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学吧>新华字典>牧组词

牧相关字典

牧[mù]字在开头的词语

  • 牧场[mù chǎng]
      1.牧放牲畜的地方。 2.牧养牲畜的企业单位。
  • 牧笛[mù dí]
      牧童或牧民所吹的笛子。亦借指牧笛声。
  • 牧羊[mù yáng]
      看羊,放羊。 看羊,放羊牧羊曲
  • 牧主[mù zhǔ]
      牧区中占有牧场﹑牲畜,雇用牧工的人。
  • 牧区[mù qū]
      利用广大天然草原并主要采取放牧方式经营畜牧业的地区。以饲养草食性牲畜为主,是商品牲畜、役畜和种畜的生产基地。中国牧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青海、新疆、西藏、宁夏,以及甘肃和四川西部地区。
  • 牧草[mù cǎo]
      野生或人工栽培的可供牲畜放牧时吃的草。 供食草动物食用的青草和其他草本植物
  • 牧放[mù fàng]
      把牲畜放到草地里吃草和活动。
  • 牧渔[mù yú]
      比喻榨取掠夺。
  • 牧歌[mù gē]
      1.牧童﹑牧人唱的歌谣。 2.泛指田园生活。 牧童、牧人唱的歌谣;以农村生活情趣为题材的诗歌和乐曲
  • 牧守[mù shǒu]
      州郡的长官。州官称牧,郡官称守。
  • 牧奴[mù nú]
      1.对放牧者的蔑称。 2.从事放牧的奴隶。
  • 牧人[mù rén]
      1.古代管理民事的地方官。 2.《周礼》官名。掌畜牧。 3.放牧牲畜的人。 4.谓治民。
  • 牧倅[mù cuì]
      州郡长官的副职。
  • 牧儿[mù ér]
      牧童。
  • 牧竖[mù shù]
      亦作“牧豎”。牧奴;牧童。
  • 牧工[mù gōng]
      为牧主雇用的放牧人;牧场工人。
  • 牧田[mù tián]
      古代称授予民众为公家放牧的场地。后泛指牧场。
  • 牧犬[mù quǎn]
      受过训练能协助人放牧的狗。 受过训练能协助人放牧的狗
  • 牧畜[mù xù]
      1.牲畜。 2.饲养牲畜。
  • 牧啸[mù xiào]
      牧人的啸歌。

牧[mù]字在结尾的词语

  • 南牧[nán mù]
      1.南下放牧。引申指北方少数民族南侵。语本汉贾谊《过秦论上》:“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2.到南方去任州官。
  • 方牧[fāng mù]
      古时统治一方的军政长官方伯与州牧的并称。 后泛指地方长官。
  • 游牧[yóu mù]
      居无定处,从事畜牧。 居无定处,从事畜牧游牧部落
  • 官牧[guān mù]
      1.谓官吏治理政事,管理人民。 2.谓官马。
  • 人牧[rén mù]
      即人君。古代指统治人民的人。
  • 轮牧[lún mù]
      “分区轮牧”或“划区轮牧”的简称。把一块草原地带划为几个区,轮流牧放,周而复始。这样可以使牧草有轮流生长的时间,使家畜在全放牧期内能获得品质优良的青绿饲料。
  • 州牧[zhōu mù]
      1.官名。古代指一州之长。《书.周官》:“唐虞稽古,建官惟百,内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蔡沈集传:“州牧,各总其州者。”汉成帝时改剌史为州牧。后废置不常。东汉灵帝时﹐再设州牧﹐掌一州军政大权。魏晋后废。后世借用为对州最高长官的尊称。 2.清代知州也称州牧﹐官阶甚低﹐与知县并称牧令。
  • 颇牧[pō mù]
      1.战国时赵国名将廉颇与李牧的并称。 2.名将的代称。
  • 三牧[sān mù]
      指牧放戎马﹑田马﹑驽马的牧场。
  • 侯牧[hòu mù]
      方伯,一方诸侯之长。
  • 德牧[dé mù]
      鸟名。
  • 民牧[mín mù]
      旧时谓治理民众的君王或地方长官。
  • 刍牧[chú mù]
      1.割草放牧。 2.放牧的人。 3.家畜。指马牛羊之类。
  • 领牧[lǐng mù]
      统治;主管。
  • 天牧[tiān mù]
      为天牧民者。指掌管政事的统治者。
  • 畜牧[xù mù]
      饲养的禽兽。 放养牲畜
  • 廐牧[jiù mù]
      1.亦作“厩牧”。 2.饲养和放牧。
  • 楚牧[chǔ mù]
      楚地的地方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