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学吧>新华字典>牍组词

牍相关字典

牍[dú]字的成语

  • 辍毫栖牍[chuò háo qī dú]
      停笔藏牍,指停止写作。牍,古代写字用的狭长木板。
  • 案牍之劳[àn dú zhī láo]
      案牍:公文。办理公文的劳累。
  • 案牍劳形[àn dú láo xíng]
      案牍:公文。文书劳累身体。形容公事繁忙。
  • 连篇累牍[lián piān lěi dú]
      累:重叠;牍:古代写字的木片。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 牍:古代写字用的竹、木简。形容文字冗长罗嗦 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隋书.李谔传》
  • 案无留牍[àn wú liú dú]
      桌案上没有积压的公文。形容办理公务干练、及时。
  • 苞苴竿牍[bāo jū gān dú]
      苞苴:蒲包,指赠送的礼物,引申为贿赂;竿牍:竹简为书,指书信,这里特指请托信。指携着礼物带着书信,去探访人。指行贿请托。
  • 文牍主义[wén dú zhǔ yì]
      一种官僚主义作风。不下基层搞调查而在办公室签发文件,想以此来解决实际问题。 一种官僚主义作风。不下基层搞调查,而仅在办公室签发文件,想以此来解决实际问题

牍[dú]字在结尾的词语

  • 函牍[hán dú]
      书信:函牍往来。
  • 按牍[àn dú]
      文书。按,通“案”。
  • 秉牍[bǐng dú]
      手持简牍。
  • 累牍[lěi dú]
      形容文字众多。
  • 留牍[liú dú]
      积压文案。
  • 削牍[xuē dú]
      古时削薄竹木成片,用以书写。有误则刮去重写,谓之“削牍”。后用以泛称书写﹑撰述。
  • 素牍[sù dú]
      犹素书。指书札。亦指书籍。
  • 竿牍[gān dú]
      书札。
  • 巨牍[jù dú]
      规模弘大的著作。
  • 遗牍[yí dú]
      指前人遗留下来的信件。
  • 尺一牍[chǐ yī dú]
      见“尺一”。
  • 笺牍[jiān dú]
      文书。 信札
  • 还牍[hái dú]
      犹回信。
  • 简牍[jiǎn dú]
      1.古代书写用的竹木片。亦泛指书写用品。 2.指文书;书籍;书简。
  • 匦牍[guǐ dú]
      1.盛放物品的匣子。牍,通“椟”。 2.置于匣中的文书。
  • 奏牍[zòu dú]
      1.书写奏章的简牍。 2.犹奏章。
  • 汉牍[hàn dú]
      指汉代史籍。
  • 连牍[lián dú]
      1.犹连篇。 2.指连篇的书函﹑文稿等。
  • 木牍[mù dú]
      古代用以写字的木简。
  • 禀牍[bǐng dú]
      呈给上级的文书。
  • 书牍[shū dú]
      文体名。信函简牍之类的通称。书古指信函,牍是古代用来书写的木简。一般应用于私人之间。包括书、启、笺、移、牍、简、札、帖等。 书信书牍盈案
  • 援牍[yuán dú]
      执简。谓写作。
  • 庆牍[qìng dú]
      贺信。
  • 谳牍[yàn dú]
      判案的案卷。
  • 尺牍[chǐ dú]
      ①古代书写用的一尺长的木简:谁谓情可书,尽言非尺牍。
      ②书信:亲笔尺牍答之|不知道书信格式,找本尺牍看看。
  • 进牍[jìn dú]
      1.古代进奉写字用的木板或纸笺。多指请人赋诗作文。 2.进呈书表。
  • 版牍[bǎn dú]
      古代书写用的薄木片。
  • 讼牍[sòng dú]
      诉状。
  • 陈牍[chén dú]
      陈旧的简牍。指古籍。
  • 笔牍[bǐ dú]
      1.犹纸笔。泛指文具。 2.犹文牍。
  • 文牍[wén dú]
      ①公文、书信:文牍堆积。②担任公文拟稿工作的人。
  • 三千牍[sān qiān dú]
      《史记.滑稽列传》:“朔(东方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后用以指向皇帝进呈的长篇奏疏。三千,极言其多。
  • 章牍[zhāng dú]
      指公文。
  • 试牍[shì dú]
      1.谓从事文牍工作。 2.犹试卷。
  • 卷牍[juàn dú]
      1.文件。 2.指批阅文件。谓官员从事公务。
  • 讯牍[xùn dú]
      问候的书信。
  • 案牍[àn dú]
      公文:无案牍之劳形。 公事文书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唐. 刘禹锡《陋室铭》
  • 军牍[jūn dú]
      军中文书公牍。
  • 札牍[zhá dú]
      札与牍都是古代书写用的小木片,因借指簿册。
  • 牒牍[dié dú]
      公文。
  • 公牍[gōng dú]
      公文:公牍往返只是例行公事。
  • 策牍[cè dú]
      简策版牍。后指书写用的纸张。
  • 让牍[ràng dú]
      即让表。
  • 两牍[liǎng dú]
      指原告之诉状和被告之答辩状。
  • 补牍[bǔ dú]
      1.宋赵普曾荐贤于太祖,不用。屡奏,太祖碎其牍,普仍缀补破牍复奏,太祖省悟,卒用其人。事见《宋史.赵普传》。后遂用为忠贞事君的典故。 2.补为公牍。

牍[dú]字在开头的词语

  • 牍聿[dú yù]
      簿籍。
  • 牍背[dú bèi]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廷尉下其事长安﹐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辞。吏稍侵辱之。勃以千金与狱吏﹐狱吏乃书牍背示之﹐曰‘以公主为证’。”言狱吏于书板背面﹐书写文句﹐示勃以申辩之方。后用其事为遭受冤狱的典实。

牍[dú]字在中间的词语

  • 案牍劳烦[àn dú láo fán]
      形容要处理的官府文书十分繁多。 《红楼梦·第十七、十八回》:“如今上了年纪,且案牍劳烦,于这怡情悦性文章上更生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