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学吧>新华字典>达组词

达相关字典

达[dá]字在开头的词语

  • 达士[dá shì]
      1.见识高超﹑不同于流俗的人。 2.太平天国称进士为达士。
  • 达诚[dá chéng]
      表达诚挚之情。
  • 达努节[dá nǔ jié]
      也称“祝著节”、“瑶年”。瑶族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夏历五月廿九日。这一天,家家杀鸡宰羊,以四两麻祭祀祖先。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到预定地点聚餐,并举行跳铜鼓舞、兴郎铁玖舞,放冲天炮,打陀螺,以及对歌、饮笑酒等活动。
  • 达乐[dá lè]
      1.通晓乐理。 2.天下通用的乐歌。
  • 达学[dá xué]
      通晓各种学问。
  • 达成[dá chéng]
      达到;得到。多指商谈后得到结果。
  • 达例[dá lì]
      通例;常例。
  • 达识[dá shí]
      富于才干﹑识见。亦指富于才干﹑识见者。
  • 达本[dá běn]
      谓通晓天理﹑人心等本源。
  • 达赖[dá lài]
      “达赖喇嘛”的简称。与班禅并称为西藏喇嘛教格鲁派(黄教)两大活佛。1580年,土默特蒙古俺答汗尊格鲁派领袖锁南嘉措为达赖喇嘛(即达赖三世,前二世是追认的)。1653年,清朝册封达赖五世阿旺罗桑嘉措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正式确定其地位。此后,历世达赖喇嘛转世,须经中央政府册封,成为定制,驻地拉萨。 “达赖喇嘛”的简称
  • 达·芬奇[dá ·fēn qí]
      (1452——1519)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
  • 达材[dá cái]
      见“达才”。
  • 达噜噶齐[dá lū gá qí]
      即达鲁花赤。清时改译此名。
  • 达头鱼[dá tóu yú]
      一种海鱼。宋梅尧臣有《北州人有致达头鱼于永叔者素未闻其名盖海鱼也分以为遗聊知异物耳因感而成咏》诗。宋欧阳修则有《奉答圣俞达头鱼之作》诗。
  • 达公鞋[dá gōng xié]
      达摩和尚的鞋子。泛指僧鞋。
  • 达孝[dá xiào]
      最大的孝道。达,通“大”。
  • 达变[dá biàn]
      通晓事物的变化并能适应之。
  • 达心[dá xīn]
      谓心地明白。
  • 达穷[dá qióng]
      将人民困穷之情上达于天子。
  • 达标[dá biāo]
      1.达到规定的标准。 2.特指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达到规定的标准,也特指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 达旨[dá zhǐ]
      1.亦作“达恉”。 2.传达旨意。 3.表达主旨。
  • 达庄[dá zhuāng]
      庄周处世豁达,故称。
  • 达知[dá zhī]
      通达之智。
  • 达通[dá tōng]
      1.谓仕途顺利。 2.通晓;融会贯通。
  • 达僚[dá liáo]
      犹达官。
  • 达训[dá xùn]
      圣明之训诫。
  • 达怛[dá dá]
      鞑靼。达,通“鞑”。
  • 达师[dá shī]
      博通古今的师长。
  • 达郁[dá yù]
      谓排除滞塞而使通达。
  • 达德[dá dé]
      1.通行不变的道德。 2.大德;极高的道德。 3.荐举有德者。 4.谓不断提高道德修养。
  • 达治[dá zhì]
      明于治理国家。
  • 达巷[dá xiàng]
      处于重要交通地带的巷子。
  • 达占[dá zhàn]
      确定无疑而为天下共同认可遵守之卜辞。
  • 达贵[dá guì]
      达到贵显的地位。
  • 达听[dá tīng]
      谓广泛听取,了解下情。
  • 达干[dá gàn]
      唐时突厥﹑口纥等族高官的一种称谓。源于古突厥语tarkan。一说,源于匈奴语“单于”。
  • 达耻[dá chǐ]
      极大的耻辱。达,通“大”。
  • 达遂[dá suì]
      显达顺遂。
  • 达荷美人[dá hé měi rén]
      也称“丰人”。贝宁的主体民族。约250万人(1985年)。讲达荷美语。多保持传统信仰。经济以农业为主。木刻和骨雕等手工业著称西非。
  • 达御[dá yù]
      上达给皇帝。
  • 达典[dá diǎn]
      共同遵行的典则。
  • 达月[dá yuè]
      犹足月。怀孕满十个月。
  • 达丧[dá sàng]
      天下通用之丧礼。
  • 达视[dá shì]
      明察;把问题看得很清楚。
  • 达分[dá fēn]
      明白应尽的职分。
  • 达奚[dá xī]
      复姓。北周有达奚寔。见《周书》本传。
  • 达失蛮[dá shī mán]
      波斯语d?nishmend的音译。意指回教徒。
  • 达智[dá zhì]
      1.到达聪明智慧的境地。 2.悟性;通晓事理的智力。
  • 达观[dá guān]
      对人生的遭际想得开看得透:苏轼从来是开朗达观、绝不气馁颓丧的。
  • 达枿[dá niè]
      高峻貌。
  • 达尊[dá zūn]
      1.谓众所共尊。 2.上达于尊者。 3.指地位显贵者。
  • 达尔杜弗[dá ěr dù fú]
      一译《伪君子》。剧本。法国莫里哀作于1664-1669年。伪装圣洁的教会骗子达尔杜弗混进商人奥尔贡家,图谋勾引其妻子并夺取其家财。奥尔贡浑然不察,仍奉之若神明,甚至主张将女儿嫁给他。最后达尔杜弗丑行败露而入狱。
  • 达因[dá yīn]
      力的单位。使1克质量的物体产生每秒平方1厘米的加速度所需的力谓之一达因。
  • 达意[dá yì]
      表达心意;表达意愿。 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表情达意
  • 达斡尔语[dá wò ěr yǔ]
      我国达斡尔族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有相当多的汉语﹑鄂温克语和满语借词。
  • 达经[dá jīng]
      通晓经义。
  • 达书邮[dá shū yóu]
      传递书信的人。
  • 达顺[dá shùn]
      谓达到和顺的境界。
  • 达要[dá yào]
      显要的地位。
  • 达政[dá zhèng]
      犹达治。
  • 达尔文[dá ěr wén]
      (1809——1882)英国生物学家。 (1809——1882)英国生物学家
  • 达磨[dá mó]
      见“达摩”。
  • 达麽[dá mó]
      见“达摩”。
  • 达摩禅[dá mó chán]
      祖师禅。
  • 达哈[dá hā]
      羊毛朝外的山羊皮外套。
  • 达生[dá shēng]
      《庄子.达生》:“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郭象注:“生之所无以为者,分外物也。”后因以“达生”指参透人生﹑不受世事牵累的处世态度。
  • 达臣[dá chén]
      通达事理之臣。
  • 达称[dá chēng]
      通行的称谓。
  • 达思[dá sī]
      谓思维通达。
  • 达概[dá gài]
      豁达的气量。
  • 达嚫[dá chèn]
      佛教语。施舍。
  • 达辞[dá cí]
      确定无疑之言辞。
  • 达巷党人[dá xiàng dǎng rén]
      指七岁而为孔子师的项橐。
  • 达戈[dá gē]
      见“达戈纹”。
  • 达礼[dá lǐ]
      1.通行的礼仪。 2.具备。 3.通晓礼义。 4.懂得礼节﹑礼貌。
  • 达眼[dá yǎn]
      谓精气达于眼。
  • 达徒[dá tú]
      深通各种学问的弟子。
  • 达曙[dá shǔ]
      犹达旦。
  • 达拉密[dá lā mì]
      满语dalambi音译。意为“为首”。清代军机处和六部官名。
  • 达览[dá lǎn]
      指书信送到并为接收者所阅读。

达[dá]字在结尾的词语

  • 博达[bó dá]
      博学通达。
  • 送达[sòng dá]
      法律用语。司法机关依一定方式将诉讼文件(如传票﹑判决书等)送交诉讼参与人。送达不仅使诉讼有关人员了解文件内容,便于遵照执行;而且在于赋予一定的法律效果。如传票一经送达,则被送达人即有到庭的义务,不得借故规避。
  • 洞达[dòng dá]
      很明白;很了解:洞达人情世故。
  • 朗达[lǎng dá]
      豁达;明达。
  • 自达[zì dá]
      1.自己勉力以显达。 2.表达自己的意思。 3.自然显达。
  • 精达[jīng dá]
      精明通达。
  • 午达[wǔ dá]
      1.古代女子的发髻式样。 2.谓融汇贯通。
  • 雅达[yǎ dá]
      1.雅正通达。 2.很通达。
  • 宣达[xuān dá]
      1.谓传达旨意。 2.表达。 3.疏通,通畅。
  • 遂达[suì dá]
      1.犹通达。 2.犹贵显。
  • 白头达[bái tóu dá]
      南朝齐庄严寺僧达的别称。
  • 先达[xiān dá]
      学问好、道德高尚的前辈:先达德隆望尊|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 鉴达[jiàn dá]
      明察洞彻。
  • 迵达[dòng dá]
      通达无阻。
  • 那达[nà dá]
      1.方言。哪里。
  • 扭达[niǔ dá]
      见“扭搭”。
  • 蹦达[bèng dá]
      见“蹦跶”。 奔跑跳动;活跃七老八十的人了,没几天蹦达了
  • 屯达[tún dá]
      清置屯田区官名。
  • 超达[chāo dá]
      1.超脱旷达。 2.高远通达。 3.犹言飞黄腾达。
  • 七通八达[qī tōng bā dá]
    1. 表达[biǎo dá]
        表示(思想、感情):感激之情,难以~ㄧ提高学生的口头~能力。
    2. 布达[bù dá]
        陈述让对方知道,多用于书信的谦词:专此布达。
    3. 挣达[zhèng dá]
        1.漂亮。 2.老练。
    4. 放达[fàng dá]
        〈书〉言行不受世俗礼法的拘束:纵酒放达ㄧ放达不羁。
    5. 条达[tiáo dá]
        1.条理通达。 2.畅达;通达。 3.行疾貌。 4.断续分散貌。 5.臂饰。
    6. 踢达[tī dá]
        错过。
    7. 须达[xū dá]
        见“须达多”。
    8. 辩达[biàn dá]
        1.谓口才敏捷﹐事理通达。 2.敏慧﹐通达事理。
    9. 巴格达[bā gé dá]
        伊拉克首都。人口450万(1995年)。公元762年被定为阿拉伯帝国都城,9世纪曾为伊斯兰教中心。1921年成为首都。全国最大工业中心,有炼油、钢铁、水泥等工业。中东重要国际航空站。多清真寺。城南有巴比伦古城遗址,游览业兴盛。
    10. 偿达[cháng dá]
        犹实现。
    11. 铁达铁达[tiě dá tiě dá]
        象声词。
    12. 的达[de dá]
        方言。形容说话多而急。
    13. 治达[zhì dá]
        古代行射仪及祭礼时,射人在天子和诸侯之间传达命令,谓之“治达”。《周礼.夏官.射人》:“﹝射人﹞掌其治达。”郑玄注:“谓诸侯因与王射及助祭而有所治,受而达之于王,王有命,又受而下之。”一说谓当广赅众事,不仅射仪及祭祀而已。参阅清孙诒让《周礼正义》。
    14. 恢达[huī dá]
        宽宏豁达。
    15. 彻达[chè dá]
        通达。
    16. 轩达[xuān dá]
        犹言飞黄腾达。
    17. 早达[zǎo dá]
        年少显达。南朝 陈 徐陵《与王吴郡僧智书》:“邓仲华 服袞之年,荀令则 拥麾之日,徒云早达,未可同功。”《梁书·张缵传》:“纘 时年二十三……俄为长史兼侍中,时人以为早达。”唐 殷璠《河岳英灵集·薛据》:“据 为人骨鯁有气魄,其文亦尔。自伤不早达,因著《古兴》诗。”
    18. 该达[gāi dá]
        1.博通。 2.广博精深。
    19. 水达达[shuǐ dá dá]
        1.我国古代部族名,为鞑靼族之一部。不事耕稼,以鱼为食。散处于今黑龙江省佳木斯﹑兴凯湖以东,包括苏联境内黑龙江下游两岸及乌苏里江东岸地区。以居近水滨,故有此名。 2.元代路(地方行政区划)名。元中叶分开元路置。辖境内居民为水达达部族,故以部族名作为路名。
    20. 头达[tóu dá]
        古代官员出行时,走在前面的仪仗。
    21. 舒达[shū dá]
        1.犹言畅所欲言。 2.伸展分布。
    22. 阇婆婆达[dū pó pó dá]
        1.亦称“阇婆达”。亦称“阇婆”。 2.古国名。地在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或苏门答腊岛,或兼称这两岛。
    23. 乡达[xiāng dá]
        指同乡显达的官吏。
    24. 口达[kǒu dá]
        口头传告。
    25. 贯达[guàn dá]
        贯通。
    26. 八达[bā dá]
        1.道路八面相通。 2.亦作“八闼”。八牖。 3.三国魏司马懿字仲达﹐兄弟七人都以“达”为字﹐故时号为八达。见《晋书.安平献王孚传》。 4.称三国魏诸葛诞等八位闻达之士。 5.称晋胡毋辅之﹑谢鲲等八位放达之士。
    27. 妙达[miào dá]
        犹精通。
    28. 专达[zhuān dá]
        1.不经禀报自行上达。 2.用于信函结尾。专此奉达的略语。
    29. 贤达[xián dá]
        有才德和声望的人:社会贤达|礼进贤达。
    30. 申达[shēn dá]
        1.显达。 2.指使显达。
    31. 一达[yī dá]
        1.道路的总称。 2.方言。一起;一处。
    32. 乡先达[xiāng xiān dá]
        指同乡显达的前辈。
    33. 调达[tiáo dá]
        1.调和通畅。 2.流利﹐流畅。 3.倜傥﹐放达。 4.佻达﹔轻浮。 调和畅达调达气血
    34. 发达[fā dá]
        ①(事物)已有充分发展;(事业)兴盛:肌肉发达ㄧ四肢发达ㄧ工业发达ㄧ交通发达。②使充分发展:发达经济ㄧ发达贸易。
    35. 干达达[gàn dá dá]
        干爹,义父。
    36. 转达[zhuǎn dá]
        把一方的话语转告给另一方。 作为中间人而进行传递或传达转达问候
    37. 冲达[chōng dá]
        谦和通达。
    38. 挑达[tiāo dá]
        1.也作“挑挞”、“挑闼”。轻薄放纵:挑达无度|顽皮挑达|士人挑闼而缺于礼。 2.往来相见的样子。 3.引申为自由自在,放纵不羁。
    39. 辞达[cí dá]
        谓文辞或言辞的表述明白畅达。
    40. 诙达[huī dá]
        诙谐豁达。
    41. 上达[shàng dá]
        1.古谓士君子修养德性,务求通达于仁义。 2.谓上知天命。 3.上进,向上发展。 4.谓下情达于君上。
    42. 不撑达[bù chēng dá]
        1.不老练。 2.不漂亮。
    43. 高达[gāo dá]
        1.谓才高而通达。 2.旷达脱俗。 3.上升。
    44. 棣达[dì dá]
        通达,顺畅。
    45. 荐达[jiàn dá]
        推荐引进。
    46. 亮达[liàng dá]
        明达事理。
    47. 谙达[ān dá]
        熟悉(人情世故):谙达世情。
    48. 锐达[ruì dá]
        敏锐而通达。
    49. 麻达[má dá]
        方言。麻烦。
    50. 哪达[nǎ dá]
        见“哪搭”。
    51. 狂达[kuáng dá]
        狂放旷达。
    52. 勒达[lè dá]
        希腊神话中的仙女。宙斯醉心于她的容貌,趁她在河中洗澡时,化作天鹅与她亲近。她因此怀孕,生下美人海伦。
    53. 克达[kè dá]
        能够达到。
    54. 晩达[wǎn dá]
        晩年得官;迟显达。
    55. 传达[chuán dá]
        ①转达;把一方的意思转告给另一方:传达会议精神。②指在机关、学校、工厂的门口管理登记和引导来宾的工作:传达室。也指担任这一工作的人:他是我们学校的老传达。
    56. 综达[zōng dá]
        总括通晓。
    57. 透达[tòu dá]
        1.谓畅达无阻。 2.透彻明白。
    58. 恂达[xún dá]
        通达。
    59. 连达[lián dá]
        瑞草名。紫脱的别称。
    60. 军达[jūn dá]
        蔬菜名。
    61. 禀达[bǐng dá]
        向上级报告。
    62. 了达[le dá]
        1.佛家语。彻悟;通晓。 2.超脱。 3.“了身达命”之略语。谓了悟人生,通达事理。
    63. 五达[wǔ dá]
        1.通达五方的大路。 2.泛指四通八达的大路。
    64. 宏达[hóng dá]
        1.谓才识宏大畅达。 2.豁达;旷达。 3.宏伟。 4.盛大;壮大。 广博精通大雅宏达,子兹为群。——班固《西都赋》
    65. 明达[míng dá]
        明白通达:明达时务|明达之人。
    66. 夷达[yí dá]
        旷达。
    67. 远达[yuǎn dá]
        1.犹言飞黄腾达。 2.高远豁达。
    68. 修达[xiū dá]
        谓逐级上达,通于君主。修,循,依次。
    69. 果达[guǒ dá]
        果决而通达。
    70. 阔达[kuò dá]
        1.犹豁达。气量大;性格开朗。 2.广博贯通;深远明彻。 3.开阔通畅。
    71. 避者达[bì zhě dá]
        宝石名。
    72. 下达[xià dá]
        1.追求财利。 2.古时婚礼,男家使媒人向女家求婚,叫下达。 3.以私事陈达于君。 4.向下发布或传达。
    73. 晓达[xiǎo dá]
        通晓。
    74. 究达[jiū dá]
        1.通晓。 2.阐明;阐发。
    75. 宇达[yǔ dá]
        屋檐和窗户。
    76. 遍达[biàn dá]
        普遍地达到。
    77. 直达[zhí dá]
        1.谓直接到达,直通。
        2.谓交通便利,往来自如。
        3.谓直接送呈。
        4.谓正直而通达事理。
    78. 鸿达[hóng dá]
        1.谓才识广博通达。 2.指才识广博通达的人。
    79. 智达[zhì dá]
        聪慧敏达。
    80. 廓达[kuò dá]
        豁达,开朗通达。
    81. 微达[wēi dá]
        谓通达于细小之处。
    82. 活达[huó dá]
        灵便。
    83. 夙达[sù dá]
        谓幼年通达。 三国 魏 曹丕《周成汉昭论》:“德与性成,行与体并,年在二七,早智夙达,发 燕 书之诈,亮 霍光 之诚。”
    84. 函达[hán dá]
        犹函告。
    85. 不达[bù dá]
        1.不明白;不通达。 2.不通畅。 3.不得志;不显贵。
    86. 无不达[wú bù dá]
        传说中的异人。
    87. 抽达[chōu dá]
        见“抽搭”。
    88. 到达[dào dá]
        谓到了某一地点或某一阶段。 指到了某一地点或阶段飞机晚十点到达
    89. 昌达[chāng dá]
        兴旺发达。
    90. 玄达[xuán dá]
        畅达,通达。
    91. 宿达[sù dá]
        德高望重的长者。
    92. 感达[gǎn dá]
        犹感通。
    93. 武达[wǔ dá]
        武官中的显贵。
    94. 贵达[guì dá]
        1.显贵。 2.显贵的人。
    95. 萌达[méng dá]
        发生滋长。
    96. 闳达[hóng dá]
        1.谓才识宏富通达。 2.宏大通畅。 3.盛大;壮大。
    97. 亨达[hēng dá]
        通达顺利。
    98. 悌达[tì dá]
        敬爱和顺。
    99. 权达[quán dá]
        权变通达。
    100. 练达[liàn dá]
        〈书〉阅历多而通达人情世故:练达老成。 干练通达;熟悉人情世故时年已八十,而心力克壮…练达事体。——《后汉书.胡广传》老成练达
    101. 扢达[gǔ dá]
        见“扢搭”。
    102. 傲达[ào dá]
        指轻视礼法﹑追求旷达的作风。
    103. 拍达[pāi dá]
        1.亦作“拍鞑”。 2.象声词。东西落地或撞击所发出的声音。
    104. 崇达[chóng dá]
        犹显贵。
    105. 徇达[xùn dá]
        犹徇通。
    106. 率达[lǜ dá]
        坦率豁达。
    107. 旷达[kuàng dá]
        〈书〉心胸开阔,想得开:胸襟旷达。
    108. 迈达[mài dá]
        超逸旷达。
    109. 识达[shí dá]
        1.有识见﹐能洞达事理。 2.识鉴并洞达。
    110. 撑达[chēng dá]
        1.解事;老练。 2.露一手;试一试本事。 3.漂亮;出色。 4.方言。活泼。
    111. 名达[míng dá]
        有名望的贤达。
    112. 称达[chēng dá]
        荐引。
    113. 跳达[tiào dá]
        轻薄放恣貌。
    114. 腾达[téng dá]
        ①上升:阴氛方腾达,密雨已弥漫。②指地位上升很快:飞黄腾达。
    115. 九达[jiǔ dá]
        谓四通八达。
    116. 衒达[xuàn dá]
        犹显达。
    117. 前达[qián dá]
        1.谓接近﹐亲近。 2.指有地位有声望的先辈。

    达[dá]字的成语

    • 通达谙练[tōng dá ān liàn]
        通达:明白;谙练:熟悉,熟练。深知人情事理,处理问题老练。
    • 词不达意[cí bù dá yì]
        词:言词;意:意思。指词句不能确切地表达出意思和感情。 言词不能准确地表达意思他的诗是如此疏忽…如此马虎、潦草和词不达意
    • 知文达理[zhī wén dá lǐ]
        知、达:懂得。有文化,讲道理。形容有教养。
    • 大雅宏达[dà yǎ hóng dá]
        大雅:宏达雅正;宏达:才识广博通达。指宏达雅正才德高尚的人。
    • 一孔不达[yī kǒng bù dá]
        指一窍不通。
    • 社会贤达[shè huì xián dá]
        指不属任何党派而具有广泛社会声望的人士。
    • 不求闻达[bù qiú wén dá]
        闻:有名望;达:显达。不追求名誉和地位。
    • 达士拔俗[dá shì bá sú]
        达士:心胸豁达的人;拔俗:超脱凡俗,不庸俗。通达事理的人总是不同凡俗,超人一等。
    • 老练通达[lǎo liàn tōng dá]
        老成干练,通晓事理。
    • 上闻下达[shàng wén xià dá]
        闻:听见;达:通晓,明白。使上级知道,下级的人明白。
    • 通人达才[tōng rén dá cái]
        通人:指学识渊博的人;达才:通达事理的人才。指知识广博,通达古今的人才。
    • 守经达权[shǒu jīng dá quán]
        经:正道,原则;权:权宜,变通。形容坚持原则而能变通、不固执。
    • 下情上达[xià qíng shàng dá]
        谓下面的情况或意见能够通达于上。
    • 少达多穷[shǎo dá duō qióng]
        达:得意;穷:不得意。形容得志时少,而穷愁失意时多。
    • 不达时务[bù dá shí wù]
        务:事物;时务:当前的重大事情或形势。指不认识当前重要的事态和时代的潮流。现也指待人接物不知趣。
    • 人情练达[rén qíng liàn dá]
        人情:人情世故;练达:熟悉通达。指通晓待人处世的经验。
    • 通文达艺[tōng wén dá yì]
        多才多艺,知识渊博。
    • 圭璋特达[guī zhāng tè dá]
        形容德才卓绝,与众不同。
    • 四通八达[sì tōng bā dá]
        四面八方都有路可通。形容交通极便利。也形容通向各方。 有路通向各个方向,形容交通非常方便 岛上四通八达,到处是浓荫夹道的大路。——《海市》
    • 达诚申信[dá chéng shēn xìn]
        达:表达;申:表明;信:诚实。表达真诚忠贞。
    • 富贵利达[fù guì lì dá]
        犹言功名利禄。
    • 通达古今[tōng dá gǔ jīn]
        通达:明白。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 明尚夙达[míng shàng sù dá]
        夙:早;达:对事理了解透彻。明智的人贵在事先估计事物发展的趋势。
    • 下学上达[xià xué shàng dá]
        指学习人情事理,进而认识自然的法则。
    • 达地知根[dá dì zhī gēn]
        指根底清楚、明白。
    • 飞黄腾达[fēi huáng téng dá]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飞黄:亦名“乘黄”。传说中的神马名。腾达:本作“腾踏”。上升高跳的样子。多比喻得意于宦途 青龙进驾,飞黄伏皂。——《淮南子.览冥训》黄腾达去,不能顾蟾蜍。——韩愈《符读书城南》简直可以说是飞黄腾达
    • 识时达务[shí shí dá wù]
        达:通晓。认清形势的发展,通晓事务的变化。 达:通晓。认清形势的发展,通晓事物的变化
    • 欲速不达[yù sù bù dá]
        欲:想要。想求快速,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 任达不拘[rèn dá bù jū]
        任性放纵,不受礼法拘束。
    • 通儒达士[tōng rú dá shì]
        指知识渊博、明智达理的学者。
    • 思虑恂达[sī lǜ xún dá]
        恂达:通达;思:思索;虑:考虑。指头脑有识辨能力,思索考虑很通达。
    • 未达一间[wèi dá yī jiān]
        指未能通达,只差一点。 指彼此只差一点,相去不远
    • 珪璋特达[guī zhāng tè dá]
        比喻人资质优异,才德出众。
    • 连昏达曙[lián hūn dá shǔ]
        犹言通宵达旦。整整一夜,从天黑到天亮。
    • 求志达道[qiú zhì dá dào]
        指隐居以保全自己的意志,行义以贯彻自己的主张。是儒家一种理想的人生观。
    • 气决泉达[qì jué quán dá]
        如气之逸出,泉水之流泻。比喻事情进行非常顺利。
    • 通天达地[tōng tiān dá dì]
        犹言顶天立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慨豪迈。
    • 达人雅志[dá rén yǎ zhì]
        达人:通达事理的人;雅:高雅,高尚;致:情趣。人品高尚,情趣深远。形容人的言谈举止不俗。
    • 达人立人[dá rén lì rén]
        达:引进;立:培植。指帮人建功立业。
    • 通才达识[tōng cái dá shí]
        通才:指学识渊博,具有多种才能的人;达识:通晓事理。形容学贯古今,才识兼备的人。
    • 知书达理[zhī shū dá lǐ]
        知、达:懂得。有文化,讲道理。形容有教养。
    • 孚尹旁达[fú yǐn páng dá]
        指玉的色彩晶莹发亮,比喻品德高尚纯洁。
    • 聪明睿达[cōng míng ruì dá]
        聪明:聪敏有智慧。形容洞察力强,见识卓越。
    • 申旦达夕[shēn dàn dá xī]
        自夜至晨,自晨到夜。形容日夜不止。
    • 竟达空函[jìng dá kōng hán]
        竟:最后,终于;达:送去;函:信件。最后寄出去的却是一封空信。比喻做事过分小心反而会出错。
    • 孚尹明达[fú yǐn míng dá]
        指玉的色彩晶莹发亮,比喻品德高尚纯洁。同“孚尹旁达”。
    • 通宵达旦[tōng xiāo dá dàn]
        通宵:通夜,整夜;达:到;旦:天亮。整整一夜,从天黑到天亮。 从入夜直到天亮
    • 穷达有命[qióng dá yǒu mìng]
        指穷困或通达皆由命定。
    • 通情达理[tōng qíng dá lǐ]
        通、达:懂得;情:人之常情;理:道理。指说话、做事很讲道理。 言行举止通彻人情,达于事理 通情达理地认为自己应该为说过的侮辱性的话表示道歉
    • 达官贵人[dá guān guì rén]
        达官:大官。指地位高的大官和出身侯门身价显赫的人。
    • 不达大体[bù dá dà tǐ]
        大体:大局,整体利益。不懂得从大局考虑。
    • 通真达灵[tōng zhēn dá líng]
        与神仙交往。
    • 兴旺发达[xīng wàng fā dá]
        指事物或事业充分发展、欣欣向荣的景象。
    • 豁达大度[huò dá dà dù]
        豁达:胸襟开阔;大度:试题大。形容人宽宏开通,能容人。
    • 火然泉达[huǒ rán quán dá]
        比喻形势发展迅猛。
    • 四会五达[sì huì wǔ dá]
        形容交通极便利。也形容通向各方。
    • 立人达人[lì rén dá rén]
        立:建树,成就;达:发达,显贵。旧指帮助人建立功业,提高地拉。
    • 了身达命[liǎo shēn dá mìng]
        佛家用语,意思是对一生命运归宿看得开,无牵挂,超凡出世。亦指安身的地方。
    • 四冲八达[sì chōng bā dá]
        指四通八达的要道。同“四冲六达”。
    • 达官显宦[dá guān xiǎn huàn]
        达:显贵;宦:官。旧指职位高而声势显赫的官员。
    • 明目达聪[míng mù dá cōng]
        眼睛明亮,耳朵灵敏。形容力图透彻了解。
    • 老成练达[lǎo chéng liàn dá]
        练达:指阅历多而通达人情。形容人稳重老练,通达事理。
    • 刮楹达乡[guā yíng dá xiāng]
        楹:堂屋前部的柱子;乡:窗户。用密石磨柱,使精细有光泽,每室四户八窗,使光亮通达。指宽敞华丽的屋子。
    • 达士通人[dá shì tōng rén]
        通人:学识渊博贯通古今的人。指心胸豁达,学识渊博的人。
    • 达人知命[dá rén zhī mìng]
        达人:通达事理的人。指心胸豁达的人,安于命运。
    • 目达耳通[mù dá ěr tōng]
        形容感觉灵敏,非常聪明。
    • 豁达先生[huò dá xiān sheng]
        指人心胸坦荡,头脑清醒。

    达[dá]字在中间的词语

    • 堪达罕[kān dá hǎn]
        〈方〉驼鹿。[蒙]
    • 巴干达人[bā gàn dá rén]
        也称“干达人”、“瓦干达人”。乌干达的主体民族。另有少数分布在坦桑尼亚等国。约281万人(1985年)。讲干达语。多信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部分保持传统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主要从事热带锄耕农业和畜牧业,也有的从事渔牧业。
    • 阿耨达山[ā nòu dá shān]
        即昆仑山。《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经营炎火而浮弱水兮”张守节正义引唐李泰等《括地志》﹕“阿耨达山﹐一名昆仑山﹐其山为天柱﹐在雍州西南一万五千三百七十里。”耨﹐一本作“傉”。宋李石《续博物志》卷三﹕“释氏《西域志》﹕阿耨达山上有大渊水﹐宫殿楼观甚大。即昆仑山。穆天子所至﹐即阿耨达宫也。”一说﹐即冈底斯山﹐在西藏自治区南部。
    • 骚达子[sāo dá zǐ]
        见“骚达奴”。
    • 悉达多[xī dá duō]
        1.梵语。Sarva-siddh?rtha(萨婆悉达多)音译的略称。智慧的意思。 2.释迦牟尼为净饭王太子时的本名。亦译作“悉达陀”﹑“悉达”。
    • 八达岭[bā dá lǐng]
        在北京市西北、延庆县南部。军都山主峰,海拔1015米,形势险要。明代筑有关城,有东西二门。关城两侧为长城,城墙保存完好,高7.8米,宽6米左右。城墙依山而筑,气势雄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三达德[sān dá dé]
        指智﹑仁﹑勇。
    • 勾达甲坼[gōu dá jiǎ chè]
        谓草木种子皮裂而萌芽。
    • 八达杏[bā dá xìng]
        即巴旦杏。八达﹐波斯语bādām音译。杏的别种﹐其仁不苦。
    • 须达多[xū dá duō]
        梵语sudatta的音译。意译为“善与”﹑“善给”﹑“善授”等。古印度拘萨罗国舍卫城富商,波斯匿王的大臣,释迦的有力施主之一,号称给孤独。后皈依佛陀。与祇陀太子共同施佛精舍,称祇树给孤独园。
    • 百达柱[bǎi dá zhù]
        古代高官墓前表示墓主身分的华表。
    • 阿傉达山[ā nù dá shān]
        见“阿耨达山”。
    • 华达呢[huá dá ní]
        密度较小,带有斜纹的毛织品或棉织品,质地柔软结实,适宜于做制服。 用羊毛、粘胶、涤纶或其他纱线织成的紧密急斜纹织物
    • 三达尊[sān dá zūn]
        谓天下共同尊重的三个方面:爵位﹑高龄﹑德行。
    • 布达拉宫[bù dá lā gōng]
        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布达拉山上。相传始建于7世纪,为吐蕃赞普(王)松赞干布所建。1645年达赖五世扩建后始成今日规模。建国后多次进行修葺,1990-1994年又进行大修。占地10万余平方米。依山而建,高十三层,达117米。分白宫和红宫两部分:白宫包括达赖宫殿、诵经堂、僧官学校;红宫为历世达赖的灵塔殿和佛堂。宫堡全用花岗石构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西藏拉萨市西北角的布达拉山上,传说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所建的宫殿,后世不断修筑,成为中国著名的古代建筑之一
    • 直达列车[zhí dá liè chē]
        中途不用换车就可以到达预定目的地的列车。
    • 发达国家[fā dá guó jiā]
        与发展中国家相比,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主要指欧洲的大多数国家以及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工业化国家。 比较富有或收入普遍高的国家
    • 信达雅[xìn dá yǎ]
        翻译作品内容忠实于原文谓信,文辞畅达谓达,有文采谓雅。语出严复《译例言》。
    • 猴郎达树[hóu láng dá shù]
        1.亦称“猴刺脱”。 2.紫薇的别名。
    • 直达直[zhí dá zhí]
        见“直搭直”。
    • 罕达犴[hǎn dá àn]
        蒙语音译。驼鹿。
    • 雷达站[léi dá zhàn]
        一个雷达机组发射或接收信号的地方、位置或场所。 一个雷达机组发射或接收信号的地方、位置或场所
    • 直达纲[zhí dá gāng]
        宋 时成批运送货物直达京师的船队称直达纲。
    • 悉达陀[xī dá tuó]
        见“悉达多”。
    • 那达慕[nà dá mù]
        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人民传统的群众性集会,过去多在祭敖包时举行,内容有摔跤、赛马、射箭、舞蹈等。 解放后,还在集会上进行物资交流、交流生产经验等活动。
    • 骚达奴[sāo dá nú]
        旧时对蒙古族人和其他北方游牧民的蔑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