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学吧>新华字典>酪组词

酪相关字典

酪[lào]字在结尾的词语

  • 乳酪[rǔ lào]
      食品。用牛﹑羊等动物乳汁提炼而成。 从乳清中分离出的凝乳在模子里凝结成软干酪,再压制成硬干酪,成熟后用作食品
  • 酸乳酪[suān rǔ lào]
      一种略带酸味的发过酵的半流体牛奶食品,由脱脂的牛奶及牛奶固形物加入两种细菌(嗜酸乳干菌和热连球菌)进行培养而成。 一种略带酸味的发过酵的半流体牛奶食品,由脱脂的牛奶及牛奶固形物加入两种细菌(嗜酸乳干菌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和热连球菌 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进行培养而成
  • 醨酪[lí lào]
      薄味酒。
  • 马酪[mǎ lào]
      1.用马乳等炼成的半凝固的食品。
  • 合酪[hé lào]
      用荞麦粉或杂粮拌和榆树皮磨粉后压制煮成的面条。
  • 狄酪[dí lào]
      奶酪。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始造之,故称。
  • 乾酪[qián lào]
      牛羊乳的干制品。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养羊》:“作乾酪法:七月八月中作之。日中炙酪。酪上皮成,掠取;更炙之,又掠。肥尽无皮,乃止。”《新唐书·地理志六》:“﹝ 茂州 通化郡 ﹞土贡:……当归、乾酪。”
  • 杏酪[xìng lào]
      杏仁粥。古代多为寒食节食品。隋杜台卿《玉烛宝典.二月仲春》:“寒食又作醴酪……酪,捣杏子人煮作粥。”注:“今世悉作大麦粥,研杏人为酪。”
  • 木酪[mù lào]
      荒年用木头﹑树皮之类煮成的糊状物。事见《汉书.食货志上》:“北边及青徐地人相食……莽遣三公将军开东方诸仓振贷穷乏,又分遣大夫谒者教民煮木为酪;酪不可食,重为烦扰。”
  • 酥酪[sū lào]
      以牛羊乳精制成的食品。
  • 漉酪[lù lào]
      谓将牛﹑羊等乳过滤炼制成食品。
  • 骍酪[xīng lào]
      乳酪。
  • 重酪[zhòng lào]
      乳酪。重,通“湩”。
  • 盐酪[yán lào]
      盐和乳酪。
  • 干酪[gān lào]
      牛奶等发酵、凝固制成的食品。
  • 湩酪[dòng lào]
      奶酪。
  • 蒜酪[suàn lào]
      蒜酪是北方常食之物,因以指北方少数民族。
  • 醴酪[lǐ lào]
      1.酒浆。 2.糖粥。 甜酒和奶酪。酪,用乳汁制的半凝固状食品
  • 奶酪[nǎi lào]
      用牛奶、羊奶、马奶等制成的食品,呈半凝固状:也留了半碗奶酪给我和他一起尝尝这甘美的食品。
  • 卧酪[wò lào]
      保持恒温﹑发酵而成的牛﹑羊乳。

酪[lào]字在开头的词语

  • 酪浆[lào jiāng]
      1.牛羊等动物的乳汁。 2.指酒。
  • 酪酸[lào suān]
      即丁酸。有机化合物,无色油状液体,有刺激性臭味,是一种低级的脂肪酸。用于制革﹑橡胶﹑香料等工业。
  • 酪素[lào sù]
      动物乳汁中所含的蛋白质遇酸凝固析出的粉末,黄白色。供制食品,也用于制造涂料﹑胶和人造纤维。也叫干酪素。
  • 酪肉[lào ròu]
      谓牛羊肉和乳。
  • 酪奴[lào nú]
      茶的别名。
  • 酪苏[lào sū]
      1.茄子的别名。 2.见“酪酥”。
  • 酪苍头[lào cāng tóu]
      茶的别名。

酪[lào]字在中间的词语

  • 村酪酒[cūn lào jiǔ]
      古代北方乡村以马乳制成的酒类饮料。