹的别称。因职掌版籍﹐故称。亦借指户部。
    • 版画[bǎn huà]
        用刀子或化学药品等在铜版、锌版、木版、石版、麻胶版等版面上雕刻或蚀刻后印刷出来的图画。 用雕刻或蚀刻的版印出来的画
    • 版部[bǎn bù]
        户部的别称。
    • 版谒[bǎn yè]
        持名帖进见。

    版[bǎn]字在中间的词语

    • 出版社[chū bǎn shè]
        出版图书刊物等的机构。 出版图书的机构大学出版社
    • 假版官[jiǎ bǎn guān]
        见“假版”。
    • 凹版画[āo bǎn huà]
        将油墨或颜料填入版面上凹陷的部分,然后拓印在纸上而成的绘画作品。如铜版画。
    • 玉版笋[yù bǎn sǔn]
        淡笋干。原产江西吉安,因皮色洁白如玉得名。
    • 玉版笺[yù bǎn jiān]
        即玉版纸。
    • 白版侯[bái bǎn hòu]
        古代称只有板书封号而无印信的空头侯爵。
    • 手版倒持[shǒu bǎn dào chí]
        晋简文帝死,桓温于新亭陈兵,将不利于晋室,呼大臣谢安与王坦之,欲害之。坦之惧,以问安。安神色自若,谓晋室存亡,在此一行。既见桓温,坦之流汗沾衣,倒持手版,谢安则从容就席。见《晋书.谢安传》。后以“手版倒持”喻临危难而惊慌失措。
    • 出版物[chū bǎn wù]
        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出版物包括报纸、期刊、图书三类。前两者是定期出版物,后者是不定期出版物。传统的出版物都是印刷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除印刷型之外,又有非印刷型制品,如缩微品(缩微胶卷、缩微胶片等)、音像制品(如录音带、录像带、唱片、幻灯片、声像光盘等)、电子型(如软盘、只读光盘等)等。
    • 铜版纸[tóng bǎn zhǐ]
        用于铜版及高级胶版印刷的加工纸。在特制原纸表面涂以白色颜料及胶黏剂调成的涂料,经超级压光制成。供要求美观的印刷品用。
    • 孔版印刷[kǒng bǎn yìn shuā]
        油墨透过印版的孔洞或网眼印到纸张、织物、皮革等材料的平面或曲面上的印刷方法。印版的图文由大小不同、数量不等的孔洞或网眼组成。有誊写版印刷、打字蜡纸印刷及丝网印刷等。
    • 木版水印[mù bǎn shuǐ yìn]
        我国传统的刻版印刷方法之一,因用水墨和颜料在木刻版上刷印,故称。主要用以复制书法绘画等艺术作品。唐宋流行单色刷印,至明末发展为彩色套印,有如饾饤,故明人称为饾版。分钩描﹑刻版﹑刷印三道工序。现代版画家也运用这种技法创作版画。也称木刻水印。
    • 玉版纸[yù bǎn zhǐ]
        光洁坚致的宣纸。宋黄庭坚有《次韵王炳之惠玉版纸》诗。
    • 玉版师[yù bǎn shī]
        见“玉板师”。
    • 负版绔[fù bǎn kù]
        见“负板褲”。
    • 玉版鱼[yù bǎn yú]
        鳣的别名。
    • 新版本[xīn bǎn běn]
        经重新修订和排版印刷﹐新近出版发行的书本。跟“旧版本”相对而言。
    • 头版新闻[tóu bǎn xīn wén]
        指载于报纸第一版的重要消息。
    • 出版所[chū bǎn suǒ]
        出版社。
    • 出版者[chū bǎn zhě]
        从事出版工作的人或生产出版物的企业。 从事出版工作的人或生产出版物的企业
    • 铜版画[tóng bǎn huà]
        版画的一种。因所用的金属材料以铜版为主﹐故名。制作方法为在金属版上刻画或腐蚀成图形﹐然后再印在纸上。
    • 凸版印刷[tū bǎn yìn shuā]
        一种直接从着墨的浮凸表面压印到纸张上去的印刷方法。 一种直接从着墨的浮凸表面压印到纸张上去的印刷方法
    • 初版本[chū bǎn běn]
        谓第一版印行的图书。
    • 玉带版子[yù dài bǎn zǐ]
        古代腰带上所嵌的装饰玉版。

    版[bǎn]字的成语

    • 倒执手版[dǎo zhí shǒu bǎn]
        古代官员持手版以朝。倒执手版,指惊惶失态。
    • 版筑饭牛[bǎn zhù fàn niú]
        版筑,造土墙;饭牛,喂牛。后以之为贤臣出身微贱之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