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学吧>新华字典>道组词

道相关字典

道[dào]字在开头的词语

  • 道奇[dào qí]
      一种美制汽车的牌号。
  • 道园[dào yuán]
      元文学家虞集的别号。
  • 道林纸[dào lín zhǐ]
      1.亦作“道令纸”。 2.一种比较高级的纸,用木材为原料制成,按纸面的有无光泽分为毛道林纸和光道林纸两种。最初是美国道林(Dowling)公司制造的。
  • 道斋[dào zhāi]
      1.道士的居所。 2.道士所做的法事。 3.谓吃素斋。
  • 道祭[dào jì]
      犹路祭。
  • 道帽[dào mào]
      犹道巾。亦借指家居时所戴的便帽。
  • 道夭[dào yāo]
      中途夭亡。
  • 道念[dào niàn]
      1.修道的信念。 2.表示怀念之情。
  • 道店[dào diàn]
      开在路旁专供旅客食宿的小店。
  • 道喜[dào xǐ]
      人家有喜庆事,表示祝贺。 对别人的喜庆事表示祝贺
  • 道法[dào fǎ]
      1.道理法度。 2.遵循效法。 3.遵守法制。 4.道教的教义。 5.道教的法术。 6.即佛法。 7.泛指宗教的学说与法术。
  • 道德哲学[dào dé zhé xué]
      即“伦理学”。
  • 道子[dào zi]
      1.道家子弟。 2.唐代杰出画家吴道玄,字道子。
  • 道藩[dào fān]
      指铨选人才和考察官吏的机构。
  • 道缘[dào yuán]
      与道家或佛家的因缘。
  • 道试[dào shì]
      清代省下设道,道所举行的考试,谓之道试。
  • 道媪[dào ǎo]
      犹道婆。
  • 道人[dào ren]
      1.有极高道德的人。 2.炼丹服药﹑修道求仙之士。 3.道教徒;道士。 4.佛教徒;和尚。 5.佛寺中打杂的人。
  • 道树[dào shù]
      1.行道两旁的树。 2.菩提树。相传释迦牟尼在此树下成道,故称。
  • 道家[dào jiā]
      1.我国古代的一种思想流派,以老子﹑庄子为代表。道家的思想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但是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 2.炼丹服药﹑修道求仙之士。 3.指道教。 4.指佛教。
  • 道说[dào shuō]
      称说;口头表达。
  • 道衣[dào yī]
      僧道所穿之服。
  • 道情[dào qíng]
      1.道义;情理。 2.修道者超凡脱俗的情操。 3.指修道者的情谊。 4.曲艺的一种,用渔鼓和简板伴奏。原为道士演唱的道教故事的曲子,后来用一般民间故事做题材。 曲艺的一个类别。渊源于唐代的《承天》《九真》等道曲。南宋始用渔鼓、筒板伴奏,故又称道情渔鼓。至清代,道情同各地民间音乐结合形成了同源异流的多种形式,如陕北道情、江西道情、湖北渔鼓、四川竹琴等。道情多以唱为主,以说为辅。有坐唱、站唱、单口、对口等表演形式
  • 道班[dào bān]
      1.过班道员。 2.铁路或公路的养路工人的组织。每个班负责若干公里的养路工程。 铁路和公路养路工人的组织,每班负责一段路的养护工作
  • 道业[dào yè]
      1.谓善行﹑美德。因其可以化导他人,故称。 2.佛道教化事业。 3.职业;营生。
  • 道众[dào zhòng]
      僧道们。
  • 道德评价[dào dé píng jià]
      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标准对他人和自己的行为进行善恶、荣辱、正当或不正当等道德价值的评论和断定。通过赞扬、褒奖或批评、谴责,激励人们扬善弃恶。
  • 道合[dào hé]
      志趣相同;气味相投。
  • 道民[dào mín]
      信奉道教或加入道教组织者。
  • 道涂[dào tú]
      见“道途”。
  • 道场[dào chǎng]
      和尚或道士做法事的场所。也指和尚或道士所做的法事。 道士或和尚做法事的场所,也指所做的法事
  • 道场山[dào chǎng shān]
      山名。在浙江湖州境内,南朝梁时如讷禅师筑庵于山,遂得名。
  • 道牀[dào chuáng]
      指铺在铁路路基和枕木之间的一层碎石和炉渣等,能缓和列车对铁轨的冲击,巩固轨道的位置。
  • 道华[dào huá]
      谓纷华盛丽的意念。
  • 道宣[dào xuān]
      称说;宣扬。
  • 道柄[dào bǐng]
      犹道统。
  • 道客[dào kè]
      道士。
  • 道德活动[dào dé huó dòng]
      也称“道德实践”。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指导下有目的的社会活动。包括道德行为、道德评价、道德教育、道德修养和其他具有道德价值并应承担道德责任的活动。可分为个人道德活动和社会道德活动两类。个人道德活动的目的是实现最完美的理想人格,社会道德活动的目的是实现最美好的理想社会。
  • 道家流[dào jiā liú]
      以先秦老子、庄子的学说为中心的学术流派。 以先秦老子、庄子的学说为中心的学术流派
  • 道宇[dào yǔ]
      犹道观。
  • 道德理想[dào dé lǐ xiǎng]
      指理想人格和理想的社会道德状况。是个人和社会道德的最高境界。它一方面体现理想的社会道德状况,另方面这种理想的社会道德又通过一定社会或阶级的理想人物及其高尚的道德品质体现出来,是两者的统一。
  • 道气[dào qì]
      1.僧道修行的功夫。 2.超凡脱俗的气质。
  • 道蓺[dào yì]
      见“道艺”。
  • 道语[dào yǔ]
      言谈;称说。
  • 道诲[dào huì]
      开导教诲。
  • 道的应的[dào de yìng de]
      见“道得应得”。
  • 道地[dào dì]
      1.代人事先疏通,以留馀地。 2.真正是有名产地出产的。 3.实在;合适。 4.真正;纯粹。 5.指客观条件。 6.棋子行走的路数。
  • 道巾[dào jīn]
      道士的软帽。
  • 道籍[dào jí]
      道教的典籍。
  • 道穿[dào chuān]
      犹道破。
  • 道侣[dào lǚ]
      僧道指一起修行﹑修炼的同伴。
  • 道德科学[dào dé kē xué]
      即“伦理学”。
  • 道中[dào zhōng]
      1.中途;半途。 2.路上。
  • 道洽[dào qià]
      某种学说和教义得到普及。
  • 道顺[dào shùn]
      导训,训导。
  • 道德[dào dé]
      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的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贯串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社会公德、婚姻家庭道德、职业道德等。它通过确立一定的善恶标准和行为准则,来约束人们的相互关系和个人行为,调节社会关系,并与法一起对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起保障作用。有时专指道德品质或道德行为。
  • 道德行为[dào dé xíng wéi]
      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具有道德意义并能对此进行道德评价的行为。与“非道德行为”相对。包括道德的行为和不道德的行为两大类。不同时代、民族、社会和阶级对这两类行为有不同的标准。一般来说,道德的行为是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反之则为不道德行为。
  • 道德境界[dào dé jìng jiè]
      从人们的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道德觉悟和道德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人们所处的地位和自身的道德修养。如“大公无私”、“先公后私”、“公私兼顾”、“自私自利”,就是人们对不同道德境界的通俗概括。共产主义道德的最高境界是大公无私。
  • 道肥[dào féi]
      语出《韩非子.喻老》:“子夏见曾子。曾子曰:‘何肥也?’对曰:‘战胜故肥也。’曾子曰:‘何谓也?’子夏曰:‘吾入见先王之义则荣之,出见富贵之乐又荣之,两者战于胸中,未知胜负,故臞。今先王之义胜,故肥。’”后以“道肥”谓道义制胜,心安理得。
  • 道左[dào zuǒ]
      1.路的左边。 2.道路旁边。
  • 道骨[dào gǔ]
      修道者的气质。
  • 道消[dào xiāo]
      1.某种主张被压抑不得伸张。 2.谓颤危;覆亡。
  • 道傍李[dào bàng lǐ]
      同“道边苦李”。
  • 道称[dào chēng]
      称道;称说。
  • 道体[dào tǐ]
      1.道的本体;道的主旨。 2.犹玉体﹑贵体。
  • 道儿[dào er]
      1.道路。 2.办法;门路。 3.圈套;诡计。 4.事儿;玩意儿。
  • 道秘[dào mì]
      道的深奥精微之处。
  • 道岸[dào àn]
      佛教语。菩提岸;彻悟的境界。
  • 道日[dào rì]
      指修养达到崇高境界之日。
  • 道僧[dào sēng]
      出家人。
  • 道范[dào fàn]
      敬称他人的容颜,风范。
  • 道阶[dào jiē]
      宋代崇奉道教,官府给道士分等分级,并配以品秩。谓之“道阶”。
  • 道阁[dào gé]
      专供研习道学(理学)之房舍。
  • 道话[dào huà]
      1.攀谈;搭话。 2.有关习佛修道的谈话。
  • 道伴[dào bàn]
      1.道士一流人物。 2.修道的伙伴。 3.泛指伴伙﹑伴侣。
  • 道边[dào biān]
      1.商谈于边界之上。 2.路旁。
  • 道僮[dào tóng]
      见“道童”。
  • 道弟[dào dì]
      称志向相同而年纪小于己者。宋晁补之有《罢蒲干濠道中寄府教授之道弟》诗。
  • 道谢[dào xiè]
      表示感谢。 用言语表示感谢我向您道谢
  • 道驾[dào jià]
      1.神人之车驾。 2.指尊贵者之车驾或对人来访者的敬称。
  • 道赚[dào zhuàn]
      犹唱赚。古时的一种说唱艺术。
  • 道基[dào jī]
      治理之道的根本。
  • 道心[dào xīn]
      1.指天理,义理。 2.客观事物最基本的精神。 3.佛教语。菩提心;悟道之心。
  • 道舍[dào shè]
      道德的归宿之处。
  • 道师[dào shī]
      1.道德之宗师。 2.对道行高深者的敬称。
  • 道荫[dào yīn]
      亦作“道廕”。庇覆之大恩。道,敬词。
  • 道果[dào guǒ]
      佛道的正果。
  • 道根[dào gēn]
      1.治道的根本。 2.修道的根底。
  • 道德责任[dào dé zé rèn]
      人们对自己行为的过失及其不良后果在道义上应承担的责任。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对自己的行为具有一定的选择自由,因此必须承担相应的道德责任。肯定人的行为的道德责任是进行道德评价的前提。有时与“道德义务”含义相同。
  • 道罪[dào zuì]
      认错;赔不是。
  • 道理[dào lǐ]
      1.事理;事物的规律。 2.规矩;情理;理由。 3.处理事情的办法﹑打算。 4.阐扬称说某种教义。 5.道术;法力。 6.道里;路途。
  • 道碴[dào chá]
      即道砟。参见“道砟”。
  • 道程[dào chéng]
      路途;道路。
  • 道德教育[dào dé jiào yù]
      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以道德影响的活动。内容包括提高道德觉悟和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树立道德信念,培养道德品质,养成道德习惯。中国社会主义时期实施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
  • 道释[dào shì]
      1.道教和佛教的合称。 2.指僧道。
  • 道杀[dào shā]
      把话说得肯定而不能移易。
  • 道床[dào chuáng]
      指铺在铁路路基和枕木之间的一层碎石和炉渣等,能缓和列车对铁轨的冲击,巩固轨道的位置。
  • 道质[dào zhì]
      仙家之气质。
  • 道味[dào wèi]
      1.佛道教义之真意。 2.超凡出世的情志。 3.指文章的内容与文辞的色彩。
  • 道德天尊[dào dé tiān zūn]
      道教三清尊神之一。即被尊为太上老君的老子。据称由“冥寂玄通元”(宇宙未形成前从混沌中产生的三元气之一)所化生。居于天界大赤天“太清”仙境。与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并为三洞教主。道教宫观多有供奉,塑像持扇(或如意),象征万物化生之“太初”世纪。
  • 道价[dào jià]
      僧家在修持方面的声望。
  • 道员[dào yuán]
      官名。始于明代。辅佐布政使分理省内各道钱谷的称分守道;协助按察使分理省内各道刑名的称分巡道。清时成为省以下,府、州以上的行政长官,并设督粮、盐法等道,各司专职。北洋军阀时曾分一省为数道,置道尹。
  • 道别[dào bié]
      1.离别;分手。 2.辞行。
  • 道牙[dào yá]
      佛牙。相传释迦圆寂后,留下四颗佛牙。后用以喻指修道之功德。
  • 道友[dào yǒu]
      1.一起修道的朋友。唐白居易有《予与故刑部李侍郎早结道友以药术为事》诗。 2.志同道合者。 3.对走江湖的人的客气称呼。
  • 道堂[dào táng]
      庙观。
  • 道祠[dào cí]
      寺观。
  • 道装[dào zhuāng]
      1.亦作“道妆”。亦作“道妆”。 2.道教徒或佛教徒的装束和打扮。
  • 道上[dào shàng]
      途中。
  • 道沟[dào gōu]
      道路旁边的水沟。
  • 道烦恼[dào fán nǎo]
      见“道恼”。
  • 道德判断[dào dé pàn duàn]
      ①对道德现象作出断定的逻辑思维形式。分评价判断(如诚实是一种美德)、规范判断(如尊重社会公德是公民的义务)和命令判断(如不准偷窃)。②判定他人或自己行为善恶的认识活动。是人们进行道德选择和道德评价的一个环节。
  • 道光帝[dào guāng dì]
      道光帝(1782-1852)清代皇帝。即爱新觉罗.旻宁。庙号宣宗,年号道光。满族。1820-1850年在位。统治期间,政治腐败。1838年因外国大量输入鸦片,引起财政危机,派林则徐赴广州禁烟。鸦片战争爆发后,他时战时和,最后妥协求和,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后病死。
  • 道德修养[dào dé xiū yǎng]
      个人在道德上的自我锻炼,以及由此达到的较高的道德水平和道德境界。在不同的社会和阶级中,人们的道德修养有不同的目的、内容和途径。
  • 道神[dào shén]
      道路之神。
  • 道明[dào míng]
      政治清明。
  • 道德信念[dào dé xìn niàn]
      人们对某种道德理想、道德原则和规范在内心的确信。是构成道德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一旦形成,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 道职[dào zhí]
      道教官员的职务。
  • 道氅[dào chǎng]
      道士穿的外套。
  • 道会[dào huì]
      1.信道教者的集会。 2.清代县级道教机关的主管官吏。
  • 道得应得[dào de yīng de]
      1.亦作“道的应的”。 2.犹言说到做到。
  • 道歉[dào qiàn]
      表示歉意;认错。 为不适当或有危害的言行承认不是;承认使人委屈或对人无礼,同时表示遗憾因为迟到而向女主人道歉
  • 道徽[dào huī]
      道行的旗帜﹑榜样。
  • 道实[dào shí]
      1.治国之道的实际内容。 2.符合实际道理。
  • 道簪[dào zān]
      道士的发簪。
  • 道像[dào xiàng]
      道教始祖老子的像。
  • 道藏[dào zàng]
      中国道教经典的总集。道经从六朝开始汇集,唐代开元(713-741)中汇辑成“藏”,并编有《三洞琼纲》目录。宋初有《大宋天宫宝藏》和《崇宁重校道藏》。其刊印始于宋徽宗政和(1111-1117)中的《政和万寿道藏》。明代的《正统道藏》包括一千四百七十六种书,为现今通行本。内容十分广泛,除道教经书外,还涉及医学、化学、生物、体育、保健以及天文、地理等其他论著。
  • 道禁[dào jìn]
      1.有关道路通行的法令。 2.佛教的禁忌。
  • 道属[dào shǔ]
      传道者之间的统属关系。
  • 道爱[dào ài]
      犹厚爱。道,敬词。
  • 道尹[dào yǐn]
      官名。民国三年置,为一道之行政长官,管理所辖各县的行政事务。
  • 道令纸[dào lǐng zhǐ]
      见“道林纸”。
  • 道搿[dào gé]
      英语dog的音译。谓狗。
  • 道口[dào kǒu]
      1.路口。 2.管道或洞穴的出口。 3.铁路与道路的平面交叉处。 铁路轨道、公路与另一条铁路轨道或公路的平面交叉
  • 道穷[dào qióng]
      犹言穷途末路。
  • 道眼[dào yǎn]
      1.佛教语。指能洞察一切,辨别真妄的眼力。 2.旷野中行人踩出来的小路。 3.办法;主意。 4.指达到目的的途径。 5.言外之意。
  • 道钉[dào dīng]
      把铁轨固定在枕木上的钉子。 铁路上用于将路轨固定在轨枕上的类似的钉
  • 道统[dào tǒng]
      宋明理学家称儒家学术思想授受的系统。 宋、明理学家称儒家学术思想接受的系统。他们自认为是继承周公、孔子的道统的
  • 道会司[dào huì sī]
      清代县级道教机构。
  • 道定[dào dìng]
      事先说定,约定。
  • 道终[dào zhōng]
      指隐士或修道者死亡。
  • 道艺[dào yì]
      1.亦作“道蓺”。 2.指学问和技能。 3.指道士﹑方士修炼长生之术。
  • 道经厂[dào jīng chǎng]
      明代宫中专掌道教诵经拜忏﹑建醮祈禳等事的机构,由太监职掌。
  • 道曹[dào cáo]
      犹道官。
  • 道塲[dào chǎng]
      见“道场”。
  • 道本[dào běn]
      1.立身行道﹑经世致用的根本。 2.儒家思想与主张的根本。 3.道家思想与主张的根本。 4.真性;本来面目。
  • 道曲[dào qǔ]
      1.宫调名。 2.唐代教坊曲名。
  • 道里[dào lǐ]
      ①指路程:道里漫长。②泛指长度距离:路途不能以道里计。
  • 道台[dào tái]
      清代省以下﹑府以上一级的官员。主管范围有按地区分者如济东道,有按职务分者如盐法道。 古代官职名,也叫道员
  • 道貎俨然[dào ní yǎn rán]
      见“道貌岸然”。
  • 道学[dào xué]
      1.儒家的道德学问。 2.道家或道教的学说。 3.唐宋两朝以培养道教徒为目的的专门学府。 4.道教的法术。 5.指佛教徒和儒生。 6.宋代儒家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朱熹等的哲学思想。亦称理学。 7.形容为人处事迂腐,拘泥于礼法。
  • 道诀[dào jué]
      道教之秘诀。
  • 道经[dào jīng]
      1.路过。 2.遵行的准则。 3.道家或道教的经典。
  • 道力[dào lì]
      因修道而得之功力。
  • 道人头[dào rén tóu]
      枲耳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枲耳》。
  • 道契[dào qì]
      1.谓彼此思想一致﹑志趣相投。 2.指一同修道的至交。 3.谓与佛﹑道有缘分。 4.清末,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可以随意用永远租用的名义,向业主租赁土地。议妥成交,要由当地的道署发给地契,叫做道契。
  • 道真[dào zhēn]
      谓道德﹑学问的真谛。
  • 道故[dào gù]
      叙说故旧之情。
  • 道言[dào yán]
      1.法术之言。 2.道教或佛教的学说﹑经典。 3.说话。
  • 道贺[dào hè]
      表示祝贺。
  • 道尔顿[dào ěr dùn]
      (johndalton,1766-1844)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曾在曼彻斯特大学任教。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801年总结出气体分压定律。在化学中引入定量概念,总结出定比定律和倍比定律,提出元素的相对原子量,整理出最早的原子量表。1808年建立“道尔顿原子学说”,被誉为“近代化学之父”。著有《气象观察和论文集》、《化学哲学的新体系》等。
  • 道奥[dào ào]
      1.学问﹑学识之深奥处。 2.道家学说深微之处。
  • 道徒[dào tú]
      道教或某种宗教迷信组织的参加者。
  • 道德意识[dào dé yì shí]
      人们在长期的道德实践中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理论体系的总称。可区分为个体道德意识和群体道德意识。两者的统一,即表现为人们共同承认和遵守的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道德意识受一定的经济关系和阶级利益的制约。
  • 道兄[dào xiōng]
      对僧道者流的敬称。
  • 道魁[dào kuí]
      道教的首领。
  • 道儒[dào rú]
      道家与儒家的合称。
  • 道木[dào mù]
      枕木。
  • 道士[dào shi]
      ①指奉守道教经典规戒并熟习各种斋醮祭祷仪式的人。一般指道教的宗教职业者。有出家的全真道士和居家的正一道士之分。又因道士的穿戴和追求成仙,故有“黄冠”、“女冠”、“羽士”、“羽客”等别称。②即“方士”。古代泛指从事巫祝术数(包括天文、历法、医术、神仙术、占卜等)的人,后一般指能“求仙药”、“通鬼神”的人。③泛称有道之士:古之道士有言曰,将欲无陵,固守一德。④佛教僧人:佛教初传此方,呼僧为道士。
  • 道勋[dào xūn]
      道德功业。
  • 道咸[dào xián]
      清道光﹑咸丰之并称。
  • 道要[dào yào]
      1.大要;最主要的方面。 2.道教的要义。 3.某种学说的精义。 4.指治国的要务。
  • 道佛[dào fó]
      道教与佛教的合称。
  • 道器[dào qì]
      1.语本《易.系辞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器为中国哲学的一对基本范畴。道是无形的,含有规律和准则的意义;器是有形象的,指具体事物或名物制度。道器关系实即抽象道理与具体事物之间的关系问题。 2.通权达变与拘泥古板。 3.儒家经典的要义及各儒家流派对经典要义的诠释。 4.谓大器。 5.指精神及物质文明。
  • 道谀[dào yú]
      阿谀奉承。
  • 道德价值[dào dé jià zhí]
      个人行为对于他人和社会所具有的道德上的意义。无产阶级的道德价值观集中体现在符合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原则的行为之中,尤其体现在为维护社会利益而作出的牺牲精神上。
  • 道録司[dào lù sī]
      旧时负责道教事务的官署。
  • 道口锡[dào kǒu xī]
      锡和铜的合金。
  • 道训[dào xùn]
      谓道之准则。
  • 道丈[dào zhàng]
      对老年道士的敬称。
  • 道乏[dào fá]
      向帮助过自己的人慰问表示感谢:亲自登门道乏。
  • 道首[dào shǒu]
      反动道会门的头子。
  • 道考[dào kǎo]
      犹道试。
  • 道场院[dào cháng yuàn]
      和尚或道士作法事的地方。
  • 道拜[dào bài]
      屈膝之拜礼。
  • 道篇[dào piān]
      指《老子》。
  • 道字[dào zì]
      1.吐字;咬字。 2.一种将字拆开的文字游戏。
  • 道服[dào fú]
      1.佛教的事业。 2.僧道的服装。亦指家居穿的道袍。
  • 道迎[dào yíng]
      导致;引迎。
  • 道古[dào gǔ]
      1.称说古乐的道理。 2.称道古代;谈论过去。
  • 道次[dào cì]
      1.途中。 2.路旁;沿途。
  • 道式[dào shì]
      道家的法式﹑教义。
  • 道观[dào guàn]
      道教的庙。 道教的庙
  • 道不是[dào bù shì]
      赔罪。
  • 道妪[dào yù]
      年老之女道士。
  • 道脉[dào mài]
      犹道统。
  • 道号[dào hào]
      1.修道隐逸者的别号。 2.泛指别号。
  • 道德规范[dào dé guī fàn]
      一定社会或阶级用以调整人们之间利益关系的行为准则,也是评价人们行为善恶的标准。不同时代和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规范。中国社会主义时期的道德规范是五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共产主义劳动态度、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等。
  • 道同[dào tóng]
      1.志趣相投。 2.引申为沆瀣一气。
  • 道腴[dào yú]
      1.某种学说﹑主张的精髓。 2.研讨玩味。
  • 道德认识[dào dé rèn shi]
      对道德现象、道德关系、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认识。包括道德经验的积累,道德价值概念的形成,道德理论知识的学习,道德判断力的提高等。
  • 道正[dào zhèng]
      1.道观的住持,观主。 2.清代州属掌管道教事宜的机构道正司的长官。
  • 道任[dào rèn]
      犹道官。
  • 道砟[dào zhǎ]
      铺在铁路路基上面的石子。
  • 道俗[dào sú]
      出家之人与世俗之人。
  • 道路[dào lù]
      1.地面上供人或车马通行的部分。 2.指达到某种目标的途径。 3.路途;路程。 4.路上的人。指众人。 5.奔走;跋涉。 6.行业;职业。 7.去向;线索。 8.方法;办法。 9.样子。 10.犹货色;油水。∶供人马车辆通行的路;两地之间的通道。也用于比喻事物发展或为人处世所遵循的途径人生道路自张材村以东道路皆官军所未尝行。——《资治通鉴.唐纪》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
  • 道廕[dào yìn]
      庇覆之大恩。道,敬词。《南齐书·豫章文献王传》:“吾西州穷士,一介寂寥,恩周荣誉,泽遍衣食,永惟道廕,日月就远,缅寻遗烈,触目崩心。”宋 王十朋《代道青荐母青祠》:“恭命羽士,虔修醮科,用酧昔日之鸿恩,载助兹晨之哀荐。异资道荫,薄报母慈。”
  • 道不的[dào bù de]
      见“道不得”。
  • 道长[dào zhǎng]
      对道士的敬称。
  • 道童[dào tóng]
      1.亦作“道僮”。 2.为修道者执役的童子。
  • 道源[dào yuán]
      1.僧道以为,佛教﹑道教的经义是事物的本源,故称。 2.知识之源。
  • 道臣[dào chén]
      使臣。
  • 道纪[dào jì]
      1.道的规律。 2.道纪司的官员。
  • 道粮[dào liáng]
      1.路途中所需的食粮。 2.道士的生活费用。
  • 道韵[dào yùn]
      1.气韵;气质。 2.道家者流的情志。
  • 道术[dào shù]
      1.道路。 2.指学术,学说。 3.治国之术。 4.道德学问;文章道德。 5.道教的法术;方术。
  • 道籙[dào lù]
      道教的符箓。凡入道者必受箓。《隋书·经籍志四》:“受道之法,初受《五千文籙》,次受《三洞籙》,次受《洞玄籙》,次受《上清籙》。籙皆素书,纪诸天曹官属佐吏之名有多少,又有诸符,错在其间,文章诡怪,世所不识……弟子得籙,缄而佩之。”唐 赵璘《因话录·商下》:“夫人既寡居,奉玄元之教,受道籙於 吴筠 先生,精苦寿考。”清 赵翼《瓯北诗话·李青莲诗》:“贺知章 一见,亦即呼为‘謫仙人’。放还山后,陈留 采访使 李彦允 为请於 北海 高天师 授道籙。其神采必有迥异乎常人者。”
  • 道望[dào wàng]
      令誉;好声望。
  • 道教[dào jiào]
      1.道德教化。 2.我国主要宗教之一,东汉张道陵根据传统的民间信仰而创立,到南北朝时盛行起来。奉元始天尊﹑太上老君为教祖。初时,入道者须交五斗米,故又称“五斗米道”。金元以后分正一﹑全真二派。 3.指佛教。 公元前6世纪时,东汉张道陵创立的一种宗教,奉老子为教祖,南北朝时盛行起来
  • 道衢[dào qú]
      大路。
  • 道种[dào zhǒng]
      佛教名词。谓能产生佛果的种子。
  • 道院[dào yuàn]
      1.道士居住的地方。 2.指修道院。
  • 道治[dào zhì]
      1.修治道路。 2.以道家之教义治理国家。
  • 道德实践[dào dé shí jiàn]
      即“道德活动”。
  • 道机[dào jī]
      1.谓出尘修道的灵机。 2.谓触发其憬悟某一道理的因由。

道[dào]字在结尾的词语

  • 溢洪道[yì hóng dào]
      水坝一侧的泻水道。水库里的水位过高时,水从这里流出。 水坝一侧的泻水道。水库里的水位过高时,水从这里流出
  • 媚道[mèi dào]
      1.指巫蛊邪术。 2.谄媚之术。
  • 索道[suǒ dào]
      1.探求事物的规律。 2.用钢索牵引的一种架空的通道。 用钢索架设的空中运输通道
  • 革道[gé dào]
      指自然界与社会变革的规律。
  • 朱道[zhū dào]
      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名称之一。
  • 易道[yì dào]
      1.《周易》之道。 2.谓互易其处境。
  • 扫道[sǎo dào]
      经过的道路。
  • 生道[shēng dào]
      1.使民生存之道。 2.生长在道路上。
  • 诗道[shī dào]
      1.作诗的规律﹑主张和方法。 2.谓作诗之事。
  • 空手道[kōng shǒu dào]
      日本的一种拳术,源于中国少林寺的技击。不使用器械进行格斗,分为进攻和防御两部分。 一种日本自卫术,它是用空手拳打和用脚踢在身体上易受伤害的部位
  • 涂道[tú dào]
      路途。
  • 度道[dù dào]
      估计。
  • 不想道[bù xiǎng dào]
      想不到,不料。
  • 攻道[gōng dào]
      进攻的通道。
  • 训道[xùn dào]
      1.教诲开导。 2.指引﹑向导。
  • 常好道[cháng hǎo dào]
      犹言真个是。
  • 邯郸道[hán dān dào]
      比喻虚幻之路。
  • 识道[shí dào]
      1.识知圣道。 2.识途。
  • 蹄道[tí dào]
      有着兽蹄鸟迹的走道。
  • 官道[guān dào]
      1.管理将士的办法。《孙子.计》:“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梅尧臣注:“官道,裨校首长,统率必有道也。”一说官为百官之分,道为粮路。见《十一家注孙子》引曹操注。 2.公家修筑的道路;大路。
  • 非道[fēi dào]
      1.不合道义﹔不正当的手段。 2.不恰当﹔不适宜。 3.非常事故﹐变故。
  • 复道[fù dào]
      高楼间或山岩险要处架空的通道: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 斥道[chì dào]
      开辟道路。
  • 技道[jì dào]
      技术;方术。
  • 管道[guǎn dào]
      用金属或其他材料制成的管子,用来输送或排除流体(如水蒸气、煤气、石油、水等)。
  • 载道[zài dào]
      1.表达一定的思想﹑道理。 2.满路。
  • 至道[zhì dào]
      1.指最好的学说﹑道德或政治制度。 2.最高的原则﹑准则。 3.佛﹑道谓极精深微妙的道理或道术。
  • 服道[fú dào]
      谓潜心修道。
  • 狄道[dí dào]
      夷狄之道。指唯务诈力,不行礼义之道。
  • 首道[shǒu dào]
      旧时称省治所在的道。亦指该道的道员。
  • 诬道[wū dào]
      欺诈之道。
  • 木脚道[mù jiǎo dào]
      木跳板。由岸登舟用。
  • 反道[fǎn dào]
      1.违反正道。
  • 辩道[biàn dào]
      1.阐明事理。 2.巧伪之道。
  • 觉道[jué dào]
      1.佛教指成佛正觉之路。 2.犹觉得。
  • 僞道[wěi dào]
      邪伪不正之道。《后汉书·五行志二》:“明年,会得 阴后 挟伪道事,遂废迁于 桐宫。”严复《救亡决论》:“所託愈高,去实滋远。徒多伪道,何裨民生也哉!”
  • 盘道[pán dào]
      山间曲折回旋的路。
  • 中道[zhōng dào]
      1.半途;中途。 2.道路的中央;路上。 3.中正之道。 4.犹言折中。 5.黄道。 6.佛家语。大乘诸宗谓无差别﹑无偏倚的至理。即离开空﹑有或断﹑常等二边的实相。
  • 怪道[guài dào]
      〈方〉怪不得;难怪:她是我过去的学生,怪道觉得眼熟。
  • 谁信道[shuí xìn dào]
      谁料到。
  • 志道[zhì dào]
      1.有志于道。语出《论语.里仁》:“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2.把道理记在心里。志,通“识”。
  • 饶道[ráo dào]
      罗嗦,语言琐碎。
  • 同道[tóng dào]
      1.同一思想;同一原则。 2.行为相同。 3.志同道合。亦指志同道合的人。 4.犹同行。行,行业。 5.同路。
  • 曲道[qǔ dào]
      1.曲折的小路。 2.棋局。 3.乡曲,乡里。
  • 怕不道[pà bù dào]
      见“怕不待”。
  • 廊道[láng dào]
      在坝体内设置的通道(断面多为圆拱矩形),以便汇集坝体和坝基的渗水,检查和观测大坝的有关情况。 在坝体内设置的通道(断面多为圆拱矩形),以便汇集坝体和坝基的渗水,检查和观测大坝的有关情况
  • 跆拳道[tái quán dào]
      体育运动项目之跆拳道,起源于朝鲜半岛,两人徒手赤足搏击,以脚踢、踹为主,手击打为辅,以击中对方身体的有效部位的次数多少判定胜负。
  • 省道[shěng dào]
      一省或数省的区域性公路。 《新华月报》1950年第4期:“一省或数省之区域性的公路为省道,由各大行政区交通部和督导各省交通部门管理。”
  • 霸道[bà dào]
      ①霸王之道;以强力、刑法统治的政策:吾说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②蛮横不讲理:咱们家从没干过这倚势仗贵霸道的事。
  • 畔道[pàn dào]
      背离原则﹑正道。畔,通“叛”。
  • 臣道[chén dào]
      为臣的道理和本分。
  • 辟道[pì dào]
      古代帝皇出行,先在道路上屏除行人,以防干犯,谓之“辟道”。
  • 履道[lǚ dào]
      1.躬行正道。 2.谓所行的路。 3.见“履道里”。
  • 抄道[chāo dào]
      近便的路。 走近路
  • 轵道[zhǐ dào]
      1.亭名。在陕西省西安市东北。 2.借指亡国投降。
  • 驿道[yì dào]
      中国古代为传车、驿马通行而开辟的交通大道。沿途按一定距离设置驿站。传车、驿马即是驿站备用的车辆和马。
  • 出家修道[chū jiā xiū dào]
      离开家庭,入寺院修习佛法。
  • 交道[jiāo dào]
      指交际来往的事:打交道ㄧ我和他曾有过几次交道。
  • 绕道[rào dào]
      不走最直接的路,改由其他途径迂回过去。 为避开…而不走最直接的路,改由较远的路过去前面有个水库,我们得绕道过去
  • 宾道[bīn dào]
      谓相敬之道。
  • 半道[bàn dào]
      半路,中途。
  • 王阳道[wáng yáng dào]
      《汉书·王尊传》:“琅琊 王阳 为 益州 刺史,行部至 邛郲 九折阪,叹曰:‘奉先人遗体,柰何数乘此险!’”后以“王阳道”形容艰险的道路。
  • 下水道[xià shuǐ dào]
      排除雨水和污水的管道。 排除雨水和污水(如家庭污水或工业污水)的地下水管道或排水沟
  • 出道[chū dào]
      1.佛教指脱离六道轮回之苦。 2.方言。指年轻人走上社会,能独立工作和生活。
  • 衢道[qú dào]
      岔道。如:衢道徬徨。——《广东军务记》。
  • 八正道[bā zhèng dào]
      佛教谓修习圣道的八种基本法门: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见《八正道经》。
  • 撇道[piě dào]
      1.脚。 2.指嗓子。
  • 信道[xìn dào]
      1.信奉正道。 2.知道;料知。 3.犹言果然是。
  • 望道[wàng dào]
      谓敬慕有道之人。
  • 陇道[lǒng dào]
      1.墓地甬道。 2.古地名。
  • 慢道[màn dào]
      1.放纵无道。 2.宋代称斜坡道为慢道。 3.莫说。意谓这事情不在话下。
  • 谛道[dì dào]
      真实无谬的道理。
  • 河道[hé dào]
      河流的路线,通常指能通航的河:疏通河道。
  • 祖道[zǔ dào]
      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并饮宴送行。
  • 牧道[mù dào]
      供牲畜通行的道路。
  • 定道[dìng dào]
      犹言本来说,本来料想。
  • 枉道[wǎng dào]
      ①绕远路:枉道相顾|枉道上姑苏。②不合正道,违背事理:枉道以事人|枉道速祸|枉道干进,士之耻也。
  • 帅道[shuài dào]
      见“帅导”。
  • 迂道[yū dào]
      1.犹绕道。 2.斜路。引申指不正当的途径或手段。
  • 脩道[xiū dào]
      1.犹行道,谓实践某种原则或思想。
  • 戒道[jiè dào]
      登程,出发上路。
  • 佞道[nìng dào]
      谓谄佞邪恶之术。
  • 吝道[lìn dào]
      困难之道。
  • 否道[pǐ dào]
      壅蔽之道。
  • 航道[háng dào]
      船舶或飞机安全航行的通道:主航道丨疏浚航道丨开辟新的航道。
  • 长道[cháng dào]
      大道﹔远路。
  • 滑道[huá dào]
      沿斜面滑动以输送物体的设备。其中向下输送的,可借重力作用而自动下滑;向上输送的,需配备牵引动力。
  • 议道[yì dào]
      1.议论大道﹔探讨治国之道。 2.拟议取道。
  • 古门道[gǔ mén dào]
      旧时称戏曲舞台上的上场门和下场门。亦名鬼门道。因由此出入者皆是已死之古人,故名。
  • 山道[shān dào]
      山路。
  • 岐道[qí dào]
      岔道。
  • 十二道[shí èr dào]
      唐武德初,关中之地分为十二道。武德三年改为十二军。
  • 艺道[yì dào]
      技巧。
  • 料道[liào dào]
      料到,估计到。
  • 买道[mǎi dào]
      犹买路。
  • 战道[zhàn dào]
      战争的规律或法则。
  • 树道[shù dào]
      建立道义。
  • 蹈道[dǎo dào]
      履行正道。
  • 殉道[xùn dào]
      为道义或某种主张而献身。
  • 办道[bàn dào]
      修道﹐学道。
  • 外耳道[wài ěr dào]
      外耳的一部分,是一个弯曲的管子,由耳郭通到鼓膜,表皮上面有绒毛,皮下有皮脂腺,能分泌出黄色的耳垢。也叫外听道。
  • 营道[yíng dào]
      研习道艺。
  • 魔道[mó dào]
      1.佛教指魔鬼的境界。 2.邪道。
  • 牙道[yá dào]
      官道。
  • 过道[guò dào]
      ①新式房子由大门通向各房间的走道。②旧式房子连通各个院子的走道,特指大门所在的一间或半间屋子。
  • 成道[chéng dào]
      犹成佛。谓领会佛道而得证正果。
  • 刊道[kān dào]
      开辟道路。
  • 天师道[tiān shī dào]
      即“正一道”。
  • 弘道[hóng dào]
      1.弘扬大道,弘扬正道。 2.大道;正理。
  • 辇道[niǎn dào]
      1.可乘辇往来的宫中道路。 2.指皇帝车驾所经的路。 3.古星名。属天琴﹑天鹅两座。
  • 画道[huà dào]
      绘画的技法。
  • 力道[lì dào]
      〈方〉①力气;力量:力道大ㄧ有力道。②效力;作用:化肥比粪肥力道来得快。
  • 久道[jiǔ dào]
      长期倡导。
  • 僰道[bó dào]
      古县名。汉属犍为郡。为僰人所居,故名。王莽时曾改称僰治。地在今四川宜宾县境。见《汉书.地理志上》。
  • 截道[jié dào]
      1.拦路。 2.拦路打劫。 指在途中抢劫抓获截道的土匪
  • 连续报道[lián xù bào dào]
      一篇报道或广播刊登后,再继续广播﹑刊登与之有关的新闻。
  • 分道[fēn dào]
      1.谓分走不同的道路。
  • 走花道[zǒu huā dào]
      旧时指男子在外嫖妓或有外遇。
  • 本道[běn dào]
      1.正道。指本根之道。 2.以道为根本。 3.本地道府。道,古代行政区划名。 4.谓正派﹑本分。
  • 剗道[chǎn dào]
      即栈道。 《史记·田叔列传褚少孙论》:“武功,扶风 西界小邑也,谷口蜀 剗道近山。”张守节 正义:“行谷有栈道也。”
  • 无上道[wú shàng dào]
      佛教语。指如来所得之道,更无过上,故名。
  • 隥道[dèng dào]
      阁道﹐由石级组成的山道。
  • 雅道[yǎ dào]
      1.正道﹔忠厚之道。 2.指创作﹑欣赏诗﹑书﹑画等风雅之事。 3.高雅不俗。
  • 讽道[fěng dào]
      讽诵称说。
  • 北道[běi dào]
      1.我国古代中原地区对西域交通的主要道路之一。据《汉书.西域传》,自玉门关和阳关以西,大体经今新疆中部天山山脉和塔里木河之间的通道西行,在疏勒以西越过葱岭,通往今中亚各地。据《隋书.裴矩传》,自敦煌取道伊吾,大体经今新疆天山山脉以北和伊犁河流域的通道西行,通往今中亚和西亚。另据唐道宣《释迦方志》卷上,还有一条自伊州经今天山山脉和塔里木河之间的通道西行,越过凌山,通往今中亚各地的路线。玄奘赴印时,即取此线。 2.泛指向北方的道路。
  • 塞道[sè dào]
      边塞要道。
  • 海道[hǎi dào]
      海路,海上航道。
  • 叉道[chā dào]
      1.岔道。 2.歧途。喻错误的道路。
  • 窄道[zhǎi dào]
      不作为大路通行的小道或树篱之间的狭窄通道。 不作为大路通行的小道或树篱之间的狭窄通道
  • 释道[shì dào]
      1.佛教和道教的并称。 2.指僧人和道士。
  • 山阴道[shān yīn dào]
      用王徽之访戴逵事,以寄托对友人的怀念或惜别之情。
  • 还道[hái dào]
      犹归路。
  • 子午道[zǐ wǔ dào]
      古隘道名。汉平帝元始五年开辟的关中到汉中的南北通道。
  • 领道[lǐng dào]
      犹开道﹐在前引路。
  • 车道[chē dào]
      1.专供车辆行驶的道路。 也说车行道。
  • 国道[guó dào]
      由国家统一规划修筑和管理的干线公路,一般跨省和直辖市。
  • 赞道[zàn dào]
      辅佐政教。
  • 楼道[lóu dào]
      楼房内部的走道:楼道里不要堆放杂物。
  • 六畜道[liù chù dào]
      指佛教所称六道中的畜生道。
  • 适道[shì dào]
      归从道统。
  • 乡道[xiāng dào]
      乡,通,“向”。谓趋向道义。
  • 泳道[yǒng dào]
      游泳池中供游泳比赛的分道。 游泳池中供游泳比赛的分道
  • 镪道[qiǎng dào]
      输送财赋的道路。
  • 秉道[bǐng dào]
      保持正道。
  • 归道[guī dào]
      1.谓辞谢师职。 2.返回的路,退路。
  • 阪道[bǎn dào]
      山路。
  • 窦道[dòu dào]
      指在地下或山洞里修筑的道路。 指在地下或山洞里修筑的道路
  • 食道[shí dào]
      食管。
  • 诎道[qū dào]
      谓某种主张无法实行。
  • 君道[jūn dào]
      为君之道。
  • 消化道[xiāo huà dào]
      具有消化、吸收食物和排出残余废料功能的管状及部分囊状的通道,在人体约三十英尺长,包括口、咽、食管、胃、小肠和大肠。 具有消化、吸收食物和排出残余废料功能的管状及部分囊状的通道,在人体约三十英尺长,包括口、咽、食管、胃、小肠和大肠
  • 避道[bì dào]
      旧时礼节,遇尊长于道,避退一旁,以示敬畏。
  • 跑道[pǎo dào]
      1.跑路;走路。 2.跑腿打杂差。 3.运动场中赛跑等用的路;速度滑冰﹑赛车等比赛用的路。 4.供飞机起飞和降落时滑行用的路,一般是用混凝土铺成的。
  • 门道[mén dào]
      通常为巨大的门洞,两侧常有塔楼。
  • 八圣道[bā shèng dào]
    1. 订道[dìng dào]
        论道。
    2. 言道[yán dào]
        说;说道。
    3. 阗道[tián dào]
        充塞道路。
    4. 太丘道[tài qiū dào]
        东汉陈寔。颍川人﹐曾为太丘长﹐有名望﹐交游甚广。许劭到颍川后﹐独不拜访寔﹐或问其故﹐劭曰:“太丘道广﹐广则难周。”见《后汉书.许劭传》。后因称广交游为“太丘道”。
    5. 舆道[yú dào]
        地形道路。
    6. 开道[kāi dào]
        1.在前引路:~车。鸣锣~。
    7. 儳道[chán dào]
        1.近路,捷径。 2.谓抄近路。
    8. 磴道[dèng dào]
        登山的石径。
    9. 等道[děng dào]
        犹言何等话﹐什么话。
    10. 可道[kě dào]
        1.可言;可说。 2.可真是。
    11. 漫道[màn dào]
        莫说,不要讲。
    12. 左道[zuǒ dào]
        邪道。泛指非正统不正派者:左道术|挟左道,怀诈伪。
    13. 不当道[bù dàng dào]
        犹言算不得。
    14. 当道[dāng dào]
        ①在道路中间:有狼当道,人立而啼。②执政当权:奸佞当道,忠良蒙冤。③执掌政权的人:恣情不讳,触怒诸当道。
    15. 相道[xiāng dào]
        亦作“相导”。向导,引导。
    16. 上呼吸道[shàng hū xī dào]
        呼吸道的上部,包括鼻腔、咽、喉,内壁有黏膜。
    17. 石道[shí dào]
        石砌的山路。
    18. 幕道[mù dào]
        指当幕友的一套本领。
    19. 鬼门道[guǐ mén dào]
        旧称戏台上的上﹑下场门。
    20. 旁道[páng dào]
        1.边道。 2.借指不正当的门径。
    21. 呵道[hē dào]
        1.亦作“呵导”。 2.指封建时代官员外出时,引路差役喝令行人让路。亦泛指为权势者开路。
    22. 考道[kǎo dào]
        1.谓取仁或义以成其道。 2.研求应遵之道。
    23. 妖道[yāo dào]
        会施妖术的道士(迷信);妖术。 会施妖术的道士(迷信);妖术
    24. 空华外道[kōng huá wài dào]
        佛教语。印度佛教后期﹐龙树﹑提婆等首创大乘空宗﹐原先的小乘教派视之为左道邪说﹐因以贬称为“空华外道”。
    25. 畜道[chù dào]
        见“畜生道”。
    26. 沟通渠道[gōu tōng qú dào]
        指政府与民众之间意见交流的途径,是民主政治基本条件之一。 指政府与民众之间意见交流的途径,是民主政治基本条件之一
    27. 见道[jiàn dào]
        洞彻真理;明白道理。
    28. 阴道[yīn dào]
        1.柔顺之德。 2.指为子之道﹐为臣之道﹐为妻之道。 3.丧戎之事﹐忧凶之事。 4.指房宿北二星中间的运行路线。 5.山北的道路。 6.迷信谓阴间的政法。 7.生理学名词。女性或某些雌性动物生殖器官的一部分。连结子宫与外生殖器的管道﹐前壁与尿道和膀胱相贴﹐后壁与直肠毗邻。 哺乳类雌性从子宫到生殖道外口之间的管道,是交媾、排经和分娩的通道
    29. 僧道[sēng dào]
        僧人与道士。 僧侣和道士
    30. 没槽道[méi cáo dào]
        比喻没有规矩。
    31. 讲道[jiǎng dào]
        1.指儒家或宗教家讲习经典著作的内容﹑意义。 2.讲说。 宣讲宗教教义向广大会众讲关于恩典的道理
    32. 靳道[jìn dào]
        方言。犹筋道。指食物有韧性,耐咀嚼。
    33. 电视频道[diàn shì pín dào]
        每个电视广播通道所使用的频率范围及其序号。 每个电视广播通道所使用的频率范围及其序号
    34. 乱道[luàn dào]
        1.妄言;胡说。 2.用以谦称自己的作品。 3.旧时指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和理论。
    35. 线道[xiàn dào]
        1.棋盘上的线。 2.江湖上黑话。肉的隐语。
    36. 林荫道[lín yīn dào]
        两旁有茂密树木的道路(一般比较宽)。也作林阴道。
    37. 产道[chǎn dào]
        由子宫颈、阴道组成的肌性通道,分娩时,胎儿经此道排出体外。 由子宫颈、阴道组成的肌性通道,分娩时,胎儿经此道排出体外
    38. 循道[xún dào]
        遵循正道。
    39. 柴道[chái dào]
        被阻塞的道路。
    40. 狎道[xiá dào]
        习道。
    41. 毛道[máo dào]
        1.佛教谓凡夫愚人。 2.方言。小路。
    42. 兵道[bīng dào]
        用兵之道。犹兵法。
    43. 谋道[móu dào]
        探求事理和道义等。谓用心于学。
    44. 圜道[huán dào]
        天道,宇宙自然运行之常道。亦借指君主效法天道以实行统治的方法。
    45. 火涂道[huǒ tú dào]
        佛教语。地狱的别称。
    46. 间道[jiàn dào]
        〈书〉偏僻的或抄近的小路。
    47. 物道[wù dào]
        犹世道。
    48. 止道[zhǐ dào]
        指军事上的失败之道。与“起道”相对。语出《六韬.明传》:“见善而怠,时至而疑,知非而处。此三者,道之所止也”。
    49. 遮道[zhē dào]
        犹拦路。
    50. 五道[wǔ dào]
        1.五路﹑五个方面。 2.五种方法。 3.佛教谓天﹑人﹑畜生﹑饿鬼﹑地狱五处轮回之所。见《菩萨处胎经》。道教亦承袭此说。见《云笈七签》卷十。 4.见“五道将军”。
    51. 空道[kōng dào]
        孔道;交通大道。
    52. 佛道[fó dào]
        1.佛法之道。 2.成佛之途。比喻最好的出路。 3.佛教与道教的并称。
    53. 貉道[mò dào]
        犹貊道。
    54. 宅道[zhái dào]
        所居之界域。
    55. 梯道[tī dào]
        梯形通道。
    56. 指道[zhǐ dào]
        见“指导”。
    57. 走黑道[zǒu hēi dào]
        1.黑夜走路。
    58. 喝道[hè dào]
        封建时代官员出门时,前面引路的差役喝令行人让路。 旧时官僚出外,衙役在前边吆喝开路,称作喝道,前面引路的差役吆喝行人让路,表示威风
    59. 官塘大道[guān táng dà dào]
        见“官塘大路”。
    60. 枳道[zhǐ dào]
        1.亭名。旧址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 2.阻塞道路。
    61. 御道[yù dào]
        供帝王车驾通行的道路。 供帝王通行的道路
    62. 壁道[bì dào]
        两壁夹着的巷道。
    63. 穷道[qióng dào]
        交通闭塞。
    64. 栈道[zhàn dào]
        又称“阁道”、“复道”。中国古代沿悬崖峭壁修建的一种道路。多出现在今川、陕、甘、滇诸省境内。有多种形式,主要有在悬崖峭壁上凿孔,支架木排柱来支承的简支梁桥,或在陡壁上凿孔插入木梁,梁上铺木板或再覆土石而成。 在悬崖绝壁上凿孔架木而成的窄路
    65. 浮道[fú dào]
        1.天桥。 2.谓世俗之道。
    66. 三道[sān dào]
        1.指人子事亲的三种孝道,即生养﹑死葬和祭祀。 2.三路。 3.指国体﹑人事﹑直言。 4.三道试题。 5.指古代军事理论上的正道,奇道,伏道。
    67. 仁道[rén dào]
        仁爱之道。
    68. 情知道[qíng zhī dào]
        见“情知”。
    69. 鲁道[lǔ dào]
        1.鲁国境内的道路。 2.鲁国的治国之道。
    70. 母道[mǔ dào]
        1.为母之道。道,指道德﹑天性﹑天职等。 2.母亲的行辈。
    71. 怀道[huái dào]
        胸怀治道。
    72. 邪道[xié dào]
        1.不正当的言行;不正的路。 2.旁门左道;妖异的方术。 3.蹊跷;奇怪。 不正当的生活道路
    73. 闻道[wén dào]
        1.领会某种道理。 2.听说。
    74. 涧道[jiàn dào]
        山涧通道。
    75. 恶道[è dào]
        1.不正之道。 2.亦称“恶趣”。佛教语。指地狱﹑饿鬼﹑畜生三道。
    76. 岁道[suì dào]
        时令;时运。
    77. 白衣道[bái yī dào]
        清代民间秘密社团之一。也名在理教。为白莲教支派。相传为明遗民杨来如在山东创立﹐奉南海大师观世音菩萨为教祖。入教者须穿白衣以供奉白衣大士﹐故称。
    78. 清道[qīng dào]
        1.清净无为之道。 2.又称净街。清除道路,驱散行人。旧时常于帝王﹑官员出行时行之。 3.清扫街道。
    79. 大道[dà dào]
        1.宽阔的道路。 2.指正常的传播途径。 3.正道;常理。指最高的治世原则﹐包括伦理纲常等。 4.指自然法则。 5.谓成仙之道。 6.泛指很高的道行。
    80. 假道[jiǎ dào]
        1.借路。 2.犹言借助。 3.宽容诱导。 经由;取道
    81. 性道[xìng dào]
        1.禀性。 2.人性与天道。
    82. 莫道[mò dào]
        别说,不用说。
    83. 改道[gǎi dào]
        ①改变行走的路线:此处翻修马路,车辆必须改道行驶。②(河流)改变经过的路线:黄河改道。
    84. 嗔道[chēn dào]
        难怪,怪不得。
    85. 做东道[zuò dōng dào]
        请客吃酒饭或一般地出钱请人吃东西。
    86. 马道[mǎ dào]
        旧时校场或城墙上跑马的路。
    87. 走道[zǒu dào]
        街旁或室内外供人行走的道路:大楼的~窄。留出一条~。
    88. 缘道[yuán dào]
        1.谓以攀缘之心行道。 2.沿途。
    89. 陵道[líng dào]
        陵墓的甬道。
    90. 阁道[gé dào]
        1.复道。 2.栈道。 3.星名。属奎宿。
    91. 鼻道[bí dào]
        犹鼻隧。
    92. 访道[fǎng dào]
        1.询问治理国家的办法。 2.寻访真人﹑道士。
    93. 说道[shuō dào]
        讲说引导。
    94. 默道[mò dào]
        犹默倒。
    95. 陆道[lù dào]
        陆上的道路。
    96. 畅道[chàng dào]
        1.真是;正是。 2.作为话搭头﹐无义。
    97. 师道[shī dào]
        1.犹师法。指老师的学问或技艺体系。 2.为师之道。 3.指师之地位﹑作用以及尊师之风尚。
    98. 演道[yǎn dào]
        阐发教义。
    99. 弹道[dàn dào]
        弹头被火药气体推出后,其重心运动的轨迹。分为内弹道和外弹道。是射击学理论的重要概念之一。
    100. 市道[shì dào]
        市场价格的状况;行市:市道转暖|市道低迷。
    101. 权道[quán dào]
        1.变通之道;临时措施。
    102. 怪不道[guài bù dào]
        同“怪不得”。
    103. 饯道[jiàn dào]
        谓于路旁设酒送别。
    104. 徙道[xǐ dào]
        谓迁居。
    105. 干道[gàn dào]
        行车的主要道路。
    106. 污道[wū dào]
        污邪之道。
    107. 逵道[kuí dào]
        犹大道。
    108. 诱道[yòu dào]
        见“诱导”。
    109. 亡道[wáng dào]
        谓荒淫失政。
    110. 六说白道[liù shuō bái dào]
        犹胡说八道。
    111. 巷道[hàng dào]
        采矿或探矿时在地面或地下挖掘的大致成水平方向的坑道,一般用于运输和排水,地下的也用于通风。 略与地面平行、用于采矿探矿的坑道
    112. 白道[bái dào]
        月球环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平面与天球相交的大圆。即月球环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在天球上的投影。白道与黄道的交角平均为5°9′。
    113. 殷道[yīn dào]
        谓殷代的政治与礼制。
    114. 弥道[mí dào]
        远道。
    115. 墓道[mù dào]
        墓前或墓室前的甬道。
    116. 谷道[gǔ dào]
        1.古代方士求取长生不老的方术。 2.后窍﹐即直肠到肛门的一部分。
    117. 水道[shuǐ dào]
        1.水路,航行的路线。 2.水流的通道。 3.游泳池中比赛时用绳子隔开的路线。 4.指自来水。
    118. 綫道[xiàn dào]
        1.棋盘上的线。 宋 张儗《棋经》:“局之线道谓之枰,线道之间谓之罫。”罫,棋盘上的方格。
    119. 龙道[lóng dào]
        1.龙行之道。 2.御道。
    120. 歧道[qí dào]
        歧路,岔路。
    121. 远道[yuǎn dào]
        犹远路。 遥远的道路远道而来
    122. 译道[yì dào]
        见“译导”。
    123. 味道[wèi dào]
        1.体味道的哲理;体察道理。 2.情味;意味。 3.滋味。 4.气味。
    124. 何道[hé dào]
        1.什么方法。 2.什么缘故。
    125. 野道[yě dào]
        1.周代王城外的道路。 2.犹邪道。
    126. 算道[suàn dào]
        计算得知。
    127. 失道[shī dào]
        1.失去准则;违背道义。 2.迷失道路。
    128. 不道[bù dào]
        1.无道;胡作非为。 2.刑律名。 3.不说。 4.犹不料。 5.犹不顾,不管。 6.犹言不思量。 7.犹言不奈,不堪。谓难以承受。 8.犹言不知,不觉。
    129. 东陵道[dōng líng dào]
        指长安城东门外大道。唐杜甫《怀灞上游》诗:“怅望东陵道,平矼灞上游。”仇兆鳌注引顾宸曰:“东陵道,即长安城东门,乃秦东陵侯种瓜处。”一说,因长安东门外有汉文帝霸陵而得名。
    130. 昆仑道[kūn lún dào]
        指汉时汶上明堂的通道。
    131. 一箭道[yī jiàn dào]
        一箭射程所及之地。
    132. 槽道[cáo dào]
        1.犹规矩。 2.牲口槽。
    133. 唱道[chàng dào]
        1.真正是,端的是。元曲双调《鸳鸯煞》的定格,第五句首二字规定须用“唱道”字。 2.佛教语。谓讲经说法,宣唱开导。
    134. 午道[wǔ dào]
        纵横交贯的要道。
    135. 叫道[jiào dào]
        高声地说。如:“啊,年轻人的烦恼呀!”她母亲叫道。
    136. 追道[zhuī dào]
        犹追述。
    137. 天知道[tiān zhī dào]
        表示难以理解或无法分辨。
    138. 含道[hán dào]
        怀藏正道;抱有主张。
    139. 百道[bǎi dào]
        1.犹百股。极言其多。 2.想尽一切办法。
    140. 贞道[zhēn dào]
        正道。
    141. 漕道[cáo dào]
        即漕路。
    142. 抱道[bào dào]
        持守正道。
    143. 黄土道[huáng tǔ dào]
        撒上黄沙的道路。古代为御道。
    144. 贾道[jiǎ dào]
        做买卖之道。
    145. 邪门外道[xié mén wài dào]
        指不正当的门路、手段或不正经的事情。
    146. 太平道[tài píng dào]
        汉末道教派别之一。东汉灵帝熹平间﹐巨鹿人张角创立后﹐与弟张宝﹑张梁同在河北一带传道。道徒手执九节杖画符诵咒﹐给人治病﹐十馀年间﹐在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发展信徒数十万。张角分信徒为三十六方(部)﹐“大方”万馀人﹐“小方”六七千人﹐设将帅统率。又收买一些宦官作内应﹐预定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甲子年)三月五日京内外同时起义。口号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因内奸唐周告密﹐起义被迫提早。起义者头缠黄巾﹐故称“黄巾军”。后遭政府军和地主武装镇压而失败﹐但太平道仍在民间秘密流传。参见“黄
    147. 便道[biàn dào]
        ①近便的小路;顺便的路:地里一条小道,是贪走便道的人踩出来的。②马路两边供人行走的道路;人行道:行人走便道。③正式道路正在修建或修整时临时使用的道路。
    148. 隧道[suì dào]
        1.墓道。 2.在山中或地下凿成的通路。
    149. 叛道[pàn dào]
        背叛正道。
    150. 兴道[xīng dào]
        振兴道德。
    151. 警道[jǐng dào]
        警跸清道。
    152. 夸道[kuā dào]
        犹称道。
    153. 肛道[gāng dào]
        直肠末端通肛门的部分。周围有肛门括约肌围绕。也叫肛管。
    154. 车行道[chē xíng dào]
        道路上专供车辆行驶的部分,其宽度以车道为计算单位。多车道的车行道一般两侧行驶慢车,中央行驶快车,以提高行车速度和减少行车事故。
    155. 伏道[fú dào]
        1.暗道,隐秘的通道。 2.指利用地形埋伏军队以袭击敌人的策略。
    156. 十善道[shí shàn dào]
        即十善。
    157. 赌东道[dǔ dōng dào]
        用做东道请客来打赌。也说赌东儿。
    158. 出家归道[chū jiā guī dào]
        离开家庭,皈依佛门。
    159. 帝道[dì dào]
        1.古指理想的帝王治国之道。 2.帝位。
    160. 无道[wú dào]
        1.指社会政治纷乱,黑暗。 2.不行正道;作坏事。多指暴君或权贵者的恶行。 3.泛指违反常理或不近情理。 4.指不行正道的坏人或暴君。 5.没有说;莫道。 6.没有办法。 暴虐,没有德政伐无道。——《史记.陈涉世家》
    161. 黑道[hēi dào]
        (黑道儿)①夜间没有亮光的道路:拿着电筒,省得走黑道。②指不正当的或非法的行径:黑道买卖。③指流氓盗匪等结成的黑社会组织:黑道人物。
    162. 贡道[gòng dào]
        进贡所经的道路。
    163. 上水道[shàng shuǐ dào]
        供给生活、消防或工业生产上用的清洁水的管道。
    164. 无足道[wú zú dào]
        不值得说;不值一提。
    165. 阳道[yáng dào]
        1.对外之事﹐政事。 2.为君之道。 3.朝祀之事﹔嘉庆之事。 4.指房宿南二星中间的运行路线。 5.指男性生殖器。 6.指精液。
    166. 卫道[wèi dào]
        1.指卫护儒家道统。宋明理学家称儒家学术思想授受的系统为道统。 2.指维护旧道德和旧伦理观念。 卫护某种正统的思想体系或学说(多含贬义);卫护儒家道统
    167. 蟠道[pán dào]
        盘曲的山路。
    168. 飞狐道[fēi hú dào]
        古道名。
    169. 拥道[yōng dào]
        堵塞道路。
    170. 沟道[gōu dào]
        1.低凹如沟状的纹路或通道。 2.指碑上刻出的阴文线槽。
    171. 只道[zhī dào]
        只说;只以为。
    172. 月道[yuè dào]
        1.月球环绕地球作椭圆运动的轨道。又称白道。 2.借指天空。
    173. 苦集灭道[kǔ jí miè dào]
        佛教语。亦名四谛。苦为生老病死,集为集聚骨肉财货,灭为灭惑业而离生死之苦,道为完全解脱实现涅盘境界的正道。
    174. 脸道[liǎn dào]
        颜面;脸蛋。
    175. 串道[chuàn dào]
        贯穿两街之间的小路。
    176. 直道[zhí dào]
        1.古道路名。 (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二百一十二年)命 蒙恬 开筑,北起 九原(今 内蒙古 包头市 西北),南至 云阳(今 陕西 淳化 西北),是联结 关中 平原与 河套 地区的主要通道。《史记·蒙恬列传论》:“吾适北边,自 直道 归,行观 蒙恬 所为 秦 筑 长城 亭障,堑山堙谷,通 直道,固轻百姓力矣。”《新民晚报》1984.6.8:“‘秦始皇 直道’原来是一条专供军队大规模进攻的宽阔大道……全长一千四百里。由于是‘直道’,因此遇山开山,遇沟填沟,工程十分浩大。”
    177. 遵道[zūn dào]
        遵循正道。亦以比喻遵循法度。
    178. 光道[guāng dào]
        1.即黄道。 2.谓光大圣道。
    179. 汲道[jí dào]
        取水的通道。
    180. 更则道[gēng zé dào]
        见“更做”。
    181. 矢道[shǐ dào]
        箭飞行的路线。
    182. 科道[kē dào]
        1.指科道官。 2.指科道两衙门。
    183. 法道[fǎ dào]
        1.指佛法之道。 2.办法和门道。
    184. 挽道[wǎn dào]
        运输的通道。
    185. 盲道[máng dào]
        在人行道上或其他场所为方便盲人行走而铺设的道路,用特制的砖块铺成,砖块上有凸出的条纹、圆点等。
    186. 让道[ràng dào]
        1.谦让之道。 2.让路。 让开道路,以免阻挡别人司机给来自左方的车辆让道
    187. 返道[fǎn dào]
        1.返归,返回。 2.违反自然。
    188. 飞道[fēi dào]
        通向高处的阶道。
    189. 叙道[xù dào]
        ∶叙述、谈论。如:你太啰嗦,我不想听你叙道了。
    190. 象道[xiàng dào]
        表达对道的认识。
    191. 妙道[miào dào]
        至道;精妙的道理。
    192. 昵道[nì dào]
        近路;捷径。
    193. 边道[biān dào]
        1.边地官员。 2.道路的两侧部分。
    194. 妇道[fù dào]
        旧时指妇女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克尽妇道ㄧ谨守妇道。
    195. 淫道[yín dào]
        犹邪道。
    196. 龙尾道[lóng wěi dào]
        1.唐代含元殿前的甬道。自上望下,宛如龙尾下垂,故名。 2.借指朝廷。 3.旧时城外至城上盘旋而上的隥道。
    197. 涉道[shè dào]
        登程。
    198. 圣道[shèng dào]
        1.圣人之道。 也特指 孔子 之道。《庄子·天道》:“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圣道运而无所积,故海内服。”汉 扬雄《法言·问明》:“甚矣,圣道无益於庸也。”《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始自 秦 世,不师圣道,私以御职,姦以待下。”唐 韩愈《请复国子监生徒状》:“今圣道大明,儒风復振,恐须革正,以赞鸿猷。”明 王守仁《传习录》卷上:“见圣道之全者惟 颜子。”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我出世的时候是 清 朝末年,孔夫子 已经有了‘大成至圣文宣王’这一个阔得可怕
    199. 助道[zhù dào]
        谓道士卖药自给。
    200. 化道[huà dào]
        1.谓受道的教化,彻悟于道。 2.教化之道。
    201. 一道[yī dào]
        1.一条道路。 2.同一道理。 3.一种途径或方法。 4.一种德行。 5.同路;一起。 6.犹一并。 7.围棋下子的一个交叉点。 8.明代军队的一个编制单位。 9.表数量。用于水流﹑光线等,犹言一条。 10.表数量。用于景物,犹言一片。 11.表数量。用于符箓﹑文书﹑题目等,犹言一篇。 12.表数量。用于称进一次茶汤或菜肴。 一起
    202. 理道[lǐ dào]
        1.道理;理法。 2.理政之道。 3.指文章的义理。
    203. 函道[hán dào]
        1.楼梯。 2.涵洞,隧道。
    204. 三恶道[sān è dào]
        佛教谓六道轮回中作恶业者受生的三个去处。即:造上品十恶业者堕入的地狱道;造中品十恶业者堕入的饿鬼道;造下品十恶业者堕入的畜生道。
    205. 入道[rù dào]
        1.合于圣贤之道。 2.谓皈依宗教,出家为僧尼或道士。
    206. 为道[wéi dào]
        1.犹言修道。 2.指矫性而为高远难行之事。
    207. 真道[zhēn dào]
        犹真理。旧时常指道教或其他宗教的教义。
    208. 德道[dé dào]
        得道,获道。德,通“得”。
    209. 赤道[chì dào]
        环绕地球表面,与地球南北两极距离相等的圆周线。通过地心垂直于地球自转轴的平面称为“地球赤道面”。地球赤道面将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是划分纬度的基准,赤道的纬度是零。
    210. 玉道[yù dào]
        指护城河。
    211. 鱼道[yú dào]
        在水利枢纽中使鱼类不受拦河坝的阻碍而能上行产卵的设施。有多种形式,如斜坡式的鱼槽,梯级式的鱼梯,升降式的升鱼机等。
    212. 修道[xiū dào]
        1.犹行道,谓实践某种原则或思想。 2.特指道家修炼以求成仙。 3.指学习﹑实行宗教教义。 4.遵循某种原则﹑规律。
    213. 饷道[xiǎng dào]
        1.亦作“饟道”。 2.运军粮的道路。
    214. 问道[wèn dào]
        1.请教道理、道术。
    215. 白说绿道[bái shuō lǜ dào]
        漫无边际地随意乱说。
    216. 衡道[héng dào]
        1.指战国时张仪等人倡导的连横事秦的政治主张。 2.谓违背道义。
    217. 分巡道[fēn xún dào]
        古代官名。唐代遣使分道出巡,称为分巡某某道。明代于按察司之下设立按察分司,其长官负责监督﹑巡察其所属州﹑府﹑县的政治和司法等方面的情况,谓之“分巡道”,皆戴按察副使或佥事等衔。清初仍之,乾隆时裁衔存官,代表巡抚分巡其地。
    218. 三善道[sān shàn dào]
        佛教语。谓六道轮回中与善业相应的三个趋生之所。即上品善业趋生的天道,中品善业趋生的人道,下品善业趋生的修罗道。
    219. 除道[chú dào]
        1.开辟﹑修治道路。 2.犹清道。
    220. 世道[shì dào]
        1.人世间的道路。指纷纭万变的社会状态。 2.世间;社会。 3.社会道德风尚。 指社会状况、风气唉!别提那吃人的旧世道了老人家,如今世道变了。变得不用吃糠了。——赵树理《传家宝》
    221. 盗道[dào dào]
        《庄子.胠箧》:“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后以“盗道”指盗贼的手段﹑方法和道德。
    222. 便做道[biàn zuò dào]
        即使是;纵然是。
    223. 界道[jiè dào]
        1.划为一道疆界。 2.指行格。
    224. 转道[zhuǎn dào]
        1.运粮的道路。 2.绕道经过。 中途转换道路;改道转道而来
    225. 向道[xiàng dào]
        1.指引道路。 2.指引路或引路的人。
    226. 行人道[xíng rén dào]
        即人行道。大道两旁的人行便道。
    227. 人行横道[rén xíng héng dào]
        1.马路上用线条标志出来专供行人横穿过路的通道。又称“横道线”。 2.经特别铺砌或标记的小路,供行人横过街道或道路用。
    228. 坡道[pō dào]
        一种均匀倾斜的走道或车道。 一种均匀倾斜的走道或车道
    229. 踵道[zhǒng dào]
        接踵于道。形容人流连续不断。
    230. 徼道[jiǎo dào]
        巡逻警戒的道路。
    231. 剩道[shèng dào]
        真是﹐真所谓。
    232. 谩道[màn dào]
        休说﹔别说。
    233. 候道[hòu dào]
        古代边郡为侦察敌情﹑传递军事情报或应付紧急情况而修筑的道路。
    234. 不便道[bù biàn dào]
        难道说。
    235. 眼张失道[yǎn zhāng shī dào]
        见“眼张失落”。
    236. 布道[bù dào]
        指基督教宣讲教义。 指基督教传教
    237. 呼吸道[hū xī dào]
        人或高等动物呼吸空气的通路,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 人或动物由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组成的呼吸空气的通路
    238. 内道[nèi dào]
        1.我国古代天文学谓月亮在黄道之北运行的轨道。 2.元代以直属御史台的山东东西道﹑河东山西道﹑燕南河北道﹑江北河南道﹑山南江北道﹑淮西江北道﹑江北淮东道﹑山北辽东道为内道。参阅《元史.百官志二》。
    239. 沙道[shā dào]
        唐代专为宰相通行车马所铺筑的沙面道路。
    240. 星道[xīng dào]
        银河。
    241. 再不道[zài bù dào]
        犹言再也想不到。
    242. 地下铁道[dì xià tiě dào]
        简称“地铁”。详见“地铁”。
    243. 驯道[xùn dào]
        见“驯导”。
    244. 数道[shǔ dào]
        责备。
    245. 坑道[kēng dào]
        ①开矿时在地下挖成的通道。②互相通连的地下工事,用来进行战斗、隐蔽人员或储藏物资。
    246. 异道[yì dào]
        1.不同的方法。 2.指别的方法。 3.指志趣或本性不同。 4.思想理论不同。 5.不同的道路;方向相反的道路。 6.指信不同教义的人。即异教徒。
    247. 丧道[sàng dào]
        谓丧礼之义。
    248. 便好道[biàn hǎo dào]
        有道是;常言说得好。
    249. 肯道[kěn dào]
        愿意。道﹐助词。
    250. 铁道[tiě dào]
        铁路。 一种永久性道路,上面有按间距铺设并固定在枕木上的钢轨,枕木置于水平或有坡的铺有道碴的路基上,为货车、客车及其他机车车辆提供轨道
    251. 恕道[shù dào]
        宽仁之道。
    252. 谈道[tán dào]
        谈说义理。
    253. 文道[wén dào]
        文治之道。
    254. 径道[jìng dào]
        小路。 便道,小路。从径道亡。——《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55. 亩道[mǔ dào]
        古代以国都为中心的大道。
    256. 出家入道[chū jiā rù dào]
        离弃家庭,皈依佛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报恩品》:“发菩提心,舍离父母,出家入道。”后亦分称入寺为僧曰“出家”,在家剃头穿僧衣奉教为“入道”。
    257. 教道[jiào dào]
        同“教导”。
    258. 大行其道[dà xíng qí dào]
        新潮事物流行成为一种风尚。
    259. 埏道[shān dào]
        墓道。
    260. 跸道[bì dào]
        1.谓禁行人,以清车驾所过之路。 2.指帝王车驾行经之路。
    261. 诚道[chéng dào]
        诚信之道。
    262. 有道[yǒu dào]
        1.有才艺或有道德。 2.指有才艺或有道德的人。 3.谓政治清明。 4.指政治清明之世。 5.有办法。 6.汉代选举科目之一。
    263. 难道[nán dào]
        副词。加强反问的语气:天难道会坍下来吗?|你能学好外语,难道我就不能?
    264. 羡道[xiàn dào]
        墓道。通入墓穴的路,上不盖土。
    265. 箐道[qìng dào]
        竹木丛中的山路。
    266. 旱道[hàn dào]
        〈方〉(旱道儿)旱路。
    267. 正道[zhèng dào]
        1.正确的道理﹑准则。 2.要道;主干道。 3.正路;正确的途径。 4.犹正派。 5.正常。 6.佛教称三乘所行之道。
    268. 夹道[jiā dào]
        ①(夹道儿)左右都有墙壁等的狭窄道路。②(许多人或物)排列在道路的两边:夹道欢迎ㄧ松柏夹道。
    269. 慕道[mù dào]
        向往修道。
    270. 诲道[huì dào]
        见“诲导”。
    271. 闲道[xián dào]
        1.亦作“间道”。 2.偏僻的小路。亦谓取道于偏僻的小路。
    272. 私入道[sī rù dào]
        唐时犯禁条律之一。指俗人未经官许而入释道﹐成为道士﹑女冠﹑僧尼等。
    273. 高道[gāo dào]
        1.崇高的德行。 2.道行高深的道士。
    274. 宣道[xuān dào]
        宣泄抒发。
    275. 烟道[yān dào]
        烟囱内将火焰和烟送到外部空间去的孔道。 烟囱内将火焰和烟送到外部空间去的孔道
    276. 友道[yǒu dào]
        朋友交往的准则。 朋友交往的准则与道义
    277. 孔道[kǒng dào]
        通往某处必经的关口:交通孔道。
    278. 守道[shǒu dào]
        1.坚守某种道德规范。 2.防守之道。
    279. 蹊道[qī dào]
        道路。
    280. 秘道[mì dào]
        犹秘术。
    281. 渠道[qú dào]
        1.在河﹑湖或水库等周围开挖的水道,用来排灌。 2.喻门路﹑途径。
    282. 稽道[jī dào]
        犹稽首。
    283. 政道[zhèng dào]
        施政的方略。
    284. 畜生道[chù shēng dào]
        1.佛教语。“六道”之一。佛教轮回之说,谓人作恶,死后当变为禽兽﹑畜生等。 2.指非人类社会。形容卑鄙﹑野蛮。
    285. 客道[kè dào]
        为宾客之道。
    286. 乐道[lè dào]
        1.乐于称道;喜欢谈论。 2.喜好圣贤之道。 3.喜欢修道。 喜欢谈论 他总津津乐道地谈论这件事
    287. 青道[qīng dào]
        1.日月运行到东方天空的那一段轨迹叫青道。 2.引申指春天东方的晴空。
    288. 歪道[wāi dào]
        方言。不正当的道路。
    289. 鸟道[niǎo dào]
        比喻险峻的山路,只有飞鸟可以通行。唐李白《蜀道难》:“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
    290. 人道[rén dào]
        ①尊重人、爱护人的社会准则:惨无人道|这样做太不人道|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
        ②为人之道,即做人的道理、规范:人道以信义为重|教以人道。
    291. 游道[yóu dào]
        游车与道车。皆古天子御车。
    292. 二道[èr dào]
        佛教指无碍道与解脱道。即断惑﹑证真两种智慧。
    293. 粮道[liáng dào]
        1.运粮的道路。 2.官名。明清两代都设督粮道,督运各省漕粮,简称“粮道”。
    294. 平交道[píng jiāo dào]
        即道口。铁路与道路平面相交的地方。
    295. 传道[chuán dào]
        1.转述;传说。 2.指传说之事。 3.儒家谓传授圣贤之道。 4.指宗教家宣传教旨。
    296. 仕道[shì dào]
        《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哉蘧迫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后因以“仕道”谓身逢治世则出仕,不苟求功名富贵。
    297. 州道[zhōu dào]
        绕城之道。
    298. 徇道[xùn dào]
        不惜身以维护正道。徇,通“殉”。
    299. 不足道[bù zú dào]
        晋陶潜《桃花源记》:“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意谓不必向外人称述。后以“不足道”谓不值得称道,不值一谈。
    300. 延道[yán dào]
        墓道。延,通“埏”。
    301. 上轨道[shàng guǐ dào]
        比喻事情开始正常而有秩序地进行。
    302. 家道[jiā dào]
        家境:家道小康 ㄧ家道殷实 ㄧ家道中落。
    303. 鬼魔三道[guǐ mó sān dào]
        鬼鬼祟祟。 ∶形容狡猾、很不正派的样子二十七岁的三姨奶,见孔武珠那鬼魔三道的样子,风风骚骚瞟他一眼,做个鬼脸
    304. 韶道[sháo dào]
        唠叨。
    305. 体道[tǐ dào]
        躬行正道。
    306. 父道[fù dào]
        1.父亲的行辈。 2.为父之道。 3.事父之道。
    307. 阶道[jiē dào]
        作为通道的台阶。
    308. 猫道[māo dào]
        指壁上供猫进出的洞。
    309. 牖道[yǒu dào]
        诱导。牖﹐通“诱”。
    310. 伪道[wěi dào]
        邪伪不正之道。
    311. 起道[qǐ dào]
        1.兴旺﹑胜利之道。 2.为保证铁道行车的平稳和安全,用专门机具将轨枕﹑钢轨抬高,进行捣固的一种线路作业。
    312. 近道[jìn dào]
        距离短的道路(多就比较而言):走近道。
    313. 扳道[bān dào]
        扳动道岔使列车由一组轨道转到另一组轨道上:扳道工。
    314. 耳道[ěr dào]
        耳内器官结构的名称。鼓膜以外的耳道,全称“外耳道”。
    315. 阳关道[yáng guān dào]
        也作“阳关大道”。阳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南,古代通西域的必经关口。后用以比喻宽阔的道路,也比喻光明的前途: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
    316. 业道[yè dào]
        佛教语。指监视人们善恶作业的天神地祇。又称业道神。
    317. 襃斜道[bāo xié dào]
        古道路名。因取道褒水﹑斜水二河谷得名。二水同出秦岭太白山:褒水南注汉水,谷口在今陕西省勉县褒城镇北,斜水北注渭水,谷口在今陕西省眉县西南。通道山势险峻,历代凿山架木,于绝壁修成栈道,旧时为川陕交通要道。
    318. 侯道[hòu dào]
        箭靶与射者间的距离。
    319. 门床马道[mén chuáng mǎ dào]
        宋时酒楼下供顾客小酌的零散座席。
    320. 报道[bào dào]
        ①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或其他形式把新闻告诉群众:报道消息。②用书面或广播、电视形式发表的新闻稿:他写了一篇关于小麦丰收的报道。
    321. 伯道[bó dào]
        晋邓攸的字。
    322. 小道[xiǎo dào]
        1.礼乐政教以外的学说;技艺。 2.邪路;非正途;非正式的途径。 3.道士或道姑的谦称。 4.小路。
    323. 蛊道[gǔ dào]
        蛊术。
    324. 庞道[páng dào]
        庞儿,脸庞。
    325. 长安道[cháng ān dào]
        汉乐府《横吹曲》名。内容多写长安道上的景象和客子的感受﹐故名。南朝陈后主﹑徐陵和唐代韦应物﹑白居易等均写有此曲。句式长短错落不一。参阅唐吴兢《乐府古题要解》。
    326. 背道[bèi dào]
        1.背弃道义。 2.偏僻的街道。 3.朝着相反的方向。
    327. 贼道[zéi dào]
        1.损害仁义之道。 2.妖道。骂巫觋道士的话。
    328. 讯道[xùn dào]
        访道﹐求道。
    329. 罔道[wǎng dào]
        虚妄的说教。
    330. 就道[jiù dào]
        〈书〉上路;动身:束装就道ㄧ来信催促立即就道。
    331. 闪道[shǎn dào]
        闪躲以让路。
    332. 备道[bèi dào]
        1.完美的治世方法。 2.谓备诸道于一身。 3.详尽述说。
    333. 不知道[bù zhī dào]
        词目。英文:I don’t know。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道[dào]字在中间的词语

    • 一道烟[yī dào yān]
        形容跑得极快。
    • 太上道君[tài shàng dào jūn]
        即“灵宝天尊”。
    • 岔道口[chà dào kǒu]
        岔路口。
    • 黄道日[huáng dào rì]
        见“黄道吉日”。
    • 巡道工[xún dào gōng]
        1.巡视及检查一段铁道线路的工人。2.检查和维修伐木区道路的人。
    • 半道儿[bàn dàor]
        半路:半道儿折回。
    • 黄道带[huáng dào dài]
        黄道两旁各宽八度的范围。日、月、行星都在带内运行。
    • 干道紫[gān dào zǐ]
        牡丹花品种之一。
    • 神道碣[shén dào jié]
        谓立在墓前刻有死者事迹的碑石。
    • 走道儿[zǒu dàor]
        走路:小孩儿刚会~。她~一扭一扭的。
    • 麻衣道人[má yī dào rén]
        见“麻衣道者”。
    • 做道场[zuò dào chǎng]
        请僧道作法事。
    • 五道神[wǔ dào shén]
        即五道将军。
    • 险道神[xiǎn dào shén]
        见“险道神将”。
    • 鱼鼓道情[yú gǔ dào qíng]
        即道情。以唱为主的一种曲艺,原为道士演唱道教故事的曲子,后来用一般民间故事做题材。因演唱时常用鱼鼓简子伴奏而得名。
    • 山道年[shān dào nián]
        从菊科植物蛔蒿的花中提取的化学物质。可作驱肠虫剂。对驱蛔虫有特效。现多制为驱蛔糖浆﹑驱蛔片等成药。 草木植物,有特殊的香气,花可制药物,用来驱除蛔虫
    • 管道运输[guǎn dào yùn shū]
        利用地下管道进行运输的一种现代运输方式。主要运送油品(原油和成品油)、天然气、煤浆以及其他矿浆,也有运送矿石和垃圾等固体物质。
    • 青莲道士[qīng lián dào shì]
        指佛教僧侣。佛教初传入﹐呼僧为道士。
    • 不道人[bù dào rén]
        无道之人。
    • 没道路[méi dào lù]
        犹言没运气,不走运。
    • 方道彰[fāng dào zhāng]
        传说中风神名。
    • 白合道者[bái hé dào zhě]
        麻衣道者的别称。宋僧﹐善相术。
    • 显道神[xiǎn dào shén]
        旧时人死出殡的仪仗中,放在最前的开路神。神像高大凶恶﹐左手执玉印,右手持方天画戟,叫做显道神。又作险道神。
    • 得道肥[dé dào féi]
        谓坚守道义而心安理得。语本《韩非子.喻老》:“子夏见曾子,曾子曰:‘何肥也?’对曰:‘战胜故肥也。’曾子曰:‘何谓也?’子夏曰:‘吾入见先王之义,则荣之;出见富贵之乐,又荣之。两者战于胸中,未知胜负,故臞。今先王之义胜,故肥。’”
    • 伯道之忧[bó dào zhī yōu]
        谓无子。
    • 诉长道短[sù cháng dào duǎn]
        谓原原本本地向人诉说。
    • 老道长[lǎo dào zhǎng]
        明清时大僚对各道御史的尊称。
    • 履道里[lǚ dào lǐ]
        洛阳里巷名。唐白居易所居处。
    • 蜀道难[shǔ dào nán]
        1.乐府《瑟调曲》名。南朝梁简文帝﹑刘孝威等均有此作﹐唐李白所作尤有名。 2.谓入蜀道路的艰难。
    • 白石道人[bái shí dào rén]
        即“姜夔”。
    • 东道国[dōng dào guó]
        负责组织、安排国际会议、比赛等在本国举行的国家。
    • 麻衣道者[má yī dào zhě]
        宋时善相术者。
    • 大道理[dà dào lǐ]
        1.重大的原则和理论。如:这些大道理人人都懂,真正做到可不容易啊。2.脱离实际的空洞理论。如:有的采访对象习惯于讲大道理,而忽略具体事实的介绍。
    • 公共道德[gōng gòng dào dé]
        社会道德。关于整个国家或社会组织而非个人的一种道德;论述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的道德关系及职责的伦理学分支。 社会道德。关于整个国家或社会组织而非个人的一种道德;论述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的道德关系及职责的伦理学分支
    • 论道官[lùn dào guān]
        指备顾问之官。
    • 短道儿[duǎn dào ér]
        坏主意。
    • 科道官[kē dào guān]
        明清六科给事中与都察院各道监察御史统称“科道官”。
    • 左道术[zuǒ dào shù]
        邪法,妖术。
    • 阳道州[yáng dào zhōu]
        指唐阳城。城于德宗时曾任道州刺史﹐故名。
    • 街道司[jiē dào sī]
        宋元时掌管京城道路﹑沟渠的衙门。
    • 跑道灯[pǎo dào dēng]
        一种机场地面灯光设备。指沿机场跑道两侧和两端安装的灯光设备。跑道两侧为白色光;跑道两端的进口则是绿色的进入灯。用以指示跑道的位置和范围。
    • 管道系统[guǎn dào xì tǒng]
        连接动物(如珊瑚和海绵)各个体腔的通道系统。 连接动物(如珊瑚和海绵)各个体腔的通道系统
    • 赤道人种[chì dào rén zhǒng]
        也称“尼格罗人种”、“黑色人种”。居住在亚洲及沿海岛屿的种族群。共同特征是:皮肤及眼珠棕色或棕黑色,头发黑色、从微卷到密结成小圆球,低鼻梁,身材高矮不等,体毛较少。
    • 无道歹[wú dào dǎi]
        不道德,无廉耻。
    • 白阁道者[bái gé dào zhě]
        麻衣道者 的别称。
    • 修道院[xiū dào yuàn]
        1.天主教﹑东正教等教徒出家修道的机构。一译“隐修院”。 2.天主教培训神父的机构。一译“神学院”。
    • 妇道人[fù dào rén]
        女人。
    • 山阴道上[shān yīn dào shàng]
        指今绍兴西南郊沿途一带。这里以景物美而多着称。山阴,旧县名,在今绍兴市。
    • 隆道公[lóng dào gōng]
        唐武后时给予孔子的封号。
    • 体育道德[tǐ yù dào dé]
        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在体育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中国体育运动以增加人民体质,力争在世界体坛赢得荣誉为宗旨。它的基本道德规范是:热爱体育事业,勇攀世界高峰;刻苦训练,钻研技术;不伤对手,公平竞争,尊重裁判;对教练工作认真负责,做好日常训练、临场指挥和赛后总结;裁判执法公正等。
    • 市道交[shì dào jiāo]
        指势利之交。
    • 吾道东[wú dào dōng]
        谓己之学术向东流播。《后汉书.郑玄传》:“﹝玄﹞乃西入关,因涿郡卢植,事扶风马融……因从质诸疑义,问毕辞归。融喟然谓门人曰:‘郑生今去,吾道东矣。’”后因用为感叹己之学术东流或同道东去的语典。
    • 两道头[liǎng dào tóu]
        旧时指低级警官。因其制服袖口有两道色杠,故称。
    • 盐道票[yán dào piào]
        即盐票。
    • 过道风[guò dào fēng]
        从过道﹑夹弄里通过的风。
    • 轧道机[yà dào jī]
        1.方言。压路机。 2.铁路上巡查或检修用的车子。大多用电瓶或柴油机作动力。 〈方〉∶压路机
    • 佛道艾[fú dào ài]
        即伏道艾。宋时以为艾中之佳品,因其产于汤阴伏道,故称。古代端午节用以辟邪。
    • 街道厅[jiē dào tīng]
        明清时掌管京城道路﹑沟渠的衙门。亦指该厅的长官。
    • 着道儿[zhe dào er]
        犹中计;上当。
    • 拦道木[lán dào mù]
        拦挡行人、车辆等的横杆或横木,多设在与铁路交叉的公路口。
    • 下道齐桓[xià dào qí huán]
        近古述及齐桓公。齐桓公,春秋五霸之首。如: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近古述及齐桓公。齐桓公,春秋五霸之首 上称帝喾,下道 齐桓,中述 汤、 武,以刺世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 会道门[huì dào mén]
        (会道门儿)会门和道门的合称。
    • 轨道衡[guǐ dào héng]
        铁路上使用的铺有轨道的地秤。
    • 假道学[jiǎ dào xué]
        表面上正经,实际上很坏的人;伪君子。
    • 菊道人[jú dào rén]
        兔的别名。
    • 履道坊[lǚ dào fāng]
        即履道里。
    • 不道得[bù dào de]
        见“不道的”。
    • 行道树[xíng dào shù]
        街道、林阴道两旁种植的乔木、灌木、灌木丛等木本植物。
    • 逛道儿[guàng dào er]
        方言。嫖妓。
    • 家庭道德[jiā tíng dào dé]
        调整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社会主义社会家庭道德的特点是:以社会主义道德为指导,夫妻之间以诚相见,互敬互爱,尊敬长辈,赡养父母,抚养教育子女,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等等。
    • 地道战[dì dào zhàn]
        依托地道坚持对敌斗争的一种战法。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华北平原抗日根据地军民,在敌人残酷“扫荡”的情况下,挖掘地道同敌人进行斗争,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这种斗争形式,对坚持平原游击战争起了重大作用。 依托地道坚持斗争、打击敌人的作战方法。是中国人民抗日游击战争中革命军民的一种创造。典型的地道,家家相连,有生活、防毒、防水和战斗设施,能藏能打、能机动、能生活,便于长期坚持对敌斗争,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
    • 有道是[yǒu dào shì]
        犹常言道;俗话说。
    • 妇道家[fù dào jiā]
        女人。
    • 职业道德[zhí yè dào dé]
        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如医务道德、商业道德、体育道德、律师道德、军人道德等。它通过公约、守则、条例、誓言等形式制定,要求从业人员忠于职守,提高技术业务水平,讲究工作效率,服从秩序和领导,团结协作,以推动事业的发展。研究职业道德的学科称职业伦理学。
    • 松雪道人[sōng xuě dào rén]
        元代书画家赵孟俯之号。
    • 山谷道人[shān gǔ dào rén]
        宋黄庭坚的别号。
    • 香火道人[xiāng huǒ dào rén]
        寺庙中照料香火﹑打杂的人。
    • 青牛道士[qīng niú dào shì]
        汉方士封君达的别号。
    • 卫道士[wèi dào shì]
        指卫护封建道统的人。 为信念、事业或制度辩护而演说或写作的人,尤指为基督教作系统辩护的人
    • 胆道系统[dǎn dào xì tǒng]
        由胆管和胆囊组成的系统。胆囊贮存肝脏分泌的胆汁。进食时,胆囊中的胆汁排入肠内,帮助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 铁道兵[tiě dào bīng]
        担负铁路保障任务的工程技术兵种。有的国家将铁道兵作为陆军兵种。通常编有线路、隧道、桥梁、建筑、机械、舟桥等专业部(分)队。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于1954年在铁道兵团和志愿军铁道工程部队的基础上组成,1983年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 水陆道场[shuǐ lù dào chǎng]
        佛教法会的一种。僧尼设坛诵经,礼佛拜忏,遍施饮食,以超度水陆一切亡灵,普济六道四生,故称。
    • 大道曲[dà dào qǔ]
        乐府杂曲歌辞。
    • 轨道平面[guǐ dào píng miàn]
        飞行器运行轨道所在的平面。在实际天体的引力场作用下,由于天体质量分布不均匀、形状不规则和其他天体的引力摄动,轨道不是平面曲线,且作缓慢旋转,即交点进动。
    • 清道使[qīng dào shǐ]
        古代帝王出巡时的侍从官。

    道[dào]字的成语

    • 市道之交[shì dào zhī jiāo]
        指买卖双方之间的关系。比喻人与人之间以利害关系为转移的交情。
    • 传道受业[chuán dào shòu yè]
        受:通“授”。传授道理,教授学业。
    • 乐道遗荣[lè dào yí róng]
        乐守圣贤之道而抛弃荣华富贵。
    • 嫌好道歹[xián hǎo dào dǎi]
        形容嫌恶,挑剔。
    • 分道扬镳[fēn dào yáng biāo]
        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 其道无由[qí dào wú yóu]
        找不到门径;无法办到。同“其道亡繇”。
    • 就正有道[jiù zhèng yǒu dào]
        向有学问和有道德的人请求指正。
    • 筑室道谋[zhù shì dào móu]
        筑:建造;室:房屋;道谋:与过路的人商量。比喻做事自己没有主见,缺乏计划,一会儿听这个,一会儿听那个,终于一事无成。 建筑房屋向路人讨教。比喻七嘴八舌,无助于拿定主意,或盲目听从别人,结果难以成功
    • 道旁苦李[dào páng kǔ lǐ]
        比喻不被重视的人。
    • 天道酬勤[tiān dào chóu qín]
        天道:天理;酬:报;勤:勤奋。上天会酬报勤奋的人。指下了苦功夫必然会有成就。
    • 老罴当道[lǎo pí dāng dào]
        比喻猛将镇守要塞。
    • 背道而驰[bèi dào ér chí]
        背:背向;道:道路;驰:奔跑。朝相反的方向跑去。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 朝着相反方向的道路奔跑。比喻彼此方向目标完全相反像背道而驰,其实倒是心心相印。——鲁迅《坟》
    • 左道旁门[zuǒ dào páng mén]
        原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别。借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别。现泛指不正派的东西。
    • 火居道士[huǒ jū dào shi]
        指有家庭妻儿的道士。 成家结婚的道士
    • 旁门歪道[páng mén wāi dào]
        指不正经的东西。 指不正经的东西;亦指不正经
    • 途途是道[tú tú shì dào]
        指头头是道。说话或做事很有条理。
    • 循道不违[xún dào bù wéi]
        遵循道德规范而不违背它。
    • 进道若退[jìn dào ruò tuì]
        指前进之道反若后退。
    • 人心世道[rén xīn shì dào]
        社会的风气,人们的思想。
    • 横行霸道[héng xíng bà dào]
        横行:行动蛮横仗势做坏事;霸道:蛮不讲理。依仗权势为非作歹。
    • 说千道万[shuō qiān dào wàn]
        道:说。指各种各样的说法。后用来形容话说的很多。亦作“说一千道一万”。
    • 二道贩子[èr dào fàn zi]
        指非法地买进卖出商品以获利的商贩。 利用政府限价和市场价格之差,非法地买进卖出商品以获利的商贩
    • 道头会尾[dào tóu huì wěi]
        说个开头就知道结果。形容思维敏捷、悟性好。同“道头知尾”。
    • 妙言要道[miào yán yào dào]
        妙:神妙,深微;要:重要,中肯。中肯的名言,深微的道理。
    • 头头是道[tóu tóu shì dào]
        本为佛家语,指道无所不在。后多形容说话做事很有条理。 形容说的话句句有道理,办的事件件很顺畅
    • 吾道东矣[wú dào dōng yǐ]
        道:主张。自己的学术主张得人继承和推广。
    • 蚕丛鸟道[cán cóng niǎo dào]
        指险绝的山路。
    • 卧狼当道[wò láng dāng dào]
        当路躺着恶狼。形容前途凶险。
    • 东道之谊[dōng dào zhī yì]
        东道:主人。谊:情谊。指主人的情谊。
    • 天道人事[tiān dào rén shì]
        天道:天理。人事:人力所能做到的事。天道人事不可违背。意谓大势所趋。
    • 胡说八道[hú shuō bā dào]
        没有根据或没有道理地瞎说。
    • 一口道破[yī kǒu dào pò]
        道:说;破:揭穿。一句话就说穿了。
    • 问道于盲[wèn dào yú máng]
        也说求道于盲。向瞎子问路。比喻向根本不懂的人请教。唐韩愈《答陈生书》:“足下求速化之术,不于其人,乃以访愈,是所谓借听于聋,求道于盲。”
    • 怨声载道[yuàn shēng zài dào]
        载:充满。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人民群众普遍强烈不满。 形容普遍地表示不满或怨恨民间怨声载道,天变迭兴。——《京本通俗小说》
    • 再作道理[zài zuò dào lǐ]
        指另行打算或另想办法。同“再做道理”。
    • 天道宁论[tiān dào níng lùn]
        指天道福善惩恶之说难以凭信。
    • 遵道秉义[zūn dào bǐng yì]
        犹言遵守道义。
    • 说三道四[shuō sān dào sì]
        形容不负责任地胡乱议论。
    • 吾道将东[wú dào jiāng dōng]
        道:学术主张。指自己的学术或主张得到继承和推广。
    • 未足为道[wèi zú wéi dào]
        不值得一提。
    • 师道尊严[shī dào zūn yán]
        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 明道指钗[míng dào zhǐ chāi]
        泛指婴儿聪明。
    • 微不足道[wēi bù zú dào]
        微:细,小;足:值得;道:谈起。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 事物细小而轻微,不足挂齿
    • 狮虎当道[shī hǔ dāng dào]
        危险的阻障,指作为不采取行动的借口而捏造的或夸大了的危险。危险的阻障;尤指作为不采取行动的借口而捏造的或夸大了的危险狮虎当道,艰险重重
    • 道路相望[dào lù xiāng wàng]
        望:看见。在道上可以互相看见。形容人络绎不绝。
    • 不足为道[bù zú wéi dào]
        足:值得;道:说。不值得一说。
    • 口碑载道[kǒu bēi zài dào]
        口碑:比喻群众口头称颂象文字刻在碑上一样;载:充满;道:道路。形容群众到处都在称赞。
    • 邪魔外道[xié mó wài dào]
        佛教用语。指妨害正道的邪说和行为。比喻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或教义。也比喻妖精鬼怪或品行不端的人。
    • 清跸传道[qīng bì chuán dào]
        清跸:帝王出行时开路清道,禁止通行。指帝王或大官出巡时护卫传呼清道,禁止行人通过。
    • 瞎说白道[xiā shuō bái dào]
        失去理智说胡话或毫无根据地瞎说一气。
    • 称名道姓[chēng míng dào xìng]
        称:称道。称呼姓名。
    • 道学先生[dào xué xiān shēng]
        指思想、作风特别迂腐的读书人。
    • 清道夫[qīng dào fū]
        旧时称城市的清洁工。现指扫除障碍的人。 旧时称城市的清洁工
    • 太丘道广[tài qiū dào guǎng]
        太丘:东汉陈寔,曾为太丘长,世称陈太丘。指交游甚广。
    • 奸臣当道[jiān chén dāng dào]
        奸佞的小人控制朝政。指坏人当权。
    • 志同道合[zhì tóng dào hé]
        道:途径。志趣相同,意见一致。
    • 狐媚魇道[hú mèi yǎn dào]
        指行为妖邪。
    • 失道寡助[shī dào guǎ zhù]
        道:道义;寡:少。做事违反正义的人,一定得不到别人的支持和帮助。 违背道义,不得人心,必然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 倍道而行[bèi dào ér xíng]
        加快速度,一天走两天的行程。
    • 道路藉藉[dào lù jí jí]
        藉藉:纷乱众多的样子。形容社会上人们众说纷纭,纷纷传告。
    • 枉道事人[wǎng dào shì rén]
        枉:违背;道:正道;事:侍奉。原指不按正道事奉国君。后泛指不择手段取悦于人。
    • 能说善道[néng shuō shàn dào]
        道:说,讲。形容口齿伶俐,很会说话。
    • 惨无人道[cǎn wú rén dào]
        惨:狠毒,残暴。残酷狠毒到极点,如野兽一样。 极端狠毒残暴,毫无人道可言
    • 天公地道[tiān gōng dì dào]
        形容十分公平合理。 意即十分公平合理
    • 各行其道[gè xíng qí dào]
        各自按照自己的轨迹行走或按认为对的去做。
    • 筑舍道傍[zhù shè dào bàng]
        傍:通“旁”。在路旁盖房子,同路人讨论事情。比喻人多口杂,办不成事。
    • 羊肠小道[yáng cháng xiǎo dào]
        曲折而极窄的路(多指山路)。 曲折、狭窄而危险的路径
    • 阳关大道[yáng guān dà dào]
        原指古代经过阳关通向西域的大道,后泛指宽阔的长路,也比喻光明的前途。
    • 正己守道[zhèng jǐ shǒu dào]
        道:道德。端正自己,严格遵守道德标准。
    • 至德要道[zhì dé yào dào]
        最美好的道德和最精要的道理。
    • 替天行道[tì tiān xíng dào]
        代上天主持公道。封建社会里农民起义多以此作为动员、组织群众的口号。
    • 具自陈道[jù zì chén dào]
        自己详尽地述说。
    • 道尽途殚[dào jìn tú dān]
        指无路可走,陷于绝境。
    • 壶浆塞道[hú jiāng sāi dào]
        壶浆:以壶盛着酒浆;塞道:挤满道路。形容群众欢迎自己所拥护的军队的场面。
    • 称奇道绝[chēng qí dào jué]
        觉得奇怪难得。
    • 班荆道故[bān jīng dào gù]
        班:铺开;道:叙说。用荆铺在地上坐在上面谈说过去的事情。形容老朋友在路上碰到了,坐下来谈谈别后的情况。 铺开荆草,坐于道边。指老友相逢叙旧
    • 长安道上[cháng ān dào shàng]
        长安:古都名,在今陕西西安西北。旧喻名利场所。
    • 不易之道[bù yì zhī dào]
        易:变。永久不变的规律。
    • 道而不径[dào ér bù jìng]
        道:走路。径:小路。走路要走大路而不走小路,以免遇到危险。
    • 直道守节[zhí dào shǒu jié]
        遵守节操。
    • 得道多助[dé dào duō zhù]
        指符合道义者则能得到多数人的帮助。 谓有正义,就能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和帮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 黄道吉日[huáng dào jí rì]
        迷信的人认为可以办事的吉利日子。 旧时以星象来推算吉凶,谓青龙、明堂、金匮、天德、玉堂、司命六个星宿是吉神,六辰值日之时,诸事皆宜,不避凶忌,称为“黄道吉日”。泛指宜于办事的好日子禀上太师,今日是黄道吉日。——《元曲选.连环计》
    • 公道难明[gōng dào nán míng]
        公道:公正的原则道理,即正义。公正的道理难以得到伸张。
    • 兵革满道[bīng gé mǎn dào]
        兵:兵器;革:甲胄。战乱中军用的武器装备散乱地遗弃,塞满了道路。形容战祸伤亡惨重。
    • 洁身守道[jié shēn shǒu dào]
        指保持自身纯洁,坚守正道。
    • 逆道乱常[nì dào luàn cháng]
        指违背道德纲常。
    • 公道合理[gōng dào hé lǐ]
        指处理事情公正符合情理。同“公平合理”。
    • 何足道哉[hé zú dào zāi]
        足:值得。哪里值得谈起呢?表示不值一提,带有轻蔑之意。
    • 天道无亲[tiān dào wú qīn]
        亲:亲近。公正,不偏不倚。
    • 道远知骥[dào yuǎn zhī jì]
        骥:千里马。路途遥远才可以辨别良马。比喻经过长久的锻练,才能看出人的优劣。
    • 守死善道[shǒu sǐ shàn dào]
        指以生命保全道的完善。
    • 躬耕乐道[gōng gēng lè dào]
        躬:亲自;道:圣贤之道。亲自耕种,乐于信守圣贤之道。指过隐居生活。
    • 明公正道[míng gōng zhèng dào]
        犹言正式;公开;堂堂正正。同“明公正气”。
    • 饿殍载道[è piǎo zài dào]
        饿殍:饿死的人;载道:满路都是。形容到处都是饿死的人。
    • 假眉三道[jiǎ méi sān dào]
        方言。装模作样。
    • 小道大成[xiǎo dào dà chéng]
        儒家即礼乐政教以外的学说、技艺。虽是小技艺,却能取得大成就。
    • 久归道山[jiǔ guī dào shān]
        早已去世。道山,传说中的仙山。旧时称人死为归道山。
    • 文以载道[wén yǐ zài dào]
        载:装载,引伸为阐明;道:道理,泛指思想。指文章是为了说明道理的。
    • 正道直行[zhèng dào zhí xíng]
        正道:正路。沿着直的道路走。比喻办事公正。
    • 说来道去[shuō lái dào qù]
        指众说纷纭。
    • 称兄道弟[chēng xiōng dào dì]
        朋友间以兄弟相称。形容关系亲密。 以老兄、老弟相称,表示对人亲热或拉拢
    • 颂声载道[sòng shēng zǎi dào]
        赞颂之声充满道路。极言称赞者多。
    • 神眉鬼道[shén méi guǐ dào]
        形容花样多,有些神秘莫测。
    • 得君行道[dé jūn xíng dào]
        旧指有才识的人得到开明君主的信任,得以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和计划。
    • 家道消乏[jiā dào xiāo fá]
        家道:家境,家庭经济情况。消乏:贫困,空乏。家境贫寒,经济空乏。
    • 传道授业[chuán dào shòu yè]
        传授道理,教授学业。
    • 风通道会[fēng tōng dào huì]
        风:风俗,风气;通:通“同”,共同;会:共同。指风俗人情有共同之处。
    • 道路以目[dào lù yǐ mù]
        在路上遇到不敢交谈,只是以目示意。形容人民对残暴统治的憎恨和恐惧。 人们在路上相遇时不敢打招呼,敢怒而不敢言,只能以目示意。形容反动统治的暴虐与专横 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国语.周语上》百姓嗷嗷,道路以目。——《三国志.董卓传》
    • 一反其道[yī fǎn qí dào]
        一:整个,完全;反:相反;其:他的;道:轨道。完全与以前的轨道相反。
    • 拆牌道字[chāi pái dào zì]
        把一个字拆成一句话的一种文字游戏。同“拆白道字”。
    • 兵行诡道[bīng xíng guǐ dào]
        兵:用兵;行:使用;诡:欺诈;道:方法。用兵可以运用诡异和诈伪的战法。
    • 生财有道[shēng cái yǒu dào]
        道:途径,方法。原指生财有个大原则,后指搞钱很有办法。 原义是指开发财源,管理财政有一定的原则,现在多用来形容善于经商或善于敛财。在形容善于敛财时,有贬义这个家伙不学无术,但是会钻门路,生财有道,跑了几趟生意,就成了万元户了
    • 安贫乐道[ān pín lè dào]
        道:主张,思想。安于贫穷,以坚持自己的信念为乐。旧时士大夫所主张的为人处世之道。 安于清贫的生活,乐于自己的信仰
    • 不近道理[bù jìn dào lǐ]
        不近人情,不讲道理。
    • 孔孟之道[kǒng mèng zhī dào]
        孔:孔子;孟:孟子。指儒家学说。 指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及其思想道德
    • 天道好还[tiān dào hǎo huán]
        天道:天理;好:常常会;还:回报别人。旧指天可主持公道,善恶终有报应。
    • 摧志屈道[cuī zhì qū dào]
        摧:摧折,放弃;道:道德。抛弃理想追求,失去道义节操。形容身处逆境,不能守操如一。 抛弃理想追求,失去道义节操
    • 力屈道穷[lì qū dào qióng]
        道:途径、办法;屈:穷尽。力量办法都已用完。
    • 天道无私[tiān dào wú sī]
        指上天很公正,不偏不倚。
    • 求志达道[qiú zhì dá dào]
        指隐居以保全自己的意志,行义以贯彻自己的主张。是儒家一种理想的人生观。
    • 养生之道[yǎng shēng zhī dào]
        指修养身心,以期保健延年的方法。
    • 论道经邦[lùn dào jīng bāng]
        研究治国之道,以经营治理国家。
    • 束装就道[shù zhuāng jiù dào]
        整好行装走上旅途。
    • 能说会道[néng shuō huì dào]
        形容很会讲话。 指人长于言辞,很会说话
    • 说咸道淡[shuō xián dào dàn]
        说别人闲话。 说别人闲话
    • 六道轮回[liù dào lún huí]
        佛教语,六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和地狱道。指众生轮回的六大去处,即在这六道中轮回生死。
    • 公道大明[gōng dào dà míng]
        公道:公正的原则道理,即正义。公正的道理得到发扬。比喻正义得到伸张。
    • 打家截道[dǎ jiā jié dào]
        指到人家里和在路上抢夺财物。 拦路打劫或进人家里抢劫打家截道逞凶势,恋酒贪杯添意气。——元.无名氏《破风诗》
    • 道听途说[dào tīng tú shuō]
        道、途:路。路上听来的、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路上听来的消息。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汉书.艺文志》
    • 当道撅坑[dāng dào jué kēng]
        指拼个你死我活。
    • 拥彗清道[yōng huì qīng dào]
        拥:抱持;彗:扫帚。手拿扫帚,清扫道路。表示对来访者的敬意。
    • 康庄大道[kāng zhuāng dà dào]
        康庄:平坦,通达。宽阔平坦,四通八达的大路。比喻美好的前途。
    • 目击道存[mù jī dào cún]
        眼睛一看便知道“道”存在着。后指声气相求,志同道合。
    • 道傍之筑[dào bàng zhī zhù]
        比喻无法成功的事。
    • 仆仆道途[pú pú dào tú]
        奔走于道路。形容途中劳顿。
    • 怨声满道[yuàn shēng mǎn dào]
        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人民群众普遍强烈不满。
    • 胡猜乱道[hú cāi luàn dào]
        道:说话。胡乱地猜测与瞎说。
    • 妾妇之道[qiè fù zhī dào]
        妾妇:指妇女。指对上司或同僚绝对服从的卑劣作风。
    • 人道主义[rén dào zhǔ yì]
        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想体系。提倡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把它具体化为“自由”、“平等”、“博爱”等口号。它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起过反封建的积极作用。
    • 伯道无儿[bó dào wú ér]
        伯道:邓伯道。旧时对他人无子的叹息。
    • 中道而废[zhōng dào ér fèi]
        中道:中途。半路就停止了。
    • 道义之交[dào yì zhī jiāo]
        交:交情,友谊。有道德有正义感的交往和友情。指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的朋友。
    • 盗亦有道[dào yì yǒu dào]
        道:道理。盗贼也有他们的那一套道理。
    • 狂悖无道[kuáng bèi wú dào]
        狂悖:狂妄背理。狂妄猖獗,蛮不讲理。
    • 歪谈乱道[wāi tán luàn dào]
        说话糊里糊涂,毫无见地。说话糊里糊涂,毫无见地他也学些者也之乎,歪谈乱道,失却卑尊。——明.无名氏《登瀛洲》
    • 道德文章[dào dé wén zhāng]
        指思想品德和学识学问。
    • 称雨道晴[chēng yǔ dào qíng]
        比喻说话说不到一块。
    • 世道日衰[shì dào rì shuāi]
        世道:社会风气;日:日益;衰:衰败。社会风气一天天地败落。
    • 清宫除道[qīng gōng chú dào]
        清、除:洒水扫除;宫:古代房屋的通称。打扫房屋和道路。指准备迎接贵宾到来。
    • 二仙传道[èr xiān chuán dào]
        两位神仙一起传授道法。比喻两从秘密地配合做成某件事。
    • 道高魔重[dào gāo mó zhòng]
        形容法力高强。
    • 古道热肠[gǔ dào rè cháng]
        古道:上古时代的风俗习惯,形容厚道;热肠:热心肠。指待人真诚、热情。 解人之困、急人之难的行为。古道形容古人仁厚;热肠形容热心先生,难得您这般古道热肠,恭敬不如从命了几个人当中,毕竟是老头子秦梅士古道热肠。——《官场现形记》四十四回
    • 说白道黑[shuō bái dào hēi]
        比喻对人对事任意评论。同“说白道绿”。
    • 仙风道骨[xiān fēng dào gǔ]
        骨:气概。仙人的风度,道长的气概。形容人的风骨神采与众不同。
    • 混说白道[hùn shuō bái dào]
        指没有根据,不符实际的瞎说,或说胡话。
    • 大逆不道[dà nì bù dào]
        逆:叛逆;道:指封建道德;不道:违反封建道德。旧时统治阶级对破坏封建秩序的人所加的重大罪名。 封建时代称犯上作乱等重大罪行大逆不道,为天下所不容
    • 津津乐道[jīn jīn lè dào]
        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乐道:喜欢谈讲。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 兴味特别浓厚地乐意说道。贬称热衷于某事津津乐道于打小报告者时有所见
    • 道殣相望[dào jìn xiāng wàng]
        殣:饿死。道路上饿死的人到处都是。
    • 神谋魔道[shén móu mó dào]
        犹神差鬼使。好像有鬼神在支使着一样,不自觉地做了原先没想到要做的事。
    • 立身行道[lì shēn xíng dào]
        修养自身,奉行道义。
    • 说是道非[shuō shì dào fēi]
        评说是非。也指搬弄口舌。同“说是谈非”。
    • 道在屎溺[dào zài shǐ nì]
        比喻道之无所不在。
    • 夸强道会[kuā qiáng dào huì]
        会:能。夸耀自己能力强、本事大。亦作“夸强说会”。
    • 坐而论道[zuò ér lùn dào]
        坐着空谈大道理。指口头说说,不见行动。 坐在那里高谈阔论空洞的道理
    • 中庸之道[zhōng yōng zhī dào]
        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对人处事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衷的态度
    • 家道中落[jiā dào zhōng luò]
        家业衰败,境况没有从前富裕。
    • 小道消息[xiǎo dào xiāo xī]
        指非经正式途径传播的消息。往往传闻失实,并不可靠。 传闻,道听途说
    • 道微德薄[dào wēi dé báo]
        道行和才能都很差。多作谦辞。
    • 天魔外道[tiān mó wài dào]
        外道:佛家语,指不合佛法的教度。指正统以外的的异端流派。
    • 地地道道[dì dì dào dào]
        真正的,够标准的。
    • 亡国之道[wáng guó zhī dào]
        道:道路,途径。国家灭亡的途径。比喻执政者违背民意,不得人心。
    • 离经叛道[lí jīng pàn dào]
        离:背离,不遵守。原指违反封建统治阶级所尊奉的经典和教条。现泛指背离占主导地位的理论或学说。 背离正道;违反正统的经典道德规范 且本官志大言浮,离经叛道。——《元曲选外编.贬黄州》
    • 暴虐无道[bào nüè wú dào]
        残暴狠毒,丧尽道义。 所做所为残暴狠毒,丧尽道义项王欲割 琅琊郡封客,客谢曰, 秦暴虐无道,故从大王,率天下诸侯灭 秦,今政由己出,封赏不均, 汉王失职,陈余怏怏,诸田亦未有所树,而多王群臣诸将善地,是动天下之兵也。—— 清. 曹宗墦《荆轲客》
    • 神道设教[shén dào shè jiào]
        神道:本指天教,即神明之理,后指关于鬼神祸福之说。利用鬼神迷信作为教育手段。
    • 说白道绿[shuō bái dào lǜ]
        比喻对人对事任意评论。
    • 世道浇漓[shì dào jiāo lí]
        世道:社会风气;浇漓:指人情淡薄。指社会上人情刻薄冷淡。
    • 同志合道[tóng zhì hé dào]
        志:志趣;道:道路。志趣相同,意见一致。
    • 一语道破[yī yǔ dào pò]
        道:说;破:揭穿。一句话就说穿了。
    • 言语道断[yán yǔ dào duàn]
        原为佛家语,指意义深奥微妙,无法用言辞表达。后指不能通过交谈、谈判的方法解决问题。
    • 问十道百[wèn shí dào bǎi]
        犹言问一答十。形容所知甚多或口齿伶俐。
    • 任重道远[rèn zhòng dào yuǎn]
        任:负担;道:路途。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担子重,路途远。比喻肩负需经历长期奋斗的重任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 乐道忘饥[lè dào wàng jī]
        指醉心于圣道。
    • 北道主人[běi dào zhǔ rén]
        北道上接待过客的主人。与“东道主人”同义。
    • 道不相谋[dào bù xiāng móu]
        指思想志向不同的人不会在一起共事。
    • 路逢窄道[lù féng zhǎi dào]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没有地方可让。后多用来指仇人相见,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
    • 家道从容[jiā dào cóng róng]
        家道:家庭经济情况;从容:不紧迫,宽裕。指家庭生活条件充裕。
    • 谈笑而道[tán xiào ér dào]
        有说有笑地讲述。形容讲述不相关切的事。
    • 夫子自道[fū zǐ zì dào]
        指本意是说别人好处,而事实上却正道着了自己。也用在不好的一面,意思是指摘别人,却正指摘了自己。
    • 指名道姓[zhǐ míng dào xìng]
        明确指出姓和名。 公开指明称呼当事人姓名人家又没有指名道姓,你动不动就东拉西扯地胡缠些什么
    • 乐道好古[lè dào hǎo gǔ]
        以守道为乐,喜爱古制。
    • 作舍道边[zuò shě dào biān]
        在路旁筑室,和过路人商量。比喻各有各的说法,事情没法做成功。
    • 道路传闻[dào lù chuán wén]
        在道路上传播听到的消息。指社会上广为流传的消息。
    • 道貌岸然[dào mào àn rán]
        道貌:正经严肃的容貌;岸然:高傲的样子。指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 庄重、威严的样子。现多讽刺假装正经、表里不一 因看见端甫道貌岸然,不敢造次。——清. 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 昏庸无道[hūn yōng wú dào]
        糊涂平庸,凶狠残暴,不讲道义,多用指糊涂无能且残暴凶狠的帝王。
    • 诗以道志[shī yǐ dào zhì]
        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志趣。
    • 妇道人家[fù dào rén jiā]
        妇道:妇人应遵守的道德规范。指成年女子。
    • 豺狼当道[chái láng dāng dào]
        当道:横在道路中间。比喻坏人当权。 当道:横在路中间。指坏人当权
    • 仁义道德[rén yì dào dé]
        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 泛指封建社会的一切道德准则,原先有褒义。后指伪君子的口头禅,也就有了贬义今重甲循兵,不可以逾险;仁义道德,不可以来朝。——《战国策.赵策二》
    • 光明大道[guāng míng dà dào]
        指正确的有前途的道路。
    • 道傍筑室[dào bàng zhù shì]
        比喻杂采各家之说。亦比喻无法成功的事。
    • 贫而乐道[pín ér lè dào]
        家境贫穷,却以获得知识、懂得道理为乐事。
    • 遗风古道[yí fēng gǔ dào]
        前代留传下来的淳厚古朴的风尚。
    • 有道之士[yǒu dào zhī shì]
        明白事理的人。 明白事理的人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吕氏春秋.察今》
    • 说东道西[shuō dōng dào xī]
        说东家,讲西家。形容没有中心地随意说。
    • 能言会道[néng yán huì dào]
        道:说,讲。形容口齿伶俐,很会说话。
    • 四至八道[sì zhì bā dào]
        旧时标志土地界域的用语。表示四面八方所到之处及通往的道路。
    • 反经合道[fǎn jīng hé dào]
        虽违背常道,但仍合于义理。同“反经合义”。
    • 道听耳食[dào tīng ěr shí]
        对传闻之辞不加去取,盲目轻信。
    • 啖饭之道[dàn fàn zhī dào]
        啖:吃:道:方法,道理。指谋生的方法。含嘲弄的意味。
    • 说长道短[shuō cháng dào duǎn]
        议论别人的好坏是非。 评论他人的好坏是非兀谁在你面前说长道短来?——《古今小说》他就喜欢背着别人说长道短,搬弄是非
    • 家道壁立[jiā dào bì lì]
        家道:家庭经济情况;壁立:四立的墙壁。形容家贫如洗,一无所有,贫困到极点。
    • 绝口不道[jué kǒu bù dào]
        绝口:闭口。指闭口不谈。
    • 道山学海[dào shān xué hǎi]
        道、学:学问。学识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学识渊博。
    • 道寡称孤[dào guǎ chēng gū]
        指自封为王,称霸一方。
    • 道大莫容[dào dà mò róng]
        原指孔子之道精深博大,所以天下容纳不了他。后用以正确的道理不为世间所接受。
    • 弃道任术[qì dào rèn shù]
        指统治者不行王道而行霸术。
    • 霞光万道[xiá guāng wàn dào]
        形容日出日落时霞光散射的美丽景象。也形容某种珍宝放出耀眼的光辉。
    • 说亲道热[shuō qīn dào rè]
        说亲切热情的话。用来形容只在口头上亲热。
    • 其道亡繇[qí dào wáng yáo]
        找不到门径;无法办到。亦作“其道无由”。
    • 尊师重道[zūn shī zhòng dào]
        道:指教师指引的应该遵循的道理,也指教师传授的知识。尊敬师长,重视老师的教导。
    • 济时行道[jì shí xíng dào]
        济:拯救;道:仁道。拯救时世,施行仁道。
    • 枉道速祸[wǎng dào sù huò]
        枉道:邪门歪道;速:招致;祸:祸患。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利益必然招致祸患。
    • 文武之道[wén wǔ zhī dào]
        指周文王、周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
    • 世道人心[shì dào rén xīn]
        泛指社会的道德风尚和人们的思想情感等。
    • 两道三科[liǎng dào sān kē]
        说三道四,花言巧语。
    • 闻道犹迷[wén dào yóu mí]
        闻:听到,引申为知道;道:道路,指正道;犹:还;迷:迷失。已经知道哪是正路,还是往迷路上走。比喻知错不改,一错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